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跨國巨頭壟斷 健康元等吸入製劑龍頭企業乘風起航

2020-12-22 雲掌財經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加劇,以及城市化進程加快,現代科技迅猛發展,一些人造的化學物質越來越多,空氣中混合的一些成分越來越複雜,呼吸道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多且呈年輕化趨勢,包括一些嬰幼兒近年來發病癒發明顯。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及COPD越來越常見,因口服藥和注射劑的使用局限性和療效不盡人意,吸入劑憑藉諸多優點逐步顯現出特別優益的療效。

全球吸入劑一直被幾個寡頭壟斷,並不是說有什麼政策壁壘,藥械組合這種技術本來就比較難掌握。吸入製劑特有的藥械組合需藥品和吸入裝置聯合使用,仿製難度較高。我們拿氣霧劑舉例,其仿製難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般由主藥物、輔料(拋射劑)、耐壓容器、定量閥門系統和噴射裝置組成,主要質量控制指標包括藥物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噴射模式、每噴主藥含量以及每瓶總噴次等。氣霧劑按照處方組成不同,可分為溶液型、乳劑型和混懸型氣霧劑,其中主藥、拋射劑、助溶劑、表面活性劑等的配比對藥物的拋射動力和穩定性、藥物粒度和每噴含量等影響較大。同時,由於給藥量小(通常在幾百微克),生物等效性難做。

2020年我國吸入製劑銷售規模有望接近200億人民幣(不完全統計),2013年-2019年複合增長率達20%,潛在市場有望高達600億人民幣。隨著工業化進程、老齡化發展,呼吸道疾病已經成為世界性常見病。根據《柳葉刀》雜誌2019年發表的中國肺部健康研究和哮喘聯盟流行病學近年調查顯示:中國哮喘患者近5000萬,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更是高達8.2%,並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僅有28.8%患者得到診斷,控制率僅為15.6%。慢阻肺患者接近1億人,知曉率僅為2.6%,死亡人數佔9%,呼吸系統疾病已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

因吸入給藥憑藉諸多優勢,市場正在快速崛起,國內的呼吸吸入製劑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但由於呼吸吸入製劑研發壁壘較高,中國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長期被外資藥企佔據。目前只掌握在歐美日幾個大公司手裡,比如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勃林格殷格翰等,默沙東和諾華也有少量涉及。其中前三個公司基本佔據全球市場的80%以上的份額,目前一些國內醫藥企業在開發相關呼吸藥物品種,但是成規模的也不多,主要集中在健康元、正大天晴、人福醫藥、四川普瑞特、蘇州長風、浙江仙琚、恆瑞醫藥、先聲藥業、遼寧海思科、蘇州歐米尼、山東京衛、杭州暢溪,(已被美國Alkermes1.2億美元收購,聽說研發團隊很厲害)等。

儘管我國的吸入劑市場起點低,但也具有鮮明的特點:1)全球範圍內,MDI產品佔處方量的65%,DPI佔30%,
噴霧劑佔5%,而國內卻是噴霧劑55%,DPI佔40%,MDI
佔5%;2)我國吸入劑的市場,幾乎是外企的市場,本土藥企有吸入劑批文的廠家不多,而且大多數廠家市場佔有率都很低;3)市場起點低,目前我國吸入劑市場規模不到200億人民幣,佔整個醫藥市場的1%左右,而全球為3%左右,具有很好的發展空間,未來幾年必將高速增長;4)目前我國的COPD和哮喘就診率都比較低,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和收入的逐步提高,未來幾年就診率情況會得到顯著的改善,成熟的市場有望達600億人民幣;5)相對全球而言,我國上市的吸入劑產品少,現有申報受理號也比較少,非常適合布局。

