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將體重大於4000克的胎兒稱為巨大兒,多種因素都會導致出現巨大兒,很多研究表明:遺傳因素、母親孕前體重、孕期營養、孕期增重、孕周及糖代謝導常與巨大兒的發生都有關。
巨大兒大體可分為兩型,一種是對稱型,由於遺傳因素和正常宮內環境刺激生長,除體重較大外,身體分布比例正常,胎兒無任何異常;另一種是代謝性不對稱型,主要表現為器官增大,脂肪增多,多是病理性的,多見於糖尿病高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婦。
巨大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孕期營養攝入過多與活動量減少
孕期營養攝入過多與活動量減少是巨大兒發生的主要原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圍生期保健的逐步完善,孕婦普遍對孕期營養趨於重視。但過度重視,孕婦飲食中脂肪及蛋白質的攝取過多,加之孕期孕婦適當體力活動日益減少,消耗減少,使巨大兒的發生率明顯增多。
2、妊娠糖尿病
巨大兒是妊娠合併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糖尿病的病情程度和血糖高低與巨大兒的發生率顯著相關。妊娠期糖代謝導常時,母體高血糖持續經胎盤到達胎兒體內,刺激胎兒胰島細胞增生,導致高胰島素血症。而胰島素又是調節胎兒在宮內生長最重要的激素,可促進胎兒生長,促進葡萄糖轉化成糖原,阻止脂肪分解,使蛋白質合成增加,胰島素還可促使胺基酸合成蛋白質,導致胎兒生長加快而成為巨大兒。
3、過期妊娠
過期妊娠發生巨大兒的機率是足月妊娠的3-7倍,孕晚期是胎兒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胎盤功能良好,胎兒繼續生長發育,使胎兒體重增加。孕40-41周巨大兒發生率為20%,42-44周升至43%。孕晚期越長,胎兒快速生長時間越長,新生兒出生體重、身長、頭顱等必然越大。
4、遺傳因素
最初影響胎兒生長的是遺傳因素,遺傳基因是決定胎兒生長的前提條件,它控制細胞生長和組織分化,如父母身材高大,胎兒一般比較大,尤其是母親身高≧170釐米者。
5、分娩次數
某些經產婦所生的胎兒的體重隨分娩次數的增加而增加。
如何預防巨大兒
1、首先要轉變觀念
要想預防巨大兒,孕媽媽及家人應從思想上轉變觀念,胎兒並不是長的越大越好,巨大兒實際上是一種發育導常的表現,而且巨大兒對母兒均有諸多危險。孕媽媽及家人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不要一心想著讓寶寶長的胖胖的。
2、孕前積極調整身體狀況
孕前積極調整身體狀況對巨大兒的預防有積極作用。孕前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朋友,應及早進行治療,控制血糖到正常範圍後再受孕為好。孕前體重超重甚至肥胖的女性,應合理減肥,控制體重,要注意不能用吃減肥藥、飢餓等傷害身體的極端方式來減重,而應該用飲食控制加運動的合理方式。有條件的話,建議女性朋友們去醫院的營養門診就醫,進行膳食攝入量分析,讓營養師計算總能量需求,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孕前體型正常的女性,則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三餐規律,備孕期間不要盲目補充營養,過度增加體重。
3、孕期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
將孕期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是預防巨大兒的關鍵。從早孕期開始,孕媽媽就應該每周關心自己的體重變化情況。前14周左右體重無明顯增減為理想,如果妊娠反應較大,體重減輕超過5%或出現尿檢酮體陽性時,應及時請醫生處理。如一懷孕體重就開始快速增加,那麼孕期總的體重增加就很難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更有國內外研究數據證實,早孕期體重過度增加的孕婦分娩巨大兒的可能性比孕中晚期體重過度增加的大。所以孕媽媽應從飲食、運動兩個方面著手,保持攝入量和消耗量的平衡,將孕期的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
4、孕期正常的生活不必有太大的改變
懷孕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命歷程,是完善人生經歷的美妙過程。在懷孕時期,我們的身體是進一步的完美而不是生了什麼病,所以不需要一懷孕就臥床保胎,正常的生活不必有太大的改變,只需要為了寶寶更小心而已、長期臥床只會讓自己手腳發軟、胸悶無力、腰酸屁股痛,不會對寶寶有任何的好處。另外,孕媽媽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雖說「困了就睡,餓了就吃」是順應身體的養生之道,但這並不表示應該從早睡到晚,或是晚上很晚睡,早上起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