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些年,墓地的價格問題一直是倍受人們關注的熱點。清明節掃墓高峰剛過,記者發現很多墓地價格上漲很快,動輒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墓地,讓許多人感嘆「死不起」,而這種墓地價格的飛漲也催生了「炒墓族」。
「入土為安」是中國人傳統的喪葬觀念,而我國土地資源短缺,用於墓葬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近些年,墓地的價格問題一直是倍受人們關注的熱點。清明節掃墓高峰剛過,記者根據讀者反映走訪了本市及周邊部分墓園,發現很多墓地價格上漲很快,動輒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墓地,讓許多人感嘆「死不起」,而這種墓地價格的飛漲也催生了「炒墓族」。
高價墓地裡面究竟有多大水分?墓地的土地使用性質是什麼、使用年限有多少?墓地的保管費該怎麼收?帶著這些百姓關心的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怪象1:部分墓地價高水分大
本市墓地價格在1萬元以內的幾乎絕跡,3、4萬元的就算是低價,5、6萬元屬一般的,高價的往往達到幾十萬元。
記者了解到,雖然現在墓地售價很高,但大多數墓地的銷售都有折扣,多數墓園可以「劃價」,只是折扣多少差距較大。
記者以想購買一塊價格適中的墓地名義諮詢了數個經營殯葬服務的人員,他們都稱目前本市墓地價格在1萬元以內的幾乎絕跡,3、4萬元的就算是低價,5、6萬元屬一般的,高價的往往達到幾十萬元。南馬集天津寢園墓地一塊要花7萬多元,而天福陵園所剩的墓穴也不多了。目前價格相對較低的是武清區王慶坨附近的萬壽園墓地,建議記者去看看,但是那已經屬於河北省地界了。
4月7日上午,記者驅車經過武清區王慶坨來到位於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的萬壽園墓地。這個墓園的規模不小,記者看到來掃墓的人開的車幾乎都是天津牌照的。墓地的一位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記者。他拿出一張宣傳冊,記者看到其標價1.5萬多元,最高的28萬多元。工作人員帶記者來到墓地現場,記者看到一個墓穴佔地不足1平方米,便詢問價格為啥這麼高,這位工作人員稱,墓地也有公攤面積,加上每排墓地的間隔一塊墓地要佔到2平方米左右。標價20多萬元的墓地一般為家族式的墓地,這種豪華式墓地佔地要達7平方米,因佔地面積大,所以售價要高出數倍。「普通墓碑都是連成排,每排墓碑之間的距離約90釐米,而豪華墓地前是一處小廣場,視野好,而且墓碑的石材、做工都不一樣,售價就高。」工作人員介紹。
「我們這裡90%以上的墓地都被天津人買走了,個別也有北京來買的。河北省本地人因為都有自家的地,所以很少有在此購買的。」
據這位工作人員介紹,這裡距離天津市最近,剛一出武清區就到了。因為這裡的售價比天津市的墓地低,所以吸引了大批天津市民來此購買墓地。他說:「我們這裡90%以上的墓地都被天津人買走了,個別也有北京來買的。河北省本地人因為都有自家的地,所以很少有在此購買的。」記者看到的天津牌照車輛和墓園內滿是操天津口音的人都證實了他的說法。
記者表示看中一塊標價為36800元的墓穴,與他劃價。這位工作人員拿出隨身攜帶的計算器,打出一串數字,27600,即7折可以賣給記者。他稱這是他的權限所能給出的價格了。記者表示回去與家人商議後再定。當記者來到存車場處,詢問這裡看墓地的一位保安員,這位保安員得知記者是來買墓地的就告訴記者可以往狠裡殺價,還能殺出不少來……
怪象2:地理位置決定價格?
德慈塔陵的墓地售價的為32800元,而記者在德慈塔陵所處的雙塘鎮走訪,一套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帶精裝修的樓房,售價35萬元左右。墓地和樓價比較,價的墓地也要相差10倍不止。
4月12日,記者來到位於靜海縣雙塘鎮的德慈塔陵墓園,這裡的環境的確不錯,像一處公園。該陵園的中間修建有假山,假山上一尊高大的菩薩像,陵園內修建有寶塔、亭臺樓閣,每處陵區周圍都栽種著花草樹木。靠近陵園有一處「東五臺寺」,周圍還修建了不少人文景觀。該墓地的工作人員介紹,這裡的墓地售價的為32800元,且3萬多的僅有這一種,其餘的都在4萬元以上,高的多達幾十萬元。工作人員帶記者參觀了墓地現場,發現這裡中低檔價格的墓地每塊墓地與萬壽園墓地佔地面積差不多,也是不足1平方米,售價卻高出一倍以上。
德慈塔陵工作人員介紹,墓地漲價是個趨勢,她說:「比如這款標價32800元的墓穴,去年年底售價為29800元,幾個月就漲了3000元。一般墓地3年就翻番,以後還得漲,要買就趁早。」記者問她為什麼墓地賣得這麼貴?她說,中國人多地少呀。為了節省土地資源,就得賣貴呀!
