虎帥社群新商業:小白必知的社群變現5大絕密招式

2020-10-19 虎帥社群新商業

最近這幾年,社群被炒得太火了,看著成功案例,激動不已,好像只要殺進去,就能撿錢一樣

有很多人想通過社群來賺自己的第一桶金,這固然沒錯,也是應該要做的事,但是據我們觀察,結果卻事與願違,大多數人都是失望而歸。

那麼,做社群有哪些變現方式呢?

很多人認為做社群難就難在變現,不僅拉新難,留存更難,就更別說是變現了。

發生這樣的狀況,其實是因為你不懂社群變現率底的根本原因,在找到原因後,你再去優化自己的社群,一定會收到意外的驚喜。

如何變現是最重要,我總結了5種變現方式,當然還有其他方式,值得我們研究探討。

售賣課程

一個社群裡面,一定是有核心人物的,可能很多人都是衝著他加入的。信息的不對等和經驗的熟練程度不一樣,幫助大家成長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賣課程是很好的一種變現方法,只要有乾貨,能幫助到需要的人,那就是雙贏

社群協同變現

這種變現方式主要是通過協調社群中的有效資源,並加以整合利用,實現變現的最終目的。

這是基於社群的運營者有著比較強的運營,挖掘,溝通,協調能力才能做大的方式,需要把社群中的人脈,精英人群,有效資源結合起來,社群作為牽頭人開發項目,從而從中獲得利益。

此種變現方式對於社群和用戶的要求也比較高,畢竟這是對社群資源整合出來的變現方式。

例如基於愛好音樂而建立的社群,社群用戶進行音樂討論的同時,運營者可以充當中介的角色,對音樂培訓機構或者是樂器的經銷商的銷售信息進行宣傳,有需求的人通過社群聯繫上經銷商,而社群通過收取中介費的方式變現。

