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生你確定沒弄錯吧?怎麼這麼貴啊?人家崇醫才8萬塊啊。」
「那你上崇醫去,別在我們這做。」
「您是權威嘛,麻煩您多費點心。」隨著遞上了「禮」。
「費用是醫院定的,不是我定的。」
看著自己生意冷清被逼交房租的神油店,看著隨時有可能因為血管瘤破裂而去世的老父親,看著因為自己經濟條件不好而即將失去的對自己兒子的撫養權。
身為一個神油店的老闆,一個老父親的兒子,一個年幼兒子的父親,程勇決定鋌而走險。
8萬塊對於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只是一年的工資,甚至用不了一年。
而對於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卻是一座可以壓得他喘不過氣的大山。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
10月23日下午,東新分局茶棚檢查站副站長陶雄偉帶領民警執行巡邏盤查任務。下午4點左右,民警登車檢查一輛由武漢至浙江寧波的長途客車,發現坐在司機後面靠近窗戶下鋪的乘客顯得有些緊張,雖然該男子強裝鎮定,但細心的民警還是順著該男子的眼光,從其鋪位床墊夾縫中找到13個塑膠袋,裡面裝著晶體狀物質,男子頓時癱倒在地。
從下午5點至晚上9點,陶站長與其談親情、談家庭,4個小時後,該男子嚎啕大哭地說出了心中的「秘密」。
原來該男子姓金,湖北崇陽人,今年41歲,是家中獨子,至今未婚,家中二老尚在,但均久病纏身,多年醫治早就耗光了家底。金某為了替二老治病,早些年他外出打工,不幸染上了肺結核,全家更是雪上加霜。眼瞅著父母雙親的病情日益加重,而治好自己的病也是遙遙無期,感覺愧對父母的他聽說販毒掙錢,便決定鋌而走險。
今年10月20日,他東拼西湊從親戚家中借來1.2萬元到長沙買來100克冰毒,潛入武漢後想賣個好價錢,沒想到武漢民警盤查很嚴,加之他又聽說浙江一帶毒品價錢更高,他又想從武漢潛入江浙販毒掙大錢。
程勇和金某如果不是實在走投無路,我想身為一個普通人,是絕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的,
他們犯罪不是為了自己,只是想讓病重的親人能夠繼續活命。
沒有人生來就是罪犯,誰都知道犯罪要被判刑,究竟是什麼把善良人的人逼上了犯罪的道路?窮。
2
程勇找到了之前找他帶抗癌藥的身患白血病的呂受益。
想到當初呂受益所說:「正版格列寧在中國賣3萬7一瓶,印度盜版藥才2000塊,你要是多帶一些回來…」
於是撥通了他在小卡片上留下的電話。
「我可以幫你跑一趟,不過你要先付錢。」
呂受益,一個身患慢粒白血病且身體狀況日益惡化的病人。
「不是2000嗎?怎麼才500?」
「那是我們這裡藥店的價格。」
「那可以賣給我一些嗎?」
「我為什麼要信任你?」
「因為在中國有很多病人,他們根本吃不起正版藥,他們就等著我把藥帶回去,救他們的命。」
「啊,你想做救世主。」
「我不要做什麼救世主,我要賺錢。」
從此程勇踏上了販賣走私藥的道路。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絕症不再是必死的疾病,特效藥也成為了天價藥。
但不只富人會患絕症,窮人一樣會。
影片中「格列寧」在現實中被稱為「格列衛」,是一種治療慢性白血病的靶向治療藥物,它把慢性白血病的生存率從個位百分比提高到了85%以上。可以說它的出現給了身患白血病的患者生的機會。
但售價卻是3萬7,而且需要長期服用,普通人根本吃不起,家底吃空了,就只能慢慢等死。
它的出現給了他們希望,但它的出現同時也讓他們絕望。
為了能讓更多患者活命,同時為自己創造利潤,仿製藥應運而生,為絕望的患者重新點亮了希望的火焰。
那麼,為什么正版藥要3萬7,而仿製藥只要500?正版藥究竟貴在哪裡?
1. 研發價格高,除了開發,還要經過各種實驗,需要耗費大量資金,且遠高於前期開發,如果任何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前功盡棄。
反觀仿製藥,只要買來正版藥,分析其成分,然後直接製造,省去了實驗過程,成本自然就降下來了。
2. 有能力生產特效藥的企業一般不會只生產一種藥,因此不會每種藥都能像格列衛一樣有效,更多是失敗的,不能上市的,因此需要格列衛這種藥來平衡其他藥物研髮帶來的損失,所以正版藥價格高是有其高的原因的。
3. 國內關稅和層層代理使得價格節節高升,同一種藥,不同代理,價格可以相差一半,藥物代理就要吸一半的血,價格能不貴嗎?