跨國藥企中,AZN是我國吸入劑市場的最大的贏家,2017年AZN憑藉兩個吸入劑產品賺走中國8.8億美元,其中「信必可都保」銷售額7.0億美元,「普米克舒令」銷售額1.8億美元(AZN
2017年報),兩個產品佔AZN中國區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據統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及布地奈德吸入劑(Pulmicort),新興市場在2019年前3季度業績達8.45億美元;而中國佔絕大部分,兩位數的強勁增長。2018年銷售額過48億元,2019年預計超過60億元。(數據來源:阿斯利康年報及相關資料庫)

GSK自「行賄」風波後,「舒利迭」銷售額一蹶不振,2016年銷售額約1.5億美元,除此以外,BI的異丙託溴銨、噻託溴銨,默沙東的莫米松都是我國吸入劑市場非常暢銷的吸入劑產品。本土藥企中,已經有吸入劑形成規模銷售的是正大天晴,其噻託溴銨的仿製藥「天晴速樂」逐年高漲,2018年銷售額接近6億人民幣,健康元的兩款吸入劑2019年剛剛上市,正全國開始布局,掛網價49.2元。

健康元和正大天晴是最早涉入吸入劑布局的國內公司,目前論實力的話這兩家公司是最強的,不管是在研發投入還是管線方面都是處於龍頭位置的。其中,健康元2012年開始布局吸入製劑,算是國內比較早的,也是為數不多的把吸入製劑納入核心業務的公司。健康元作為麗珠的母公司,除去麗珠的業務外,公司剩餘的資源全部聚焦於吸入製劑,公司高管在股東大會上向投資者表示,吸入製劑公司將會加速推進。

該公司的研發管線在國內算是比較豐富的,總計11個品種近20個品規。2020一季報顯示,鹽酸左旋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吸入用複方異丙託溴銨溶液已經開始銷售;乙醯半胱氨酸吸入溶液、異丙託溴銨吸入溶液、異丙託溴銨氣霧劑、布地奈德氣霧劑、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已申報生產;妥布黴素吸入溶液、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吸入粉霧劑正在臨床;富馬酸福莫特羅吸入溶液、鹽酸氨溴索吸入溶液已經開始臨床。

當前產品線中已經上市2個,2019年4月年獲批上市的「舒坦琳®」(吸入用複方異丙託溴胺溶液)和同年9月獲批的「麗舒同®」(鹽酸左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

截止2020年5月,公司複方異丙託溴銨吸入溶液和左旋沙丁醇胺分別完成21個和14個省招標掛網,有望成為5億元至10億元峰值的潛力品種。重磅產品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有望於2020年6月上市,該產品是2019年2月申報上市的,受理號兩個規格
CYHS1900131,CYHS1900132,已進入現場檢查階段,預計2020年6月上市,規格:2ml:0.5mg,商品名為:霧舒®,有望成為近20億元的重磅品種,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原文作者:穩見未來

