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當準備和孩子去講述春節的那些習俗時,才發現自己了解的太少了,除了「年獸」,其他的還真說不上來幾個。這些年,家中的老人越來越少,春節 的味道也越來越淡。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爺爺後面買春聯、貼門帘,還記得三十晚上,全家人圍著灶臺不停輪流講故事,不管是灶王爺,還是門神,還是財神,關於習俗的傳說真是百聽不厭,然而現在卻一點想不起來了。幸好,還有童書來幫我們的忙,於是我開始了從童書中尋找年俗的過程。
一、灶王爺
「二十三,灶上天」,每年臘月二十三,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祭灶的習俗。所謂的「送灶王爺上天」,就是把爐灶前貼著的灶王爺畫像燒掉,傳說這個時候灶王爺是 去向玉皇大帝做年終匯報去了。為了避免灶王爺說壞話,人們還特意供上麥芽糖和點心,來討好他,讓他在玉帝面前美言幾句。等到了除夕夜,人們再把新的灶王爺 畫像貼上去,叫做「接灶王爺回家」,也就是對聯上所寫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間關於灶王爺的傳說有很多,版本也很多。這裡推薦的兩本就是從不同角度來講述灶王爺故事的。
1.《灶王爺》
翻開《灶王爺》,你第一眼就看到灶王爺用那一雙大大的眼睛盯著你。再翻頁,連續五幅小圖,還是那一雙大眼睛,眼珠兒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看得你好仔細,彷佛要穿透你,把那纖細如塵的心底事一覽無遺。灶王爺為甚麼要睜著兩個大眼睛看著我們?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看吧!
2.《灶王爺和灶王奶奶》
這是一個類似於七仙女下凡的故事。玉 皇大帝派王母娘娘到人間視察民情,玉皇大帝的小女兒在天上呆久了覺得悶,也跟隨母親下到了凡間。她看到民間百姓的疾苦,非常同情。同時看到人間有那麼多的 恩愛夫妻,她也很嚮往真摯的愛情。後來她看上了一個給人燒火幫灶的小夥子,她覺得這個人心地善良、勤勞樸實,於是決定留在凡間和他一起生活。玉皇大帝聞聽 後非常生氣,把小女兒打下凡間,不許她再回天庭。王母娘娘心疼女兒,百般求情,玉帝才勉強答應給那個燒火的窮小子一個灶王的職位。從此,人們就稱那個「窮 燒火的」為「灶王爺」,而玉帝的小女兒就是「灶王奶奶」了。
這本書是注音版,就是有拼音字母的,嚴格的說,這本書還不能被我歸為繪本,就是一個配畫的民間故事而已,但是考慮到這也是關於一個灶王爺的有趣傳說,因此也推薦給大家。
二、關於年
1.《年》
關於「年」的故事,大家可謂是耳熟能詳,而且內容是大同小異,大多敘述他如何出來欺負人,人們如何用鞭炮驅趕他,接著又如何慶祝。大家都忽視「年」到底是誰,為什麼想欺負人?除了年終歲末出來,其他日子裡他都做些什麼?於是,在由熊亮與耳火共同創作繪製的繪本——《年》中,作者為我們揭開了「年」的真面貌。
你們知道「年」是什麼嗎?
他就是寒冬裡的孤獨感慢慢聚積而成的一個怪物。
因為沒有人和他玩,內心空虛,情緒全都轉成怒氣,才會有傷人的舉動。那麼怎麼才能不讓「年」落入自傷傷人的悽慘結局呢?作者提供了一個戰勝「年」的成功絕招 ——打電話。這個方法看起來真是對傳統故事的顛覆,甚至有點孩子氣,然而破除孤獨最簡單的方法,不就是打電話找人聊天,吐露心事嗎?用兒童的思維來解決這個「千年之謎」不是更有現代意義嗎?
2.《過年啦!》
這本書用互動遊戲講述過年的由來及各種傳統習俗,小朋友能夠了解從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的各種春節儀式。不過我覺得創作方面沒太多新意,歸為童書還湊合吧!
三、《老鼠嫁女》
「老 鼠嫁女」的故事在大江南北有好幾個版本,在江南一帶的民間傳說中,說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農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確保來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區 有些地方說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炒芝麻糖,就是為老鼠成親準備的喜糖。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這天夜裡,家家戶戶 不點燈,全家人坐在炕頭上,一聲不響,只是摸黑吃著用麵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蠍子尾巴」和炒大豆。童書中也有好多版本的「老鼠嫁女」,這裡給大家推薦 的就是明天出版社、著名兒童作家金波主編的版本。
四、生肖故事
1.《十二生肖傳說》
十二生肖的故事也是流傳較廣,而且版本眾 多,不過大部分的結局都是貓和老鼠因為比賽結下了梁子,從此貓看到老鼠就咬。也正是因為版本很多,購買的時候不知道選哪個比較好,最終選了這本《十二生肖 傳說》,一來這是海豚繪本花園出品,二來任溶溶老先生的譯作。此外,看到網上還有介紹和英的童書《十二生肖的故事》,有看過的父母也可以推薦推薦。
2.《十二生肖的故事》
五、傳統節日故事
1.《繪本中華故事:傳統節日》
本來想能找一套關於傳統節日的繪本,但是也不知道是審美問題,還是確實沒精品,最後勉強選中這本,看完之後還是發覺無論是講故事的手法,還是畫圖都是差強人 意,沒有太多的創新。倒是網上發行了毛毛蟲童書館和蒲公英童書館各出了一套中國傳統節日故事,如果有看過的父母可以說說讀後感。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
《蒲公英童書館——中國傳統節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