一塊佔地不足1平方米的墓穴,要價幾萬元,這讓老百姓感嘆比房價貴多了。實際也是如此,記者在德慈塔陵所處的雙塘鎮走訪,看到這裡規劃不錯,新建了許多別墅和樓房。記者向售樓處打探,這裡一套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的別墅,售價約100萬元。一套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帶精裝修的樓房,售價35萬元左右。墓地和樓價比較,價的墓地也要相差10倍不止。記者表示看中一款32800元的墓地,工作人員稱這裡基本沒折扣,自己也沒權限,只能讓記者找她的領導商量,但她透露,即使有折扣,也就是8%。
陵園、公墓的「地段」因素顯然影響了墓穴的身價,不僅如此,墓地的「財道」邊,即走道邊的墓穴也都是要另加錢的。廊坊萬壽園每塊墓地要加價8000元,德慈塔陵要加價2000元,永極公墓加價橫排5000元、豎排3000元不等。
當日下午,記者驅車來到位於武清楊村附近永定河邊的「永極公墓」。這裡的環境顯然不如德慈塔陵好。墓地周邊幾乎沒有什麼景觀設施,從現場看,墓地也銷售出了不少。墓穴有7800多元的,也有十幾萬元的不等。記者比較,這裡標價19800元的一塊墓碑,石材和做工要好於德慈塔陵那款32800元的,而經過劃價,該公墓的負責人給出的價為13000元,其折扣也不少。
記者了解,這些墓地的「財道」邊,即走道邊的墓穴都是要另加錢的。廊坊萬壽園每塊墓地要加價8000元,德慈塔陵要加價2000元,永極公墓加價橫排5000元、豎排3000元不等。工作人員解釋另外加錢是因為把邊的墓地公攤面積要大。
坐落在西青區辛口鎮的玉佛寺寢宮公墓採用的是格位式的墓穴,雖節省了土地資源,但價格也稱得上昂貴了。記者於4月9日來到玉佛寺寢宮,這裡環境優美,大廳修建的富麗堂皇。骨灰盒存放採用的是室內一排排的格位形式。存放大廳乾淨整潔。這種骨灰存放方式售價也很高,如雙人墓穴的價格從1.6萬元至十幾萬元不等。「單間」的價格就更高。還要另外收取價格不菲的管理費。記者表示看中一款售價28000元的格位,工作人員稱可以23000多元出售,記者進一步劃價,對方表示20000元就可以成交。
怪象3:「墓地代理商」
因銷售墓地的利潤空間大,許多墓地在市區發展了不少代理商,墓地宣傳單和宣傳牌滿大街都能見到。尤其是一些坐落在河北省地界的墓園在本市宣傳力度頗大,而墓園給代理商的折扣也很誘人。
記者詢問紅橋區一位墓地銷售代理商,得知萬壽墓園給予代理商的價格折扣為45%,即那塊36800元的墓穴,代理商22400元就能拿下,比墓地銷售工作人員給出的價格要低5700多元。
當記者走出德慈塔陵銷售大廳時,一位中年男子隨後跟了出來,悄悄地將記者拽到一邊,遞給記者一張名片,並小聲說,自己是民政局的員工,如果從他手裡購買該處墓地,他可以給出15%的折扣,即比陵園給出的折扣高一倍左右。他聲稱,陵園給他們的折扣就是15%。他就是為了完成推銷任務而已,可以把折扣都讓給顧客,不賺顧客的錢。他同時說,記者無論看中天津市哪裡的墓地,他都能給出折扣,只是別讓該陵園的工作人員知道。該男子還向記者推薦到:「這裡的墓地售價確實比較高,武清楊村附近的永極公墓售價就低不少,比如這款3萬多元的墓穴,在永極墓園,售價不到1萬就能拿下來了。」但該男子名片上並沒有印「民政局」字樣——顯然,這是一個「墓地中介」。
在「永極公墓」,就在記者隨墓地工作人員察看過程中,一位自稱河東區的代理商的中年男子走到記者跟前悄悄地遞給記者一張名片,聲稱如果從他手裡買這款19800元的墓穴,僅10000元出頭就能買下來,並小聲囑咐記者千萬別讓工作人員看到。
在玉佛寺寢宮,一些銷售代理商也表示,通過他們購買,價格也會比寢宮工作人員給出的價便宜些,大約7折就可以買下來。
怪象4:墓地價比房價漲得快催生炒墓一族
