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傳真】線上教育如何保證實效、沒有設備怎麼辦...中小學線上教育熱點問答來了

2021-02-15 文明揭東

3月2日起

全省中小學校開展線上教育

不少家長對線上教育如何開展還有疑問

一起來看看

這份權威解答

您關心的問題

答案都在這

↓↓↓

在疫情防控期間,廣東省中小學線上教育是怎樣安排的?

在全民戰「疫」的特殊時期,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有關工作要求,回應廣大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的期盼,出於對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考慮,2月25日,省教育廳印發《關於線上教育安排的通知》,對全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線上教育工作作出明確規定,全省中小學校3月2日起開展線上教育,學生不返校。線上教育按照省級託底、區域統籌、學校實施的原則組織開展。高中階段由市級統籌,義務教育階段由各縣(市、區)統籌,各中小學校組織實施。省級託底線上教育資源將逐步推送。鼓勵各地各學校根據選用教材的版本和當地學情,開發使用更有針對性的線上教育資源。線上教育要堅持「五育」並舉,結合疫情、居家學習特點,安排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注重勞逸結合,強化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學法指導、藝術欣賞等素養教育。

從3月2日起,全省中小學生可通過廣東有線電視(每個年級一個頻道,共12個頻道),廣東移動、電信、聯通寬帶電視(IPTV)和騰訊教育、南方+等平臺提供的導學表、節目單,讓基礎教育12個年級的學生通過直播、點播和回看等方式開展在線學習。廣東實驗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將通過「粵教翔雲」廣東公共資源服務平臺向全省提供普通高中優質課程資源,廣州市將向全省提供初中階段的教學資源,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區將向全省提供小學階段的教育資源。目前尚在外地的學生可安心在家進行遠程學習,通過網絡點播、IPTV省外服務等模式收看授課視頻,也可在相關網站下載課程視頻,與學校老師互動交流。具體操作指引(←點擊連結可回看)已經通過「廣東教育」微信公眾號推送。

為保證完成春季學期的課程教學任務,各地各校要對原春季學期的教學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統籌安排好疫情防控期間的課程教學計劃。線上教育是正常教學的組成部分,教育時長可納入正常教學時長範疇,保證新學期教育教學進度不受大的影響。

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限,我省對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是否開展線上教育不做強制要求。各地可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靈活安排線上教育內容,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各種形式的聯繫溝通,在學生返校後要嚴格實行「零起點」教學,確保教育公平。

如何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線上學習設備及條件保障問題?

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線上學習設備及條件保障問題,省教育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省廣播電視局和省通信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線上教育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點擊連結可回看),明確要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確保中小學線上教育順利實施。《通知》要求,各相關部門和相關機構、各地各學校要密切關心關注無網絡、無電視的農村地區學生和留守兒童學習情況,特別是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幫助解決無網絡、無電視學生線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有線網絡尚未覆蓋的貧困戶,駐村扶貧幹部要協調當地黨委、政府儘快開通網絡,提供必要的線上教育設備。對線上教育網絡設備缺乏的農村地區學生和留守兒童,要積極採取措施,做好「一人一策」託底方案,通過電話、廣播等音頻教學方式開展學習指導,做好線上教育和返校學習銜接,確保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對實在無法解決線上學習條件的學生,待正式開學以後,學校要建立學習幫扶制度,進行個別化輔導,確保這部分學生跟上正常教學進度。

線上教育就是教師直播麼?教師應該如何組織好線上教育,保證實效?

線上教育不等同於教師直播授課,也不等同電視課堂。線上教育,對於學生而言,是「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組織形式可以是多樣的。開展線上教育,教師要注意防止照搬套用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應堅持線上與線下結合、統籌與個性兼顧的原則,把線上授課和學生線下自主學習結合起來,同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學習效果評價,強化有效互動、即時反饋,精準分析學情,組織小組式、個別化指導和答疑,確保線上教育、線上答疑有的放矢。要限時限量合理安排學習和作息時間,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和上傳學習視頻。規範教學時間,線上課程教師講授(直播、錄播)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小學每天線上教育總時長原則上不超過2小時,初中高中原則上不超過3小時。線上教育期間,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選擇適宜的學習資源的指導和幫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省的託底課程就是按照線上導學(直播、錄播、答疑)+線下自學的方式進行安排,一般情況下一節課安排10至20分鐘的導學,留出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要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和居家學習特點,按照有利於居家學習、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有利於學生自主進行的原則進行教學設計。新課的課程資源包包括導學單、導學視頻、練習評價、學習材料等,導學視頻強調精講、重難點講,導學單、練習評價、學習材料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整個教學設計突出學科育人功能,結合生活和本次疫情落實立德樹人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學習設計強調情境性、啟發性、實踐性、發展性;學習任務要有情境性,體現學習、思考、動手實踐有機結合;學習問題有啟發性,引導學生以解決問題的方式開展學習;學習活動有實踐性,要鼓勵學生就地取材進行學習;學習評價有發展性,便於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及時分析學情。

