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一家墳,不燒兩次紙。注意這些忌諱

2020-12-18 羅漸升說史

中國有很多民俗,清明節就算一個。有些事,約定俗成,是必須要知道的。這個要求,和那些民俗專家們不一樣,專家們愛標新立異,甚至鑽牛角尖,像孔乙己一樣,研究回字的幾種寫法。

民俗畢竟是屬於俗人的,這裡要說的不是什麼學問,而是常識。有學問能獲得尊敬,沒學問也不可恥,可要是連常識都不知道,就是無知了。注意,下面要說的這些,都是常識。

清明節祭祖

中華傳統習俗,掃墓祭祀,對祖先表達緬懷之意,千年一直延續。隨著流傳時間變長,民間參與相對廣泛,官方就會適時地給予正式認可,變成了法定節日,一些必要的儀式也就隨即產生了。

文化,的確很奇怪,不論多麼渺小、多麼不值一提,只要和文化沾邊,或者冠之以「文化」,就變得高深莫測,就有了文化內涵,相應的儀式感就會出現。比如說茶,不過是幾枚植物的葉片,放進水裡而已。但是,當葉片的種類變多,水溫也有高低的區別後,就成了茶文化。

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自黃河流域發展起來。從農時的角度講,更偏向於中國北方文化,清明最早的含義,只和農耕有關。唐玄宗時期,人們覺著寒食節和清明節,在時間上距離實在太近,官方放假時間不好安排,乾脆二合一了,經過拼接後,產生了一個小長假。

於是,清明節具備了寒食節的任務,秉承孝道,給大家提供了祭祖行孝的機會。《禮記》說:「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這算是踐行的最後一個環節。

01祭祖的規矩,首先在時間上就有說法

中國北方俗語:「早清明,晚十月一」。祭祀的時間,清明要提前,該有的儀式不要等到當天;而陰曆十月一的祭祖,則可以在十月一當天,往後順延幾天,也可以。

十月一時,天氣漸寒,人們感覺自己要增添棉衣棉褲了,認為祖先那邊也一樣會溫度變冷,於是除了燒紙錢外,還會統一購置保暖外套之類,當然也是紙製品。清明就不同了,地氣回升,天氣變暖,只需要燒紙錢

雖說春雨貴如油,交節老天愛變臉,北方的清明,大多時候,雨水還是會如期而至。「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雨肯定是要下的,但行人卻並不像詩人說的那樣傷感,每年清明都要上,新墳多年以後變為老墳,人們更多的是藉機表達對祖先的一種懷念

02除了時間,祭祖的儀式也需要注意

首先族人提前約好,聚在一起,這是必須的。民間說法,一個墳頭,不上兩次。家人已經燒過紙錢,族人就不能再燒。按理說,不同的人,分批次給些紙錢,多多益善,豈不更好?可能是祖宗撒手而去後,更希望家和萬事興,大家一起上墳,顯得家庭和睦吧?

參與人員的眾多,濃重的儀式感也由此而生。族人共同奔赴祖墳,先要恢復墳丘受損的地方,清理雜草,找塊石頭,將白色的紙錢壓在墳頭,擺好逝去長輩愛吃的果品,然後按照族中輩分的長幼,依次磕頭。

白居易曾說「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如果不是公墓,現在這種景象同樣也很常見。清明時節,山坡林地,平原田野,正是春和景明,綠油油的曠野中,墳丘本不明顯,只是那幾條白白的紙錢,煞是顯眼。

總的說來,清明節祭祖,氣氛並沒有多少感傷,人們更願意認為,這是一個和逝去長輩談心的機會。甚至還帶著一些愉快的心情,因為時間已是清明,草長鶯飛,憋了一冬的人們,早早就盼望著沐浴著暖暖的春風,戴上柳條帽圈,滿世界放風箏去了。

