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被父母打的孩子長大後怎樣了?「我從來不感激爸媽!」

2020-12-22 長脖子爸比

前陣子,和小學同學Z一起吃了晚飯,無意中談到了他的父親,Z臉上仍然刻骨銘心。

「你知道的,我小時候很頑皮。從懂事開始,爸爸沒有一天不打我。有時候用皮帶打,有時候拿一根棍子,甚至用磚頭砸。有幾次,我感覺自己差點被殺了,真的...」

聽著Z的回憶,我想到小時候的傳言:說Z的父親愛喝酒,每次喝完酒就打他,看來果然是真的。所以勸他說:「都是過去的事情了,還計較幹什麼?」

Z苦笑道:「說實話,我小時候每次被打,都以為自己不是他親生的,不然怎麼能打得那麼狠!他總是說打是為我好,但是這麼多年來,我真的從來不感謝他……」

Z的話引起了我的思考,其實在我們身邊,許多90、80後,都在小時候被父母打過。確實,正如Z所說,那些孩子長大後幾乎沒有感謝過父母的。

例子1:鄰居小紅有一個脾氣暴躁的母親,每當她發現小紅成績很差時,就會直接開打,所以鄰居經常在晚上聽到小紅的求饒和慘叫聲,身上也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長大後,小紅還繼承了母親的脾氣,愛打女兒,而且經常與丈夫吵架。

當然,到目前為止,小紅與母親的關係很差,見面時經常吵架。她說,這輩子都不會原諒母親小時候那樣對待她。

例子2:高中同學張嵐,在每個人的眼中是一個乖乖女,但是只有熟識她的人才知道,她的「乖巧」來自父母不斷的棍棒教育。

打得多了,她的舉止變得唯唯諾諾,並且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並且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焦慮。

現年30多歲的張嵐依然單身,儘管她也有過男朋友,但是當對方提到婚姻時,張嵐就會退縮。

看了心理醫生後,才得知小時候被打的經歷讓她對婚姻有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同時,她內心深處也懼怕兒童教育。

她與父母的關係一直不鹹不淡,雖然談不上恨,但也絕對不感激。

有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孩子不是我們的傳統教育方式嗎?為什麼不可以呢?

哪個孩子沒有被打,怎麼就不懂得感激父母的苦心呢?

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打孩子是以愛的名義粗暴發洩個人壓力。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多少父母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手中卻舉起了一根棍子。

如果你 真的愛孩子,那麼應該幫助他們耐心地找出問題所在,然後一起考慮解決方案。

打孩子,實際上是許多父母在受到極大刺激後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

君不見很多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在他們事業不順、家庭矛盾多的時候發生的嗎?

剛好在父母壓力很大時,孩子的學習或行為就會出現問題,父母就找到了壓力的宣洩口了。

簡而言之,打孩子就是為了以愛的名義發洩壓力而已。

2.打孩子是對他們尊嚴和親情的無情踐踏。

大多數被打的孩子沒有尊嚴,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困惑、恐懼和絕望。比如文首Z的例子。

父母發洩了他們的情緒和壓力,但是孩子們的尊嚴消失了,他們的感情被踐踏了。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自卑和怯懦,對父母的感情相對較淡。比如例子2中的張嵐。

3.打孩子給他們的身體和心靈留下嚴重創傷。

許多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身上的瘀傷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健康和成長。

但是更嚴重的是靈魂的創傷,其中一些無法終生治癒。

現在,科學研究已證明,經常受到父母打罵的孩子的大腦容量會減少,容易出現情緒障礙,甚至失控。

比如上面例子1的小紅,長大後也是性格暴躁。

4.打孩子將影響他們未來的婚姻和育兒。

可以想像,在經常被打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對婚姻、家庭和育兒的印象很差。

因此,許多人逃避婚姻和養育子女,例如上述示例2中的張嵐。

某些人會將這種行為延續到下一代,例如示例1中的小紅將延續打孩子的行為。

那麼,那些被毆打的孩子,長大以後又怎麼會感謝父母呢?

