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藍字「初中數學延伸課堂」添加關注)
(至今日止,本公眾號已發布122篇原創文章)
2017年河北中考倒二(幾何背景)
平面內,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B=10,AD=15,tanA=4/3.點P為AD邊上任意一點,連接PB,將PB繞點P逆時針旋轉90°得到線段PQ.
(1)當∠DPQ=10°時,求∠APB的大小;
(2)當tan∠ABP:tanA=3:2時,求點Q與點B間的距離(結果保留根號);
(3)若點Q恰好落在平行四邊形ABCD的邊所在的直線上,直接寫出PB旋轉到PQ所掃過的面積(結果保留π).
圖文解析:
(1)常規題,雖不難,但極易漏解,要注意要分兩種情況。簡析如下:
所以∠APB=100°或80°.
(2)連接BQ,如下圖示.要求「點Q與點B間的距離」即BQ的長.由已知條件「將PB繞點P逆時針旋轉90°得到線段PQ」可知△PBQ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知BQ=根號2×PB,因此只需求出PB的長即可.
顯然應將條件「tan∠ABP:tanA=3:2」進行轉化,而三角函數值的轉化必須藉助Rt△,結合條件,可添加如下輔助線:
在Rt△BPH中,tan∠ABP=PH/BH;在Rt△APH中,tanA=PH/AH;所以條件「tan∠ABP:tanA=3:2」轉化為「AH:BH=3:2」.由於AB=10,可得AH=10×3/5=6,BH=10×2/5=4.
在Rt△APH中,tanA=PH/AH=PH/6=4/3,可得PH=8.在Rt△BPH中,由勾股定理得:
(3)分三種情況:
①當P點落在邊AD上時,如下圖示:
由tanA=4/3,可設PB=4t,PA=3t
由勾股定理,得:AB=5t=10,所以PB=8.所求的面積為:
由∠BPQ=90°,且BP=PQ,聯想到常用輔助線(K型),並設元(常用,能使計算帶來方便),於是:
求PB的長的解法多種,也可用上一種方法去解,但相應地較繁。現提供另一種解法是:充分利用BQ∥AD,結合「tanA=4/3,AB=10」這個已知條件,添加如下圖如示的輔助線:
綜上所述,所求的面積為16π或20π或32π.
反思:典型的「分類討論和基本圖形」變式模型所構成的動態試題,解題顯然最基本的常見方法和技巧。
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分享本公眾號:zzdyunke(初中數學延伸課堂). 添加關注後,進入公眾號,輸入數字「8」可進入本人的雲課網(優思數學)的詳細目錄(已經有1200多個初中數學教學視頻和《幾何畫板》使用實例視頻教程(622分鐘).本公眾號對應的QQ群:178733124(師),614779752(生).
(本文結束,記得給個點讚哦!)
您的點讚,給予我的是鼓勵!
您的關注,給予我的是信心!
您的分享,給予我的是動力!
更多相關文章(點擊標題,直接打開)
幾何畫板解析2017年天津中考倒二(幾何背景)
幾何畫板解析2017年天津中考倒一(函數相關)
幾何畫板解析2017年上海中考倒二(幾何背景)
2017年上海中考(倒一)幾何畫板解析(幾何背景)
2017北京中考(倒二)壓軸(幾何背景)圖文解析
中考壓軸(函數相關)圖文解析 —(2017北京倒一)
中考壓軸題(幾何背景)圖文解析 —(2017安徽倒一)
中考壓軸題(幾何背景)圖文解析 —(2017福建倒二)
中考壓軸題(函數相關)圖文解析 —(2017福建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