畢竟,在世的人好好活著,才是對祖先最好的慰藉。

文\羅漸升 圖\網絡

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讚,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祭祖,新墳、舊墳有區別,注意這些禁忌
    清明節祭祖掃墓,有很莊重的儀式。出門在外的人,在清明節期間,都會儘量趕回家鄉,出席祭奠儀式,藉機表達對逝去先輩的緬懷與思念。中國地域廣博,華夏兒女們居住,並非都處一地,就出現了」十裡不同俗「。但追根溯源,清明節祭祖期間,各地的一些禁忌,還是有必要知道的。
  • 馬上清明節,回村祭祖不允許燒這種「紙」了,亂用的可能會被處罰
    參加過農村祭祀活動的人都知道,清明節這天上墳也是有講究的,只不過很多講究都已經被簡化了,但有幾點還是被農民保留了下來,說起來大致有3個:①清明節一定要燒紙;②後人要按照輩分排序,挨個給先人的墳上添新土;③家族中比較有威望的人要負責清理先祖墳山的雜草,雜物,然後在墳頭壓紙後,便算是結束了。
  • 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1、忌穿大紅大紫 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最好不要穿得     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
  • 提前說聲,清明節祭祖,這種紙不準再燒了,農民要心中有數!
    在民間的的各種民俗節日中,人們對清明節的重視程度恐怕是僅次於春節,不僅如此,清明節更是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由此可見我國對於這個節日的重視。說到清明節,其實有許多的習俗,比如說踏青,這個時候,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到處呈現著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而此刻的大好時光豈能浪費。再比如說還有植樹的習俗,因為此時栽樹成活率極高。
  • 清明節上墳祭祖是先修墳還是先燒紙錢,有何講究嗎?
    我們的生活現在可謂是日新月異,每天都在忙活生活中的各種事情,雖然科技為我們帶來了方便,同樣的也為是我們淡化了許多傳統習俗,比如說過年放鞭炮這件事情,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一到過年期間,那村子一定是燈火通明,家家就像都比著賽一樣,競相的放著鞭炮,好不熱鬧,但是現在城市中已經不再讓放鞭炮了,這就是其中一個我們要丟失的習俗,還有幾天時間就到清明節
  • 清明節修墳掃墓時,先祭祖還是先燒紙錢?老祖宗的講究滿是智慧
    正好馬上就是傳統節日清明節了,那下面我們就來講講清明節的一些講究和習俗。每到清明節人們都會去祭祖,這是幾千年來都不曾改變過的傳統。這個習俗一直以來也很受人們重視,因為在人們看來,清明節祭祖是緬懷祖先、懷念逝去的人一個很好的時機,而且一家人一起掃墓祭祖有助於增強家族凝聚力,使家族成員之間更加團結。
  • 清明節祭祖都有啥講究,需要提前準備什麼?這些你都了解嗎?
    清明節祭祖都有啥講究,需要提前準備什麼?這些你都了解嗎?二、紙錢不僅活著的人需要錢,死去的先人也需要錢,不過中國人認為陽間和陰間所使用的紙幣是不一樣的,所以人們會購買足夠多的紙錢燒給先人,而且還規定這些紙錢一定要燒乾淨,否則先人拿到的錢就是破損的、不完整的。
  •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
    清明節馬上就到了,作為上班族肯定會期盼著享受清明節的小長假。在清明節假期中,有些人會選擇去踏青郊遊,有些人則會選擇回到老家去掃墓祭祖。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的一些「規矩」我們年輕人需要知曉。比如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時,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裡面有何講究?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你是否知道呢?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詩歌賞析
    清明節習俗掃墓祭祖掃墓,原是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或前三天)的習俗,至唐代逐漸合併於清明,成為清明節的重要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二是所謂的「三拜九叩」:實際上是重複做三次「一拜三叩」,中間有兩次起身站立而已。三是「三拜九叩」:類似重複做三次「一拜三叩」,但手勢可能與拱手、合掌不同,中間也不起立。
  • 必知|清明節六風俗與十八禁忌
    8、掃墓時忌嘻笑怒罵  不可做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譁、嘻笑怒罵,汙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等對先人不尊敬之舉。  9、謹慎在墓地照相  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還有敬拜,祈求的意思。謹慎在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給親人掃墓時要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
  • 清明節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祭祖需要注意什麼?
    清明節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祭祖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8-04-05 09:54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祭祖需要注意什麼?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
  • 清明節習俗風俗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時,祭祀和踏青,是許多人清明時期都會做的兩件事,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可遠遠不止這些。在江西,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俗,你還記得多少?另外,清明節掃墓時有很多禁忌和忌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你漲漲知識。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關於清明節踏青之說,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裡。
  • ...禁忌丨墳前忌嬉罵、墳頭忌長草···古人清明節總結的那些掃墓...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祭祖掃墓的傳統由來已久,但關於中國古代過清明的忌諱,你知道多少呢?一、古人清明節掃墓必須要帶的物品1.香燭香燭是清明掃墓必備的、最重要的物品。不僅要在先人目前點燃香燭,還要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祈求山神土地守護好墓地,保佑先人亡靈。2.紙錢紙錢是要燒給逝者的,以便他們在陰間有錢花,務須要焚燒乾淨。
  • 清明節你上墳祭祖的順序對嗎,正確方法鮮為人知
    ,他們進行掃墓祭祖,並且緬懷先祖,能夠喚起自家先祖的共同記憶,並且這還有助於凝聚我們彼此之間的凝聚力和我們各自之間的認同,我們的祖先在順應天時地利人和並且遵循自然規律的同時,也追求和諧誠意的景象,清明節在仲春和暮春的交界之中,是我國春季的一個重大節日。
  • 清清明時節雨紛紛,安徽皖北「清明節」祭祖都是這樣的!
    我小的時候對此不甚了解,總以為「清明節」都是在下雨,一說清明節都以為是「鬼節」,長大慢慢也才知道「清明節」的真正來歷。「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 清明節如何正確祭祖——祭祖的禮儀和流程
    清明節到了,正確祭祖福澤子孫,錯誤祭祀禍及家人,博衍跟大家談談正確的祭祖禮儀和祭祀流程。準備物品:香:沒有要求,麻香即可,每座墳前至少三根,多者不限。如陰德有虧,或長期不祭祖,需要補陽,一次焚香至少三百六十五根,寓意每天一根,上不封頂,越多越好。
  •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為什麼?你們也這樣講究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一月不上兩次墳在民間確實有一月不上兩次墳這種說法,尤其是現在的農村老年人對這個比較忌諱,不過關於「一月不上兩次墳」的說法的原因大家的解釋個不一樣,首先,一種的說法是,一個月上墳兩次或者兩次以上
  • 2019年清明節上墳的祭祀祭祖寄語有哪些 清明節烈士祭祀語大全
    2019年清明節上墳的祭祀祭祖寄語有哪些 清明節烈士祭祀語大全清明節到,多少悲傷籠罩,掃墓的人慾斷魂,逝去的親人無處尋。回頭想想生命多重要,朋友的祝福莫忘掉,願你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清明節到!忘掉不快的過去,拋棄憂鬱的晦氣,醞釀甜蜜的回憶,磨礪豁達的心態。
  • 清明節掃墓祭祖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古人對清明節的一種感懷,也是對仙人的一種思念。明天4月5日就是清明節了,節假日到來之際,人們出行祭祖這個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那麼在清明期間祭祖需要注意什麼事情呢?當然安全肯定是第一位了,還要注意防火等等也是必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