當然,當我們回頭看時,我們的父輩所處的年代跟現在不同,他們仍然要為溫飽而奔波,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同時,當時的教育理念有限,因此打孩子在當時並不少見。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而且蒙氏教育、正面管教等先進育兒理念也廣泛傳播。所以,為了我們孩子的健康發展,請對打孩子這種行為堅決說不!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這種從小被父母打的朋友嗎?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小被爸媽打,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父母別大意
    從小被爸媽打,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父母別大意。常被父母打的孩子就被父母打壓的沒了自信,從內心裡就覺得自己不行,這當然是成為不了優秀的人的。父母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1、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其實是很重要的,好的教育方式決定著孩子長大後會變成怎麼樣的人。
  • 那些從小父母慣著,從來不做家務的廈門女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說真的,這個題目給人的感覺,好像從小不做家務的女孩子,長大後會因此吃虧,過得並不好一樣,有一種價值觀是,那些勤勞善良的女孩子,最後過上了好生活,而從不做家務的女孩子,生活總會給她一些教訓。事實上並非如此,一個女孩子做不做家務,與長大以後生活好壞的關聯性不大。可能的結果,有三種。
  • 從小被爸媽打,和從沒被打過的小孩,長大後差距明顯,父母別大意
    從小被爸媽打,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父母別大意。劉女士對自己兒子從小的教育就是"挨打",不聽話要挨打,犯錯了也要挨打,劉女士認為孩子只有感受到疼了難受了才會改正。劉女士的兒子在學習上只要學習成績上有退步回家就要被打手板,這是他們家從小的規矩,劉女士曾說過不打是不會長記性的。
  • 那些被父母虐打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但是媽媽每次開家長會都會因為孩子的成績問題頭疼,這次也是開完家長會,班主任留下與她聊聊孩子的情況,說幾次考試卷都沒有讓父母籤字。在老師的提醒下,發現孩子會說謊了。回到家後,加上工作受了點委屈,老師告狀,媽媽瞬間爆發了,丟出孩子的試卷,對其進行暴打,打累了,怒斥著說,我洗完澡,再收拾你。
  • 親子教育: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長大後關係會怎樣呢
    我到現在都還記住的是出門後,走遠了,表哥就會從書包裡拿出一對早就藏好,碼數又小到只能穿進半隻腳的涼鞋。重要的是,這涼鞋是我協助表哥從隔壁玩伴家偷出來的。後來我就回到自己家住了,但我們親戚都是知道的,表哥那是從小被打罵長大的,不給到處玩、不給看電視、放學就得回家,學習成績要好···一直到表哥高中、大學到外地讀書。長大了、青少年的叛逆、自主、雄武有力,讓表哥不再害怕舅母、她兇,他更兇。
  • 3-6要給孩子立下這3個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父母別縱容
    而作為家長來說,首要的責任就是教育孩子從小就要有規矩意識,孩子在三到六歲的時候就能夠慢慢灌輸他們的規矩意識,讓他們長大後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其中一個孩子喊道:&34;還沒等那個被打的孩子反駁,我就衝了上去把他們扯開了,我掃了一眼那個打人的小孩,還真是不懂規矩呢,遲早會被社會收拾!
  • 從小被父母打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呢,放下你高高舉起的手臂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為,不打不成材,可是那些被打的孩子,長大後真的成材了嗎?為什麼有的父母不打孩子,而有的父母就偏偏喜歡打孩子呢?那些被父母打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呢?孩子對於自己的評價大多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的,而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也更看重父母的評價。父母長時間的評判甚至打罵孩子,孩子會認為自己不如其他人優秀,甚至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沒有用的人。
  • 那些聽話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從小按部就班,不會越出生活的軌道去做那些父母禁止的事,凡是父母老師不提倡的事情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中就是紅燈,從小就被誇獎「這孩子真乖」,他們也理所當然的將父母的話當做不可逾越的圭臬,反而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究竟是什麼
  • 這3種孩子長大後沒出息,都是「偽聰明」,父母要及時糾正
