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蝸居的極限是2.5m³?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深的未來

2020-12-16 Lsan家居設計

對于越住越小的家,日本建築師山下保博說:「日本的地價很高,越接近城市的中心,能夠保有的就只有極為狹小的土地了。」

面對越來越貴的房價,也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如何在空間小的城市中,創造出寬敞的居住感覺?而日本東京,或許是最接近北上廣深終極答案的模型。

大東京都市圈的面積有一萬多平方公裡,承載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4000多萬)。

作為人口密度極高的地區,東京居民早已接受了蝸居的概念——

比起美國200+㎡、歐洲100㎡的家庭平均居住面積,東京居民每戶人家平均僅有63㎡。正是因為如此,想讓有限的土地利用最大化,就必須考慮新的結構與構造方法。

建築師們充分發揮才能和腦洞,將寸土寸金轉化為獨特的居住藝術,在東京逛街你能看到各色各樣的屋子。

東京的房子按實用面積由大到小,分別是獨棟房、公寓住宅和群租房。

「獨棟房:30㎡×3」

山下保博設計的企鵝房,位於東京板橋區的轉角地段,整個建築只佔地30㎡,相當於兩個車庫的大小。

建築環境決定了架構方法,山下利用對光線的操控,讓原本狹窄的內部看起來更廣闊。他豎起四面牆,並切斷了拐角,四面而來的充足光線,能讓小房間看起來更大。

最最顯大的是頂樓,四面都築起了玻璃窗——讓人的第一眼視線抵達遠方,空間也就隨之延伸。

最大程度引入自然光,只是小房子顯大的第一步,延伸視準線可以讓房間感覺更大。

玄關其實很狹窄,但房子的天花板很高,就用上方開闊的空間感來歡迎人。

樓梯的流線型設計,讓人樓上樓下走動時不會阻擋視野。

廚房的臺面浮在樓梯進的上方,不明顯的支撐讓外觀不限雜亂,很好地利用了通常會被浪費的空間。

實際上,企鵝房的每個房間都沒超過18㎡,覺得它開闊實際上是人的錯覺。

只要某個區域的天花板夠高,人們通常就不會感覺太小。

山下把這個原則用在各處,房子的結構可以自由調整,越小的房間給它越高的天花板。

企鵝房本質上是一個光箱:光線在這裡被收集、集聚,又散布至空間各處。

和國內越拍越貴的土地一樣,住得起東京獨棟房的人家是少數,一半以上的居民都住在公寓樓裡。

日本的公寓稱呼是有鄙視鏈的,不過幾十平的地方也有講究:高級公寓(Mansion)>普通公寓(Apartment)>群租房。

「高級公寓:60㎡」

我們先來看建築師千葉設計和自住的高級公寓(Mansion)。

公寓考慮了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互動,外樓梯可以從客廳看到,臥室可以從浴室內看到,而城市的風景能從露天平臺看到。

對於這個60㎡的公寓,千葉原本並不打算讓環境開放,一開始在圖紙上建了厚厚的牆。

如果只是為了保護私人居住,這樣做並不明智——造出一個封閉的箱子會讓人壓抑,如何打開部分厚牆就成了設計思路。

牆壁變成了兩層深的櫥櫃,門一開是充足的儲物收納,門一關又是「我家空無一物」的寬敞感。

這些壁櫥空間都很簡單,線條儘量最小化,存在感相當於一棟牆,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裝修都愛做頂天立地的柜子。