救世主是什麼?耶穌算嗎?釋迦摩尼算嗎?穆罕穆德算嗎?
但是得了病不還得吃藥嗎?
對於身患絕症的人,藥就是救世主。
對於生活窘迫的人,錢就是救世主。
3
一個不大的小餐館裡程勇與思慧帶來的各各病友群的群主打著招呼。
思慧是一個身患慢粒白血病的6歲女孩的母親,為了給孩子治病,被迫在迪廳跳鋼管舞。
「以後咱們就這麼賣,原則就是低調,出了岔子咱們誰都沒藥吃。還有什麼問題嗎?」
「藥,還是有點貴。」
「是啊,太貴了,怎麼吃這個藥啊!錢都不夠,一年不6萬嗎?我上哪弄這6萬去啊?」
「再怎麼掙也正不了6萬啊。」
眾人開始議論紛紛。
「好了!我賣3萬塊了還是2萬塊了?5千你們還嫌貴,那乾脆別吃了!」
「最多給你們群主每人打八折。」
看到在汙濁空氣中摘下口罩的病友們,程勇讓步了。
回想起影片之前的情景:一群身患白血病的患者在諾瓦公司門口抗議天價藥
仿佛諾瓦公司欠他們什麼似的。
但其實呢?誰都不欠誰的。
程勇把仿製藥帶回來賣為了賺錢給家人治病,諾瓦公司對格列寧定高價是為了收回研發成本,患者為了活命花錢買藥。
如果沒有藥,那就只能等死,現在有了藥,卻因買不起而指責賣方定價高。
程勇不欠患者的,諾瓦公司也不欠。
上天是公平的,給每個人一次生存的機會,但是生存是需要成本的,當無法負擔的時候,也就是生命結束的時刻。
4
「膽挺大啊你,都敢自殺了。」
程勇看著病床上憔悴的呂受益說道。
原來在一年前程勇為了自保和利益把印度仿製藥的渠道給了假藥販子張長林後,張長林開始坐地起價,每瓶藥漲到了2萬,病人買不起,就把他點了,人跑路了,藥沒人賣了,好多人就只能等死,呂受益就是其中之一。
在和老劉商議一番之後程勇決定再次踏上賣藥之旅,這一次他不為賺錢,只為救人。
可就在這時,呂受益因為經受不住疾病的折磨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為了讓更多病友能繼續活命,程勇再次來到印度,卻被藥廠老闆告知諾瓦公司已經起訴了藥廠,要求他們停止生產了,不過現在還是可以提供他所需的藥。
程勇的紡織廠裡,之前的病友群群主再次匯聚到一起。
「大家體諒一下,不要聲張,我不想坐牢。」
「你這次賣多少錢?」
「500。」
「領導,我就是想求求你,別再追查印度藥了,行嗎?我病了三年,4萬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家被我吃空了,房子吃沒了,家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說是假藥,這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賣500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不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一位年邁的老奶奶絕望地對曹警官說道。
「以後再沒藥了是嗎?」
「他說藥廠關了,但藥店還能買到藥,如果我們堅持的話,可以從藥店以2000一瓶回購。」
「行,那就這樣。」
「那咱們賣多少啊?」
「500,剩下的我來補。思慧,還能聯繫到外省的病友嗎?」
隨著qq群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500塊的仿製藥,更多的人有了生的希望。
是程勇給的他們希望嗎?
我覺得不是,更多的是他們能負擔得起原本負擔不起的生命成本了。
對於患者來說,生命是明碼標價的,活命的價格從3萬7到5千,再到5百。
5百,沒人再說貴了。
就在程勇被捕後的押解過程中,無數病友在路旁摘下口罩致敬程勇。
此刻完成了從一個「油膩的中年loser」到「逐利的藥販」再到「為救人而賠本賣藥的藥神」。
同時,也讓國家重視起「天價藥」這個問題,促進了醫療體制的改革,天價藥被納入醫保,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得以延續生命。
但這真的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了嗎?
我覺得沒有,身體上的疾病雖然治好了,但還有一種病沒治好,窮病。
該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的人,一定沒想過如果自己或者家人得了病需要錢救命。
看過知乎上關於「年輕人為什麼要拼命掙錢?」的回答:
年輕時拼命賺錢是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能讓自己和家人在生病時不至於因為高額的醫療費而不敢去醫院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