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奧秘: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2020-12-20 集集屋

據說世界上有95%的水域仍未被開發,尤其是海洋的最深處。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需要解開的挑戰,因為光是到達那裡就會帶來許多生物學和工程學上的挑戰。因此,幾乎任何從黑暗深處被發現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奇異和幾乎是陌生的。在本文中,小編準備了,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011、怪異的章魚

章魚本身已經是一種奇怪的生物了。要知道,它們有8個獨立靈巧的觸鬚,一個非常柔軟靈活的身體,9個大腦,3顆心臟和藍色的血液。它們的智力水平甚至可以與海豚和猩猩相媲美。

然而,與深海裡的章魚相比,我們比較熟悉的章魚看起來要顯得太普通了。例如,這種在深海被發現,看起來就好像從迪士尼電影裡溜出來的章魚。它們生活在水下200米到1500米之間,主要產於東太平洋,少數種類分布在大西洋中部。

這種章魚體型微小,擁有凝膠狀的身體,整體看起來有時候讓人覺得可愛,有時又讓人感到恐懼。而且它們的身體構造也與我們所熟知的章魚完全不同,顏值也明顯更高出不少。它們的身體比普通章魚更加透明,更加圓潤,觸角也沒有那麼長。它們擁有一個非正式名稱「卡斯珀章魚」,也有人將其稱為「幽靈章魚」。

另一個例子則要更加可愛,更貼近童話故事了,這種章魚叫小飛象章魚。它們綽號來源於它那形狀奇特,形似小飛象的大耳朵的鰭。

和「幽靈章魚」一樣,它的體型要比一般的章魚更小,這使得它能夠在海平面以下7000米的深處更好活動。

022、琵琶魚

在談到深海區域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提到潛藏在那裡的超級寬下巴怪物,那就是琵琶魚。這種魚得名於它不尋常的捕獵方式,它的頭部有一個奇怪的發光附體,用來引誘獵物靠近它的嘴。

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非常不尋常的交配過程。和人類一樣,雄性琵琶魚一生都在尋找雌性釋放的信息素。然而,一旦被發現,它就會咬向雌性,並與之融合。雄性的體型要比雌性小許多,它們的表現就像寄生蟲一樣,因為它們死死地咬住了雌性,並從雌性那裡獲取生存所需的營養。

另一種可怕的魚是蝰魚,其身長約60釐米。它本質上是一種看起來更加陌生的琵琶魚。它那帶有獠牙的下顎可以張開近90度,它同樣配置的生物發光誘餌可以吸引獵物。

033、鵜鶘比目魚

對於深海生物來說,該環境是否存在光線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它們最需要擔心的是在深海裡的超強的壓力。但這一切對於鵜鶘比目魚來說絕對是小菜一碟,因為它們的身體扁皮而又靈活。當前科學家對於它們的了解還並不夠多,但知道它們主要出現在太平洋和印度洋。

鵜鶘比目魚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生物,當它們還是幼年的時候,其身體上擁有透明的皮膚,這或許可以使它們不那麼容易被掠食者找到。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它們的皮膚會逐漸變得不那麼透明,並呈棕色。

044、巨型等足類和端足類動物

當然,古代的三葉蟲和現代的馬蹄蟹可能看起來很可愛,但是在海底深處,有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行動物,它們可以把你帶回數百萬年前的巨型昆蟲時代。

仔細看看這個叫大王具足蟲的巨大的等足類動物。它那外星人一般的形態和大小會不斷讓人懷疑它是不是某種變異的蝨子。

雖然看起來有些許讓人感到恐懼,但它只能算是深海裡的拾荒者,而不是活躍的獵人。它們通常在更冷、更深處的環境中生存,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在世界上大多數溫帶深處都不存在的原因。

其他形式的巨大深海甲殼類動物,比如超大的鉤蝦,也有不尋常的外星生物外觀。它們就像是淺海和陸地上馴服的同類的奇形怪狀的變種。

055、蜘蛛蟹

說到甲殼類動物,如果把深海也考慮在內,螃蟹也會經歷同樣的怪異變化。但這一次的變化,不僅僅是它們的大小,而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怪異維度。

例如,日本蜘蛛蟹不僅是世界上腿最長的螃蟹的保持者,而且還是世界上腿最長的節肢動物。它們可以長到5米長。雖然它們的身體相對較小,但它的主體仍然可以長得比一般人的頭大一點。

在深海世界還有一些更奇怪的刺蟹,由於發現它們的時間較晚,因此它們還沒有被正確地分類甚至鑑別出來。唯一可以證明的是,它們所處的深海環境一定非常惡劣。

你還知道更多的深海動物嗎?

