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主題繪本推薦

2020-12-17 搜狐網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當準備和孩子去講述春節的那些習俗時,才發現自己了解的太少了,除了「年獸」,其他的還真說不上來幾個。這些年,家中的老人越來越少,春節 的味道也越來越淡。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爺爺後面買春聯、貼門帘,還記得三十晚上,全家人圍著灶臺不停輪流講故事,不管是灶王爺,還是門神,還是財神,關於習俗的傳說真是百聽不厭,然而現在卻一點想不起來了。幸好,還有童書來幫我們的忙,於是我開始了從童書中尋找年俗的過程。

  一、灶王爺

  「二十三,灶上天」,每年臘月二十三,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祭灶的習俗。所謂的「送灶王爺上天」,就是把爐灶前貼著的灶王爺畫像燒掉,傳說這個時候灶王爺是 去向玉皇大帝做年終匯報去了。為了避免灶王爺說壞話,人們還特意供上麥芽糖和點心,來討好他,讓他在玉帝面前美言幾句。等到了除夕夜,人們再把新的灶王爺 畫像貼上去,叫做「接灶王爺回家」,也就是對聯上所寫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間關於灶王爺的傳說有很多,版本也很多。這裡推薦的兩本就是從不同角度來講述灶王爺故事的。

  1.《灶王爺》

  

  翻開《灶王爺》,你第一眼就看到灶王爺用那一雙大大的眼睛盯著你。再翻頁,連續五幅小圖,還是那一雙大眼睛,眼珠兒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看得你好仔細,彷佛要穿透你,把那纖細如塵的心底事一覽無遺。灶王爺為甚麼要睜著兩個大眼睛看著我們?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看吧!

  2.《灶王爺和灶王奶奶》

  

  這是一個類似於七仙女下凡的故事。玉 皇大帝派王母娘娘到人間視察民情,玉皇大帝的小女兒在天上呆久了覺得悶,也跟隨母親下到了凡間。她看到民間百姓的疾苦,非常同情。同時看到人間有那麼多的 恩愛夫妻,她也很嚮往真摯的愛情。後來她看上了一個給人燒火幫灶的小夥子,她覺得這個人心地善良、勤勞樸實,於是決定留在凡間和他一起生活。玉皇大帝聞聽 後非常生氣,把小女兒打下凡間,不許她再回天庭。王母娘娘心疼女兒,百般求情,玉帝才勉強答應給那個燒火的窮小子一個灶王的職位。從此,人們就稱那個「窮 燒火的」為「灶王爺」,而玉帝的小女兒就是「灶王奶奶」了。

  這本書是注音版,就是有拼音字母的,嚴格的說,這本書還不能被我歸為繪本,就是一個配畫的民間故事而已,但是考慮到這也是關於一個灶王爺的有趣傳說,因此也推薦給大家。

  二、關於年

  1.《年》

  

  關於「年」的故事,大家可謂是耳熟能詳,而且內容是大同小異,大多敘述他如何出來欺負人,人們如何用鞭炮驅趕他,接著又如何慶祝。大家都忽視「年」到底是誰,為什麼想欺負人?除了年終歲末出來,其他日子裡他都做些什麼?於是,在由熊亮與耳火共同創作繪製的繪本——《年》中,作者為我們揭開了「年」的真面貌。

  你們知道「年」是什麼嗎?

  他就是寒冬裡的孤獨感慢慢聚積而成的一個怪物。

  因為沒有人和他玩,內心空虛,情緒全都轉成怒氣,才會有傷人的舉動。那麼怎麼才能不讓「年」落入自傷傷人的悽慘結局呢?作者提供了一個戰勝「年」的成功絕招 ——打電話。這個方法看起來真是對傳統故事的顛覆,甚至有點孩子氣,然而破除孤獨最簡單的方法,不就是打電話找人聊天,吐露心事嗎?用兒童的思維來解決這個「千年之謎」不是更有現代意義嗎?

  2.《過年啦!》

  

  這本書用互動遊戲講述過年的由來及各種傳統習俗,小朋友能夠了解從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的各種春節儀式。不過我覺得創作方面沒太多新意,歸為童書還湊合吧!

  三、《老鼠嫁女》

  

  「老 鼠嫁女」的故事在大江南北有好幾個版本,在江南一帶的民間傳說中,說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農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確保來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區 有些地方說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炒芝麻糖,就是為老鼠成親準備的喜糖。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這天夜裡,家家戶戶 不點燈,全家人坐在炕頭上,一聲不響,只是摸黑吃著用麵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蠍子尾巴」和炒大豆。童書中也有好多版本的「老鼠嫁女」,這裡給大家推薦 的就是明天出版社、著名兒童作家金波主編的版本。

  四、生肖故事

  1.《十二生肖傳說》

  

  十二生肖的故事也是流傳較廣,而且版本眾 多,不過大部分的結局都是貓和老鼠因為比賽結下了梁子,從此貓看到老鼠就咬。也正是因為版本很多,購買的時候不知道選哪個比較好,最終選了這本《十二生肖 傳說》,一來這是海豚繪本花園出品,二來任溶溶老先生的譯作。此外,看到網上還有介紹和英的童書《十二生肖的故事》,有看過的父母也可以推薦推薦。

  2.《十二生肖的故事》

  

  五、傳統節日故事

  1.《繪本中華故事:傳統節日》

  

