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除了不衛生之外,醫生:逃不過這兩種結局

2020-09-03 琳妹育兒說

文l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的小習慣,有些習慣能夠幫助孩子進步,而有些習慣卻預示著孩子可能存在某種心理疾病,譬如:啃指甲就是其中之一的「壞習慣」。

網絡上流傳了一句調侃語:從小就喜歡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他們仍舊愛啃指甲。由此可見,孩子啃指甲的習慣單靠自己是很難戒掉。

強迫孩子停止啃指甲 孩子竟然在課堂上自殘

小順從小就有個壞習慣--啃指甲,雖然媽媽林麗總是叫小順別啃,但好在啃指甲也沒讓小順生病,林麗也就睜隻眼閉隻眼,沒真正去重視。

小順上學後,林麗常常接到班主任老師的反饋,說小順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就忙著啃指甲,這樣下去,十分影響小順的學習。再加上上學期小順居然考了班級的倒數第一,讓林麗大為冒火,決心把小順啃指甲的壞習慣戒掉。

於是,林麗想了個辦法,用薄膠布把小順的指甲纏上,這樣他就啃不到指甲了,自然也就可以專心聽課。

起初幾天,這個方法似乎還不錯,老師反饋說小順上課狀態好多了,讓林麗開心不已。可沒想到,這天她又接到老師的電話,說小順上課的時候自殘,叫她趕緊去學校。

嚇壞了的林麗趕到學校,只見小順手臂上竟然有不少用筆尖划過的痕跡,有些還冒著血珠。林麗邊哭邊問小順「為什麼要這樣做」,小順也哭著說:「我也不想啃指甲,可是啃不了就渾身難受,只有這樣我才好受些……」

像小順這樣是比較特殊且典型的案例,啃指甲早已不再是一種生理行為,演變為了一種心理行為。

孩子不能啃指甲就通過傷害自己的身體來緩解心中的焦慮,說明已經發展為一種相對嚴重的心理疾病。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切忌不能通過強迫孩子戒掉,而是應該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孩子啃指甲的原因都有哪些?

事實上,孩子喜歡啃指甲這個行為並不是天生形成,而是在後天養育過程中,經歷了某些違反孩子生理發展規律的事情而形成。

一旦孩子習慣了用啃指甲這種方式來撫慰內心,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就會越來越不健康。

醫生表示,啃指甲的孩子都逃不過兩種結局:要麼把問題壓抑在心裡,把焦慮通過其他地方發洩出來;要麼誘發更嚴重的心理疾病並表現出來。

所以,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愛啃指甲,不能武斷地加以制止,而是應該找到這一行為背後的誘因,「對症下藥」進行治療,才能讓孩子徹底擺脫啃指甲的習慣,才能讓他們身心靈健康發育。

​孩子會因為哪些原因而養成啃指甲的習慣呢?

1、緊張和焦慮得不到緩解

環境因素對孩子成長影響非常大,有些孩子的生活環境比較壓抑,比如經常遭到父母的打罵,又或父母關係不和經常吵架等等,這樣的環境最容易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他們會因為環境因素而生出緊張或是焦慮情緒。

年幼的孩子,心智發育不成熟,面對於來自家庭環境影響所導致的負面因素,他們沒有別的方式可以發洩,最容易就是通過咬指甲這種方式來緩解。久而久之,咬指甲就成為了讓他們心安的一種行為。

2、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

嬰幼兒從八個月到一歲多,都是他們的口欲期,也就是看到什麼東西都要放到嘴裡舔咬一番,其實這是他們通過嘴巴探索世界的方式。

​可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這種行為「太髒了」,很容易會導致孩子生病,因此一旦孩子有把東西放進嘴裡的動作,家長就強力制止。家長幹預,讓孩子的口欲期得不到滿足,成長過程可能就會演變為「咬指甲」來進行滿足。

3、缺乏微量元素

還有的孩子因為挑食,身體沒有攝入足夠的營養,體內就會缺乏微量元素。這種情況下,孩子也可能出現一些生理行為的怪癖,比如啃指甲。

所以發現孩子有啃指甲的現象,可以就醫進行檢查,以排除跟身體微量元素缺乏有關。

不論孩子因為什麼原因有了啃指甲的習慣,都是因為身體或心理上的一些疾病引起的,父母不應該強迫孩子,更不能打罵孩子,否則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疾病,引起嚴重後果。

