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網絡七層模型很難記憶嗎?不存在的

2020-12-25 興哥碼記

首先重溫下計算機網絡中OSI經典的七層模型:

應用層:文件傳輸,電子郵件,文件服務,虛擬終端

表示層:數據格式化,代碼轉換,數據加密

會話層:接觸或建立與其他節點的聯繫

傳輸層:提供端對端的接口

網絡層:為數據包選擇路由

數據鏈路層:傳輸有地址的幀,錯誤檢測功能

物理層:以二進位在物理媒體上傳輸數據

怎麼才能把它刻在腦海,而不是去死記硬背呢?筆者建議這樣去記憶:

首先:網絡的發明就是為了應用,那麼應用層在頂端就無可厚非了;

其次:數據有了相對應的表示(數據格式化、代碼轉換、加密)才可以(應)用,要不然就亂了套了,也就沒法服務於應用層了,那麼也就有了表示層;

再次:表示層定義了數據的格式,它必定會有相應的會話支持,否則發送方和接收方不能一一對應了,隨即會話層應運而生;

第四:會話是建立在發送端和接受端,那麼發送端和接受端傳輸數據也就必不可少了,傳輸層也就隨之誕生;

第五:傳輸層的建立,不可能一次性找到接受端(區域網的存在),而是通過路由才能到達接收端,這樣網絡層就發揮了作用

第六:網絡層必然有很多子網組成,那麼可以理解為通過數據鏈路層將很多的子網連結起來,形成數據鏈路層

最後物理層最好理解,數據的發送接受需要一個載體:即光纖,線纜等

作為擴展,下圖對OSI模型和TCP/IP模型進行了對比以及處於各層相對應的協議組成:

OSI模型和TCP/IP模型對比

各層相對應的協議組成

覺得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關注轉發評論哦!

