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動車追尾4大釋疑:事故次日掩埋車頭被制止

2020-12-19 騰訊網

7月23日晚,動車追尾事故現場,救援正在進行。長空 攝

7月24日,幾輛挖土機將損毀的車廂推向挖出的大坑。

7月25日,追尾事故倖存者小伊伊接受治療。李震宇 攝

7月25日,事故現場已經恢復通車。本報資料圖片 李強 攝

事故次日掩埋車頭被制止

調查報告顯示,事故後8小時無人下達停止救援命令;事故第三日恢復通車

【釋疑1】

關於8小時停止救援

橋下負責人:救援基本完成

背景:7月24日早晨7時40分,央視《朝聞天下》報導,「凌晨4時前搜救工作基本結束。」

「……從事故發生到現在已經有8個小時的時間了,在這8個小時裡總共進行了6次人員搜救,到現在為止,整個人員搜救行動已經結束了……」

調查報告:7月24日4時左右,現場搜救工作繼續進行。橋上救援指揮由鐵道部一名副部長和安全總監及上海鐵路局一名副局長負責,橋下救援指揮由鐵道部另一名副部長和溫州市一名副市長及上海鐵路局另一名副局長負責。

此時,有媒體報導:「…從事故發生到現在已經有8個小時的時間了,在這8個小時裡總共進行了6次人員搜救,到現在為止,整個人員搜救行動是已經結束了……」據此,相關媒體相繼作出事故現場停止救援的報導,在社會上產生了在遇難和受傷人員尚未全部搜救出的情況下已放棄救援的一些議論和質疑。經調查並查看採訪錄像,當時在橋下具體負責搜救的有關負責人說過「人員搜救已經基本完成,現場進行了五六次搜救,直至用生命探測儀探測已沒有生命跡象了……」。上述表述只是對橋下搜救進展情況的說明,並不是對總體救援行動的全面介紹,橋上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中,沒有人下達過停止救援的指令。

【釋疑2】

關於項煒伊獲救

怕有倖存者停止吊離車廂

背景:據媒體報導,溫州市特警支隊長邵曳戎介紹,7月24日下午他接到要用吊機把車廂吊起來放到橋下來清理的命令。「我不同意,堅持在鐵軌上也就是原地清理。」這個堅持等來了奇蹟,7月24日下午17時20分,2歲的項煒伊在嚴重變形的車廂裡獲救。

調查報告:7月24日11時10分,受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委派,張德江副總理率國家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抵達溫州,代表黨中央、國務院看望並慰問了受傷人員,查看了事故現場,要求各有關方面「要堅決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救人擺在第一位,繼續爭分奪秒全力搜救傷亡人員,不留任何死角,確保絕無遺漏」。

14時50分,中鐵二十四局搶險救援人員將兩臺300噸汽車吊就位,開始對橋上車體吊移施救。15時10分,D3115次列車第15號車廂被吊至橋下;16時30分,D301次列車第5號車廂被吊至橋下。

此時,考慮到車廂裡可能還有倖存者,吊動車廂會造成再次傷害,且在吊動過程中,也可能會造成遺體、遺物從車廂裡滑落。因此,決定在橋上對D3115次列車16號車廂搜救完畢後再吊離。

17時,當把壓在D3115次列車16號車廂上的D301次列車1號車廂走行部吊開後,救援人員立即進入16號車廂內搜尋,在搜尋出7具遇難者遺體後,救援人員發現一個小孩被車廂行李架壓著,便立即進行施救;17時15分,在D3115次列車第16車廂的小女孩項煒伊被成功救出,並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整個救援過程中,共搜救出260名遇險人員,找到當場死亡的25具遇難者遺體。

此次事故造成的40名死亡人員當中,有旅客37人、司乘人員3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當場死亡25人、送醫院途中死亡13人、醫治無效死亡2人);172名受傷人員當中,有旅客169人、司乘人員3人(其中:男性94人、女性78人)。

【釋疑3】

關於掩埋車頭

張德江:殘骸不能埋

背景:7月24日,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說,把這個車頭埋在下面蓋上土,主要是便於搶險。

隨後公眾對鐵道部在事故第二天就將挖坑掩埋車頭和殘骸的做法展開質疑,認為是為了銷毀證據以及為快速通車「讓道」。

調查報告:7月24日5時30分,上海鐵路局有關負責人在橋下組織指揮救援過程中,簡單按照以往有關事故現場處置方式,組織挖坑就地掩埋受損車頭和散落部件。

當將受損車頭和散落部件放入坑中準備掩埋時,被有關領導同志制止。最終受損車頭及散落部件未被掩埋,並於7月25日22時運往溫州西站集中存放、專人看管。

經調查,組織挖坑時,橋下事故車輛人員搜救工作已經完成、現場勘查已經結束、相關物證已經提取。

11時10分,受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委派,張德江副總理抵達溫州。當看到一個坑內堆放的列車殘骸時,他明確指示:「殘骸不能埋。要做好現場保護和事故車輛的妥善保存,為事故調查分析提供條件。」