相關焦點

  • 財說|高瓴資本近22億入股,健康元真能成為吸入製劑龍頭企業?
    7月12日,健康元發布定增公告,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價格為 12.83 元/股,募資不超過21.73億元,高瓴資本將認購此次定增的全部股份。在本次發行完成後將佔健康元股份總數的8.00%。之後的兩個交易日,健康元開盤時股價連續封在漲停板。截至發稿,股價打開漲停版,報收19.88元/股。
  • 撼動吸入製劑外企「霸屏」局面 健康元等龍頭企業持續發力
    吸入製劑特有的藥械組合需藥品和吸入裝置聯合使用,仿製難度較高。我們拿氣霧劑舉例,其仿製難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般由主藥物、輔料(拋射劑)、耐壓容器、定量閥門系統和噴射裝置組成,主要質量控制指標包括藥物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噴射模式、每噴主藥含量以及每瓶總噴次等。
  • 中國吸入製劑創新正當時
    PART 01 高瓴斥資定增健康元的邏輯 2020年7月12日,高瓴資本21億定增健康元(證券代碼:600380)的消息馬上佔據熱搜榜。
  • 股東會直擊|健康元加速吸入製劑國產替代 布地奈德預計6月份以後上市
    財聯社(深圳,記者 丁蓉)訊,5月29日下午,健康元(600380.SH)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在深圳市南山區健康元大廈舉行。期間,公司董秘趙鳳光表示,公司將加速吸入劑業務的國產替代。當股東大會現場投資者,就公司吸入製劑板塊提問時,健康元董秘趙鳳光表示,「公司2013年開始布局呼吸類製劑,接近『八年抗戰』,吸入製劑業務逐漸進入收穫期,將加速吸入製劑的國產替代。」成立於1992年的健康元,曾以一瓶「太太口服液」家喻戶曉。
  • 正大天晴布地奈德混懸液首仿獲準上市,打破外資藥企壟斷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是國內最大銷售額最大的單品之一,目前市場上僅有阿斯利康原研。天晴速暢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的成功上市,將徹底打破布地奈德混懸液吸入劑市場長期被國際製藥巨頭獨佔的市場格局,快速突破"卡脖子"技術搶佔首仿進口替代先機,從而滿足國內慢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迫切需求。
  • 不懼跨國巨頭 正大天晴打贏「專利戰」
    「潤眾」引發專利之爭   2010年,正大天晴在國內推出首仿新一代抗B肝病毒藥物「恩替卡韋分散片」(商品名「潤眾」),並以其良好的療效和適當的價格贏得臨床醫生和患者的歡迎,迅速佔領市場,打破跨國企業壟斷。2013年,「潤眾」產品市場佔有率達到37.5%,全國第二,僅次於原研廠家。2014年,「潤眾」實現銷售21.7億元。
  • 百億吸入劑市場,破除外企壟斷,國內企業開始逐步突破……
    百億吸入劑市場,破除外企壟斷,國內企業開始逐步突破...來源:藥智網|Eva近日,IQVIA發布了《2019年中國醫院醫藥市場回顧》,其中從治療領域來看,2019年呼吸系統領域呈現正增長態勢,市場增速15.4%,位列醫院用治療領域第九位。
  • 半年內再獲融資3.6億,長風藥業攻堅國內高端吸入製劑
    同時,斐君資本、元明資本等現有老股東繼續增持股份。易凱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2007年,長風藥業在江蘇成立,聚焦吸入製劑細分領域。目前,其旗下在研產品線涵蓋了呼吸系統全系列產品:涉及哮喘(Asthma)、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等多個臨床需求大的治療領域。隨著工業化進程、老齡化發展,呼吸道疾病已經成為世界性常見病。
  • 打破釹玻璃燈泡技術壟斷 海鹽鳳凰叫板世界巨頭
    打破釹玻璃燈泡技術壟斷 海鹽鳳凰叫板世界巨頭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17日 12:58:34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一直為世界照明業巨頭——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所壟斷的釹玻璃燈泡生產技術
  • 60億市場添國內龍頭!健康元吸入用布地奈德獲批
    根據IMS數據,2019年令舒國內銷售總額約56億元,同比增長15.37%,是國內銷售額最大的吸入製劑品種。這也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成為我國居民第三大慢病死因有關,患者基數龐大,診療形勢嚴峻,ICS作為控制氣道炎症最有效的藥物被廣泛應用於哮喘和COPD等喘息性疾病的治療。此次,健康元重磅上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的仿製品——霧舒,強勢侵入原研產品60億級別的ICS市場,前景廣闊,收益可期!
  • 健康元大規格布地奈德混懸液獲批,吸入製劑產品矩陣初形成