各地各學校要按照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妥善做好線上教育教師工作安排。要減輕教師負擔,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到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場所開展相關工作。要統籌安排線上教育師資,發揮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名校長的示範引領作用,避免不顧條件組織教師線上直播或錄播。教師參加線上教育、網絡遠程培訓,按照考核認定的學時數計入教師培訓學時(學分)。教師承擔線上教育、在線輔導答疑、作業批改等計入工作量,納入績效管理。

學生居家學習期間,應如何強化家校聯繫,形成育人合力呢?

學生不返校期間,家庭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陣地,線上教育能否取得實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各地各學校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潛力,積極爭取廣大家長對線上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可編制家長學習指導手冊,開設家長課堂,引導家長開展家庭學習「五項修煉」,包括積極心態、建立學習規則、興趣培養、清單管理、親子溝通等。要積極引導家長理性看待不返校期間教學工作的安排和問題,正確對待和包容孩子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營造居家學習正能量場。要指導家長根據家庭實際幫助孩子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儘量減少家長復工、孩子學習的矛盾。各學校可向家長提供學科學習常規任務清單,定期向家長反饋孩子學習情況,形成有效督促。通過推薦書目、發布話題、在線展示等方式,幫助家長開展親子對話、親子閱讀、親子實踐、親子勞動等,鼓勵家長關注和新生孩子興趣、愛好,指導家長嚴愛結合,營造良好親子關係。

各地要組織學科教研、教學骨幹深入研究學習方法,研製適合居家進行的學習指導手冊,積極引導學生養成「九個習慣」(課前預習、專注聽課、課後複習、及時完成作業、巧做筆記、學習計劃、每日反思、晨起誦讀、每日閱讀),培養「五項能力」(表達溝通能力、線上學習能力、同伴合作能力、系統思考能力、實踐創造能力),促進高效學習。要儘可能採用易用、常用的工具和平臺開展線上學習、互動、答疑,提供簡單明了的資源和工具使用指引,幫助學生有效開展線上學習。各學校要引領學生協商制定線上學習規則和網絡文明公約,鼓勵有條件的學生開展小組學習、同伴學習。指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制訂學習計劃,引導學生居家期間生活自理、學習自律。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鼓勵學生不返校期間強化自己的特長。

如何解決家裡有2個小孩需要同時參加線上教育的問題?

對於家裡可能 2個小孩需要同時參加線上教育的情況,可以讓孩子同時用不同設備同時觀看,也可以分別在直播和重播時間觀看;滾動播出的IPTV用戶還可在7天內觀看回放。具體操作指引已經通過「廣東教育」微信公眾號推送。

一是提供多個渠道,包括網絡、電視等,支持學生「小屏」轉「大屏」。二是控制對著屏幕的時間,線上課程教師講授(直播、錄播)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小學每天線上教育總時長原則上不超過2小時,初中高中原則上不超過3小時。三是強化身體鍛鍊每半天安排1個小時的居家運動和眼保健操時間。四是嚴格控制作業量,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總量適當調減,鼓勵布置實踐性作業、探究性作業,鼓勵彈性作業。

線上教育不能簡單地理解成線上教學。線上教學只是線上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是個系統工程,包括育人目標、課程、教學、學習、評價、治理等多個環節和要素,線上教學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開展線上教育首先要設置好課程,要堅持「五育」並舉,尤其是要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注重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大力開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道德與愛國主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是教學問題,要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三是學習的問題,解決好學生怎麼學、學習支持的問題;四是保障問題,如技術、教材等。