電商

將社群作為渠道賣產品,通過銷售商品來實現變現,邏輯思維為主要代表。邏輯思維一直主張社群應該走電商的道路,而且也是首當其衝,賣書和販賣內容知識。

廣告

廣告變現相當於是把自媒體的模式放到社群裡來,一方面對用戶質量有要求,一方面對合作夥伴有要求,否則廣告沒做好,用戶也走了不少。

廣告變現最好是以合作的方式開展,通過高性價比的活動潛移默化進行宣傳,單純「發完就走」的模式絕對不可行。社群本來就是重運營、重互動的,社群成員又是相對精準的。

因此廣告只有建立在良好的社群運營和精準的群成員匹配上才會有效果。不過社群成員遠不及自媒體多,因此廣告變現難以成為持續的變現方式。

眾籌

利用社群的精準粉絲特性發起眾籌。把原來非常分散的消費者,投資人挖掘出來,聚攏起來。為那些創意,創新,個性化的產品找到一個賣家。

總結:但不管怎樣,無論是電商和廣告還是會員收費這都是變現的渠道,而社群這種商業模式的偉大之處在於:群成員組織在一起後,能夠共同創造出無窮的價值。

相關焦點

  • 虎帥社群新商業:招生學校如何利用社群營銷一下就火爆起來了呢?
    如果你們想要運營好一個社群,首先基本要做到以下幾點:成員之間有共同的目標:社群的本質問題就是: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要在一起?我們在一起做什麼?社群的本質是從物到人,社群是基於相同興趣、愛好、特質、屬性、需求等聚集的人群。
  • 唐昊:什麼是社群化商業模式?為什麼要打造社群化商業模式?
    社群的核心是用戶思維。目前社群是企業與用戶溝通的最短路徑,最易形成強關係,建立情感與信任。一個好的社群,是能夠實現多次變現以及通過口碑裂變傳播不斷引進新的流量。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篩選的過程,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是根植於產品本身的,幾乎沒有一套通用的商業模式可以用在任何一個產品上。
  • 敏芊:我要做社群|一起做社群(三)社群變現
    吸粉,洗粉之後如何變現呢,當然通過社群了——社群的本質就是變現渠道!;比如社群新零售:新零售時代企業轉型升級利器;比如社區新零售:讓社區團購起死回生的商業模式;比如私域流量:讓你的流量更聚焦、快裂變、多復購;
  • 社群營銷模式 = IP + 社群 + 場景
    社群營銷天貓總裁靖捷根據阿里大數據顯示,從平均購買力來看,粉絲人群比非粉絲人群高出約30%;從品牌線上營銷活動的轉化率來看,粉絲人群是非粉絲人群的5倍。假設同樣都是100位客戶傳統零售=流量100人X轉化率5%X客單價1000(元)X復購率10%=500元社群營銷=流量100人X轉化率5%X5X客單價1000X130%(元)X復購率10%X5=16250元。
  • 健豪心商業:透過「一帶一路」,引爆社群的超級玩法
    「一帶一路」社群思維大拆解最近幾年,社群思維和前幾年「網際網路思維」、「O2O」等風行概念不同,雖然也有過紅得發紫,言必稱社群的風行經歷,但到後面大家其實都只做不說,直到看到以創業者社群為發端的黑馬會在深交所上市,看到以產品社群為特徵的小米赴香港上市,以及最近以個人粉絲社群為孵化器的吳曉波擬作價15億「曲線上市」,真應了吳曉波那句話
  • 我要做社群|一起做社群(一)社群的商業邏輯
    社群就是用來夯實用戶基礎,鞏固和擴大用戶基礎的唯一路徑,最終發現社群強弱決定了商業模式勝負。然而目前大多數企業依然把社群當作營銷渠道,按照那套微商朋友圈賣貨的邏輯運營,想法沒錯,但是高度不夠。只有極少數企業已經感受到社群的力量,認識到社群是商業模式的載體。
  • 嶽小靜:利用社群裂變做用戶增長 社群裂變的3大致勝秘訣
    裂變,是商業模式設計的高級玩法。因為裂變可以徹底擺脫自己親自獲取客戶,從而讓客戶自動裂變。在社群營銷的開始,我們首先要了解「流量池思維」,學習如何使用各種手段獲取流量。把公域流量轉化到自己的私域流量,再通過流量的持續運營和裂變,從而獲得了更多的流量,如此往復循環下去。
  • 社群變現有這幾大類,哪種最賺錢你知道嗎?
    1.首批僅限社群成員 電子產品、餐飲行業、旅遊、服務類行業都適合使用這種模式 關鍵點:即能滿足社群用戶「逼格」追求,也能為新品造勢 建議:有時候光明正大的區別對待更起跟風效應與爆發結果 2.附加服務 社群成員和社群外的人差別對待還可以體現在售後和服務方面
  • 唐昊:社群的本質是什麼?5點洞察社群本質!
    一、社群的商業模式設計一提到商業模式,就能聯想到盈利。但社群並不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比如公益性的組織,但並不意味著這類社群就得虧錢。運營一個社群有很多成本,無論是時間的成本、經歷的成 本,還有為了維護群秩序的支出、舉行線下活動的成本。公益社群也並不是沒有任何商業的考量,虧本運營社群肯定是不長久的。
  • 社群初建時,社群運營平臺該如何選擇?
    如:秋葉PPT社群以上為社群類型的四個大類,其中每一大類均可以根據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使命等進行垂直細分。社群類型細分下來會有很多。不同的社群,雖然具有不同的定位和功能,但在性質和類型上,有一定的交叉性和融合性。2、為什麼要建立社群:在創建社群之前,一定要想明白:為什麼要創建社群?
  • 兩萬字乾貨:社群運營的內功心法與招式套路
    霸蠻社(伏牛堂品牌升級後名字)用戶規模超過20萬,發展成為了北京最大的年輕人社群,品牌估計1個億。我們分析下大群+小群的模式是怎麼產生巨大的品牌價值的。投資人在投資伏牛堂的時候,做了一次盡職的客戶數據調查。伏牛堂有超過80%的客群都是85後,大部分以在北京的湖南人居多。這些年輕人可能工作年限不長,新的職場或者社會連接沒有建立起來。
  • 2020年度社群生態大會召開,行業大咖帶你玩轉社群