    文 | 財聯社 記者丁蓉健康元(600380.SH)備受關注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又有了新的進展。12月10日晚健康元發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證書》,該藥品通用名稱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
  • 投資21.73億 高瓴相中的健康元價值幾何?
    健康元,潛在的呼吸道製劑龍頭健康元其實早就在呼吸吸入製劑領域進行了深入的布局,是國內潛在呼吸吸入製劑龍頭企業。呼吸道管線業務一直都是醫藥巨頭的必爭之地,造就了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諾華三大巨頭。粉霧劑(DPI):採用特製的乾粉吸入裝置,由患者主動吸入,用藥時不需吸氣與按 壓閥門同步,克服了藥物釋放和吸入不協調的問題,使用方便便攜,降低不良反應 發生;但效果與吸藥速度相關,價格較貴,多種裝置性能差別大且某些裝置易受潮溼環境的影響。健康元吸入製劑研發管線,主要在太太藥業和海濱製藥兩個平臺。
  • ...新藥研發:信達生物上半年PD-1賣9億元;健康元迎戰60億哮喘吸入...
    一是新冠肺炎疫苗競賽繼續,整個疫苗產業鏈成為資本競逐的熱點,西藏藥業(600211,SH)、智飛生物(300122,SZ)、復星醫藥(600196,SH)等新冠疫苗概念股領跑市場;二是信達生物公布二季度PD-1達伯舒業績,上半年銷售額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三是健康元挑戰原研藥壟斷近60億元市場的布地奈德市場。
  • 合眾國訴微軟 :如何才能打破科技巨頭的壟斷呢
    科技巨頭的壟斷地位來源於對數據,特別是消費者數據的壟斷。這種壟斷已經損害了公平競爭,阻礙了創新,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由於政府監管的缺失,科技巨頭事實上在各自平臺上 (搜尋引擎,數字廣告,社交媒體,電子商務) 行使某種自我監督。
  • 中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打敗西方的技術壟斷,一年進帳超過19億
    的確,光刻機在晶片量產環節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手機量產過程中的組裝環節,否則三星、臺積電等晶圓代工領域的巨頭也不會斥巨資搶購光刻機。但眾人皆知光刻機,卻不知晶圓製造過程中還有一種設備的重要性與光刻機相當,該設備便是蝕刻機。
  • 手機上的關鍵晶片,幾乎被日美壟斷,中國晶片公司打破技術封鎖
    雖說華為、聯發科等巨頭已經掌握了手機處理器設計能力,但手機上的另外一種關鍵晶片,目前依舊被日美企業壟斷,該產品正是射頻晶片。 據Qorvo公布的數據,在全球射頻晶片市場,日美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高達90%以上,博通、思佳訊、村田等均為美日兩國的射頻晶片龍頭,常年壟斷著全球市場
  • 安琪酵母:定增進入酶製劑等產業新領域
    公司股票是我們認為的tenbagger,機制、產品、運營皆無可挑剔,按明年攤薄後EPS1.32元,40倍PE定位,我們上調目標位到50~55元。  擬定向增發投資5大項目。公司公告擬定向發行不超過24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3億元,投資項目包括酵母、複合生物飼料、YE複合調味品、生物保健品、酶製劑5大項目。  無限寬廣的生物產品平臺,持續引領健康消費大趨勢。
  • 阿拉丁:科研試劑研發龍頭 CAGR高達36% 醫藥隱形巨頭基因
    3、公司打破國內高端試劑市場外資壟斷格局,進口替代機會顯現。4、電商模式與科研服務需求的這種特點完美契合。2017年以來,阿拉丁長期在國內試劑電商銷售平臺綜合排名中居於前列。公司打破國內高端試劑市場外資壟斷格局,進口替代機會顯現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科研試劑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場。我國化學試劑產品進口依存度常年處在高位。充分表明當前我國化學試劑集中在低端市場,價值含量低,高端化學試劑依賴於進口。
  • 中國優秀的醫藥行業:10強龍頭企業
    中國優秀的醫藥行業一覽 1、恆瑞醫藥:創新藥絕對龍頭 公司亮點:國內化學製藥實力第一,最有機會挑戰國際醫藥巨頭的中國公司 主營業務: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 2、復星醫藥:醫藥流通龍頭
  • 全球第三的中國光纖巨頭,打破國外的壟斷,年入千億卻不知名
    不過,華為雖然發展全面,綜合實力強勁,但並不是在每個領域都能成為中國企業的代表。像是在海底電纜市場,華為關聯企業華為海洋,市場份額只能排在全球第四。並且,最近還有消息傳出,華為海洋51%的權益即將被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