相關焦點

  • 白話 OSI 七層網絡模型
    本文講的是開放網絡互聯(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模型以及網絡體系結構中的七個層次。OSI 模型是一個描述網絡功能的概念框架。簡單來說,OSI 模型標對計算機系統彼此之間發送信息的方式進行了標準化。
  • IT挑戰高薪必備網絡常識-OSI七層模型
    為什麼要理解OSI七層模型為了更好地促進網際網路的研究和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了網絡互連的七層框架的一個參考模型,稱為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簡稱OSI/RM(Open System Internetwork Reference
  • 計算機網絡中的OSI七層網絡模型
    1.OSI七層模型1.1.簡介第一種模型是OSI七層模型,OSI為(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 網絡的OSI七層模型和TCP/IP五層模型 | 網絡基礎(三)
    OSI七層示例圖: OSI七層和TCP/IP五層以及對應網絡設備對比示例圖
  • 解析網際網路OSI七層模型 看看你在哪層?
    網際網路我們大家平時都在使用,大家都在習慣性地使用網絡瀏覽資訊,下載軟體或傳送文件等,不過相信很少有人想過,網際網路的各項應用,其實都是分層的,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網際網路的OSI七層模型。    問題:什麼是網際網路OSI模型?
  • 8、計算機網絡模型了解,TCP/IP模型介紹和OSI七層模型對比
    1、OSI模型和TCP/IP模型對比圖2、TCP/IP四層模型介紹1.鏈路層(數據鏈路層/網絡接口層):包括作業系統中的設備驅動程序、計算機中對應的網絡接口卡2.網絡層(網際網路層):處理分組在網絡中的活動,比如分組的選路。
  • 一文讀懂OSI七層模型和TCPIP五層模型
    簡述本文主要介紹OSI七層模型和TCP/IP五層模型。OSI七層模型OSI定義了網絡互聯的七層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如下圖所示:OSI參考模型最高層,也是最靠近用戶的一層,為計算機用戶、各種應用程式以及網絡提供接口,也為用戶直接提供各種網絡服務。表示層:數據編碼、格式轉換、數據加密。
  • 晨控智能工業RFID應用:OSI(開放式系統互聯)七層網絡模型詳解
    晨控智能工業RFID應用:OSI(開放式系統互聯)七層網絡模型詳解 gzchenkong2018 發表於 2020-05-06 15:02:25 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的交換無處不在
  • 帶你走進網絡世界:網際網路之基石-OSI七層模型
    (ISO)①和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②聯合制定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開放式互連信息系統提供了一種功能結構的框架,它從高到低分別為: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 OSI七層模型的劃分各層功能定義以及TCP/IP五層模型
    七層模型的劃分各層功能定義通訊特點TCP/IP五層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聯。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絡互連模型。ISO為了更好的使網絡應用更為普及,推出了OSI參考模型。其含義就是推薦所有公司使用這個規範來控制網絡。這樣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規範,就能互聯了。OSI定義了網絡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即ISO開放互連繫統參考模型。如下圖。
  • 殺手老王和OSI七層網絡
    寫在前面:OSI七層網絡模型尤為抽象,學了好多次總是記不住。
  • 一文學會網絡七層協議模型
    網絡七層協議用一張圖表示,大概是這樣的:物理層:解決兩個硬體之間怎麼通信的問題,常見的物理媒介有光纖、電纜、中繼器等。這一層的數據叫做比特。數據鏈路層:在計算機網絡中由於各種幹擾的存在,物理鏈路是不可靠的。該層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各種控制協議,將有差錯的物理信道變為無差錯的、能可靠傳輸數據幀的數據鏈路。
  •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
    兩者都有互連(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但其他層並不相同。另一個差別是面向連接的和無連接的通信。OSI參考模型在網絡層支持無連接和面向連接的通信,但在傳輸層僅有面向連接的通信。而TCP/IP參考模型在網絡層僅有無連接通信方式,但在傳輸層支持兩種方式,這就給了用戶選擇的機會。
  • 你真的懂網絡分層模型嗎?
    很多同學面試在準備這部分的時候,都會去背,這部分確實很難掌握,我個人總結的最好的學習網絡原理的方法就是不用刻意的去記憶而是完全的結合實際去講整個原理融會貫通。雖然一開始學習起來很吃力,但是稍微用點心,多看幾遍,多問自己為什麼,把自己當做是開發網絡原理的開發者,面試前的準備只要理清邏輯就足夠了,而不是去背這部分內容。
  • 第85p,簡單講講網絡編程OSI七層協議
    大家好,我是楊數Tos,這是《從零基礎到大神》系列課程的第85篇文章,第三階段的課程:Python進階知識:網絡編程之OSI七層協議(一)。而所有的APP(網站)都是基於CS(或是BS)架構,所有的網絡請求都離不開「網際網路通信協議,即:OSI七層協議。
  • 從零開始學網絡|搞懂OSI參考模型和TCP/IP分層模型,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下面我們就看下OSI七層參考模型和TCP/IP 四層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聯。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是ISO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絡互聯模型。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絡互聯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即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 「網絡基礎」詳解計算機網絡,不僅類型有三種,還有模型分七層
    網絡模型一般是指OSI七層參考模型和TCP/IP四層參考模型,前兩個模型在網絡中應用最為廣泛;而五層模型是業界對OSI和TCP/IP的綜合而產生的非官方協議模型,與四層協議主要區別是把網絡接口分為了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
  • 計算機網絡的七層結構、五層結構和四層結構,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1、 計算機網絡體系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分為3種:OSI體系結構(七層),TCP/IP體系結構(四層)
  • OSI和TCP/IP參考模型
    第三代計算機網絡:以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的OSI參考模型為中心OSI參考模型1.OSI參考模型分為7層(從上往下)應用層:工作著各類應用程式,提供與用戶的接口,令用戶通過使用應用層提供的應用程式來使用下6層網絡表示層:主要負責數據的加密【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HASH、光密】會話層:負責建立、維護並拆除會話
  • 通訊系統工程師學習筆記(10)|生動詳解OSI七層、網絡五層、TCP/IP四層、TCP/UDP/Http/Socket的關係
    ——層與協議分層全家福👇一、OSI七層模型。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551646/article/details/96186056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