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區塊鏈:在分散與不變的基礎上,建立可信任的激勵機制

2020-12-16 騰訊網

坊間不乏有區塊鏈詐騙事件傳出,讓區塊鏈的應用蒙上陰影,但其實許多人對區塊鏈的了解都和實際有差別,讓我從三要素開始,說明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到底「躲」在數位宇宙的哪裡?

文:Marco Lee

「區塊鏈」不是新鮮的名詞,但它仍然令人費解,披著神秘面紗。我是在研究區塊鏈之後,才開始認識區塊鏈。區塊鏈的構成共有三個基本元素,分別是分散、共識和貨幣。或許有人認為只要區塊相連成鏈就是區塊鏈,但我和許多區塊鏈愛好者認可的區塊鏈得具備上述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因此,請讓我從三要素開始,說明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到底躲在哪裡。

基本構成元素和概念

「分散」指的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共識」是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狀態所採用的共識機制,任何人都能在區塊鏈中參與、挖礦和交易,無需特定信任某節點。「貨幣」是指在區塊鏈中可公開交易的數位資產,其交易記錄會儲存在分散式的帳本上。

中本聰於2008年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數位貨幣系統》乙文,描述名為比特幣的數位貨幣及相關演算法,它提出了一個不依賴中介信任的電子交易系統。讓比特幣在沒有中心化可信任第三方機構的情況下,允許彼此尚未建立信任的雙方進行財務支付,同時提供透明且受保護的資料儲存機制。

換個角度來說,在區塊鏈的地盤上,不管在哪一個角落都必須遵循事先建立好的共識,使用相同的數位貨幣。雖然交易雙方的你我互不相識,但請放心,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按照分布式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附上時間戳記錄下來,這些公開透明的記錄無法篡改而且都可以查證。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們必須遵守共識放棄歹念才得以從中獲得數位貨幣的激勵。有了可以用來建立信任機制的區塊鏈技術,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讓整個生態圈產生信任的良性循環,示意圖如圖1。

圖1,作者製作提供

突破底層技術應用的智能合約

2013年問世的《以太坊白皮書》是另一種去中心化應用的創建指南,它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架構,提供可程式化的機制。它最大的貢獻便是提供智能合約機制,擴大區塊鏈的應用範圍,不再局限於數位貨幣或金融產業。

「智能合約」像是區塊鏈網路中的自動販賣機,自動販賣機上有許多預先設定好的按鈕,當消費者支付費用按下不同的按鍵便會掉落不同的物品。區塊鏈的地盤上有許多不同的功能自動販賣機,同時供應許多不同類別的物品。發生在自動販賣機上的交易,記帳方式不太一樣,交易會記錄在它所在位置上的帳冊,也會記錄在使用者所在位置的帳冊,最先符合共識機制(挖礦成功)的紀錄便會儲存在區塊中,然後廣播到整個區塊鏈網路上,所有的紀錄都會相同一致。

區塊鏈會時時刻刻記錄自動販賣機每一筆交易並更新它的狀態;這是以太坊區塊鏈的特色,開創了區塊鏈應用的無限可能。

區塊鏈可以拿來做什麼用途

即然區塊鏈的應用有無限可能,那麼它可以拿來做什麼應用呢?最簡單的應用便是「資格認證」服務。

法務部是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機關,它提供認證律師資格的服務,因此在網站上早就有律師查詢服務。為了逐步實現區塊鏈的應用,法務部網站在今年初添加了「律師證書區塊鏈認證」功能(如圖2)。

如果在沒有區塊鏈的情況下也能查詢到律師資訊,那麼有了區塊鏈之後有何差別?在未來,外部程式可以透過區塊鏈交易序號和雜湊值進行律師資料驗證,這才是「律師證書區塊鏈認證」的最終目的。區塊鏈是用來服務系統程式的底層技術,儲存在區塊鏈的資料經過加密,一般使用者要看的資料,會透過應用層或使用者介面向系統發出要求,並獲得處理過後的資訊。

其實,區塊鏈的資料不是給人類看的,它是供程式使用的資料。

截圖自 tech.pub

截圖自官方網站圖3:RabbitJets平臺產品架構圖

區塊鏈技術位於應用的底層,離最上面的用戶層有很大段的距離。我們從RabbitJets旅遊共享平臺的產品架構圖(如上圖3),可以在底層找到區塊鏈的位置。RabbitJets共享平臺由三個主要系統建構而成,並利用數個子系統輔助使生態圈能夠達到透明、方便的用戶體驗,並以區塊鏈、物聯網和AI演算技術作為平臺的技術底層,共同建構安全可信任的產品生態圈體系。