幾年前同樣一款墓地售價1萬多元的,現在要賣到3、4萬元了,而且以後還要漲。近年墓地的價格比房價漲得還快,飛漲的墓地價格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也因此催生了一批炒墓族。雖然政府有明文規定墓地不允許私自買賣,但炒墓族依然屢禁不止。
德慈塔陵的工作人員介紹,幾年前同樣一款墓地售價1萬多元的,現在要賣到3、4萬元了,而且以後還要漲。近年墓地的價格比房價漲得還快,飛漲的墓地價格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也因此催生了一批炒墓族。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本市和河北省倒賣、轉讓墓地的信息並不罕見。有人囤積十幾塊墓地。在許多墓園,記者都發現有大量墓地沒有立墓碑。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沒有立墓碑的墓穴全都已經銷售出去了。其中有一部分是家中老人還健在,看到墓地價格飛漲,就趕緊提前購買了墓地。
記者在安次萬壽園墓地見到了家住南開區寶山道的李先生。他說父母都80多歲了,老父親怕墓地價格還要漲,就催促他來訂購墓地,經過劃價,他花了33000元在此處為父母提前購買了一塊墓地。類似李先生想法的人不少。記者在紅橋區龍禧園小區隨機採訪了十幾位在小區遛彎的老人,有5位老人表示已經為自己買好了墓地。
紅橋區銷售墓地的代理商小孟介紹,許多手裡囤積了墓地的人現在也找他們代理轉讓。比如兩三年前1萬多元買的墓地,倒手就賣3萬元,有的人在一個墓園就買了十餘塊穴位,從中獲利頗豐。
記者在網上聯繫到一個轉讓墓地的人,他告訴記者,他手裡有一塊現在價值5萬多元的墓地,只要3萬元就可以出手。他說:「如果你直接去公墓銷售處買,我給你的這個價肯定拿不下來。我是4年前花1萬多元買的。」他告訴記者,按規定是不允許轉讓的,「但只要給我提供一個名字,我就能把證給你辦出來,到時候我們籤個協議就行了。」記者了解到,政府有明文規定墓地不允許私自買賣,但炒墓族依然屢禁不止。
怪象5:墓地也有「小產權」?
清明期間,民政局對社會公布允許對外銷售的經營性墓地有14家。採訪中,所有墓地的經營者都稱自己是民政局下屬的。有的墓園聲稱公墓用地是區政府劃撥的,永久性用地,可以放心購買,絕不會拆遷的。但記者要求提供產權證等時,公墓負責人稱有政府文件,但提供不了購買合同、產權證等,只能提供「存放證」。
記者走訪墓地市場發現,墓園佔地都比較大,有的墓園在開發第二期、第三期,墓園的土地使用性質也是五花八門。有國有的,有集體的,有宗教用地,有政府劃撥用地,等等。
採訪中,所有墓地的經營者都稱自己是民政局下屬的。有的墓園卻拿不出「三證一表」。萬壽園墓地坐落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雖然距天津市武清區王慶坨不足1公裡遠,卻不屬於天津市民政局管轄。但工作人員表示,此墓地為國有性質,各種證照齊全,天津市民購買完全放心。
清明期間,民政局對社會公布允許對外銷售的經營性墓地有14家,「永極公墓」並不在其列。記者將自己的疑問向永極公墓的負責人提出來,他言之鑿鑿地說,該公墓用地是區政府劃撥的,永久性用地,可以放心購買,絕不會拆遷的。但記者要求提供產權證等時,他稱有政府文件,但提供不了購買合同、產權證等,只能提供「存放證」。
西青區玉佛寺寢宮的工作人員稱,這塊地為宗教劃撥用地,也是永久性用地。雖然寢宮對外宣稱佔地500畝,實際佔地達到800畝,目前正在修建2期工程。
在德慈塔陵,記者看到其正修建「地宮」。工作人員稱,地宮內的墓地售價將更高,每塊7萬元起。為了看起來不佔土地資源,地宮上面會用草地覆蓋。因土地資源的稀缺,國家是嚴格控制土地使用的,而這種用地方式是「應對上面的」。
墓地使用能永久嗎?
