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究佣金分倉排名出爐,國盛中信建投上升超10位最抓眼球,天風...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4月30日,2019年券商研究所基金分倉排名隨基金年報一起出爐,前十榜單中有3家「新面孔」出現。

研究所排名的最大變化是中信建投研究所在80後負責人「武超則」的帶領下,躍升10位,一舉進入前三,接近中信建投人士稱,公司研究所的2021年目標直指第一。

讓業內意外的是,天風證券從第8名滑落至15名,佣金收入為2億元,同比下降21%。

從2019年研究所內部管理上看,國際化成為多個大所的共同關鍵詞。人才流動方面,超50%的人才流動來自中小券商。

兩匹黑馬攪動研究格局

截至4月30日,135家公募基金完成2019年報披露,至此,各券商的分倉收入也露出全景。Wind數據統計,2019年券商分倉佣金總計為76.8億元,較2018年71.7億元同比上升7.1%。

從總佣金收入來看,前20位券商總佣金佔比略有提高,從2018年的71.3%略微提升至71.6。

以總佣金計算排名,前十位的券商為:中信證券(5.18億)、長江證券(4.01億)、中信建投(3.48億)、招商證券(3.36億)、廣發證券(3.25億)、光大證券(3.129億)、國泰君安(3.125億)、申萬宏源(3.04億)、海通證券(3億)、中泰證券(2.9億)。

觀察前20名券商的總佣金增長率可以發現,2019年券商研究所無疑是格局大洗牌的一年。中信證券以僅30%的增長率坐穩分倉一哥,中信建投在帶頭人武超則與研究團隊全年的努力下,與長江證券的分倉差距僅有5000萬元左右的差距;招商證券以微弱優勢反差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以19%的增長率衝入前十;天風證券則是出現滑坡,佣金收入下滑22%,跌至15名。國盛證券以黑馬姿態從30名開外殺入前20,新任所長楊濤的帶領功不可沒。

從收入增長率來看,中航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兩家的總佣金同比增長率分別達到27倍和25倍,其餘華菁證券、滙豐前海、國盛證券、華西證券、湘財證券、世紀證券、國元證券、中山證券登券商增長率也均超過100%。

券商研究新動作不斷

從2019全年來看,多家券商研究所啟動自我革新工作。

國泰君安在2019年啟動了新的三年戰略規劃,並將「企業機構客戶服務體系」定位成公司又一全球化戰略布局。

申萬宏源則專注於國際化與數據運作。公司研究所2019年增加海外路演服務和特色海外聯合調研,加大香港市場研究團隊建設;堅持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平臺,力爭智能研究市場領先。一方面,全力推動行業資料庫建設,搭建將全部研究領域打通的可視化資料庫。另一方面,持續加大申萬指數的商業化運作,目前申萬指數已成為國內最主流的指數產品,正式客戶包括國內大量的知名投資機構以及騰訊、螞蟻金服等。

中信建投2019年發力新賣方業務,增加了諸如境外客戶+上市公司+銀行+產業資本(各類主權基金/地方產業基金及投資平臺)等。同時強調國際化視野及布局,打通研究及市場,完善海外研究,與香港銷售業務協同,服務全球客戶。

在研究領域,中信建投發揮研究員長尾價值,匹配行業認同度、上市公司關係、產業鏈資源、行業專家積累等,成為大機構業務的排頭兵。同時打造了諸如中信建投證券科創板論壇、中投論壇、首席大講堂·名家專場等高端論壇。

在機構銷售方面,中信建投強調打破產品分類思維、進入客戶分類思維。打通大投行、代銷、交易、託管等機構業務產品,全面圍繞機構客戶,多元化服務落地收入。

研究人才競爭激烈

2015-2019年,證券業協會註冊登記全國分析師人數分別為2278、2460、2663、2985和3382,處於不斷增長的狀態。

以近兩年的變化人數來看,變化人數超20人的僅有華西證券和國盛證券兩家中小券商,分別為30人和25人。從同比增長情況來看,排名靠前,超50%的均是中小券商,但大多都是從零起步,發力研究業務。也就是說,分析師人數的擴容,主要都是來源於中小券商研究業務的發力。

2019年3月,屈慶已正式從華創證券離職,轉投江海證券,任職首席經濟學家、聯席副總裁。

2019年5月,原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已經正式加入中銀國際,擔任中銀國際研究部總監及首席策略分析師。

2019年12月,東方證券研究所原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竺勁入職中信建投證券,擔任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兼地產金融組組長,成為該研究所年內招募的第六位「明星」首席分析師。

此前,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機械兼建材首席分析師、高端製造組組長呂娟,傳媒網際網路首席分析師楊艾莉,交通運輸首席分析師韓軍等業內知名分析師以及多名首席核心助理已經相繼入職。

武超則在去年年底表示,「引入知名分析師和優秀銷售的KPI已經完成」。

在引入人才的同時,也有券商另闢蹊徑培養「外援」。申萬研究所2019年完善了「行業精英班」、「投研特訓營」、「外灘研學堂」三大系列課程,發揮人才培養體系優勢,為中國資本市場輸送優秀人才。