同樣的,公寓的窗戶邊框是鏡子一樣的不鏽鋼,通過反射外界讓家看起來更大。

如果你視線平直望向窗外,因為高樓林立你看不見天空,正是這樣的反射讓你能看見天空和街道。

這樣的效果也被用到了地板和天花板的設計上,帶著點反射光亮的材料將公寓內部與更大的外界連接起來。

每一個房間都能循環貫穿,沒有死胡同也沒有狹窄感。

再來看次一級的普通公寓(Apartment)。

「普通公寓:25㎡」

這兒是插畫師蘿拉住的25㎡公寓,每個月租金約五六千RMB。

進入玄關先脫/換鞋,已經不止是日本的規矩了,也越來越成為國內的生活習慣。

這個小小的動作貌似是常識,卻幫助我們實現了公寓空間的最大化。

因為地板更乾淨了,被浪費的空間就更少了,你可以坐在地上看書吃飯打遊戲。

與之匹配的是便攜靈活的家具,比如一套三張的組合桌子,你可以單獨分開使用,也能拼成一張大的用。

我們常在逛宜家時看到這種家具,可摺疊的、可靠牆的、可掛門的、可堆疊的……一切設計都是為了更舒適地蝸居。

△宜家與HAY聯手的伊波利三件套桌子

蘿拉的小廚房是II型的,布局十分緊湊卻夠用,需要的一切它都具備了。

廚房區成功塞下了冰箱、微波爐、灶臺和烤架,各種雜七雜八的廚具也是用了上牆大法。

蘿拉的浴室和衛生間也是又小又實用,比如這個典型的日式節水馬桶——每當你摁下衝水鍵,上面是一個小洗手臺,洗完手的水正好衝馬桶,既省空間又節約水。

「群租房:10㎡」

處於鄙視鏈底層的,是低租金的低層木房子,它們往往充當群租房的角色。這種住屋的共用空間更大,通常只有一間房單獨屬於每個住戶。

池田與另外4人合租,他的房間佔地約10㎡,每個月將近兩千的房租,對於世界性大城市來說,這樣的居住成本已經夠便宜了。

不過,住得便宜也是有一定代價的。池田的所日常生活,從下廚到工作到睡覺,全部在這個小房間內完成。

他每天睡在沙發上,平時收起來當沙發用,其實鋪開來也就是一張床。房裡還備了兩個蒲團,以防有客人來的時候用。

廚房同樣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冰箱、水槽、灶臺、烤箱全都有,簡陋但夠用。

不過,屋子缺少一樣重要的設備:浴室,池田不得不使用樓裡的4個公共廁所之一。

這些公寓沒有浴缸或淋浴,想要洗澡的話,只能定期去東京的110所公共浴池。

一般澡堂有兩三個池子,每個浴池的溫度不同,也有會放藥浴的和天然溫泉,比起在家泡澡更寬敞一些。

池田覺得泡澡是舒緩壓力的好法子,他每次都要在那消磨至少一小時的時間。

這樣看來,原本的生活不便,似乎被化解為了愉悅的慣例。而在東京,這種從家出發的補償隨處可見——

當你不想在家招待招待朋友時,你可以下樓約在不遠處的咖啡館裡;

要買點什麼十步一家的便利店就搞定了,平均每11個人有一臺自動售販機;

你家空間不夠養貓?沒關係,吸貓室40RMB一小時了解一下。

城市成了個人生活領地的延伸,街道本身就像是客廳的集合。你無法或不想在小小的家裡做的事,都可以在東京的別處找到地兒完成。

而將這種節約空間主義發揮到極致的,無疑是膠囊旅館了。

「膠囊公寓:2.5m」

東京都市圈交通發達密集,上下班通勤平均3小時是家常便飯。

有時候加班到很晚錯過了班車,打車貴回家也睡不了幾個小時,疲憊的上班族會選擇在膠囊旅館休憩一晚。

一般是自助式入住,折合約200RMB,沒有房間只有睡眠艙,需要爬梯子進入那個僅供躺下的空間。

最早的膠囊公寓出現在1972年,建築師黑川紀章在東京銀座區,安放了第一座膠囊大樓。

雖然已經過去幾十年了,這座獨特的建築看起來依舊帶著不現實的未來感。

它的建造過程是這樣的——140個小居住單元先在工廠預製好,由起重機舉起排列好,再用高壓螺栓和鋼芯固定。

小格子使用壽命約為25年,每一間都能取下來重新安裝,比起推到重來的拆遷更能實現建築上的循環利用。

Less is more,用於形容東京不能更貼切。

它意味著蝸居也可以住得舒服,讓更多的人生活在市中心,而不是每天從郊外通勤,任何商品和服務你都能在一天內享受到。如沙丁魚般住更小的罐頭,過更緊湊的社區生活,似乎是我們的未來居住趨勢。

