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

2020-12-13 中藝匯藝術之家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

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莫奈是一個偉大的繪畫藝術大師,也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他的作品有著高質量的藝術價值,值得欣賞和品鑑。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這也是其繪畫的最大特色。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賞析莫奈的油畫日出作品。

莫奈大師曾經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創作了一幅油畫《日出·印象》。這幅油畫生動地描繪了晨霧籠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用美妙的光的變幻與運動展現了迷人的景色,以及莫奈用輕快跳躍的筆觸刻畫了光在寬闊的海面上反射與顫動的生動景象。

《日出·印象》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

除此之外,莫奈在創作這幅作品時,突破了傳統題材和構圖的限制,完全以視覺經驗的感知為出發點,側重表現光線氛圍中變幻無窮的外觀,這是莫奈眾多作品中最典型的一幅,也是印象畫派的開山之作。

莫奈為什麼會成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呢,那是因為《日出·印象》這幅油畫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曾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這幅畫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這幅作品是莫奈畫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莫奈大師除了創作《日出·印象》這幅油畫外,還創作了《聖日爾曼·盧昂大教堂》、《穿綠衣的女士——卡美伊》、《聖拉查爾火車站》、《睡蓮》,《野罌粟》等作品。這些作品的誕生都體現了莫奈大師的超高技藝。莫奈將畢生精力獻給了藝術,對西方畫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他為首的一批藝術家不懈努力,突破了保守思想,極大地衝擊了19世紀後半葉佔據西方畫壇統治地位的官方藝術,從而為掀開西方現代繪畫史新的一頁,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應該說莫奈是印象派畫家中最先獲得成功的人,儘管後來的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並未遵循印象派創立的一些原則,但創立這些流派的藝術家,都從印象派那裡汲取過營養。