上海鐵路局常務副局長、黨委常委王峰在事故發生後負責指揮橋下救援工作。

在事故搶險救援中,處置不當,為平整、清理場地,在救援現場組織挖坑,並將D301次列車車頭及零散部件放入坑中,準備就地掩埋,後被有關領導同志制止未予實施。

上述行為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對此負有責任,建議給予記過處分。

在整個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中,也暴露出鐵道部對動車組列車運行中發生的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不完善、應急處置經驗不足,信息發布不及時,對有關社會關切回應不準確等問題,引起社會質疑,造成了負面影響。

特別是簡單按照以往有關事故現場處置方式,在現場挖坑將受損車頭和零散部件放入其中準備掩埋,雖被制止,但在社會上產生了不良影響。

【釋疑4】

關於恢復通車

確認沒有遺體遺物後通車

背景:事故發生後,鐵道部網站公布,7月25日早晨6時57分,由寧波東開往蒼南的DJ5603次列車通過杭深線列車追尾事故地段,這是「7·23」事故搶通後通過事故地段的第一趟列車。

在事故尚在救援階段,鐵道部通車的做法引發爭議。

調查報告:7月24日17時15分,在D3115次列車第16車廂的小女孩項煒伊被成功救出後,鐵路方面救援人員對橋面上散落的旅客行李物品進行了多次反覆仔細清理收集,同時對橋面其他方面進行了仔細搜尋清理,在確認已沒有受傷人員、遇難者遺體和旅客物品後,開始組織損毀線路修復工作。

7月24日23時30分,永嘉站至溫州南站下行線事故地段損毀線路重新鋪軌、補砟完畢,線路和接觸網修復完成。鐵道部組織有關技術專家對橋梁主體結構進行了檢測,確認墩臺、梁體、支座均無損壞,事故對橋體主體質量沒有影響,具備安全行車的條件。

與此同時,為了保留溫州南站列控系統事故發生時的現狀,鐵路方面制定了站間行車辦法,取消了列車區間追蹤運行。

7月25日4時32分,溫州南站至永嘉站下行線恢復供電;5時05分,溫州南站至永嘉站上行線恢復供電;9時31分通車。

■ 關注焦點

「7·23」事故發生後,公眾輿論對相關部門採取的救援措施以及應急處置措施爭議不斷。針對這些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昨日公布的《調查報告》均作出詳細說明。(本報記者 劉春瑞 整理)

