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的小習慣,孩子在嬰兒時期有的喜歡吃手,我們通常會說這樣的孩子是來「報恩」的,因為吃手的孩子通常比較乖。他們之所以會吃手,有可能是因為餓了,也有可能是在自己玩兒。但是如果孩子長大之後會啃手指甲,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這可能是孩子存在某種心理問題而造成的,應當引起家長的重視。
孩子從小愛啃手指甲,醫生:長大後,逃不過這兩種結局
浩浩從小就有啃手指甲的習慣,媽媽林靜剛開始的時候還會制止他,別讓他啃,但是浩浩總是自己忍不住,最後林靜也就放任不管了,因為她覺得這並沒有對孩子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但是當浩浩上小學以後,老師找到了林靜,她告訴林靜浩浩上課,經常啃手指甲,而且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也一直跟不上,每次在班裡總是考倒數第1名。
林靜聽了老師的話,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她開始有意識地讓浩浩戒掉啃手指甲的習慣,為了不再讓浩浩啃手指甲,林靜甚至用膠帶裹住孩子的指甲,她認為只要孩子上課不啃手指甲,注意力會集中一些,剛開始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老師反映浩浩上課的時候注意力集中了一些。但是幾天以後老師又找到了林靜,她告訴林靜浩浩上課雖然不可以手指甲了,但是他上課的時候竟然有自殘的現象,林靜聽到這個消息簡直嚇壞了。當她趕到學校後,發現浩浩的手臂上有許多用原子筆划過的痕跡,有的甚至還滲著血珠,林靜心疼的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浩浩也哭著說:「我也不想啃手指甲,可是啃不了就渾身難受,只有這樣我才好受些。」
浩浩就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他啃手指甲已經不是一種習慣,而是一種心理疾病。當大人突然讓他戒掉啃手指甲這一習慣時,他就會變得特別焦慮,會通過其他傷害自己的行為來得到緩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愛啃手指甲的習慣呢?
1、緊張和焦慮得不到緩解
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孩子成長的環境也相對好一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通常也會給孩子一些壓力,望子成龍人之常情,但是這無形中還會給孩子造成壓力。還有就是一些父母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吵架,或者說一些傷害孩子的話,這都會造成孩子緊張和焦慮,當他們找不到發洩的出口時,就會通過咬手指甲這種方式來緩解,長此以往,咬手指甲就會成為一種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行為。
2、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
嬰兒從8個月到一歲多是他們的口欲期,這時候他們無論拿到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巴裡塞,有的父母覺得特別髒,就會制止的自己的孩子。但是由於孩子的口欲沒有得到滿足,就會通過咬指甲來實現。
當家長發現孩子咬指甲時,應該引起注意,這時孩子可能心理上患有某種疾病。但是也不可貿然的制止孩子,因為這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其他方面的傷害,還是應該在生活中多關心孩子,了解造成他這一行為的原因,對症下藥,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