住在北上廣深的你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蝸居?可以在評論裡分享哦

相關焦點

  • 12.七年級數學:1³+2³+3³+4³+5³+100³,怎麼簡便計算?
    七年級數學:1³+2³+3³+4³+5³+100³,怎麼簡便計算?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你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我國人口第一大市,和東京相當,GDP將比肩北上廣深
    眾所周知,東京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中心,其中東京市圈總人口超過3700萬,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而我國的人口第一大市,和京東相當,GDP將比肩北上廣深。它就是重慶,相信大家對它是比較熟悉的吧,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是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同時也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雖然說重慶的地形複雜,大山大水,自古就有「蜀道難」之說,還別稱為「山城」,但是這裡是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是長江上遊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超大型城市。
  • 為什麼說北上廣深房子是硬通貨?看看紐約東京怎麼說!
    但是這兩年提出房住不炒、今年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等政策,全國部分城市房價已經有下滑趨勢,尤其是天津,但是北上廣深的房價一直維持在高位,並沒怎麼跌,今後還能不能投資,會不會成為硬通貨,我們同差不多相同規模的紐約、東京相比一下。
  • 為什麼要去北上廣深,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對於任何一個對未來有所迷茫的「窮二代」,都建議你拼了命也要逃回北上廣深!為什麼不能待在小城市?還有些學者認為是2025年的14.2億,但區間大概也就是2025~2030年。這就是馬太效應的另一面,弱者愈弱。有人說,不對,北上廣深已經在控制人口了,常住人口已經在出現下降了!沒錯!但是,第一、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變通的,一旦發現經濟略有下滑,北上廣深的人口限制立刻就會打開!
  • 北上廣深在全世界屬於什麼水平?這一方面還遠遠落後紐約和東京!
    那我國發展得最好的城市,肯定是北上廣深了,根據目前已發布的2018年各地城市GDP排名,排名前四就是北上廣深,其中,上海32679億元,同比增長6.6%;北京30320億元
  • 迷你倉,走不出北上廣深
    在36kr2017年的一篇採訪中報導,空間號推廣的小區平均倉儲需求在3 %左右,也就是一個500戶的小區,只有15戶有租倉需求。b、國內許多存儲的需求都是偶發性的,而且也是短暫性的。在美國每次搬家或者其他情況,都需要,而且算得上是迷你倉的忠實用戶。但在國內,最長可能就2、3個月的暫存,1、2年內都很難出現所謂的復購。
  • 23.3m³ 貨廂+ 減盲區+ 全面瘦身 10萬元上下的東風多利卡D6
    來源標題:23.3m³ 貨廂+ 減盲區+ 全面瘦身 10萬元上下的東風多利卡D6 朋友老張是一位「老司機」,至今拉綠通已有8個年頭,各個品牌幾乎都有過「嘗試」,前段時間,老張想入手一臺廂長為4.2米的藍牌輕卡(軸距3.3米,載重
  • 蝸居生活:每月三千元,在東京能夠租到什麼樣的房子?
    東京的房價,在整個日本看來也算得上是「寸土寸金」的地段了。居住在這裡打拼的上班族們,每月花三千元左右的房租,都能夠租到什麼樣的房子,過著什麼樣的「蝸居」生活呢?第二位:房租4.2萬日元的「中年大媽」人到中年,依舊能夠保持優雅的生活態度,哪怕房子是租來的,但是生活卻是自己的。深諳此理的中年大媽,哪怕一個人的獨居,也依舊把日常過成了高級的模樣,明顯擁有著非常有質感的生活。房間不算大,但是勝在收納有致。
  • 臨沂37座大中型水庫蓄水10.54億m³ 其中6座超汛中限制水位
    汛期以來全市平均累計降水量379.9mm,較歷年同期偏多36.5%,較去年同期偏多176.9%,今年以來全市平均累計降水量611.5mm,較歷年同期偏多42.2%,較去年同期偏多151.7%。7月23日8時,沂河葛溝站流量622m³/s,臨沂站流量3100m³/s;祊河角沂站流量920m³/s,梓河水明崖站流量29.2m³/s,東汶河蒙陰站流量18.1m³/s,蒙河高裡站流量146m³/s,沭河重溝站流量1320m³/s。劉家道口閘(沂河)流量2100m³/s,彭道口閘流量882m³/s,大官莊勝利堰閘閘門全關,大官莊新沭河閘流量1930m³/s。
  • 10大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技術