整合生態圈,並改變商業模式的應用

RabbitJets在2019年IEO(首次交易所發行),採以太坊ERC20方式發行RJC幣。2019年初在ACE交易所的代購價格約一個RJC幣換2元新臺幣,完成募資共250萬個RJC幣約500萬元。

RJC幣被設計為功能型代幣用來加強並支持生態圈的合作,使用範圍包括房東、旅客和第三方服務商。使用RJC幣透過智能合約進行預定和支付,便能透過智能合約的運作完成交易,無需透過中間商處理,減少因跨國或本地交易產生的費用。使用RJC幣預定客房,用戶可獲得推薦獎勵,以及購買第三方服務,倘交易完成後發生服務爭議將會進入仲裁系統。

其應用場景,例如旅客預定客房時,智能合約即開始啟動,藉由支付RJC幣來驅動門鎖,確保旅客能在智能合約規範的時間內自由進出,以及使用專屬App自由的操控房內設施。RabbitJets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互信、可靠的信用體系,解決房東與旅客之間因資訊不對稱而造成的信任危機與高額成本,發展短租的良性生態圈來為房東與旅客創造雙贏的產品與服務。

Photo Credit: tech.pub

RabbitJets平臺目前尚在開發進行中。這種改變商業模式而且開始營運的案例並不多見。

去年(2019)有一部電影《聖人大盜》在臺灣上演,這是全球首部區塊鏈商戰電影。該片導演徐嘉凱在2017年完成Pre A輪一千五百萬元增資後,推出「沉浸式娛樂計劃」並正式啟動區塊鏈電影和白皮書開發計畫。他把電影的虛擬搬到現實,把電影裡的酒吧搬到了臺北市大安區實體開張,讓觀眾不只是看電影,還可以身歷其境,酒吧也是其生態圈中的一員。

徐嘉凱把創業過程,變成為《聖人大盜》的故事主軸。故事裡主角用加密貨幣籌資,也變成他在現實籌資的方式。徐嘉凱定位SELF幣是首個「連結虛擬與現實的沉浸式娛樂區塊鏈票證」,採以太坊ERC20方式發行,這是全球第一次電影產業、影廳戲院和區塊鏈技術團隊攜手合作,也是首個結合實質消費場域和娛樂票證應用的區塊鏈數位資產活動。

業界陸續出現「區塊鏈即服務」平臺

區塊鏈要跨產業合作並不容易,除了要了解區塊鏈,還必須要有該產業的專家,熟悉產業的生態。另一方面,區塊鏈的基礎建設一直在改良進步,業界也出現許多「區塊鏈即服務(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臺,改良區塊鏈技術提供服務和解決方案供企業構建、運營、管理和發展區塊鏈網路所需的一切。

例如MultiChain、Openchain和Dragonchain等平臺(如圖4)。這些平臺提供企業建立私有鏈或混合鏈的工具、共識機制、程式模組和幣制,協助熟悉產業的企業建立各種區塊鏈應用。區塊鏈最被誤解的地方是被拿來做為IT化或自動化的技術。如果企業把區塊鏈IT化,當作是雲端科技在投資,反而只是帶來更複雜的IT維運管理。

作者截圖提供圖4:文中提到的三個區塊鏈服務平臺

區塊鏈應用被套了一層網站框架,所以它無法超越網站的邊界,但可能是一個、兩個或多個網站的架構。它不同於傳統的中心化的網站,中心化集權式網站將資料儲存在單一中心化的資料庫中,管理人可以修改資料庫上的資料。從另一個角度看,去中心化也是一種多中心化。因為:

資料沒有儲存在中心化的資料庫,而是儲存在各處的分散式帳本。參與者用不同的方式應用區塊鏈,透過各個不同的端點通過認證存取來自區塊鏈的資料應用。區塊鏈即服務平臺提供企業建置私有鏈不仰賴第三方數位貨幣,但仍然可以透過機制與第三方數位貨幣掛鈎形成側鏈。區塊鏈應用將權力中心分散到其它節點上,讓每個參與者都能擁有分散式帳本,因此沒有管理員可以變更所有資料。區塊鏈便是在去中心化的狀態下解決信任問題。

結論

區塊鏈屬於應用的底層技術;同屬於技術應用的人工智慧AI,較容易讓人理解它的定位及用途。

如果說AI是用來計算或推測出最佳的結果,那麼區塊鏈是在分散與不變的基礎上,用來建立可信任的激勵機制。由於區塊鏈必須套上一層網站框架,且專供程式使用,所以讓區塊鏈不易被看見,也難以捉摸。國際市場數據研究機構《IDC》於2019年預估,2018至2023的五年期間,區塊鏈投資的年複合成長率可望達60.2%,相當看好區塊鏈的成長。