您家孩子成長期是否有啃指甲的現象呢?作為家長您又是如何改變這一現象呢?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咬指甲,除了不衛生之外,醫生:逃不過這兩種結局
    但是現在小孩子會有一種非常常見的習慣「咬手指」,我們都知道手上邊有很多細菌它都藏身在手指甲中,小孩子咬指甲很容易把這些細菌吃進嘴裡,從而導致孩子生病。孩子喜歡咬指甲這件事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北京兒童醫院兒科教授坦言:孩子喜歡啃手指,逃不過這兩種結局。
  • 從小喜歡「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
    ,然而就在不久以後,孩子突然有了啃指甲的壞毛病,而且無論怎麼勸都不聽。,因此就給自己的孩子表示,如果不更改啃指甲的壞毛病,那麼就不能玩玩具,一開始,這個"恐嚇"是有效的,但是時間一長,孩子又忍不住了。
  • 長大後仍有「啃指甲」習慣的孩子,醫生坦言:基本逃不過兩種結局
    啃指甲是一種常見的不良習慣,多見於3~6歲兒童,事實上,部分人成年後依然會有此習慣,指甲稍長一點,就動嘴啃齧長此以往,手指不僅不美觀,嚴重者甚至出血、變形,實在有些可怕。長大後仍有「啃指甲」習慣的孩子,大多存在心理問題網上看到一位寶媽的經歷,說她家孩子很小就開始啃指甲,之前沒注意。後來孩子上了學,放學回家寫作業,她在旁邊陪著,也一直在啃指甲,她以為這是思考的習慣性動作,依然沒放在心上。
  • 孩子喜歡「啃指甲」,家長別不重視,醫生坦言:逃不過2種結局
    小孩子抵抗力差,細菌和病毒來襲時,孩子更容易「中招」,為了讓孩子少生病,很多家長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不說,還會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一定要洗手,不能用手揉眼睛等。咬手指甲也是孩子常見的不良習慣之一,指甲藏汙納垢,咬指甲很容易把細菌帶到口腔,從而進入身體裡讓孩子生病。
  • 長期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醫生:基本逃不過這兩種結局
    很多小孩子,都有著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讓家長頗為頭疼,不管家長怎麼說,孩子都無法改掉這些臭毛病,因此,每當孩子做出這些不好的習慣時,父母都會非常的生氣,比如啃指甲,一雙漂亮的小手,指甲卻被啃得慘不忍睹,影響手部美觀,嚴重的話,還會出血,甚至是變形了,想想也是比較恐怖的!
  • 從小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逃不過這兩種結局,別不信
    但是撫養孩子哪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呢,即使你在用心孩子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還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習慣,這種習慣有可能會跟著孩子進入初中高中,讓很多家長非常頭疼。這讓很多媽媽非常的鬱悶,孩子的這個習慣實在是讓人發愁,又不衛生還特別不雅,手指甲咬得非常難看,光禿禿的而且有的時候嚴重的孩能咬出血來。
  • 小時候經常「啃指甲」的人,20年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
    小時候經常「啃指甲」的人,20年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 導語 在小孩成長發育過程中,會有許多無意識的日常行為習慣,有些並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家長在陪伴小孩的過程中,應多用心辨別細微動作,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
  • 長大後還有「咬指甲」習慣的孩子,醫生直言:往往逃不過兩種結局
    啃指甲是一種常見的壞習慣,在3至6歲的兒童中比較常見。實際上,有些人成年後仍然有這種習慣。如果指甲較長,就會咬、撕裂,不斷重複。時間一長,手指不僅難看,而且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流血並變形,非常嚇人。長大後仍有「啃指甲」習慣的孩子,大多存在心理問題網上看到一位寶媽的經歷,說她家孩子很小就開始
  • 孩子從小愛啃手指甲,醫生:長大後,逃不過這兩種結局
    但是如果孩子長大之後會啃手指甲,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這可能是孩子存在某種心理問題而造成的,應當引起家長的重視。孩子從小愛啃手指甲,醫生:長大後,逃不過這兩種結局浩浩從小就有啃手指甲的習慣,媽媽林靜剛開始的時候還會制止他,別讓他啃,但是浩浩總是自己忍不住,最後林靜也就放任不管了,因為她覺得這並沒有對孩子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但是當浩浩上小學以後,老師找到了林靜,她告訴林靜浩浩上課,經常啃手指甲,而且注意力不集中
  • 自小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麼樣?醫生坦言:逃不開這兩種結局
    知情人告訴她,孩子啃了十幾年指甲,很可能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建議帶去進行專業的心理諮詢。心理醫生表示,王女士的兒子患有輕度抑鬱症,小時候啃指甲可能是生理性習慣,現在還有一層心理上的焦慮。醫生坦言:通常逃不開以下這兩種結局:◆心理脆弱,易誘發各種心理疾病,而這種心理上的焦慮,導致生理習慣也很難改變。◆心理問題得以解決,但生理問題仍然存在。如果孩子有長期啃指甲的習慣,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生活中是否有特殊表現,尤其是心理上的問題。
  • 從小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啥模樣?醫生坦言:逃不過兩種結局
    除此之外醫生還說,孩子啃指甲的行為其實就是一種心理困惑疑慮多的表現,當然也有一定的生理習慣所致,但一般常年習慣「啃指甲」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焦慮」、「抑鬱」、「社交恐懼」等負面心理隱患。醫生坦言從小有啃指甲行為的孩子,長大了一般有兩種結局:自我克服,解決心理問題,遺留生理習慣心理嬌弱,容易誘發心理疾病,生理習慣也很難改表姐聽到醫生的解釋後,萬分後悔,哭訴著和我們說著孩子日常的一些
  • 從小愛「啃指甲」的人,如今有何變化?醫生:躲不過這兩種結局
