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秋聲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01
再婚男人的心,就像是被敲碎過得鏡子,重新拼湊起來,蒙上了一層像紗布一樣的東西,看似完整無缺,卻是裂痕斑斑。
那層像紗布一樣的東西,就是愛情。它不但會蒙住女人的眼睛,還會蒙住女人的心。讓她無法真正看清一個男人真實的內心世界。
再婚時,男人也會付出愛,看似溫柔體貼,看似十分懂得呵護女人,可是,很多時候這些付出都像是一種「愛情技巧」的表演。
當女人真正嫁給他之後,才發現他的心裡始終藏著一個人的身影。那個人,就是前妻。
與前妻的回憶,與前妻的生活習慣,與前妻慣有的相處模式,都漸漸在影響著重組的婚姻。尤其是與前妻一起生的孩子,就像是一根隱形的線,牽扯他們產生一定的關聯。
女人對於愛情的佔有,往往是需要百分百的,留不得一絲的空隙。再婚家庭中,女人更容易沒有安全感,對丈夫的「忠誠度」也會更高。
所以,即便丈夫沒有和前妻聯繫,但是在女人的心裡,前妻始終都是隱形的「第三者」,成為婚姻裡的一塊暗礁。前妻的存在,會讓重組家庭面對更多情感上的考驗。
02
愛情沉澱在記憶裡,很難被抽離,很難被忘卻。而女人在感情的世界裡,總是容易患得患失。特別是在重組婚姻裡,女人很容易產生「猜忌」心理,懷疑丈夫是不是忘不掉前妻,是不是心裡還有她的位置……
昨天,後臺一位叫小麗讀者向我傾訴說,小麗有一段短暫的婚姻,因為丈夫背叛而選擇了離婚。後來,通過相親認識了丈夫王俊。
他人善良,工作能力不錯,月薪過萬,有一個五歲的兒子。小麗覺得他心底好,而且性格溫純,工作又努力,覺得他是值得託付終身的人。嫁給他之後,才知道婚姻生活比想像中要難以經營。
婆婆一直不怎麼接納她,總覺得她是「後媽」的身份,會欺負她的孫子。所以,在生活中婆婆很喜歡護著孩子,也有意和她疏遠關係。
小麗雖然愛自己的丈夫,但是她的心也不是石頭做的,面對婆婆的「挑剔」,她心會痛,會委屈,可是她只能忍著。家裡的家務,她也一直努力搶著做,希望自己可以被婆婆接納,被丈夫珍惜。
但是,令小麗無法忍受的是丈夫總是去見前妻,而且每次都是孩子提出的要求。比如要求去遊樂場,要求和爸爸媽媽過生日,要求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晚飯……
每當小麗知道丈夫又去見前妻,她就會感覺有危機感。在婚姻裡受的那些委屈,都會在她的心裡翻騰起來,一次次告訴自己:「為了一個這樣的男人,這麼辛苦的付出,受這麼多委屈,值得嗎?」
就因為丈夫一次次見前妻,她和丈夫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丈夫總是埋怨她說:「那是我兒子,她是我兒子的媽媽,我和前妻見一下面怎麼啦?又沒有做其他的什麼事?」
在丈夫的心裡,他選擇和孩子的母親離婚,他一直覺得自己十分對不起自己的兒子,對他有一種愧疚和虧欠的心理。
所以,在生活中丈夫總是會十分溺愛自己的孩子。而且,丈夫也一直認為,親媽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不能與前妻斷絕聯繫,必須讓孩子多與自己的親生母親相處。
丈夫的這種心理,導致小麗在生活中,無論對孩子有多照顧,都無法得到孩子的一份認可,得不到丈夫和婆婆的接納。同時,也導致「前妻」就像是一個影子一樣,一直生活在她的婚姻裡。
後來,有一次她帶孩子去遊樂場玩,孩子從兩米高的地方摔了下來,導致頭部受傷。丈夫一看兒子額頭上有血,對她一陣指責和大吼。那一刻她才知道,再婚家庭要想做一個好妻子太難了,因為她永遠沒有辦法做好一個後媽,無法真正得到丈夫的接納。
對孩子一百分的好,常常被忽略。孩子因為調皮而受到一點傷,便抹殺了她全部的功勞。
最終,她很糾結很痛苦的選擇了離婚,她說,讓丈夫忘掉前妻這條路太遠了,她不想再浪費青春了。
忘掉前妻真的有那麼難嗎?
其實,難的不是忘掉,而是沒有從心底去釋懷過去的感情,沒有真正從心底與過去告別,沒有接納已經離婚的事實。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夫妻離婚不但需要事實離婚,更需要一種心理上的離婚。在心理上,夫妻之間如果沒有放下,沒有接納離婚的事實,那麼在往後的生活中,會依然以各種理由產生聯繫。
所以,男人很多時候忘不掉前妻,是因為在心理上沒有對過去的感情畫上一個句號,沒有與自己握手言和。
當一個男人割捨不掉過去時,就像是一個裝睡的人,無論別人如何叫他,他也很難清醒過來。這樣的男人不但無法叫醒,而且也因為他生活在過去,而無法珍視當下的幸福生活。
03
在面臨婚姻重組時,女人除了要多看看男人的人品,還需要看一看他對待婚姻的態度,是否能處理好過去與將來。
對於過去,男人無法忘記,但是他可以選擇恰當的處理方式。比如:和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進一步接納父母生活的現狀;和前妻商量如何陪伴孩子的策略,以後各自不打擾彼此的生活……
離婚對於孩子確實會造成一定的傷害,但是離婚之後一直「假裝是相愛的父母」,其實不利於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所以,作為男人在決定再婚時,應該先處理好自己的情感狀態,處理好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溝通,處理好與前妻之間的拒絕。
而作為女人,在決定重組婚姻時,更要懂得培養愛,讓夫妻之間的心保持在一個頻道上。如此,面臨未來的風雨,才能一起扛下,一起進退,一起前行。
-END-
關於作者:聞秋聲,以字為生。秋風煮雨,一杯清酒,三兩故事,在孤獨的路上與你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