相關焦點

  • 在深海世界被人們發現的6種生物
    海洋世界擁有大量神秘的生物,事實上,海洋世界的大多數都沒有得到足夠的探索。因此,即便是在現在,依然有許多的神秘生物在不斷的出現著。其中一些可能擁有非常可愛的面孔,還有一些則擁有恐怖的形象。這一次,小編就要為你介紹,在深海世界被人們發現的6種生物。
  • 南極深海發現奇異生物
    筐蛇尾重11磅(約合5公斤),壽命長達35年左右 軟珊瑚相比硬珊瑚可以在光線更少的環境下生存,但不適於造礁珊瑚英國科學家12月19日公布了一組南極洲海洋生物的照片,展現了南極海洋深處的奇妙世界這是英國南極勘測隊(BAS)實施的生物多樣性研究的一部分。這組照片是在南極洲以西的別林斯高晉海拍攝的,包括銀魚、海豬、甲殼類動物。另外,科學家還捕捉到了巨型海蜘蛛、罕見的鰩魚和筐蛇尾(一種似海星的棘皮動物)等南極海洋生物的照片。
  • 青島海地所舉辦"探索深海、深地資源奧秘"專題科普活動
    海地所科普活動帶你走進自然奧秘半島記者 王麗平「這是我國最深的大陸科學鑽探井「松科二井」的巖心樣品,他是來自7000米地下的巖石,它比黃金還貴。」4月27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迎來第50個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動中,自然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工程師高建偉向前來參觀的同學們講解地質知識。
  • 海洋遙感專家潘德爐:蛟龍號發現深海動物將顛覆認知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遙感專家潘德爐發表主旨演講,認為深海的科學奧秘奧與資源寶庫吸引人類走向世界。他希望能引導海洋技術4.0的智慧海洋工程走向深海的引導工程,並建議打造四大工程走向深海,即智慧深海的信息工程、固體、強心、健腦的深海裝備工程,深海科技前沿的探索工程,和智慧海洋走向深海的統籌工程。
  • 深海生物知識的大門
    2020年7月中旬,彩虹魚深海科普體驗基地迎來了一批活潑可愛的親子團隊參觀學習。此次,基地為其展開了「深海生物」主題活動,引領孩子們打開深海生物知識的大門,令其了解到獨特的生物知識、並擁有更加曠闊的視野。
  • 海洋深處的秘密,目前人類僅僅探索了5%,深海生物很恐怖!
    自古以來,大海永遠是神秘的,但目前人類仍有95%的海洋未探索,從海洋到底有多深,到現存在海底的奇異物種有多少等等,我們對海洋的了解少之又少。目前全世界公認的,人類已知的海洋最深處位於太平洋底的馬裡亞納海溝,處於海平面以下11034米。
  •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淺水區發現罕見的奇異深海生物
    科學家近日在擁有17000年歷史的西澳大利亞州海岸淺水區發現了一群稀有的深海生物benthic siphonophores,它們與珊瑚和水母有關。在金伯利海洋公園的最近一次航行中,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benthic siphonophores。這也是該種群在澳大利亞水域的最早記錄之一。
  • 我們為何要研究深海?人類是如何一步步徵服深海的?
    為什麼這些年我國不斷研發深海深潛器呢?海洋科學頂尖專家、「深海勇士」汪院士這樣回答:「因為深海是人類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區域,深海地下更是一片未知世界。」汪品先院士在十餘年深海科普工作的基礎上,收集最新資料創作了《深海淺說》一書,為大眾普及深海知識。
  • 英研究人員在大西洋發現十種外形奇異新深海動物
    北京時間7月8日消息,據《連線》雜誌報導,英國阿伯丁大學研究人員在大西洋中脊發現了十種潛在新物種,或許會徹底改變我們對大西洋深海生物的認識。
  • 《奇蹟暖暖》深海奧秘套裝是什麼 深海奧秘套裝獎勵一覽
    導 讀 奇蹟暖暖深海奧秘這個全新 組隊搭配戰,將在 8月10日開啟,組隊搭配高分結算,可獲取豐厚獎勵哦,更有新套裝等著大家,現在就給大家帶來詳細內容吧~ 奇蹟大陸高人氣科幻小說為主題的浸入式遊戲中心開業了,...
  • 在淺水區發現奇異「深海生物」,擁有複雜生態系統
    海洋,孕育了地球的生命,人類至今僅僅了解海洋的5%,對於深海生物來說亦是如此,一種罕見的生物被科學家們用攝像機記錄了下來。底棲的管棲動物,看起來像一個單一的動物,實際上是許多更小的有機體一起工作的「漂浮城市」。
