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美股研究社
北京時間7月31日美股盤後,亞馬遜對外發布新一季度財報。受疫情利好,美股科技股反彈強勢,這也帶動亞馬遜、微軟、蘋果等股價上漲,亞馬遜在上半年經歷了3個多月長時間的大幅上漲。7月6日,亞馬遜股價首次突破每股3000美元的大關,市值超1.5萬億美元。
但7月23日微軟發布財報後,因雲計算增速下滑亞馬遜的股價也跟著微軟一起下跌,這也讓投資者對亞馬遜產生不少擔憂。但根據這份新鮮出爐的財報來看,亞馬遜的財報表現震驚華爾街。
報告顯示,亞馬遜第二季度淨利潤為52.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6.25億美元增長100%;淨銷售額為889.1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34.04億美元增長40%,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41%。
亞馬遜的淨銷售額由商品和服務兩方面構成,二季度商品淨銷售額達502.44億美元,同比增長40%;服務淨銷售額達386.68億美元,同比增長40.36%。在線上和線下方面,第二季度亞馬遜在線商店的銷售額為458.96億美元,同比增長48%;實體店銷售額為37.74億美元,同比下降13%。
對於下個季度預期,亞馬遜預計2020財年第三季度淨銷售額為870億美元到930億美元,同比增長24%到33%,其中包含了匯率變動預計將可帶來的約20個基點的負面影響,這一展望的中值為900億美元,超出分析師此前預期。
財報公布後,因二季度財報超預期,亞馬遜股價周四盤後大漲逾5%。截至目前,亞馬遜盤後股價為3204.75美元,市值為1.52萬億美元。
作為全球科技股領域的龍頭股,作為疫情期間電商板塊的利好公司,亞馬遜這份超預期的財報表現還是可圈可點。借電商跟雲計算業務的表現,成為亞馬遜疫情期間股價大漲的重要動力,這兩項業務未來能否再次刺激到亞馬遜股價再創新高?
電商業務超預期推動營收大增,用戶購物需求旺盛利好亞馬遜
本季度,亞馬遜第二季度淨產品銷售額為502.44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358.56億美元。電商業務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決定亞馬遜的營收規模,這也推動亞馬遜本季度營收實現超過40%增長。對比之前幾個季度的增速來看,亞馬遜實現40%增速對其下半年的業績也是一大利好消息。
全球各地受疫情影響,不少地區實體店被迫關門暫停營業,消費者從線下消費轉移到線上,這也讓亞馬遜的電商業務吃到疫情紅利。根據電商業務的數據表現來看,在不少關鍵數據上的表現凸顯出亞馬遜的核心業務競爭力。
其中在產品消費品類中,亞馬遜在消費必需品上的銷量大漲。為了應對全球激增電商需求,亞馬遜也是從各個方面做出調整跟提升。亞馬遜稱公司將食品雜貨配送能力提高了160%以上,並增加了三倍的收貨地點以支持顧客,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第二季度網上雜貨店的銷售額增長了兩倍。
同時疫情期間對亞馬遜的數字廣告業務也有一些利好影響。在疫情期間,不少商品廣告主加大在亞馬遜上投放廣告,相對於其他網際網路平臺來說,電商平臺的廣告投放是。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還預計,今年穀歌全球廣告收入將較去年下降11.8%,但三大數字廣告巨頭中的亞馬遜和Facebook廣告收入仍會增長,將分別增長23.5%和4.9%。
目前來看,全球疫情形勢還是不容樂觀,歐美國家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仍然不少。在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美國經濟形勢也在不斷惡化。據悉美國每周6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計劃將於7月底到期,這有可能使2500萬依賴救濟金生活的美國人陷入困境,這勢必會減少人們在亞馬遜上的支出。很有可能,亞馬遜Q3季度在電商業務的銷售額會上演Q2季度的戲碼。
這場疫情對亞馬遜長遠還是利好,這會有利於亞馬遜電商業務滲透。這次疫情大幅提高了美國電商的滲透率,重新推動電商業務恢復快速增長。據eMarketer預計未來三年,疫情將導致線上零售增長加速,線上零售額將增長42.9%至8542億美元,傳統零售將下滑4.1%,滲透率將在2020年後達到15.5%。亞馬遜在電商領域佔據的領先優勢,其電商業務增長潛力還是可觀。
淨利潤創下最大的單季度業績,歸功於縮減成本+營收高增長
在本季度,亞馬遜股價上漲背後淨利潤的表現也是遠超市場預期。Q2季度亞馬遜實現超50億的淨利潤,同比增速接近翻倍,這也成為亞馬遜史上淨利潤規模最大的單季度業績。
在發財報之前,亞馬遜預計運營利潤差異極大,在虧損15億美元到獲利15億美元之間。
