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商標拉鋸戰落幕,喬丹體育上市再近一步,錯過最好窗口期如何追趕?

2020-12-20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鄭婷婷 黃興利 北京報導

擱淺八年後,隨著商標侵權案的勝訴,喬丹體育離上市又近了一步。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結喬丹公司商標爭議案,判決其商標並未損害喬丹肖像權,最高法認為商標沒有體現喬丹個人特徵,不具有可識別性,不構成損害肖像權。但這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已經讓喬丹體育付出了8年前錯失「A股體育用品第一股」的深刻代價。

八年商標拉鋸戰落下帷幕

在本次最高院對於肖像權終審之前,早在2018年,最高院已對相關肖像權侵權案作出過裁決。最高法(2015)知行字第275號裁決文書顯示,雖然喬丹體育的商標與麥可·喬丹運動形象的身體輪廓的鏡像基本一致,但該標識僅僅是黑色剪影,除了身體輪廓外,其中並未包含任何與麥可·喬丹有關的個人特徵。因此麥可·喬丹不享有喬丹體育商標的肖像權。

此次關於肖像權的終審結果給正處於IPO階段的喬丹體育帶來更多的籌碼。2019年4月,喬丹體育在上交所主板的上市申請已通過初審,繼2011年之後再度完成「過會」。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喬丹體育處於正常的排隊狀態,若進展順利,過會後約6個月會拿到證監會批文,然後券商將啟動發行流程。這意味著,喬丹體育有望在2019年底或2020年初登陸A股市場。

不過,另一方面,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今年6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喬丹體育上訴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案件進行判決,喬丹體育敗訴。法院認為「喬丹」商標使用在相關商品上,容易使相關公眾誤認為該商標標識的商品與著名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存在代言、許可等特定聯繫,從而對商品的來源、品質等特點產生錯誤認識。因此喬丹體育不享有商標權。

對於喬丹體育對判決結果的看法和目前經營狀況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撥打了喬丹體育公司官方電話諮詢,但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由於需要實名轉接,因此無法接受採訪。

實際上,雖然商標糾紛案持續了八年,但在目前即將上市的階段,喬丹體育的態度也有所緩和。2019年8月,喬丹體育品牌高級總監林佑勳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未來,我們要走一個專業化正規化的品牌經營道路,正正噹噹,不曖昧,不去打擦邊球。」

官司的勝利並不代表著撕掉「山寨」的標籤,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重塑任重道遠。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中國本土企業與品牌在發展初期,傍名企、名牌、名人等現象非常普遍,商標註冊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確實能夠被擦邊球,很多品牌也得到快速關注與快速成長;但隨著全球化的推進,這類打擦邊球的傍名人行為不受國家和全球規則所認同,對於智慧財產權的重視也已成為主流,品牌之路還是需要走自己的路。

再次過會仍面臨挑戰

與安踏、李寧等國產運動品牌一樣,喬丹體育也創建於福建晉江,1984年成立時,原本只是一個日用品加工廠,2000年才更名為「喬丹體育」。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的麥可·喬丹聲名遠揚,成為籃球乃至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球員之一。

改名後,喬丹體育迎來了高速增長時期。據招股書披露,2008至2011年,公司全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1.58億元、23.16億元、29.27億元和17.04億元。2011年前後正處於運動品牌上市潮階段,在安踏、特步、361度、匹克接連登陸資本市場後,喬丹體育在2011年底正式向證監會提交IPO招股書申報稿,11月25日獲得過會。

就在獲得證監會批文前,麥可·喬丹的一紙訴狀讓喬丹體育的上市之路停擺。今年4月,喬丹體育再次通過過會審查。根據目前披露的招股書,喬丹體育擬登陸上交所主板,預計發行股數為1.125億股,預計募資12.11億元,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擴建和直營店等項目建設。

「過會並不代表就能夠上市,擺脫喬丹官司是利好的一面,既使能夠如願上市,但企業最好的發展窗口期已經喪失,本土運動品牌第一集團軍已經形成,喬丹企圖再躋身其中挑戰不小。」程偉雄分析道。

放眼全行業,如今國產品牌安踏體育的年營收已突破人民幣240億元。在全球運動用品行業僅次於耐克和阿迪達斯,位居第三名。李寧也實現營收破百億的目標。特步和361度的年營收體量也突破人民幣50億元,穩居本土品牌二線行列。

基於品牌發展的考量,喬丹體育也在這些年中作出了改變。調整商標,將部分店鋪形象「喬丹體育」字樣縮小,加上「QDSPORTS」或「BREYOUND YOURSELF」等全新字樣;贊助賽事,頻頻贊助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第十三屆天津全運會等,利用賽事平臺傳遞品牌形象。

