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綠色發展 釋放生態紅利
日復一日的護林工作,他不覺枯燥還倍感光榮:「守護好這片綠色資源是我的職責。」 近年來,鳳臺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把建設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來抓,堅持管綠、護綠、增綠並重,在用綠中釋放生態紅利,通過各級林長、警員、技術指導員、護林員的共同努力,為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再添新綠。
-
崇川區:發展綠色生態 打造綠色沿江經濟走廊
南通綠色生態沿江行系列報導之三崇川區:發展綠色生態 打造綠色沿江經濟走廊7日,「綠色生態沿江行」融媒體新聞行動的採風團來到了第三站——崇川區軍山片區。來自沿江縣(市、區)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們實地參觀了虞樓、梵音廣場、軍山氣象臺等處,對軍山片區在沿江生態大保護中取得的成績有了一定了解。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長江經濟帶建設思想,軍山片區堅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守護好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姿態和決心,助力沿江生態大保護。
-
經濟、文化、旅遊、人居環境與生態環境和諧共促 開平探索綠色發展...
百合鎮供圖近日,生態環境部在北京舉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動,對全國87個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3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正式授牌。其中,開平市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成為第四批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
-
鳳臺縣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場
鳳臺縣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場位於茨淮新河南岸,始建於2000年11月。是以退耕還林,防止水土流失,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項生態水利工程。該工程以用材林為主,經果林為輔,種養結合,農、林、牧、副綜合發展的立體化、複合型綜合開發示範區。
-
專家觀點|關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打造綠色發展新動能的幾點思考
實踐表明,生態環境保護實踐對推動綠色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環保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環境保護標準倒逼工業結構升級,總量減排為經濟增長騰出環境承載空間,綠色消費拉動經濟綠色增長,環保產業為經濟綠色增長注入新活力等。當前,受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等影響,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巨大不確定性,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壓力依然較大,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全面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尚需付出艱苦努力。
-
安徽省鳳臺縣八一林牧場--讓綠色成為最美底色
夏日的皖北大地,驕陽似火,而位於鳳臺縣茨淮新河邊的八一林牧場裡,卻是樹林蔥鬱,清風陣陣。 2000年10月,鳳臺縣八一林牧場18名符合政策安置條件的退伍軍人,轉變就業觀念,主動選擇到全省最大的人工河茨淮新河沿岸紮根創業。
-
鳳臺縣大力發展園區經濟
2012年03月12日 09:54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鳳臺縣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堅持一手抓深煤產業,一手抓非煤產業,著力培育優勢產業。2011年完成工業投資65億元,增長30%。
-
四川推進工業綠色發展 工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9日訊(記者 戴璐嶺 李慧穎 攝影報導)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於2019年9月9日(星期一)上午在成都舉行,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林草局負責同志圍繞「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助推建設美麗四川」進行主題發布和答記者問
-
石門交出綠色生態與經濟發展共贏高分答卷
,國家生態環境部、財政部日前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石門縣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為1.19分,管理評分連續三年獲全省第一,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較好的縣,並獲得中央生態轉移支付資金1.24億元。
-
市領導調研鳳臺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市領導調研鳳臺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12-11-20 16:36:17 來源:淮南報業新聞網
-
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 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2009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向世界發出貴州之聲,此後,貴陽每年開展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論壇。2014年《貴州省生態文明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成為全國第一部省級層面生態文明地方法規,目前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出臺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法規已有70餘部。
-
滄州: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 打造生態宜居新滄州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省、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著力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新路;圍繞打造京津生態環境支撐區,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從大氣、水、土壤等關鍵領域入手,狠抓環境問題整改落實,下大力改善環境質量
-
雲南綠色發展(26)| 彌勒走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美麗...
黨的十八大以來,彌勒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錨定「滇中綠色發展強市」的戰略目標,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任接著一任幹,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美麗縣城」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
打造綠色生態示範區 促進馬坊地區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明確了平谷區作為生態涵養區的發展定位和「三區一口岸」的功能定位。 「三區」,即首都東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特色休閒及綠色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區。
-
深刻認識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發展成就,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大幅提升,總體幸福指數也得到大幅提升,但生態環境等問題也開始凸顯,人民群眾從注重「溫飽」逐漸轉變為更注重「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
【美麗龍川 綠色崛起】厚植生態發展優勢,走好生態和現代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
從9月28日起,龍川發布推出「美麗龍川 綠色崛起 」專欄,對縣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的新思想、新部署進行闡釋和解讀,並對各級各單位學習貫徹落實縣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進行深入報導,全力營造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真抓實幹促發展的良好氛圍,推動全會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在...
為有效改善人居環境,我市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力度,使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先後制定並出臺了《哈密市生態功能區劃》《哈密市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方案》等,明確了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堅決守住生態保護底線。
-
李希: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 爭當北部生態...
原標題: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 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9月28日至29日,省委書記李希到韶關市,深入農村、農業生產基地、紅色革命遺址、歷史文物古蹟,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和對廣東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
打造「綠色長廊」 構建長江生態屏障
專家認為,從最重要的意義上講,長江是一條承載生命、滋養生命的生態長河。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將「建設綠色生態廊道」作為重點任務之一,明確了長江經濟帶不單是打造「黃金水道」,還要成為「綠色長廊」。 「前三十年的發展,我們犧牲了一部分長江的生態環境。」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這樣表示。
-
「綠色」增城:生態環境好 旅遊產業旺
攝影:國際環保在線和鶴之洲溼地公園一樣,增城充分利用當地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使之成為增城全域旅遊的一個抓手,帶動增城旅遊產業的興旺。在增城綠道上穿行,看著兩邊的田園風光、碧綠的增江水、綠蔥蔥的荔枝林,會感覺回到了一種本真的,充滿童年回憶的時代,這是一種低碳而又生態的新美景,新生活方式,是廣州城市文明向鄉村地帶的一種延伸。近年來,增城在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的同時,緊緊抓住生態就是生命線,環境就是生命力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