學生返校後,學校要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線上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有針對性調整教學計劃,做好線上教育和返校學習銜接,確保每名學生較好掌握線上教育內容後,再進行新課程教學。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特殊教育學生在心理上會可能會造成一定的衝擊。考慮到特殊教育學生綜合能力普遍偏弱的特殊性,原則上不強制要求各地各校對特殊教育學生開展線上教育。對面臨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班學生,各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組織開展線上教育。各地應加強家校聯繫,指導家長做好學生居家防護、居家學習和康復訓練等方案,通過組織親子活動、家庭遊戲、適度的體育鍛鍊、遠眺等方式排解疏導長期居家生活中產生的煩躁情緒以及行為問題,增進親子理解與家庭關係,為特殊教育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安排紙質教材發放,確保線上教育實施前做到「課前到書,人手一冊」。如確實因在外省未返粵或物流不能到達,已通過「廣東教育」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指引(←點擊連結可回看)學生登錄「粵教翔雲」數字教材應用平臺(網址:https://www.gdtextbook.com/)或通過相關科目教材版本的連結下載電子教材,保證不影響線上教育的開展。

相關焦點

  • 抗疫期間嘉興市中小學線上教育巡展①
    為確保全市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嘉興市多方協調、迅速部署,分段推進,建設嘉興智慧教育雲課堂,確保全市50萬中小學生離校不離教。截至3月20日,雲課堂已上線文化課程1000餘節。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浙江衛視、學習強國等媒體紛紛點讚嘉興線上教育。從今天開始,我們以學校的個性化實施為落腳點,推出系列報導「抗疫期間嘉興市中小學線上教育巡展」,供學習了解、借鑑提升。
  • 線上教育因為有您而精彩 線下教育精彩不能沒有您
    線上教育因為有您而精彩 線下教育精彩不能沒有您——在華中師範大學附屬惠州大亞灣第二小學線上家長會上的講話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大家晚上好!從2月17日正式開始居家學習,到後來的3月2日正式開始線上教育,直到今天,孩子們居家學習已經兩個月了。兩個月來,我們的學校一直在應考中:一、制定科學合理的線上教育實施方案。
  • 下周一起廣東中小學開展線上教育,這些學生怎麼辦?
    要創新教學方式,強化學習設計,加強學生學習指導,提高家長指導能力,注重過程監測與評價,防止照搬套用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提高線上教育實效。線上課程教師講授(直播、錄播)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小學每天線上教育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小時,初中高中原則上不超過3小時。要把學生線下自主學習和教師線上指導結合起來,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和上傳學習視頻。
  • 開學了,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做到有效銜接?教育的通知來了
    開學了,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做到有效銜接?教育的通知來了受疫情影響,教育部發布了延遲開學的通知,全國學生都度過了有史以來最長的一個寒假,教育部做出延遲開學的決定後,就立即啟動了「停課不停學」的工作,各地大中小學積極執行這項工作,開始把原本的線下教育方案轉移到了線上,小學,中學,大學等學生都開始網上學習,經歷了一段比較長的網課生活。
  • 教育部:推進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工作
    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呂玉剛司長指出,線上教育確實在疫情期間有效地支撐了「停課不停學」工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將把做好線上教學工作作為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的戰略工程來看待,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也就是以教育信息化來引領、帶動教育現代化。
  • 時政熱點:安徽省中小學線上教學平臺今日啟動!
    時政熱點:安徽省中小學線上教學平臺今日啟動!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安徽省中小學線上教學平臺,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分享線上線下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培訓日誌
    為了讓老師更清晰的每天培訓結束後,我們將當天授課過程中老師針對平臺的需求點、難易點及問題熱點進行總結,及時調整次日課程內容,將老師關注的問題著重強調並加以實操。線上直播培訓後,將直播課程回放視頻統一截選上傳至教育雲平臺首頁通知公告中,方便老師回看,並且,我們還製作了老師端功能模塊平臺實操小視頻,老師只需要通過微信關注公眾號「平臺雲助手」就可以按角色進行查看。
  • 線上教育的未來出路——線上與線下教育的有機結合
    一、計劃與現實中的線上教育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閉門在家一個又一個的14天,終於等來了復工復產。可是熬過了一個又一個的28天之後,孩子們終於復學返校了。在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情況下,教育部提出了&34;的理念。這既是當時戰疫情應急之舉,也是網際網路+教育的重要成果應用展示。
  • 技術驅動教育,森然M-LIVE直播設備成線上教育新利器!
    作為直播設備行業頭部品牌,森然一站式在線教育直播解決方案——森然M-LIVE直播音箱,助力廣大師生在後疫情時代順利開展在線直播網課。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線上教育迎來發展契機。從現實意義來講,線上教育能夠保證教育的公平性,真正做到讓貧困地區的學子獲得平等教育機會,促進優質教育的共享。