    所謂超越人類極限指的是通過先進技術提高人類的能力,這裡說的技術當然不是iPod 、iPhone、Playstation 這些目前最流行的電子玩意兒所採用的技術,而是為消滅疾病、向世界最窮的人提供廉價而又質量的產品、改善生活質量、社會交流以及其他事項所採用的一種重大的戰略性技術。
  • 中國「第一大城市」,人口全國第一,和東京相當,GDP趕超北上廣
    說到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很多人恐怕首先都會想到位居「一線」的北上廣,可實際上,世界上對於城市大小規模的定義通常是從人口數量來看的。那麼,如果從人口數量來看的話,中國的「第一大城市」應該就是重慶。重慶,位於我國的西南地區,是我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重慶人口超過3000萬以上,與日本首都東京人口相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 暢想人類未來極限 「莫比烏斯」論壇正在進行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最重磅的活動——「莫比烏斯」論壇(全球科學家未來論壇),於今天上午9時正式開啟。與會的全體頂尖科學家巔峰對話、未來暢想、聯合倡議,70 位 WLA頂尖科學家精煉闡述,近 200 位全球科學家的思想火花激情碰撞,縱論科學發展與人類命運的緊密關係,探討科技的巔峰與未來的極限。
  • 百萬人口的北宋東京汴梁,與千萬規模的北上廣,哪個更擁擠?
    也正因此,城市的人口規模不能無限擴張,城市的人口容量理論上有極限。那麼北宋東京(汴梁)的人口規模到底有多大?與當前的全球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相比又如何?筆者通過計算發現,如果學術界認為的東京(汴梁)人口規模沒錯的話,其人口密度與當今北上廣三座城市的老城區人口密度相當。在1000年前的農耕文明世界裡,這個密度無疑高得有些離譜。
  • 中國娶老婆「最難」的5個城市,北上廣深沒有上榜
    如今的中國在男女比例上,嚴重的失調,男多女少,造成了很多人都恐慌,說男的不女裡,以後真的就娶不到老婆,再加上現在的結婚標準越來越高,一個彩禮就可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盤點一下未來娶老婆「最難」的5個城市,北上廣深居然沒有上榜。
  • 新一線城市成都,未來發展會怎麼樣,能撼動北上廣深的地位嗎?
    常年以來,我們對於國內各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都是非常關注的,特別是我們國內的新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畢竟作為老牌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這四座城市目前來看,在我們國內的地位還是非常的穩的,除了重慶在經濟上會對廣州造成一定的威脅以外,目前還沒有一座城市能達到這樣的水平
  • 東京蟻族的現實生活,堪稱日本版的「蝸居」,其中還有不少中國人
    ,都是非常重大的一筆開支,無奈支付不了房租,當然就只能選擇蝸居在各大烏黑的地下室。其實不僅僅是在中國有著這種現象,在世界其他國家同樣是出現這種問題,日本的東京算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了,也是日本的經濟、文化、金融中心,都知道日本國土面積本來就不大,首都東京更是狹小。
  • 中天智能塔機助力北上廣深超一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地鐵是很多市民的出行首選中天智能塔機助力了諸多國內地鐵及蓋體設施項目今天,我們就到北上廣深這四座超一線城市的在建地鐵項目上看看中天智能塔機的風採北京城建北京14號線麗澤商務區站由北京城建集團施工的北京地鐵
  • 開診所難,在北上廣深民營診所?難上加難
    好消息是,上周國家連發兩文,意在向市場釋放民營診所缺乏的核心產能:2月28日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為在職醫生開辦醫療機構取消了法律限制;3月2日的《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則將執業醫師的註冊範圍擴大到所在省或縣級區域。壞消息是,民營診所的「彈簧門」、「旋轉門」、「玻璃門」、「天花板」在過去、現在和不遠的未來仍會長期存在。民營診所的春天來了嗎?
  • 北上廣深的房價到底高不高,跟紐約比一比就知道了
    房住不炒寫入十九大,並且將是未來一個長期的住房制度。中國的房價已經存在泡沫,這個似乎沒有人反對了。那麼北上廣深房價到底高不高,我們來和全球超一線城市紐約比一比!11月15日電,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18》正式出爐。
  • 新一線城市成都,未來有沒有可能,撼動北上廣深的地位
    很多年輕人選擇到大城市工作,北上廣深也不再是他們單一的選擇了。像杭州、成都等城市也是如今年輕人選擇的城市。成都的發展速度可謂是十分驚人的,目前更是我國的新一線城市,綜合各方面來看,成都在新一線城市中是位於領先地位的。那麼成都有沒有可能,撼動北上廣深的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