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發房銀:幫助中國房地產市場去庫存,盤活存量房源

2020-12-17 正北方網

現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比較多,年輕人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物質生活,多會選擇機會多一些的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這些外來人口的到來,加速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也造成了當地房產地市場供求關係失衡,大量人口的居住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但對於一些二線、三線城市來說,因為當地公共服務資源及產業的發展,直接決定了當地常住人口很難實現飛躍性的增長,所以自住需求量增長非常緩慢,與此同時,房地產投資需求方面的熱情也有所下降,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市場需求不可能在短時期實現快速增長,從整體上來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速度十分緩慢,出現了大量庫存,在這種背景下合發房銀應時而生。合發房銀的成立主要是想通過萬百萬先生在美國學到的先進的房地產理念,解決我國產能過剩,房產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合發全球家將社會上閒置的、分散的存量房源,通過合發全球家的平臺、協同化的聚集、復用與供需匹配,有效緩解了國內地產庫存過剩情況,解決了中國房地產現在面臨的難題,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創新的新形態。

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新型產業都紛紛興起並發展起來,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產業開始成為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但是,當前房地產行業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為國民經濟增長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影響,為此合發房銀的創始人萬百萬先生根據發達國家的MLS(信息共享、佣金共分、銷售協同的房地產O2O平臺)為基礎,建立了兩個核心——獨家代理、買賣分離。這兩個核心意義重大,對於開發商來說可以去庫存,把社會閒置的房產變廢為寶,盤活存量房源,創造更好的現金流。對於創業者來說,實現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創業帶動就業,讓創業沒有遺憾。對於消費者來說,讓大家即是消費者又是商店的創業者,讓消費者成為資本家,真正實現「築財富通路,讓夥伴幸福」的平臺使命。合發房銀或許是今後國內房地產的一大步。

房地產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直接相關,與國家及人民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房地產發展過程中很多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對房地產發展的步伐形成了阻礙,對百姓的生活也產生了不利影響,甚至使人們對房地產行業產生質疑,對此合發房銀創始人萬百萬先生結合中國的國情和中國房地產形式審時度勢,做出了中國化創新,創造的這套純電商模式的房源銀行「合發房銀」,將我國的房地產升級為現代化先進服務業,與國際接軌,去除中間環節。合發房銀的出現不僅緩解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困境,還解決了我國部分人群的就業問題,為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中的底層勞動人民和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居住環境保證,讓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沒有泡沫,使得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形成一個良性的閉環生態,可以健康的發展。

[責任編輯:郭鵬飛]