相關焦點

  • 印象的日出——莫奈
    印象派悄然誕生資產階級掌握政權,一方面他們趨於保守,古典主義尚在流行,畫家實行晉級制度。畢沙羅、莫奈、塞尚、馬奈、雷諾瓦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幾個名字。印象派從不臆造所謂領導者,但是莫奈是真真正正的印象主義之父。
  • 法國畫家克洛德·莫奈《日出印象》欣賞
    日出印象,是法國畫家克洛德·莫奈所畫的一副名畫。作於1872年,畫面展現一個充滿霧靄的海上早晨,一輪紅日冉冉東升,港口、碼頭、舢板在霧中時隱時現,於1874年4月15日第一屆"獨立派"畫展中展出,該畫是法國印象派著名繪畫作品,布面油畫,縱48CM,橫63CM。
  • 莫奈《日出·印象》真跡首次亮相中國 就在上海外灘!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9月16日報導:法國藝術家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印象主義的開山之作,也是最著名的繪畫作品之一。如今,這件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來到中國。這幅虛幻風景是畫家在1872年創作的、絕無僅有的畫作,使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轉變,推動了美術觀念和繪畫技法的革新,以其多重的意義成為西方藝術史上劃時代的巨作。19世紀下半葉,鐵路運輸和管狀顏料的發明使得畫家們能夠在旅途中進行戶外作畫。莫奈經常到諾曼第海岸作畫,海景、地貌及人們生活的場景都是他筆下的對象。
  • 和莫奈一起看日出: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舉辦印象派畫展
    新華社坎培拉6月7日電(記者白旭)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近日亮相位於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參觀者從7日開始可以看到這幅首次漂洋過海來到澳大利亞的名畫。這一名為「莫奈:日出·印象」的展覽共展出60幅印象派作品,分別來自法國的瑪摩丹美術館、英國的泰特美術館,以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其他機構。其中,大約20幅是莫奈的畫作,包括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收藏的《乾草堆》和《睡蓮》。除莫奈的作品外,參觀者還可以看到威廉·特納、德拉克魯瓦、庫爾貝、西斯萊等畫家的作品。
  • 瑪麗安娜談莫奈《日出·印象》:六年前還不確定日出還是日落
    其中,克勞德·莫奈筆下的《日出·印象》是一幅虛幻的風景畫,描繪了法國勒阿弗爾港的日出時的海景,一輪紅日從布滿濃霧的水面上冉冉升起。這幅創作於1872年的畫作在當時觸碰了學院派的界限,使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轉變,推動了美術觀念和繪畫技法的革新,成為了西方藝術史上的劃時代巨作。
  • 6年後,又是莫奈!排隊到日落,只為看「日出」
    藝術史上著名的「印象派」繪畫的名稱,來自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這幅影響世界藝術史進程的作品,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粉絲前往巴黎一睹芳容。如今,這件作品真跡遠渡重洋抵達上海,開啟印象派開山之作《日出·印象》的中國首展。
  • 莫奈《日出 印象》特展開幕,印象派開山之作謎團一一揭曉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攜手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於2020年9月17日至2021年1月3日在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展出。特展以《日出·印象》為主題,展出了包括莫奈9幅油畫原作在內的47件作品。
  • 莫奈的《陽光下的丁香》,是俄國收藏家的第一件印象派畫家的作品
    1890年他接過了家族的紡織事業,1897年他來到巴黎,他的朋友把他帶到保羅丟朗-呂厄的畫廊,在那裡正在舉行印象派作品的展覽。他一下子被莫奈的作品所吸引,當即就購買了《陽光下的丁香》。這是俄國收藏家購藏的第一件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也翻開了俄國藝術品收藏史新的一頁。
  • 印象派畫法真正集大成,發揚光大的是莫奈
    莫奈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西洋畫家,印象派的創始人雖然首推馬奈,但真正集大成,發揚光大的是莫奈。夏天到了,姥爺和我商議下周畫畫荷花,我們順便談論了印象派擅畫睡蓮的畫家莫奈。中國畫不同於西方油畫,但是我們如果能夠多了解西方藝術史,以後再去歐洲的時候就會對文化多一分了解與關注。
  • 《日出·印象》克勞德.莫奈(法國)-世界名畫鑑賞語音講解(四)
    日出·印象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法國畫家 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這幅 油彩畫收藏於巴黎馬蒙達博物館,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
  • 莫奈最著名的作品是什麼
    答|百度派 @Hnny2013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 天蠍座的法國印象派創始人莫奈Claude Monet簡歷以及作品賞析
    、威尼斯大運河 、睡蓮117副、翁費勒的塞納河口靜物花卉/素描:靜物蘋果和葡萄、一束向日葵、靜物梨和葡萄、素描14P、紫藤、耶路撒冷菊芋花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天蠍座),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有他的推廣。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接上) 我們先來看看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的克勞德·莫奈,莫奈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光影效果,有人稱之為「光的詩人」。關於莫奈,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印象·日出》這幅畫,被記者諷刺「太粗糙了,還不如一幅未完成的草稿,可能是憑印象畫出來的」。
  • 「每日映畫」2020.05.17 莫奈《日出印象》
    他就是法國印象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克勞德·莫奈。自畫像克勞德·莫奈生於1840年的法國的浪漫之都巴黎,他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乾草堆》曾經在2019年的蘇富比拍賣行以破紀錄的1.107億美元高價售出,這個紀錄既是莫奈本莫的最高拍賣價,同時也是印象派畫作拍賣的最高紀錄。
  • 愛爾蘭國家美術館-3:畢沙羅、雷諾瓦、莫奈,看幾位印象派大咖
    毫無疑問巴黎是那一時期的藝術中心,而法國印象派則是那時的主流。首先看到的是法國畫家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的《一隻中國花瓶裡的菊花》。畢沙羅是法國印象派畫家中年齡最長的一位,被藝術史學家稱為「印象派畫家中的院長」。按說印象派畫家們大都更喜歡在室外畫風景,所以這也是畢沙羅作品中比較少見的室內靜物畫。
  • 莫奈的經典名畫《日出·印象》要來中國展出!坐標:上海外灘1號美術館
    據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官方微信今日消息,據《費加羅報》報導,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經典名作《日出·印象》等9副畫作將在上海外灘1號美術館展出,時間是今年9月17日至2021年1月3日。《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的開山之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作之一。
  • 莫奈《日出·印象》原作上海展出,150年來首次登陸中國
    撰文 | 肖舒妍9月17日,上海莫奈《日出·印象》展於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正式開幕。這是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油畫原作150年來首次登陸中國。克勞德·莫奈,《翁費勒爾港的船隻》,1917年,50×61cm,布面油畫,Marmottan Monet Museum, Paris。這些展出作品來自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收藏。馬摩丹莫奈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其莫奈藏品絕大部分來自於莫奈兒子米歇爾的捐贈,他向該博物館捐贈了超過100幅作品。
  • 莫奈《日出·印象》首次登陸中國,王嘉爾穿潮T刷展 你還記得亮相成...
    無論你是文藝青年,還是印象派的粉絲,亦或者只是單純地想看一眼莫奈的真跡,「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上人頭攢動,觀眾用那幅著名的《日出》刷屏自媒體。其中,就包括歌手、主持人王嘉爾。他身著同款印花T恤帥氣十足,致敬莫奈。
  • 「印象派之父」,淺聊莫奈及其代表作《印象日出》
    莫奈 自畫像1840年11月14日,奧斯卡·克勞德·莫奈出生在法國巴黎。都說藝術家生性沉默寡言,樂於思索,當然莫奈也不例外,因為他是印象派的先行者,將其86年的漫長人生,傾注在「印象」之中,從巴黎到地中海岸、倫敦、威尼斯、挪威等,無論哪一次旅程,哪一次停留,都留下了令人叫絕的作品。他擅於觀察,富於創造,用筆靈活,色彩細膩,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其畫作中最閃亮的焦點,看不到明確的陰影,看不到突顯的輪廓線,柔美有力,這超出了對象本有的魅力,讓世人重新體悟到光與自然的結構。
  • 顏榴:為何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莫奈《贊丹附近的風車》1871重回法國的莫奈不再受財務困窘,有嬌妻愛子相伴,三十而立的他事業開掛。觀念、技法、題材,所有的問題都在之前解決了,只等待一次爆發。莫奈畫著這一切時,不覺得工業革命其實為海上日出的光影增加了現代性,他只是急迫地追逐著光線,因為光一變,色彩也隨之變化。之前所有對家鄉及外地海水和天空的觀察,對先輩和同輩畫家的崇敬,對色彩和筆觸的掌控,都集結在半小時內噴發。他清楚必須要畫得十分簡練,用的顏色也稀釋得很薄,才能最大強度地保留看到日出時的瞬間效果,並且不可因戀筆而破壞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