那麼貴的價格購買一塊墓地,能否永久使用呢?是許多百姓關心的問題。而根據民政部的相關規定,購墓者在籤訂墓地使用協議時,一定要確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護墓費的繳納周期、價格以及各自的責任作出明確規定,對不履行協議的一方,另一方有權根據協議的約定進行處置。
採訪中,墓地的經營者都表示,購買墓地後墓地的使用年限為20年。這就意味著花數萬元購買的墓地使用年限僅為20年。對於購買的墓地20年後如何處置?保管費如何收取?各家墓地經營者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玉佛寺寢宮的工作人員介紹,每個骨灰盒存放除購買格位費外,還要先期一次性繳納3000元為期20年的保管費。這3000元為永久性費用,如果過了20年,可以通知家人免費續期。而其他墓地的工作人員表示,20年後的保管費待定。如萬壽園墓地的工作人員表示,20年後要根據當時墓地的價格收取10%至20%的保管費。德慈塔陵墓園20年後也要收取當時墓地市場價約10%的保管費。而對於20年後聯繫不到家屬的墓地如何處置,墓地的經營者也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相關人士指出,將親屬骨灰存放於公墓的老百姓,20年後假如不能按時或者無法交上保管費,那麼「墓地管理者有權掘你祖墳」。採訪中更多的老百姓關心的主要不是墓地使用年限、墓地使用權或者所有權之類,而是逝去的親屬20年後何去何從的問題。即中國老百姓20年後如何交費,交多少費用,或者如何處理其逝去親人骨灰的問題。
公益性墓地允許銷售嗎?
據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處長王春生介紹,目前,本市墓地分為公益性墓地和經營性墓地兩種,公益性墓地是指農村地區為本地村民提供骨灰安葬的公益性殯葬設施,禁止對外從事經營活動,一旦發現對外出售,將依法從重處罰。經營性墓地是允許對外出售的,現在全市有14家經過批准的經營性墓地。因墓地佔用土地資源較大,本市多年來,一直嚴格控制經營性墓地的發展,今後也不會再發展經營性墓地了。但是記者調查了解到,仍有個別公益性墓地在違法對外銷售。王處長稱,武清區確有個別公益性墓地銷售的情況,他們也曾查處過。
據了解,中國老齡化速度加快,死亡人數逐年增加,本市每年去世的人數約6萬人。墓穴保有量與市民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墓地價格上漲。有些不具備經營資質的墓地就有了市場。市殯葬管理處辦公室主任盧永介紹,對本市市民來講,沒有必要過分緊張,本市14家經營性墓園的用地足夠今後10至15年使用的。
一定要「入土為安」嗎?
本市三個殯儀館一直以來為逝者存放骨灰盒,其價格相對墓地要便宜很多,存放骨灰盒一年僅需花幾十元。目前在殯儀館存放骨灰佔主要形式。盧永介紹,本市第一、第二殯儀館均存有約10萬具骨灰。為什麼一定要購買價格昂貴的墓地呢?據了解,許多老百姓還有親人去世要「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
家住紅橋區水木天成的劉先生介紹,他家中兄弟姐妹共4人,父母已去世,今年清明節期間,想安排父母合葬。商議是購買墓地,還是存放在殯儀館以及採用植樹葬等。商議的結果還是「入土為安」,決定花幾萬元為父母購買一塊墓地為好。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在多年倡導移風易俗,採用新型喪葬形式情況下,植樹葬、海葬等形式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接受,植樹葬、海葬的花費要遠比購買墓地便宜得多,但還是有部分市民不願意接受這些形式。「入土為安」的觀念還較頑固。
王春生介紹,畢竟墓地佔用土地,這不是國家提倡和鼓勵的安葬方式,墓地安葬只是一個過渡形式。國家鼓勵樹葬、海葬等生態葬,本市每年都組織數次生態葬,今年天津寢園還組織了免費生態葬,但這種形式的銷售情況遠不如墓地銷售火。看來,生態葬還需要市民有個逐漸接受的過程。
如何讓「入土為安」這樣的傳統觀念和「土地緊張」這樣的現實問題統一協調?是相關部門需研究的課題。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