相關焦點

  • 合發房銀一個專業的房地產交易平臺
    迄今為止網際網路成立已經四十五年的時間了,最早出現於美國,應用於軍事,從技術上來是不具備對外推廣的條件的,但是由於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還是在社會上悄悄地流行起來,網際網路雖然在我國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是發展的比較快,這也為合發房銀在中國的正式上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合發房銀的出現,預示著中國的地產業也已經進入純電商的模式
  • 合發房銀:您專屬的房產私人管家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飛速發展,已經進入了快睡上漲通道。但對於老百姓來說,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改變就只有房價的升高了。房價的上漲導致老百姓買房變得相對困難,對於購房者來說,如今的高房價,讓許多人背上沉重的包袱,每天辛辛苦苦工作,都是在為銀行打工還錢,買了怕跌,不買怕漲,在觀望中糾結也成為了常態,可以說高房價剝奪了很多人的幸福生活,而2016年合發房銀的出現對這種局勢做出了改變。
  • 合發房銀:更好的促進疫情後我國房地產的發展
    最近,疫情剛剛過去,很多企業都復工復產,我國房地產市場也逐漸的復甦,但是我國房地產已經面臨許久的房價過高問題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疫情對房地產發展的步伐形成了阻礙,對百姓的生活也產生了不利影響,甚至使人們對房地產行業產生質疑,此前萬百萬先生已經結合中國的國情和中國房地產形式審時度勢,做出了中國化創新,創造出了——「合發房銀」,但是疫情之後的房地產市場將要何去何從
  • 調查數據顯示高庫存城市三房房源積壓最多
    調查數據顯示高庫存城市三房房源積壓最多 來源:信息時報 • 2020-12-15 16:45:44 克而瑞調查數據顯示,
  • 房多多曾熙: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迎來平權時代
    來源:金融界網站我國房地產經紀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變革,行業規則的重構、商業模式的調整、房源客源的演變。國內房地產經紀行業應對當前變化的破局思路是什麼?房多多總裁曾熙給出的答案是——平權共生。1月9日,第六屆房地產經紀行業峰會暨2020產業博覽會在成都落下帷幕。
  • 貝殼找房開啟真房源大戰 房產中介真房源成標配還會要多久?
    假房源是中介行業毒瘤,但這個毒瘤或許不是純靠一個線上平臺就可以解決的假房源虛假信息是房產行業最大痛點 房產線上平臺「默認」中介機構上傳虛假房源近兩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迎來新的發展,存量時代的到來使得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但是如何建立一個更加有規章秩序、保障房源真實性的需求成為了未來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大方向
  • 盤活不動產存量市場 晨曦基金周昕宇:中國地產私募基金缺乏長期資本
    原標題:盤活不動產存量市場 晨曦基金周昕宇:中國地產私募基金缺乏長期資本   在全球後疫情時期和經濟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全球資產配置與資產證券化促進不
  • 瀘州房價逐漸回穩 「金九銀十」去庫存仍是關鍵
    同時,因為市場潛在供應量較大,去庫存依然是開發商的首要任務。「金九銀十」各樓盤之間的競爭將加劇,這對於購房者來說,或是一個不錯的選房購房窗口期。 此間去化效果明顯,房企優惠力度減弱,不少「衝量」「去庫存」或是等待新品入市的樓盤在市場回暖後價格均有所調整,瀘州新房價格也隨之出現環比回升。 「五一」過後,瀘州樓市逐漸恢復平穩狀態,大多樓盤因房源充足價格相對變動不大,但也有部分樓盤因房源緊俏或是新品加推價格有所上調。
  • 遼寧發文:繼續推進房地產去庫存
    頭條新聞 >>>>>>>>來源:八點君綜合 據遼寧日報報導,日前遼寧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全省推動縣城和新城區房地產去庫存工作方案》,以進一步推動縣城和新城新區房地產去庫存,
  • 存量項目PPP:存量優質資產盤活路徑探討
    作者:張宇 瀋陽市于洪區投融資管理中心副主任    近期,國家有關部委連續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國企亮出「家底」,盤活存量優質資產,提高基礎設施的運行效率,特別是發改委出臺《關於加快運用PPP模式盤活基礎設施存量資產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投資〔2017〕1266號),不僅鼓勵採用PPP形式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盤活存量優質存量資產,而且又鼓勵採用
  • 「銀四」成色不足|蘭州二手房市場均價持續下滑 土地流拍
    轉眼間,2020年傳統旺季「銀四」第三周就過去啦!按照往年情況,「銀四」會是一個樓市成交小高峰,但4月以來,蘭州二手房市場均價一直處於下降趨勢,許是受清明小長假和疫情恢復期的影響,「銀四」首周(3.30-4.5)蘭州二手房市場均價為13250元/㎡,環比前一周(4.13-4.19)二手房市場均價下降0.37%。
  • 湖北監利面臨86萬方商品房「去庫存」難題
    眾所周知,房地產「去庫存」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的重要任務之一,各種權威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庫存壓力最大的是三四線城市。長江商報調查後發現,監利縣當前的房地產庫存量、形成過程以及面臨的「去庫存」壓頂難題,堪稱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樣本。
  • 一線城市租房市場調研:從「人找房」到「房找人」,租客仍有煩惱
    「還有些房源是自如跟業主提前解約空出來的,我們公司不敢接,租不出去就虧大了。」她說,今年以來,自如在收縮規模,放出不少房源。 「以前是『人找房』,現在是『房找人』。」王芳說,在深圳上步片區做了8年房地產中介,今年這樣的行情很少見。
  • 去庫存,開發商的理解與中央大相逕庭
    2008年中國經濟被全球金融危機拉下水,困難的無所適從,溫總理也沒引領主流媒體密集喊話。業內人士,不妨立足行業探究一下背後的原因。人民日報和央視公開承認住宅存量有21億平方米。兩年不新增一平米都賣不完,就是存量太大。真實的情況顯然更嚴重。依然選擇官媒公布的數據。
  • 2017年度台州房地產市場報告 政策成交供應篇
    一、2017房地產市場政策: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因地制宜2017年是中國史上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最密集的年份,房地產調控不同以往,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基調,目的在於穩定房價,遏制炒房。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全國各地出臺246次房地產調控政策。
  • 中國房地產從增量市場往存量市場轉變
    全聯房地產商會副秘書長、房訊網董事長劉凱表示:"隨著中國房地產改革的深入和存量時代的來臨,房地產行業進入新的周期,如何面對』新周期』,適應』新邏輯』,在戰略、業態、產品、模式等方面突破創新,如何將大數據、AI系統、智能化等創新科技與房地產進行融合,為房地產賦能,實現房地產的轉型升級,將是行業面臨的核心命題
  • 政策性住房租賃市場大有可為
    「存房」新模式激活社會閒置資源長期以來,租住權益難保障、長租房源緊缺、租賃信息不對稱、管理不規範等成為了困擾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痛點問題。建行通過使用金融力量和創新手段疏通房地產市場循環不暢的梗阻,促進金融和房地產良性循環。
  • 中國酒店業以創新為「核」 跨界營銷「盤活」存量市場
    受益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民眾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酒店行業規模持續增長,並逐步向大規模、高質量發展。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曾令包括酒店行業在內的眾多行業紛紛按下「暫停鍵」。如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跨省團隊遊業務恢復,在此背景下逐漸「重啟」的酒店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路徑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貝殼找房正式進駐徐州
    在存量市場掀起生態化革命的貝殼找房,近日又有新動態,一手「真房源」,一手平臺化品質服務,助其順利進駐以徐州為主的淮海經濟圈市場。「我們倡導大家做『真房源』,只要品牌商願意去做,我們竭力提供幫助。」在進駐徐州市場的過程中,貝殼找房副總裁、百川事業部總經理左東華表示,貝殼不走埠收費模式,而願通過營銷、系統、經營、人才、供應鏈、資本、交易、品牌等八大賦能體系與當地商家展開更深度的合作。
  • 樓市去庫存壓力加大 房地產企業資金鍊承壓
    去化周期延長中國社科院10日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9-2020)》指出,樓市期房存銷比由2016年的3.1年下降至2017年的2.8年和2018年的2.7年,但到2019年反彈至3.0年,期房去化壓力較之前有所增加。諸葛找房數據顯示,樓市庫存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