成功上市只是喬丹體育面臨的第一個檻,未來的經營和發展仍充滿著變數。在程偉雄看來,喬丹的差距不僅僅和安踏拉開差距,和本土已經上市的運動品牌的差距都在拉大,「其他品牌IPO有足夠資本做品牌轉型、渠道重塑、組織再造、供應鏈改革、多品牌發展,而喬丹在這幾年花費不少精力在官司上,在業務推進上受影響是必然的。」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喬丹體育痛失「喬丹」 商標戰終審敗訴上市之路前途未卜
    摘要 【喬丹體育痛失「喬丹」 商標戰終審敗訴上市之路前途未卜】一場持續近9年的馬拉松式的官司似乎在4月8日終於蓋棺定論,但是當事人雙方似乎都不算是這場官司的贏家,因為結果都不是雙方想要的。
  • 商標案終審敗訴 喬丹體育品牌重塑承壓
    9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悉,目前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法院已對喬丹體育起訴4家電商商標侵權一案作出了終審判決,喬丹體育全部敗訴。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商標侵權案敗訴,再次讓喬丹體育品牌重塑的前景蒙上了陰影。已經歷兩次上市過會的喬丹體育,在美譽度和知名度受損下,能否擺脫商標糾紛,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成長性,獲得資本市場認可,也成為其當下最大的考驗。
  • 「中國喬丹」商標被撤銷,多年商標糾紛終落幕
    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主要經營的是體育用品,2020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對於麥可-喬丹狀告中國喬丹體育公司商標侵權案做出裁決,喬丹體育敗訴。喬丹體育公司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喬丹+圖形」商標被撤銷。
  • 喬丹體育終審敗訴
    此前,喬丹體育因認為酷買網與亞馬遜在銷售Air Jordan球鞋時使用的「喬丹」中文字樣構成了商標性使用,並由此導致公眾混淆,以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為由提請了訴訟,並在一審中敗訴。麥可·喬丹和喬丹體育曾歷經八年馬拉松式訴訟麥可·喬丹和喬丹體育的法務糾紛此前經過長達八年的馬拉松式訴訟,最終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
  • 喬丹體育等了七年……
    企業成功過會,等於說是一隻腳踏過了上市的門檻,但這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只有拿到批文,企業才算吃了一顆「定心丸」,但這也不是結束。上市的每一步,對於企業來說都可能存在著未知的風險。完成這一步後,發審委才會封卷下發批文。以2019年為例,企業從成功過會到拿到批文,時間一般在1個月左右甚至更短,如卓勝微僅8天就獲得批文。然而,在IPO「即審即發」步入常態化之際,還有一些企業在過會後卻遲遲拿不到上會批文。
  • 中國喬丹終審敗訴 喬丹體育回應商標侵權案被撤銷商標情況
    中國喬丹終審敗訴 喬丹體育回應商標侵權案被撤銷商標情況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對美國AIR JORDAN品牌狀告中國喬丹體育公司商標侵權案作出終審裁決,判定喬丹體育公司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6020578號「喬丹+圖形」商標被撤。喬丹體育回應:被撤銷的4個商標屬於防禦性商標,第25類漢字、圖形和拼音仍然維持有效,不影響正常業務運行。
  • 喬丹體育商標侵權案,終審敗訴
    據了解,此前因認為世紀卓越公司、亞馬遜卓越公司在銷售商品過程中使用「喬丹」中文字樣,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喬丹體育向法院提起訴訟,索賠100萬元。圖據視覺中國據法院介紹,喬丹體育公司前身為福建晉江市陳埭鎮溪邊日用品二廠。在2000年至2002年,該公司連續註冊了三個「喬丹」文字商標,主要用於鞋、運動鞋類商品。亞馬遜卓越公司則是亞馬遜中國網站的運營商。
  • 「喬丹「終審敗訴,一代鞋業巨星商標還能再見到嗎?
    4家電商商標侵權一案作出了終審判決,喬丹體育全部敗訴。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商標侵權案敗訴,再次讓喬丹體育品牌重塑的前景蒙上了陰影。已經歷兩次上市過會的喬丹體育,在美譽度和知名度受損下,能否擺脫商標糾紛,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成長性,獲得資本市場認可,也成為其當下最大的考驗。
  • 喬丹與喬丹體育商標之爭:判決的範本意義不容低估
    美國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與喬丹體育商標之爭再次引發輿論熱議。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撤銷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關於第6020578號「喬丹及圖」商標爭議的裁定,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對該商標重新作出裁定。
