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智慧型手機也成為了人們生活所必需的物品,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人們都離不開手機。在網絡還不發達的時候,人們購買手機時,都是去手機專賣店或者是家電市場,但是隨著電商的興起,人們在消費方式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線下消費變成了線上消費,各大手機品牌也在線上設立了相應的旗艦店,人們在家就能夠選購到自己想要的手機型號,並且可以送貨上門。這也導致很多手機專賣店無人問津,但是令人覺得奇怪的是,手機專賣店的生意如此慘澹卻一直沒有關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真相一
這主要是由消費群體所決定的,目前熱衷於網上購物的群體主要是中青年人,他們能夠在網上購買到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對於網絡上真真假假的信息也有自我分辨的能力。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很多在年輕人眼裡非常簡單的操作,在他們眼裡卻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因此在購買這些智能產品時,他們更加相信實體店,認為在網上買的產品不靠譜,有可能會買到假貨。
但是老年人在購買手機時,對手機的性能和參數並不了解,所以容易被銷售員推薦,購買一些性價比並不高的手機。以華為為例,華為的手機型號非常多,而在高端手機上主要是以M系列和p系列為主,但是中老年人由於並不了解科技發展,所以在購買手機時只會認準手機的品牌,認為只要是華為手機就是好的手機,但事實上華為也有低端市場,而銷售人員就會利用這一認知上的漏洞,向中老年人推薦一些所謂的熱門機型。
但其實這些熱門機型,無論是在手機配置上還是在附加功能上,都是閹割版的手機,所以這種手機在利潤上是有非常大的空間的。通過向這類人群推銷利潤點高的手機,從中可以賺取相當大的利潤。建議不懂手機的中老年人,如果有購買手機的需求,還是向家中的年輕人尋求幫助,讓說出自己的價位以及基本需求後,讓年輕人代為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真相二
實體的手機賣場一般都是和運營商的營業廳結合在一起的,所以這些手機實體店還有另一個主要的業務,就是可以辦理相關的套餐。特別是在購買了手機之後需要開卡,那麼開卡就需要重新辦理手機套餐,線下的手機專賣店和當地的運營商之間,經常會達成合作,主推某種手機套餐,成功賣出一份就可以拿到一份提成,並且這些套餐並不是一次性分成的,只要用戶一直使用該套餐,那麼對於專賣店而言,就可以一直從中抽取分成。
但是目前三大運營商一直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套餐的收費以及套餐內容的標識上不清楚,很多用戶在辦理套餐時雲裡霧裡,根本不清楚自己辦的是何種套餐,如何收費。會只能夠聽推銷人員的推薦,稀裡糊塗的購買套餐,但事實上所買的套餐並不是最適合自己的,可能其他資費更低的套餐,能夠獲得更多的流量和通話時間。
而且很多套餐的坑也很多,最多的套餐類型就是用戶要預充值,運營商承諾每月返還一定比例的套餐費,折合下來讓消費者以為,自己每月所需要花費的套餐資費其實非常低。
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需要籤訂一定年限的使用合同,在合同期限內,用戶不可以私自停機或者是轉用其他號碼,就這也就等於將用戶和運營商之間綁定起來,也從而保證了運營商和專賣店能夠有時間的從中抽取分成。除此之外,手機的專賣店還可以提供充值服務,很多人會選擇在實體店進行充值,這對於專賣店的收益來說,也是一筆非常大的收入。
真相三
很多手機專賣店,並不只是賣手機,還有很多其他的手機配件,比如說手機殼,手機膜,充電線,充電器等等這些零配件。而這些配件的進價非常低廉,有一些手機膜,一張只要幾塊錢,但是放到營業廳銷售後,身價就漲了十幾倍,甚至是幾十倍。如果還需要店內工作人員幫忙,貼膜還要收取相應的手工費。很多年輕人會自己在網上購買這些手機配件,但是對於並不精通網際網路的中老年人來說,他們會選擇在這種手機專賣店中購買配件,因此也就給手機專賣店帶來巨大的盈利空間。
同時,手機專賣店還有其他的服務內容,包括下載歌曲,更新手機軟體等等,這些業務都是由於中老年人對於手機並不精通,在很多問題上都需要請教他人,手機專賣店正是看準了這商機,才開展了這類業務。也許在年輕人看來,為這些服務付費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但是仔細想想現在,很少有年輕人能夠花大量的時間去陪伴自己的長輩,更多的只是通過電話或者是簡訊,簡短的問候幾句,在平常的生活中很少去關心他們。
而他們在使用手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沒有人能夠幫助他們去解決,他們只能夠花錢讓別人來幫他們解決,於是也就催生了這些產業的出現,通過這些業務專賣店也能夠賺取相當大的利潤。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這3大真相就是手機專賣店生意慘澹,依然沒有倒閉的原因,其實線下的專賣店,並不比網上的旗艦店更具有保障性,很多專賣店都是私人加盟的,如果遇到黑心的老闆反而會以次充好,出現了問題以後也會推卸責任。
相反網上旗艦店由於是官方直營,所以無論是在產品質量上,還是在售後服務上都比較好。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在學習如何進行網購,相信在未來,這類手機專賣店將會失去競爭力,屆時手機專賣店就會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