不少分析師預期:亞馬遜在淨利潤上恐面臨縮水的風險。以電商業務來看,亞馬遜2季度在物流和抗疫相關費用的增加拉低了總體的利潤水平。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亞馬遜為了滿足需求並確保工人的安全,曾宣布將在第二季度投入了40億美元。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亞馬遜的高管也從幾個方面分析亞馬遜本季度利潤上漲的原因。據騰訊科技報導:亞馬遜CFO布萊恩·奧薩維斯基表示:一方面是廣告增長是帶動利潤上漲的一大主要因素。隨著需求的增長,我們本來的固定成本也逐漸被"稀釋"。二季度英國市場表現尤為出色,因為在家隔離訂單的增加以及英國經濟的強勢上漲。
"另一方面二季度,公司市場營銷支出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繼而提升了每股收益。除此之外,公司的旅行支出和餐飲支出也都同時下降。亞馬遜一直致力於減少成本,尤其是在商務會議和跨境差旅費用上。"
為了降低成本,自3月11日以來,亞馬遜計劃在所有產品類別中都大幅削減了廣告開支。亞馬遜之所以削減廣告支出,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不希望將更多人引流到其網站上,從而對該公司的供應鏈、倉儲和物流網絡造成更大的壓力。另一部分原因則是疫情期間,亞馬遜電商產品需求暴漲,這期間降低投放廣告還是能減少部分開支。
很顯然亞馬遜在成本端的縮減起到不少作用,但除了這個因素之外,亞馬遜的營收高增長也是一大助力。疫情期間,亞馬遜的電商業務表現搶眼。當季亞馬遜平臺的出售的商品訂單猛增57%,網上銷售額增長49%,增速均為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在美國地區,亞馬遜從3月中旬開始的招聘狂潮,以及公司數十萬倉庫工人臨時增加每小時2美元的危險工資,目前,亞馬遜在美國各地的物流中心給員工支付的起薪是每小時15美元。加倍投入資金,這也是亞馬遜為了應對在線訂單的激增。目前,受疫情影響這個部分支出還是在維持,很有可能Q3季度的運營支出仍然不低。
AWS營收增速「疫」外放緩,亞馬遜與微軟誰將摘得2萬億美元市值桂冠?
在雲業務AWS上,亞馬遜實現淨銷售額108.08億美元,同比增長29%。雖說保持不錯的同比增速,但對比之前幾個季度來看這是AWS營收增幅首次低於30%。本季度AWS營業利潤達33.57億美元,同比大增58%。
儘管AWS佔亞馬遜的淨銷售額只有12%,但其營業利潤佔比卻高達57.88%,吸金能力還是很強悍。隨著亞馬遜AWS體量發展越來越大,這或許也是增速下滑的必然之路,但目前來看AWS盈利能力表現還是不錯,這或許還是能夠安慰到不少的投資者。
根據財報數據,2016-2019年,亞馬遜的AWS雲服務收入分別為122.19億美元、174.59億美元、256.55億美元、350.26億美元,保持著兩年翻一番的頻率,即2018年AWS收入是2016年的兩倍有餘,2019年AWS收入是2017年的兩倍有餘。
對比微軟的雲計算業務,根據微軟的最新財報來看,旗下雲計算服務Azure銷售額同比增長47%,智能雲業務(含Azure服務)實現收入133.7億美元,同比增長17%。亞馬遜AWS營收規模跟增速還是低於微軟Azure。
由於持續的大流行以及工作和教育趨勢的全球變化,這讓醫療、教育、電商、辦公等不少行業上雲速度加快,疫情期間雲計算板塊整體利好。不誇張的說,這次Covid-19也永久性地加速了全球遠程工作的普及。隨著未來工作變成線下辦公和遠程辦公的混合模式,對雲基礎架構服務的需求將激增。亞馬遜雲服務在該市場上仍然是王者。因此,亞馬遜的業績將很長的時間持續走高。
在疫情期間,亞馬遜AWS也有不少的動作進一步擴大銷售額的增長。AWS與Salesforce進一步加強合作,同時AWS服務區亦進一步擴充,相繼開發米蘭、開普敦等可用區,強化歐洲、非洲地區基礎設施。目前亞馬遜已在全球24個地區建設可用區76個,並計劃在印度尼西亞、日本、西班牙三個地區再建設9個可用區。
從這些動作來看,亞馬遜在AWS上的投入成本也在上漲,高額投入背後換來的回報還是可期。但在競爭層面,微軟Azure、阿里雲、谷歌雲等科技巨頭都在緊追,目前這幾個雲計算廠商的增速都是在AWS之上,這些後浪的爆發對亞馬遜的威脅並不小。
目前,全球科技股踏入萬億市值大門的只有四家公司,分別是亞馬遜、微軟、蘋果跟谷歌母公司。截至目前來看,這4家公司最有望衝擊2萬億市值的集中在蘋果、亞馬遜、微軟,這三家公司Q2財報表現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在下半年的股價走向。
結語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科技股板塊算是美股市場上的"寵兒",這也讓亞馬遜的股價上漲不少。Q2季度財報之後,亞馬遜在營收跟淨利潤上的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也是再次提振其股價。下半年對於亞馬遜來說是新的徵程,在其股價突破3000美元大關之後,衝刺2萬億市值大關的希望在臨近,亞馬遜能否借電商跟雲計算發威,時間會給出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