  • 美國喬丹輸給中國喬丹
    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結喬丹體育商標爭議案,判決其商標並未損害麥可·喬丹本人的肖像權。商標沒有體現喬丹個人特徵,不具有可識別性,因此判決不構成損害肖像權。 2012年2月,麥可·喬丹以「爭議商標的註冊損害其姓名權」將喬丹體育告上法庭。
  • 知名品牌喬丹體育,終審敗訴!很多瀋陽人買過
    麥可·喬丹和喬丹體育曾歷經八年馬拉松式訴訟麥可·喬丹和喬丹體育的法務糾紛此前經過長達八年的馬拉松式訴訟,最終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喬丹體育被撤銷了25類「喬丹+圖形」商標,但仍握有註冊時間超過5年的74個喬丹商標,其中「喬丹」中文字樣作為核心商標予以保留。
  • 喬丹體育起訴亞馬遜商標侵權 終審敗訴
    9月11日消息,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對喬丹體育起訴電商平臺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原告上訴,維持原判。據了解,此前,喬丹體育以世紀卓越公司、亞馬遜卓越公司使用「喬丹」中文字樣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索賠100萬元。
  • 商標註冊存在「權利瑕疵」,喬丹體育終審敗訴
    這次稍有不同的是,福建晉江起家的「喬丹體育」公司作為權利主體,將知名電商平臺告上法庭,認為後者在銷售耐克公司出品的JORDAN系列運動鞋時使用「喬丹」字樣,對其在2000年至2002年間連續註冊的多個「喬丹」文字商標構成侵權。
  • 起訴電商侵權終審敗訴 喬丹體育品牌重塑承壓
    無論是在社會層面,還是法律層面,「喬丹」的中文名稱使用都不僅限於喬丹體育的「喬丹」牌鞋,而是可以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美國喬丹與喬丹體育可以共同使用。已經歷兩次上市過會的喬丹體育,在美譽度和知名度受損下,能否擺脫商標糾紛,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成長性,獲得資本市場認可也成為其當下最大的考驗。
  • 喬丹&喬丹體育、紐巴倫&新百倫,那些以假亂真的山寨品牌
    今後不需要分辨了,因為山寨品牌NEW BARLUN」被法院判決敗訴並要求其撤回商標,也就是不會在市面上見到NEW BARLUN了。
  • 剛輸了官司又收購茵寶中國 喬丹體育打的什麼算盤
    在此次收購之前,喬丹體育剛剛與美國AIR JORDAN品牌之間的商標權訴訟以失敗告終,這也意味著喬丹體育在無法再通過商標來打擦邊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本土消費意識的不斷加速升級,擦邊球的打法肯定會讓品牌與消費者漸行漸遠,而喬丹體育此次收購,也是喬丹體育品牌邁出了喬丹重塑的關鍵一步。
  • 喬丹體育竟敗訴!品牌改變形象、實現重生
    喬丹體育全部敗訴。,再一次讓喬丹體育品牌重塑的前景蒙上了陰影。之前就經歷了兩次上市的喬丹體育,品牌和美譽度都是受損的情況下,能不能擺脫商標糾紛呢?喬丹體育行使其禁用權缺乏足夠的正當性。再次的敗訴,喬丹體育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重新塑造品牌的形象。
  • 喬丹體育起訴AJ,銷售時「冒用」中文名,臉都不要的嗎?
    今年3月份,一場曠日持久的商標戰爭終於落幕。原本大家以為,喬丹體育和麥可-喬丹(Jordan brand或AJ品牌)的爭議已經結束。當時的審判結果是,喬丹體育確實損害了麥可-喬丹的姓名權,但喬丹體育78個商標中,有74個商標得以安全保留。
  • 「喬丹」商標案終審敗訴,品牌重塑承壓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商標侵權案敗訴,再次讓喬丹體育品牌重塑的前景蒙上了陰影。已經歷兩次上市過會的喬丹體育,在美譽度和知名度受損下,能否擺脫商標糾紛,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成長性,獲得資本市場認可,也成為其當下最大的考驗。
  • 指導案例113號:麥可·傑弗裡·喬丹與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喬丹」商標爭議行政糾紛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2款基本案情再審申請人麥可·傑弗裡·喬丹(以下簡稱麥可·喬丹)與被申請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標評審委員會)、一審第三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喬丹公司)商標爭議行政糾紛案中,涉及喬丹公司的第602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