    而「直播+」將原有的直播生態推至新的邊界。「直播+社群」會是什麼樣子?社群在未來直播領域裡會產生怎樣的價值、形態以及運營模式?12月20日,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上遊新聞、重報都市傳媒集團聯合承辦的「+直播,見未來」2020年度社群生態大會在重慶新聞傳媒中心舉辦。行業大咖集聚一堂分享他們的經驗。
  • 《社群營銷實戰手冊》:為什麼99%的社群只是個「群」?這本書講透了
    用五個關鍵問題開啟本書:1、社群是什麼(其特徵與發展歷程)2、社群如何搭建·理論(5步)3、社群如何搭建·實踐(5步)4、社群如何變現(社群經濟)5、社群工具(發布、分享、表單、打卡)【社群運營者&工作參考】:(1)社群線上活動的策劃和實施;(2)社群線下活動的策劃和組織;(3)社群運營團隊的搭建和培養;(4)社群成員的更新和大咖邀請;(5)社群成員的連接和情感認同;(6)社群內容的總結和對外輸出。
  • 【社群連載24】燒腦的社群壓軸大戲!
    (本章閱讀時長約為5分鐘)前面的文章裡我分享了很多關於社群思維,社群搭建戰術,社群秘籍等等今天這期是非常燒腦的一期,做好燒腦的準備,燒完之後你會很有收穫。先問幾個問題:問題1-你進社群的目的是什麼?問題2-你進了社群後能不能打廣gao?問題3-社群裡面能不能xi粉、能不能jia好友?
  • 社群新商業: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社群都是耍流氓
    3,社群可以一次性滿足人性的6大需求(人性六大需求可以自行百度了解,或者私信我交流)縱觀這幾年,市面也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社群,有做產品帶貨的,有做知識付費的,有做課程學習的,有做服務連接的等。所以,要想做好一個社群,首先一定要明白,盈利才能讓社群走得遠,做得大,也只有持續盈利才是社群經濟發展的不二通道。不以盈利為目的社群都是在耍流氓。那些純粹為了所謂的情懷,為了扯淡的社群,或許開始很活躍,但是一定走不遠。這聽起來有點殘酷,但這就是真相。
  • 耕墨:優質社群的7大特徵5大要素是什麼?
    社群關係是基於網際網路的一種新型人際關係的重建,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社群經濟也成為了當今乃至未來,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崛起,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未來未來三到五年,社群的商業模式是一個大風口,社群的商業模式在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推動下,轉變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群的價值感也將會越來越突出,用戶對於交流、互動、社交、體驗、場景化,越來越迫切需要,我們也都知道曾經網際網路的一陣狂風把線下實體店打的「體無完膚」,商家們怨聲載道,甚至怨恨馬總,說生意不好都是馬總導致的,哈哈哈
  • 社群經濟:當下社群的現狀如何?草根創業者如何玩轉社群?
    社群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稱得上是「深入人心」了,前兩年的時候,社群運營崗都還沒出現在各大招聘網站上,而如今已經變成了熱門的崗位。不僅如此,在投資界來看,也是越來越看重社群經濟相關的項目,也正應了吳曉波老師跨年分享的關鍵詞「圈層經濟」。從這些現象中可以看出,社群經濟的價值正在被慢慢發展,對於社群營銷者來說是一件好事。未來不做社群,將無商可談。
  • 深度解讀|學習成長社群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展望
    四、學習成長型社群的商業模式學習成長型社群的商業模式與其他類型的社群基本相同,但是在具體的變現方式上主要是從知識價值的層面切入。第一,學習成長型社群將出現「大的越大,小的越多」的局面。所謂「大的越大」,指的是現階段已經成熟、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社群,比如吳曉波書友會、混沌研習社等,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將會進一步聚合、擴展,形成大IP、大社群。
  • 社群營銷7,小米社群營銷成功背後,對社群的幾點思考
    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歷了農業時代、工業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如果是農業是一維的世界,那工業就是二維,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社群新商業就是三維的世界,三維的世界裡產品不是產品,只是入口,僅此而已。普通米粉:介於發燒友和普通用戶之間,非意見領袖,但經常逛論壇,對產品相關的動態持續關注,活躍於線下俱樂部、同城會,是小米用戶的主體成員。
  • 社群模式畫布 = IP + 社群 + 場景 + 分享經濟
    創新離不開用戶參與,用戶之所以願意參與前提是跟他有關係,社群的終極目標就是與用戶構建共同體關係。很多人對社群模式的認知要麼是屬於盲人摸象,要麼是無從下手。在對大量社群實踐深度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商業模式畫布推導出社群模式畫布IP+社群+場景+分享經濟,希望為社群同仁提供一種結構化的思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