另一方面,由於坊間不乏有區塊鏈詐騙事件傳出,讓區塊鏈的應用蒙上陰影。

區塊鏈並沒有問題,詐騙集團的騙術如出一轍,都是引誘受騙人的貪念,如同有騙徒拿未上市股票詐騙一樣。人們若沒有貪念,任旁人拿什麼東西來誘惑,都不會起貪念而受騙。

相關焦點

  • 區塊鏈的常識之,什麼是區塊鏈,PooI驗證池機制
    專業科普Pool驗證池基於傳統的分布式一致性技術建立,並輔之以數據驗證機制,是目前區塊鏈中廣泛使用的一種共識機制。中文名 驗證池機制 外文名 Verify the pooling定 義 分布式一致性技術+數據驗證機制屬 性 區塊鏈中廣泛使用的一種共識機制 應用學科
  • 以黃金價值為依託 AUC STO將構建區塊鏈可信任分布式商業生態
    在比特幣體系中,全網參與者均為交易的監督者,交易雙方可以在無需建立信任關係的前提下即可完成交易。區塊鏈技術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信息的方式,創造了一個新的分布式、點對點的生態社會。從全球範圍來看,2019 年以來,國際上大型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公司和實體企業紛紛加大了對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投入,區塊鏈的巨大應用價值開始顯現。
  • 區塊鏈與分布式帳本技術(下)
    接上篇《區塊鏈與分布式帳本技術(上)》區塊鏈平臺的加密經濟配置軟體平臺內的一個加密經濟子系統需要機制設計和博弈理論的各種配合,激勵系統內角色以最優方式行事,這既有利於他們自身的利益,也有利於整體生態系統。
  • STD——蘊含多重激勵機制完全去中心化的創新型區塊鏈架構
    STD是一個蘊含多重激勵機制完全去中心化的創新型區塊鏈架構,其致力於打造新一代的以技術驅動型為基礎,以應用落地為切入點的去中心化全球價值流通網絡生態平臺。STD-Chain是從通用型區塊鏈到專業型區塊鏈技術的升級,目前針對區塊鏈生態系統各環節連結、流通打造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鏈上價值流通網絡數改系統。
  • 吳桐:區塊鏈共識機制的經濟學分析
    區塊鏈作為一種涵蓋了P2P網絡、加密算法、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要件的複合型技術,經濟模型、決策機制和激勵模式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區塊鏈在全球範圍內應用落地不僅與區塊鏈本身的成熟度、區塊鏈與其他技術(如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的融合程度、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密切相關,還離不開共識機制的設置與發展,理解區塊鏈共識機制的經濟學含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OK區塊鏈60講|第15集:什麼是共識機制?
    今天我們要講的內容是:「什麼是共識機制」?我們上節課講過,分布式網絡必須要解決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拜佔庭將軍問題」,而區塊鏈作為分布式網絡中的典型代表,則採用了一系列新型的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技術就是共識機制。簡單來說,共識機制就是一種每個節點都必須遵守的規則。它同樣是區塊鏈的四大核心技術之一。
  • 區塊鏈嵌入社會治理路徑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需要科技支撐,在眾多科技中,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戰略性和前沿性技術,或可為基層社會治理路徑創新帶來契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上強調,要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區塊鏈技術的多重特性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數位化、再組織化等發展目標具有高度的嵌入性和擬合度。
  • 區塊鏈專業術語大全
    2、Actuator Layer——激勵層主要包括經濟激勵的發行制度和分配製度,其功能是提供一定的激勵措施,鼓勵節點參與區塊鏈中安全驗證工作,並將經濟因素納入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激勵遵守規則參與記帳的節點,並懲罰不遵守規則的節點。3、Address——地址加密貨幣地址用於在網絡上發送或接收交易。 地址通常表示為個數字字字符。
  • 郭全中:「區塊鏈+」時代下的傳媒業新機遇與新挑戰
    區塊鏈技術則能夠重構生產關係,建立起更為科學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讓所有參與者都可以獲益,無疑是解決現有難題的一劑良藥。三、區塊鏈在傳媒業的主要應用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區塊鏈不斷迭代創新,目前已經發展到區塊鏈3.0階段。