  • 深海壓力那麼大,深海魚為什麼沒被壓死?
    其中,生活在海面下大約8000米處的馬裡亞納獅子魚,是目前人們發現的「最深的深海魚」。作為對比,人類潛水的深度一般都在10-20米以內,最極限的深度也不過三百來米。要知道,在水下8000米處,靜水壓大約是800個大氣壓左右,差不多相當於一頭成年公牛站在你的指甲蓋上。要是沒有深潛器,人類是絕無可能到達這麼深的海中的。
  • 探秘深海 築夢深藍—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海洋所科技報國70年系列報導之八
  • 深海到底有多少秘密?
    一、深海怪獸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體積最大的生物都是能在深海活動的生物。比如鯨魚,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鯨魚都是能在深愛幾千米以下的水域活動。那麼深海還有那些巨大的生物呢?我們在來看看世界上曾經在深海生存的恐龍,因為環境因素,在很久以前地球上的所有陸地恐龍都滅絕了,但是海洋卻絲毫沒有任何影響。恐龍在侏羅紀時代隨便一隻都能超過了幾十噸的體重。
  • 俄科學家曬深海怪魚照片 仿佛異星生物(組圖)
    摘要:羅曼展示的深海魚。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日報導,俄羅斯一位名叫羅曼·菲德特索夫(Roman Fedortsov)的科學家經常在推特上發布各種深海生物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 羅曼展示的深海魚。這種紅魚來自300米至1000米的深海。其特點是會在體內受精後直接生產能夠自由活動的小魚,而不像多數魚類一樣產卵。
  • 深海中發現世界最長生物,可能活了百年,這是貪吃蛇成精了?
    它被發現於一個名為Ningaloo峽谷的地區,那裡距離海面有630米,被發現時,它就像是UFO一般浮黑暗的在深海中: 畢竟在深海中,生物生長的都很緩慢,而它又如此巨大,自然需要很長的成長時間。 所以,這可能就是貪吃蛇的王者級玩家吧...
  • 25幅深海生物的復古插圖,看起來實在太奇怪了
    早在攝影技術出現之前,科學家們就依靠藝術家們熟練的雙手在紙上再現他們在海洋上的發現。結果令人驚訝地栩栩如生,有時甚至是異想天開地繪製出了海洋生物的科學圖。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探索世界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強,自然插畫的藝術也在不斷進步。藝術家在19世紀成為科學界不可或缺的成員,他們參與表達和傳播研究人員在自然界收集的知識。
  • 完美世界旗下深海冒險遊戲《深海迷航》全新遊戲版本
    近日,完美世界旗下的首款VR遊戲《深海迷航》發布了遊戲的最新更新。《深海迷航》是一款冒險探索類型的VR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將會下降到一個充滿資源,神奇生物,奇蹟和威脅的水底世界的深處。 駕駛著潛艇或者其他潛水設備探索海底鬱鬱蔥蔥的珊瑚礁,火山,洞穴等獨特的生態系統,並且盡力保持自己的生存。《深海迷航》作為VR設備Oculus Rift上市後的首批遊戲在全球範圍內同步發售。
  • 汪品先院士當講解員 帶領市民探秘深海普及海洋知識
    昨天,「我和院士有個約會」市民科普活動舉行,我國著名海洋地質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帶領普通市民,走進開放不久的同濟大學「深海探索館」,「觸摸」黑暗莫測的洋底世界。他希望,上海能夠建造一座更大的深海探索科普館。  神秘莫測的深邃海洋,隱藏著多少不為人類所知的奧秘和奇妙景觀?
  • 他乘「深海勇士」在深海海底看到了什麼?
    人類對海洋的探索,經歷了從海上探險到立體考察的發展過程。曾幾何時,科學家們認為在水深幾百米以下的海底,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直到19世紀70年代,英國「挑戰者」號的環球海洋勘探,將拖網拋至幾千米深的海底,深海世界生命繁盛的事實才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