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在孩子即將入學,頗為擔憂,他們害怕孩子對新生活無所適從,害怕校園暴力降臨到孩子身上,害怕自己的努力滿足不了孩子的理想。忽然感覺到把孩子送到這個學校是不是錯了。這些學校不一定會把孩子變得更加出色。想必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我們今天聊聊校園暴力。
近日,有網友爆料,小陳在智投匯文綜合高中軍訓期間,在宿舍裡遭到三名學生的圍攻毆打。死者的舅舅稱,有學生向其外甥借用手機拍短視頻,因此發生口角,藉手機的學生喊來對面宿舍的兩個同學,對其外甥進行毆打,外面過道的監控記錄的打鬥過程不足兩分鐘,校園內又無校醫,孩子搶救無效離開了。處理完外甥的後事,將其放置在殯儀館。學校或者教育部門卻無一人來過問此事。由於屬於大案,已移交至刑警。教育部門領導強調,他們會依照公安機關的調查結論進行相應處理。而學校的校長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校園暴力絡繹不絕面對時有發生的校園暴力,要不要儘快立法呢?現在孩子不愁吃穿,十多歲的孩子已經知道很多了,甚至比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了解的知識還多。法律是不要糾正糾正?熊孩子暴力其他學生,若無有效懲罰措施,只會給周圍人添堵。而未成年保護法究竟是在保護哪一方?是對未成年人的人身進行保護?還是對於作惡後的孩子進行免責?
一個女孩被男子暴打,認為這是一個女孩出軌的事情,結果是男子的妹妹被這個女孩在學校裡欺負,並拍不雅照發至網上,才有了被男子堵在家裡暴打的一幕。有人說,非常支持對校園暴力以暴制暴,如果報警有用的話,就不會一起接著一起發生了。現在這些小孩太不懂規矩了,真一群初生牛犢不怕虎!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成他們保護傘了,太囂張了!校園暴力真的很嚇人我從五月中旬因為語言暴力和精神問題,暫停學業到現在,學校並不想讓回去讀書,讓我去醫院開證明,證明心理康復,光這一項,我要等上一個月的掛號,然後去學校的心育中心和校醫室複查,你最後要與校領導一起談話測評,才能回到學校繼續上學。
這樣還沒有結束,僅僅是保證我能回到校園內,具體去哪個班還沒有定論,校園暴力對我的傷害,我想閉而不言,但是作為受害人,並沒有收到任何道歉,還有極大可能因此送掉前途。也不知道該說啥?調整這麼久的心態,結果這麼一來,我真的不太確定如果我沒有回到原班,不知道我會做出什麼極端的事情來。
父母害怕孩子在外面受人欺負,從小要教育你的孩子,一旦被他人侵犯、欺負,記得勇敢說「不」。
怎樣保護未成年人遠離校園暴力?
芬蘭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參加,我們來看一下:
1、角色扮演
讓學生也體驗一下受害者、施暴者、第三方目擊人的角色互換,讓他們了解暴力事件,害人害己,讓其明白這是人們都不喜歡的行為,對孩子的對應品質與能力促進發展。
2、雙方對質讓受害者講述自己的經歷和內心想法,給孩子一些訴說的窗口。3、相關教育讓孩子觀看視頻或玩遊戲,通過這些你幫其了解多種欺凌,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減少校園暴力,最好的辦法是從小給孩子正確的教育方式,讓他們不去欺負小朋友,也不要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事實上,現今的校園暴力,根源不在於校園裡,而是整個社會的暴力,只是成年人慣於偽裝,不當面暴力對方。但是,未成年人不懂分辨,他們只會最直觀的把自己從周圍成年人身上感受到的惡意釋放出來,就引發校園暴力,從不會消失,因為整個社會的暴力就沒消失過,現在甚至愈演愈烈,每個人都可憑藉著一點點訊息就充當正義者,來肆意暴力他人。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