  • 李揚: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普惠金融信任機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主旨發言   本網訊 見習記者徐貝貝報導 8月2日,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在北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會上提出,發展普惠金融要建立新的適合後工業化社會、適合信息社會、適合科技大規模向金融和經濟領域滲透大環境下的信用機制。這套機制是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一系列最新的科學技術建立起的一個一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疊加、點網相連的無中心化、扁平化的社群,能夠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及時性。
  • 火盆全球購:區塊鏈商城+金融+實體的先行者
    火盆全球購區塊鏈商城基於區塊鏈技術,開創了區塊鏈技術+金融+實體的模式先河,打造全球區塊鏈電商產業生態,做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購物商城,是通證賦能於實體的行業典範,標誌著區塊鏈電商產業的革命已經打響,全球電商產業將邁向一個更高的臺階,火盆全球購區塊鏈商城帶著使命而來,不但要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同時還為所有商家提供精準營銷
  • 區塊鏈基礎概念普及課堂-共識機制
    分布式共識區塊鏈的數據存儲一系列有順序的交易構成區塊鏈交易1+交易2+交易3+……→帳戶狀態分布式記帳第二種方法——投票通過投票的方法來獲取統一的意見,在聯盟鏈中使用的方法。需要考慮有壞人的投票情況,壞人試圖阻止好人達成一致意見。拜佔庭將軍問題,通過大家投票,把壞人的意見給投出去!拜佔庭將軍問題給出的答案:如果有f個壞人,只要好人達到2f+1或者更多,就能夠達到分布式的共識。
  • 區塊鏈如何重塑地圖服務行業?
    位置信息本質上是解決事情的基礎要素之一,它有機會成為基礎設施,並在位置數據的基礎上構建出應用的生態。 而區塊鏈的到來,會重塑整個地圖服務行業。它能夠重塑地圖服務行業是因為傳統的地圖服務,包括電子地圖,甚至是開放地圖都存在未解決的問題。 傳統的地圖服務行業有哪些沒有解決的問題?
  • 區塊鏈與分布式帳本技術(上)
    在本文中,我們將評估面向企業平臺(包括Ethereum,Hyperledger Fabric和R3 Corda)的基礎業務功能,包括軟體如何獲取其影響以及整個系統是如何整體優化的,無論它是通過傳統的分布式系統還是通過區塊鏈系統。
  • 土豆鏈Potato chain·分散式泛娛樂社群公有鏈,將在杜拜全球區塊鏈...
    什麼是杜拜全球區塊鏈大會?杜拜全球區塊鏈大會由多家知名基金公司及投資公司共同發起,歷經周密籌備, 土豆鏈Potato chain•分散式泛娛樂社群公有鏈,將在杜拜全球區塊鏈大會發布。土豆鏈項目介紹:土豆鏈,英文名稱為Potato chain,它依託在社群經濟體的人群的本質價值,以區塊鏈為基礎,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社群、支付、徵信體系,每個人都是中心,是內容的產生者、分享者、參與者,利用區塊鏈技術降低信任的成本
  • 區塊鏈硬核解析(一):區塊鏈是一種共享資料庫嗎?
    首先,從資料庫的定義上看:「資料庫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是一個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統一管理的大量數據的集合」[1]。也就是說數據可共享本身就是資料庫的基礎功能之一,不需要額外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建立資料庫的數據共享能力。
  • 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董事長肖風:區塊鏈經濟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
    而區塊鏈技術在2009年出現後,它可以更好地發揮自組織在經濟活動中的治理效率。肖風進一步指出,區塊鏈可以分三個層次,最底層的一個層次是分布式網絡;在分布式網絡基礎上加一層密碼學的帳本體系,就變成了分布式帳本;而在分布式帳本上加上基於博弈論的共識算法和基於數字貨幣的激勵機制就是共有區塊鏈,比如比特幣公有鏈。
  • 李揚:普惠金融需建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新信用體系
    李揚表示,發展普惠金融需建立信任的機制。他指出,傳統體系下,所有的金融活動是有一個中介的,上有中央銀行,下有整個行業的銀行。但是這樣一個機制被證明很難去滿足那些基層的特別需要的,而且是小額客戶的金融需求。針對這一難題,李揚認為,必須建立一個新的信任機制。這個技術其實已經成熟,那就是區塊鏈。
  • NEO與Ontology著眼於全球跨鏈區塊鏈平臺
    7月18日與Cointelegraph分享的新聞稿顯示,兩家區塊鏈公司打算建立一個基於互操作性協議的開放式全球交叉鏈平臺,該平臺將利用兩家公司的優勢。 在將各自戰略的重點重新定位於全面互操作性的任務時,NEO將致力於開發可支持全方位數字資產的協議和組件,Ontology將繼續構建其分散的身份框架。
  • 科普新技術 OKLink推出《圖說區塊鏈》
    今年,區塊鏈被正式列入「十三五」規劃,《經濟學人》雜誌稱讚其為「信任的機器」。區塊鏈,或許就是未來10年後的「網際網路「。  一項新興的技術得到社會廣泛的應用需要漫長的階段,就像一個個體融入到集體中,需要證明自己價值,這種價值不需要獨立於系統之外的自證,而是務必對集體共同利益及生態有正面推動的作用,區塊鏈技術也必須證明這一點。科普,這是第一個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