人才培養和引進備受中信建投研究所重視。2019年,中信建投一方面調整優化人員結構:主動淘汰收入成本比低效分析師,引入重要行業知名分析師。加強中臺及銷售人員投入及佔比。

另一方面,中信建投研究所優化了行業覆蓋:鼓勵分析師覆蓋更多的研究領域。目前研究發展部已實現了申萬一級行業的全覆蓋。未來需要按照新的行業需求,市場化設置研究領域。

相關焦點

  • 券商佣金榜單:中信重返冠軍 最狠這家2年狂增100倍
    佣金榜單定了:中信重返冠軍,中信建投飆升,天風國金掉隊,最狠這家2年狂增100倍!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隨著2019年度公募基金年報全部披露完畢,業內關注較多的基金交易分倉收入也浮出水面。作為券商研究所收入的重要來源,基金公司佣金分倉收入是各家券商綜合實力的體現,也受到行業的重點關注。
  • 分倉佣金收入排名劇變 多家大型券商研究業務轉型
    中信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佔據分倉佣金收入前三名的寶座,其中中信證券以5.18億元的分倉佣金收入超越長江證券成為「老大」,且優勢地位開始穩固;中信建投證券成為「黑馬」,分倉收入大幅提升,躍居行業第三。
  • ...數負增長,頭部優勢顯現,中信重回第一,國盛、中信建投、中航亮眼!
    來源:新財富雜誌:在全行業佣金規模增長有限的情況下,券商分倉佣金進入存量博弈的爭奪,隨著賣方研究服務模式轉型、服務對象多元化,大券商的平臺優勢日漸凸顯,研究與券商平臺互相賦能的特性或將持續強化。佣金排名前10的券商中,同比增幅最高的為中信建投證券,增幅達42.06%。
  • 中信證券重奪佣金第一 多家大券商逆勢增長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應尤佳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券商佣金數據出爐。中信證券(港股06030)力壓長江證券重回冠軍寶座,多家券商實現逆勢增長。 受權益市場波動影響,上半年佣金金額低於去年同期。天相數據統計顯示,上半年交易佣金37億元,同比減少7%;股票交易量為4.5萬億元,同比減少4.8%。公募基金分倉收入的集中度略有提升。前20名券商共收入27.15億元佣金,佔總量的73.3%,較去年底小幅提升。中信證券上半年從基金交易中心分得佣金2.56億元,相比去年年中增長15.3%,排名重回第一。
  • 「券業場」券商最新分倉排名!佣金半年暴增53% 中信蟬聯冠軍滬上...
    排名第二的長江證券上半年分倉佣金收入近3億元,同比增漲48.9%。中信建投證券分倉收入也大幅增加,目前排名僅次於中信和長江,位列行業第三,與去年上半年名次相比,上升兩個位次。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有上升既有下降,根據券商分倉收入前20名來看,興業證券、申萬宏源、中泰證券排名名次變幅較大,分別上升3至5個名次。
  • 券商狂收57億佣金,暴增53%!中信證券蟬聯冠軍寶座
    中國基金報消息,隨著2020年基金中報全部披露完畢,備受業內關注的基金交易分倉收入也隨之出爐。儘管在券商總營收中佔比較低,但分倉佣金收入歷來被視為考察券商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標。興業證券、申萬宏源等券商名次上升較快除了冠軍寶座爭奪戰外,分倉收入前20名的爭奪也日趨激烈。整體來看,排名前20的券商名次遭遇了大洗牌,其中,興業證券、申萬宏源、中泰證券等排名上升較快。興業證券從去年上半年1.16億元的分倉收入增至2.29億元,排名從第13名升至第8,名次上升5位,實現實現了收入和排名的雙雙晉級。
  • 券商研究排名出爐 2020年券商研究佣金排名
    隨著公募基金2020年半年報披露完畢,券商研究佣金排名也浮出水面。中信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和廣發證券繼續佔據前五 。  排名前十的券商中,興業證券相較去年底進步了5名,排名第八;中泰證券進步了4名,排名第六;申萬宏源提升兩個位次,排名第七。光大證券則下滑了5名,跌出前十。
  • 基金分倉佣金排名出爐 中信證券重回冠軍寶座
    上半年基金分倉佣金收入排名新鮮出爐,中信證券坐上半程冠軍寶座,去年的狀元長江證券則位居第二。券業競爭激烈,頭部券商的分倉佣金排名出現了大洗牌,部分中小券商則繼續發力,基金分倉佣金收入大幅增長。股票交易去年基金分倉佣金收入排名第一的長江證券未能延續強勢表現,今年上半年基金分倉佣金收入同比下滑超過10%。昔日的冠軍中信證券則快速趕超,成為半程冠軍,獲得2.56億元的交易佣金,同比增長15.52%,領先第二名長江證券超過5000萬元。
  • 中信建投佣金席位排名逆勢上升!武超則:借大平臺東風,探多元化轉型
    另一方面,分倉佣金佔券商總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斷下降,2012、2013年這一比例還維持在3%以上,自此之後都在3%以下(表1)。公募基金的分倉佣金,主要用於支付券商研究和銷售兩部分服務費用。在分倉蛋糕越來越小的情況下,研究的佣金佔比還在逐漸下降。
  • 券商研究排名出爐!前五格局穩固 中小券商黑馬湧現
    來源:東方財富網隨著公募基金2020年半年報披露完畢,券商研究佣金排名也浮出水面。中信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和廣發證券繼續佔據前五 。排名前十的券商中,興業證券相較去年底進步了5名,排名第八;中泰證券進步了4名,排名第六;申萬宏源提升兩個位次,排名第七。