    人處在焦慮緊張的時候總會有些下意識的行為,比如抓頭髮、玩手指,又或者是抖腿,也有部分人會選擇啃指甲,家長們不難發現,大多數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有著啃指甲的小毛病,而這類小毛病在有些時候往往是孩子生病前的"徵兆"。
  • 喜歡「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醫生:逃不過2種結果
    不過小敏雖然開心受到別人的稱讚,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並不是完美無瑕的,平時自己的孩子總是有一個不大好的習慣,那就是啃指甲。孩子從小就喜歡啃指甲,平時遇到困難或是緊張難過的時候都喜歡下意識地去啃指甲。一開始的時候小敏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孩子喜歡啃指甲不是稀奇的事情,小敏小時候也很喜歡啃指甲,不過後來隨著年紀的增長自己就好了。所以孩子小時候小敏並沒有刻意地去糾正孩子的習慣。
  • 從小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
    從小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孩子是家長們的"掌中寶",一舉一動都會被家長看在眼裡,孩子似乎就是這個家庭的中心,為了能夠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父母們都付出了很多。俗話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孩子的一些小舉動或者小毛病就很有可能是他們改變的跡象,所以家長們不要忽視孩子的每一個小舉動,比方說"咬指甲"。案例分析芳芳發現兒子最近總是愛咬指甲,但是又沒有發現他有不舒服的狀況,所以就沒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兒子把指甲咬得很短,而且好幾個手指頭都出血了。
  • 從小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
    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孩子是家長們的"掌中寶",一舉一動都會被家長看在眼裡,孩子似乎就是這個家庭的中心,為了能夠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父母們都付出了很多。俗話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孩子的一些小舉動或者小毛病就很有可能是他們改變的跡象,所以家長們不要忽視孩子的每一個小舉動,比方說"咬指甲"。
  • 從小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啥模樣?醫生坦言:逃不出這2種結局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看到身邊有這樣一種人,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咬自己的指甲,喜歡把自己的指甲咬的光禿禿的,而且這類人大多從小就有這種不良的癖好,是習慣性的不受控制的,那麼這一人群出現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咬指甲的多是小孩子才會出現的情況,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模仿心理比較重。當他們看到了周圍的大人喜歡咬指甲,或者是周圍的朋友經常咬自己的指甲時,他們會不自覺的模仿這種行為,於是會學人家咬指甲。如果經常的咬指甲,會慢慢的形成習慣,後來會變得不自覺的想要咬指甲。
  • 從小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啥模樣?醫生坦言:逃不出這2種結局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看到身邊有這樣一種人,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咬自己的指甲,喜歡把自己的指甲咬的光禿禿的,而且這類人大多從小就有這種不良的癖好,是習慣性的不受控制的,那麼這一人群出現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小孩子喜歡咬指甲,可能是出於模仿心理。咬指甲的多是小孩子才會出現的情況,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模仿心理比較重。當他們看到了周圍的大人喜歡咬指甲,或者是周圍的朋友經常咬自己的指甲時,他們會不自覺的模仿這種行為,於是會學人家咬指甲。如果經常的咬指甲,會慢慢的形成習慣,後來會變得不自覺的想要咬指甲。
  • 從小喜歡「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2種結局
    作者/VV編輯/青青孩子在小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會形成自己的小習慣,例如啃指甲、用手指去繞頭髮,並且這些小習慣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基本上長大後也會有這些習慣。啃指甲是兒童三到六歲時一種常見的動作,孩子常常以此來緩解自己焦躁和不安的情緒,但事實上現在依舊有很多成年人還擁有這種習慣。說實話,長期啃指甲先不說動作不雅觀,自己的指甲受到啃咬也會受到破損,不美觀。
  • 孩子從小愛啃指甲,長大會變成什麼樣?往往難逃這兩種結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難免遇到種種令人頭疼的問題,「孩子愛啃指甲」就是很多家長都會有的苦惱。手指甲,藏汙納垢的所在,裡面往往有各種髒東西,孩子用嘴去咬,多不衛生?家長擔心孩子啃指甲影響身體健康,為了孩子啃指甲苦惱不已,卻往往沒有意識到,孩子啃指甲其實也可能是存在心理問題的徵兆。吳女士的兒子小時候就是有啃指甲的習慣,指甲長出來一點點就要啃掉,有時候甚至會啃出血來。
  • 從小喜歡「咬指甲」的孩子,長大會變成啥樣?多半逃不過兩種結局
    ,大家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也會這樣,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兒童啃咬指甲的後果並不僅僅如此,更有著不為人知的危害。 嬰幼兒普遍有一些啃咬手指頭的現象發生,這是因為小寶寶的心智尚未發育,想要表達卻又無從下手,只得用嘴來感受,很多家長不以為然,認為這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