相關焦點

  • 溫州動車事故調查報告:次日掩埋車頭被制止
    隨後公眾對鐵道部在事故第二天就將挖坑掩埋車頭和殘骸的做法展開質疑,認為是為了銷毀證據以及為快速通車「讓道」。調查報告:7月24日5時30分,上海鐵路局有關負責人在橋下組織指揮救援過程中,簡單按照以往有關事故現場處置方式,組織挖坑就地掩埋受損車頭和散落部件。當將受損車頭和散落部件放入坑中準備掩埋時,被有關領導同志制止。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被埋車頭重新挖出轉移
    核心提示:7月26日深夜,「7·23」甬溫線鐵路交通事故車輛已經全部移出事故現場,之前埋下的D301次動車車頭被挖出運走。國務院調查組決定將現場殘骸移送至溫州西站,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發生七日回顧
    下午4點43分,趙立松在杭州結束了一次愉快的旅行,搭上了回福州的D3115次列車,同行的有他的嶽父母、妻子、兒子、妻妹、外甥女。一個多小時後,53歲的陳道弟與妻子溫愛萍、大女兒陳熙、小女兒陳碧以及陳熙3歲的兒子周辰特從紹興站登上了列車。28歲的陳碧有了7個月的身孕,此行是從紹興的婆家跟隨父母回溫州娘家待產。
  • 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升至40人
    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升至40人 福建籍乘客搶救無效亡  29日上午從溫州市殯儀館傳出消息,「7·23」溫州動車事故中一福建籍乘客陳偉在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於7月28日晚上10時45分左右被宣布死亡,並於29日凌晨2時左右被送到溫州市殯儀館。至此,「7·23」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已經升至40人。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 | 南方周末
    2011年7月23日20時38分,北京南開往福州的D301次動車組列車運行至甬溫線上海鐵路局管內永嘉至溫州南間K584+300處,與前行的杭州開往福州南的D3115次動車組列車發生追尾事故。
  • 各大報紙頭版報導溫州動車追尾事故
    各大報紙頭版報導溫州動車追尾事故
  • 溫州動車追尾 時刻表顯示D3115應該在D301後面
    D301第一節車廂為二等座,2、3、4車廂為軟臥。本報訊 昨日20時50分許,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同向行駛的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車第1至4節脫軌,D3115次列車第15、16節脫軌。目擊者稱,當時兩車上空有雷聲,懷疑D3115次列車鐵軌遭到雷擊後失去動力停車。
  • 溫州動車追尾:救援大行動官民協力
    7月23日晚間8點多,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的D3115次列車在浙江溫州段發生追尾事故,導致D301次列車第1至4節車廂脫線,D3115次列車第15、16節車廂脫線。至24日下午,傷亡人數已超過240人。  事故發生後,浙江的消防、公安、武警、衛生部門聯動的救援行動第一時間展開。
  • 上海鐵路局局長等3人因溫州動車事故被免職
    新華社發◎胡錦濤溫家寶批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目前已有35人遇難◎初查系雷擊致故障◎24日停運列車58列23日20時38分發生在浙江溫州境內的動車追尾事故,受傷人數上升到210人,死亡人數上升至昨晚,鐵道部在溫州召開新聞發布會,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通報了事故的相關情況:2011年7月23日20時38分,北京南開往福州的D301次動車組列車運行至甬溫線上海鐵路局管內永嘉至溫州南間K584+300處,與前行的杭州開往福州南的D3115次動車組列車發生追尾事故。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致35死210傷 出事線路15時通車
    7月23日,從鐵道部獲悉,23日20時50分,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 D301次列車第1至4位脫線,D3115次列車第15、16位脫線。記者從事故現場方面獲悉,目前事故已造成11人死亡,89人被送往醫院。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可能為遭雷擊後失去動力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現場網友 yaoyaosz 圖昨晚20時50分,在杭州-深圳沿海鐵路溫州雙嶼段,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動車與杭州至福州的D3115次動車追尾,D301次第1-4節車廂脫軌、D3115次第15-16節車廂脫軌,其中4節車廂墜落20多米高的高架橋(上圖)。截至今日凌晨1時30分許,已確認該事故造成18人遇難、100多人受傷,消防等有關部門和附近居民正連夜在現場搶救(下圖)。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已致38人死亡 事故路段恢復通車
    溫州市23中學作為這次事故傷病員的諮詢安置點,25日上午還有人過來尋找失蹤人員的下落。  追尾事故路段已恢復通車 運輸秩序正逐步恢復  「7•23」動車追尾事故發生34小時後,事故路段25日恢復通車。  當天早晨6時57分,由浙江寧波東開往溫州蒼南的DJ5603次列車成為通過杭深線事故地段的第一趟列車。
  • 動車事故中被埋車頭去向何方
    動車事故中被埋車頭去向何方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07-28動車事故中被埋車頭去向何方26日深夜,「7・23」事故車輛全部移出事故現場,之前埋下的D301次動車車頭也被挖出運走。
  • 上海地鐵追尾 信號供應商和動車事故是同一家
    緊急開門裝置失效 乘客從車頭方向逃生  手機通話記錄顯示,14點37分,曹女士撥打了110報警,14點42分,她繼續撥打了119消防電話。據曹女士描述,車廂內冒出了濃煙,還有不少倒地乘客的血跡,車廂結合部由於猛烈撞擊而變形脫落,很多部件也因撞擊掉落下來。而車廂本身則並無大礙。  據了解,曹女士在事故中並沒有受傷。
  • 鐵道部長到達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現場
    中廣網溫州7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晚(23日)8點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行駛至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列車追尾,造成D301次列車4節車廂從高架橋上掉落。截至發稿時,兩列動車溫州境內追尾事故已造成33人遇難,受傷人數上升至191名。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追問 行車安全系統為何失效(全文)
    40歲的李研婷是天津人,7月23日早上8點10分許,打算去溫州雁蕩山遊玩的她們一家五口從天津上了車。一路有雨,不過列車行駛還算平穩,但卻時常走走停停。進入溫州永嘉站前,雨越來越大,閃電頻繁,李妍婷隱約有些擔心,感覺車速有些慢了。「時速大約不到100公裡,列車當時已晚點25分鐘左右。」D301次動車在永嘉站本不停靠,但這趟列車卻在此停留了幾分鐘。
  • 723動車追尾事故原因深究:「不可能」的事故
    鐵道系統內部核心人士介紹,「7·23」動車追尾事故原因初步查明,只待有關方面權威發布。  信號系統地面設備本身的設計問題使雷擊造成的故障升級,紅碼發成綠碼,錯誤發出綠燈信號,引導D301前行追尾。
  • 鐵道部:溫州動車追尾事故39人死亡192人受傷
    最新消息:溫州動車事故遇難人數升至39人截至25日23時許,「7·23」溫州動車事故已造成
  • 張國棟:「掩埋車頭為搶險」的未竟之問
    張國棟 評論作者在24日晚間召開的溫甬溫線特大事故新聞發布會上,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在答記者問環節時回應了掩埋車體一事,他表示主要是當時現場搶險情況複雜,「施救人員把車頭埋在土裡,主要是為了便於搶險。」「他們給出的解釋是這樣,至於你們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王勇平說。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通報調查進展
    7月23日晚,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列車在溫州市鹿城區黃龍街道雙岙村發生追尾事故,多節車廂墜落高架橋,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說:「這起事故確實是一起不該發生的、可以避免和防範的責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