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不同程度上天然存在產業脆弱性、資本流動性較差等現實情況,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此類現象更加凸顯。如何破局?
12月18日,圍繞後疫情時代普惠金融行業發展和構建小微金融服務體系的主題,廈門國際銀行舉辦了「金融之上,共致未來」——普惠金融主題知識分享會暨子品牌發布會。
會上,政府單位、金融研究專家、小微企業主、金融科技公司、銀行業金融機構等各界代表匯聚一堂,共話普惠金融新發展,用自己的實戰經驗和行業洞察,為小微企業指點迷津。其中,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杜曉山,就當前普惠金融發展面臨的諸多挑戰,以及銀行等相關機構應對之策等內容進行了分享。廈門國際銀行人力資源總監黃志如也分享了該行在利用數位化手段落實國家普惠金融發展政策導向,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實踐經驗。
據悉,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廈門國際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府及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堅定貫徹支持普惠金融小微企業的各項政策要求,充分運用金融科技,持續推動普惠金融產品創新、普惠型小微客戶融資體驗優化,積極向實體經濟「輸血」, 先後推出了25條金融舉措,包括開通信貸服務綠色通道、加強疫情防控融資支持、保障資金匯路暢通、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等提供優惠融資支持、設立專門金融服務窗口、簡化相關業務流程,並創新推出再貸款專項貸款、普惠金融復工貸,優化上線企業版稅享貸等線上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產品,通過優先保障授信額度、給予優惠利率定價、加快審批速度等措施,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
在產品創新方面,廈門國際銀行加快金融科技運用,擁抱網際網路+,致力於構建4個1——「1秒鐘掃碼、1分鐘客戶線上進件、1分鐘系統審批、1分鐘放款到帳」的極致小微客戶信貸體驗;大力推出面向廣大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客群經營性線上抵押貸款產品「房E貸」、小額信用經營貸產品「興安貸+」、小微E貸等作為支持小微企業的重點產品,用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門檻,優化貸款流程,為小微企業恢復生產加速賦能。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