  • 百家券商2017年投行排名新鮮出爐,上升最快的居然是他們!
    在排名前十的券商中,名次上升較多的為中金公司及德邦證券,中金公司2016年總承銷金額為2447.34億元,排在行業第9位,今年上升至行業第5位,2017年總承銷金額提升約50%。另外,除了上述今年總承銷金額排名在行業前50的券商外,第一創業證券、聯儲證券、中天富國證、方正證券、國融證券、紅塔證券、東莞證券、聯訊證券等總承銷金額行業排名都前進了至少十位。其中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第一創業證券,總承銷金額行業排名由去年的第89位上升至今年的第53位,提升了36個名次。
  • 券商研究所5年離職數據大解剖,全面盤點研究...
    從2015-2019年的評選結果看,獲得最具分量的「本土最佳研究團隊」獎項的券商,基本都入圍了研究所人數TOP10,每年只有2-4家不在此列,比如,2015年獲得第3名的安信證券、第8名的中信建投證券、第9名的長江證券;2016年獲得第4名的安信證券、第9名的長江證券、第10名的中信建投證券;2017年的第6名長江證券、第9名中信建投證券;2019年的第5名興業證券、第7名國盛證券、第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二、營收指標: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上半年營收位居行業前五。其中中信證券營收146.4億元,同比增幅35.54%,排名第一;排名前50券商中,中信建投證券營收同比增幅最高。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上半年營收位居行業前五。其中中信證券營收146.4億元,同比增幅35.54%,排名第一;國泰君安營收94.74億元,同比下滑2.22%,排名第二;中信建投、廣發證券、申萬宏源營收均超過86億元,中信建投以89.79億元營收同比增幅超過60%,首次躋身行業前三。
  • 券商研究排名出爐!前五格局穩固,中小券商黑馬湧現
    隨著公募基金2020年半年報披露完畢,券商研究佣金排名也浮出水面。中信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和廣發證券繼續佔據前五 。  排名前十的券商中,興業證券相較去年底進步了5名,排名第八;中泰證券進步了4名,排名第六;申萬宏源提升兩個位次,排名第七。光大證券則下滑了5名,跌出前十。
  • 國泰君安、中信建投、銀河證券等券商已可開通科創板
    截至3月9日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發稿時,已有國泰君安、中信建投、銀河證券、民生證券、中投證券、招商證券等多家券商表示,投資者無需預約,可以直接申請開通科創板權限,開通渠道包括線下和線上,線上渠道有APP、小程序等多種方式。國金證券預計,最晚3月11日上線科創板權限直接開通功能。
  • 重磅出爐!2019年券商研究實力排行榜!
    研報數量方面,前十券商數量均超350份,數量在500以上的有中金公司、天風證券、光大證券、中信證券。閱讀次數方面,10家券商中,有8家券商閱讀次數超10000次,天風證券、華泰證券和光大證券排行前三,閱讀次數分別為2.9萬,2.3萬和2.1萬。
  • 券商「賺錢能力」排名出爐,從ROE看誰是股東眼中的香餑餑?行業看好...
    以今年上半年ROE排名第一的中信建投為例,今年上半年其ROE為9.06%,去年同期為5.31%,同比增長超70%。而華鑫證券母公司華鑫股份今年上半年ROE為8.68%,更是同比增636%。與此同時,也有券商ROE出現下滑。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47家券商平均ROE為4.07%,去年同期為3.42%。其中排名靠前的券商ROE和行業平均差距逐漸拉大。
  • ...家券商6月淨利翻倍 國君、建投大賺超10億 更有黑馬單月暴增211倍
    17家券商6月淨利翻倍 國君、建投大賺超10億 更有黑馬單月暴增211倍 上半年業績搶先看 在券商板塊的再度走強和市場普遍對「牛市」的吶喊聲中,上市券商6月月報密集出爐,是否能在業績層面對券商股進一步上漲構成支撐,備受關注。
  • 131家券商上半年業績排名出爐 淨利前十券商看過來
    前十大券商按淨利潤排名先後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和國信證券。2.代理買賣業務收入是最能反映券商經紀業務實力的指標之一。2018年上半年,131家證券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363.76億元。
  • 2020年投行放榜:浙商、平安等9家爆發式提升,中信、中信建投、中金...
    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隨著註冊制、再融資等制度的推行,券商投行迎來大增長的一年。轉眼2020年即將結束,各券商投行座次也已見雛形。收入排名來看,2020年中信證券投行收入29.05億元,高居榜首;中信建投27.45億元排在次席;第三位是中金公司,投行收入為22.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