    文/晚會兒育兒經(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尤其聽見別人誇自己家孩子聰明,那真是打心眼裡高興,可是孩子的聰明也分真假,有些孩子的「假聰明」父母不以為然,覺得孩子精神頭特別足,其實不然,孩子的這些「假聰明」會害了孩子,長大後不但不會有出息,還會為自己的虛偽的聰明付出慘痛代價。
  • 經常被家長打罵教育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怎樣?家長都不願看到
    文/拜託了爸媽 原創!孩子不聽話,用打的方式是最直接的,父母無須耐心教育孩子,只要把孩子打怕了,心裡想著他們下次也不敢犯錯了吧!但是僅僅通過暴力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最終不會如願成為父母心中孝子,而是逆子,在教育孩子上,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都好,只要用多了,孩子的性格上就會出現缺陷。
  • 從小挨打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當回事
    社會上一些家庭的父母十分信奉棍棒教育,但此外,一些受到高等職業教育的新派父母則覺得,打小孩是一種非常粗魯的育兒教育方法,她們更想要把小孩當朋友,從不打小孩。那麼,自小挨揍的小孩和沒挨過打的小孩會有什麼不同呢?
  • 從小被父母打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三種結局,最後一種讓人羨慕
    有些家長覺得不能打,孩子小不懂事,打罵又能怎樣?很難起到教育的目的。而且,當家長的不就是要讓孩子學會知識,孩子學不會、不懂事,只能算是家長無能,憑什麼打孩子!在這些家長看來,無論怎樣,都不能動手打罵孩子,都是不對的。當然,也有部分家長覺得可以打。為什麼呢?因為有些孩子太調皮,不打罵根本不長記性,只有打到他們身上,讓他們感受到疼,以後才不會犯一樣的錯誤。
  • 從小被打大的孩子,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區別不止一星半點
    ,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區別不止一星半點1,孩子心理成熟度不同從小就被父母打大的孩子,心理髮育會更加成熟,因為孩子害怕挨打,在一些事情上就會更加小心翼翼,不管做什麼都是全方面的去考慮自己是否做的對父母是否會生氣,孩子心靈會快速成長。
  • 小時候被父母打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更為相似的是,世間挨打的孩子。我問同事,你小時候父母打你嗎?呵,家常便飯。獨生女尚且如此,更何況我這個多孩之家中的老么呢,心裡陡然平衡了不少。我沒有做過相關調查,不知道生在農村的孩子和生在城市的孩子,在挨打次數上是否會有雲泥之別。
  • 被社會弔打的,有多少是當年最被父母無條件去愛的孩子
    忍了很久,還是想說說現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妻子是老師,她說算了,沒必要,說了這麼多年了,該懂的不說都懂,不懂的怎麼說都不會懂。況且,各有各的角度,各帶各的感情,只有等孩子長大了,才能看到各自堅持的結果,現在,你說服不了誰。我知道說服不了誰,我只不過是真的心疼那些懵懵懂懂被親人教育著的孩子。
  • 清華校長:這些孩子看似聰明,長大後卻難有成就,父母別引以為傲
    01清華校長:這類孩子雖然看起來聰明,但長大後卻難有成就,父母別引以為傲清華大學的一位校長曾經說過,孩子的成長需要歷練,那些看似聰明的孩子,將來反而難有成就,但對於一些「大智若愚」的孩子而言,他們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所以父母要能辨別孩子的「小聰明」,及時糾正,幫助孩子成長。
  • 媽媽一定要告訴女兒的4個底線,長大後,她會很感激你
    導讀:媽媽一定要告訴女兒的4個底線,長大後,她會很感激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一定要告訴女兒的4個底線,長大後,她會很感激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媽學前班》:父母吼一聲,孩子毀一生!
    《爸媽學前班》定位是中國首檔父母成長觀察實驗節目。節目旨在通過父母的學習和測驗,以及英國皇家育兒專家的指導,教會大家學習如何為人父母,怎樣成為更好的父母,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張楊果而在節目剛開始的時候,說:「之前養育孩子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從來沒有如此系統地進行如何當一個好父母的學習,針對性地告訴我,我應該怎麼做?」
  •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變怎樣了?網友的經歷讓人心酸
    生活中,很多孩子在犯錯時,被父母或多或少的打過罵過,但是他們基本都沒記恨過,長大後回想起來甚至覺得感激;而父母若是用很極端的語言暴力羞辱孩子,或者極端的毆打孩子,孩子的心裡會受到很大的傷害,這些創傷即便多年過去也一直存在。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變怎樣了?
  • 那些被父母罵大的孩子,長大變怎樣了
    語言暴力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現在很多的家長在年輕的時候每天的重心是工作,並不知道除了照顧孩子的身體健康之外,還有心理健康這回事,後者可以說更加的重要。每個孩子都是調皮的,都是好動的,對世界的觀感都是好奇的,所以他們肯定不會像大人要求的那樣乖乖坐著什麼都不幹。語言暴力的危害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