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極易養成的壞習慣。有的孩子從小到大,只要指甲長出一丁點,就被孩子咬下去,從小到大基本用不到指甲刀。
我家大寶,也是突指甲大軍裡的一員。我也不知道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咬指甲的,也從來沒有重視過。剛開始他只有在無聊的時候,咬咬指甲。後來我發現,孩子看電視、讀書、寫作業都會咬指甲,更是把腳趾甲都咬掉。
有人說,孩子咬指甲是身體缺乏維生素什麼的,我就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各種補品、保健品吃上。可這種行為不僅,不頂事,孩子還變本加厲。以前只是咬指甲,後來連指甲周圍出現點小肉皮、翹點小死皮,都會用嘴咬,指甲周圍的肉,基本都是紅彤彤的。
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開始板正孩子,還打過孩子,可是已經上小學的他,也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不管何時何地,總是不自覺地把指甲放進嘴裡。我身邊的朋友也有這樣的人,孩子都大了,可是自己咬指甲的毛病還是沒有改正,可見這個問題有多難戒。
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咬指甲的行為習慣時,一定要重視,儘量早點幫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孩子咬指甲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絕大多數是因為焦慮。因為簡單、微弱、重複的刺激會產生安撫、鎮定的作用。
當一個人痛苦不舒服時,本能的反應應該是哭,但是孩子接受的教育和引導是不能哭。無法釋放的負面情緒不會自動消失,孩子只能通過別的行為來解決內心的焦慮。
咬指甲的孩子通常是比較乖的孩子,因為他們性格溫順、懂事,不會去激烈的發洩,所以內心的不愉快就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
咬指甲,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影響身體健康。「病從口入」,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指甲裡存留很多細菌,這些細菌進入嘴裡,久而久之,一定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咬指甲,是孩子舒緩自己情緒的一種病態方式,大多數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或者是父母太強勢,孩子不敢過於激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的心理得不到安撫,長大後心理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性格必定會受到影響。
愛咬指甲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1、不要強制制止。
我試過強迫孩子改掉,但是孩子卻變本加厲,這種方法確實行不通。強制給孩子施加壓力,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恐懼,減弱親情關係,變得膽小自卑。
2、要對症下藥
找到孩子這樣做的真正原因,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會在什麼情況下咬指甲。
我家孩子,據我觀察,現在就是寫作業走神時,以及看電視手裡沒東西時就會啃指甲。現在,他寫作業,只要注意力一分散,我就會讓他停下筆來,自己去活動活動;看電視時,儘量讓他拿著遙控器或者手裡拿著玩具。現在咬指甲這個情況已經有所改善。
也要跟孩子交流、溝通,告訴孩子:咬指甲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如果孩子沒有特定的去咬指甲,很可能使身體裡缺乏什么元素,需要看醫生。
3、多陪孩子玩耍
陪孩子玩耍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陪孩子做遊戲,增加親子時間,在玩耍的過程中讓孩子忘掉,指甲的存在。
比如我讓我家孩子,在寫會作業就玩會玩具、看電視手裡那些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可以視作是注意力的轉移。
當然,許多孩子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抵禦住了負面情緒的影響,即使人到成年,這個習慣沒有改掉,但是卻不影響他的正常成長。所以,雖說咬指甲這是一個壞習慣,但有的人實在是不自主的,沒緣由的繼續這個行為,只要在不影響健康的前提下,可以多給他一點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