  • 線上教育如何進行?微課+答疑,線上教育進度不會比線下慢
    2月25日,廣東省教育廳印發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學校3月2日起開展線上教育,學生不返校。線上教育如何進行?記者了解到,目前各所學校已經開始向學生寄送課本。線上教育有可能是採取的微課+線上答疑的方式。老師表示,每節微課的時長約為20分鐘,容量跟線下課堂40分鐘差不多。因此雖然課時縮短,但線上教育進度不會減慢。
  • 疫情下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
    來源:中國青年報未來在線教育不能只是「課堂搬家」疫情下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1400多所高校,上百萬名教師,在110多個在線平臺上開設了上百萬門課程。全國1770多萬名大學生,23億人次在線學習。這些數字是對剛剛結束的這一學期我國高等教育在線教與學的描述。
  • 比起線下教育,線上教育有什麼弊端?
    因為這次疫情的原因,一種新型教育方式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中--線上教育。其實在很久之前,線上教育就已經出現了,甚至在1996年的時候,線上教育就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戰略目標之一了。只不過這次因為疫情的推波助瀾,線上教育才更快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那麼比起線下教育,線上教育有什麼弊端?怎麼看待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
  • 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有些教師直接將線下課程做成PPT或視頻「搬」到線上,沒有發揮線上教育個性化輔導、數據統計分析等優勢,技術不能很好地服務於教學;有些教師沒有將線上教育融入線下教育,這些都是線上線下兩張皮的問題,需要直面和解決。吳穎民:線上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種體現,而教育信息化未來將成為常用的手段。
  • 蘇州中小學線上教育課程結束
    在蘇州全市中小學生的眼中,今年的寒假和往年不太一樣,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造就了史上「最長寒假」,在家無聊到「爆」的學生與小夥伴重聚在蘇州線上教育中心網絡課堂。根據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開學工作的統一安排,自今天開始,線上教育中心延遲開學期間線上課程(含小學一二三年級)全部結束!
  • 中小學線上開課在即 省教育廳解答12大熱點問題
    龍頭新聞訊 目前我省中小學線上開課在即,「線上」學習模式即將開啟,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線上開課存在疑問,省教育廳基礎教育部門就可能出現的問題答疑解惑,對家長們關心的12大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幫助學生和家長平穩、順利地開啟"線上"學習之旅。
  • 疫情下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新華網
    未來在線教育不能只是「課堂搬家」  疫情下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  1400多所高校,上百萬名教師,在110多個在線平臺上開設了上百萬門課程。全國1770多萬名大學生,23億人次在線學習。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兼威海校區校長徐曉飛認為,應對疫情加速了高校廣泛採用在線教學的進程,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高校的「管」和高等教育形態,這些給在線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7月14日,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發布一項意見,提出「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形成良性互動格局」。
  • 線下教育如何轉型線上
    而線上授課我們很難了解屏幕前面的孩子們在做什麼以及在想什麼,所以最好我們可以把線下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拆解成兩節課或更多節課來進行教授以確保孩子們能真正理解且掌握我們要傳遞的知識。為了讓整個課程更加豐滿,我們可以多穿插一些互動環節和知識的延展。舉個例子:我們線下一節課主要讓孩子掌握五線譜記錄1-7的音高在哪且如何唱譜。
  • 教育部:加強線上教育將推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五年行動計劃
    目前疫情還偶有發生,在今天上午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透露,為加強線上教育,下一步將推出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若干個項目,包括建成一個面向全體師生的網絡平臺。
  • 教育部:加強線上教育,將推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五年行動計劃
    目前疫情還偶有發生,在今天上午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透露,為加強線上教育,下一步將推出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若干個項目,包括建成一個面向全體師生的網絡平臺。
  • 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優劣|精通問答
    對於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我反覆給學生解答了很多遍,今天我將就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優劣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解答,希望可以對我們升本學子給予一定的幫助!「互動性」、「體驗感」是線上教育無法超越的。2、學生的自覺性對於缺乏學習自覺性的同學,線上教育老師很難起到應有的督促作用,無法較好監督孩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