  本來想能找一套關於傳統節日的繪本,但是也不知道是審美問題,還是確實沒精品,最後勉強選中這本,看完之後還是發覺無論是講故事的手法,還是畫圖都是差強人 意,沒有太多的創新。倒是網上發行了毛毛蟲童書館和蒲公英童書館各出了一套中國傳統節日故事,如果有看過的父母可以說說讀後感。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

  

  《蒲公英童書館——中國傳統節日故事》

  

相關焦點

  • 書單來啦丨春節主題繪本推薦
    我想,選擇一些優秀而美好的春節主題繪本,去浸潤他們的小小靈魂,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小井和水小仙從近百本繪本中,甄選出8本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借繪本之力,通過溫暖有趣的故事,讓孩子更深刻地認識春節的起源、傳說和習俗,以及滲透在故事裡的濃濃鄉愁、欣悅和希望。
  • 5本關於春節的繪本 給孩子講講過年習俗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當準備和孩子去講述春節的那些習俗時,才發現自己了解的太少了,除了「年獸」,其他的還真說不上來幾個。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爺爺後面買春聯、貼門帘,還記得三十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講故事,不管是灶王爺,還是門神,還是財神,關於習俗的傳說真是百聽不厭。小編最近一直在找關於春節習俗的繪本,準備年前給孩子講一講。給大家推薦5本。第一本:《過年啦》
  • 【我的春節這樣過】看看臺灣繪本阿公給小朋友推薦的另一種《春節...
    【我的春節這樣過】 橙小白口述—— 看看臺灣繪本阿公給小朋友推薦的另一種《春節》味兒 華聲在線記者 陳新科 為了讓他知道過年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我很早之前就開始想要找本繪本給他講講這個「過年」。 這次去臺灣,我的最後一站,整整一個上午就奉獻給了誠品。在誠品的繪本館裡,我找到這本「春節」。哇,書是國畫的,字也是繁體字,可是很符合我心目中的年俗中國繪本。
  • 過節儀式感,跟著節日主題選繪本!
    推薦爸爸媽媽們給孩子讀與節日主題相關的繪本,讓孩子可以從更多維度來了解這個節日的相關內容。舉例來說,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民間有吃月餅、賞月等習俗,還有很多與中秋節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那我們怎麼給孩子傳遞這些信息呢?不妨用繪本作為媒介,在中秋月圓之夜給孩子講述那些古老的傳說故事,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更多有關中秋節的內容。
  • 10本春節繪本推薦,趁著大團圓,給孩子講講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
    滿滿年味、傳統習俗,都在這十本繪本裡了!繪本推薦狂魔朵媽又雙叒叕來了...哈哈,大家有沒有發現朵媽最近說啥都得帶點繪本,連很多遊戲玩法也被一小部分繪本內容替代了。嘿,朵媽才沒有強行安利,是因為繪本確實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有用啊!
  • 春節主題繪本!這四本經典又有趣,給孩子講講傳統故事
    在所有的過年類繪本中,以下4本是我覺得最經典的,春節來臨之際,我們可以給孩子們讀一讀這些春節主題的繪本,分別是:《鬥年獸》、賴馬的《十二生肖的故事》、《歡樂中國年》,還有《過年啦》!《鬥年獸》:這一本是我認為給孩子們介紹關於年獸的傳說的繪本中,畫的最精美的一本。年獸還很有點萌,每年過年前都會重溫一遍。
  • 【教師群繪本推薦】第47期繪本推薦
    推薦者:LiLi推薦理由:      大家都玩過石頭剪刀布吧?這個故事起源於我們的手勢遊戲,貼孩子的生活,繪本中極具表現力的故事配上戲劇十足的畫面,會讓孩子們邊讀邊笑。    二、情節巧妙,主題積極——小故事中蘊含大智慧通,讓孩子們在歡笑中潛移默化地了解中國節日和節日背後所蘊藏的古老智慧。    三、畫面精美——古典水彩技法,優美柔和,幫助小讀者奠定良好美學基礎。    四、圖文雙線結構——主題清晰,留有啟發空間,提升閱讀趣味性。    五、一部能改編成兒童戲劇表演的多元化作品。
  • 【活動回顧】「春節習俗兒童講座」活動
    人們把對「家」、「人」的愛意傾注於許多禮節、儀式上的表達,春節更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節日。現在,我們雖然保留著許多春節的風俗習慣,但是其背後的含義和淵源卻常常被忽略或淡忘。春節到了,我們不應該只是繼承傳統行為,更應該把春節的習俗背後的文化精髓發揚光大。      1月30日上午市圖書館「春節習俗兒童講座」活動在一樓悅閱書店舉行!
  • 【資源分享】Baby's First Chinese New Year春節英文繪本課件PPT列印版PDF——農曆新年英語繪本講解
    【資源獲取方法見文末】歡迎光臨豁達啟蒙繪本課堂。新春佳節之際,本期豁達啟蒙推薦一本農曆新年/春節主題的英文繪本Baby’s First Chinese New Year,文末提供的繪本資源包括:已排版可直接列印的PDF繪本電子版、精品課件PPT、豁達啟蒙獨家英文繪本朗讀音頻、雙語對照翻譯文本和適合課前導入的英文兒歌。
  • 美麗春節 繪本新年
    《語文》第十二冊 王惟震圖/人民教育出版社     老舍先生筆下的春節,是從喝臘八粥開始的。他寫下了北京的春節的習俗,從臘月初旬到過小年,除夕和元宵,直到殘燈末廟才算正式結束。    祭灶的習俗南北相仿,每家每戶都特地供上糖瓜。灶王爺的嘴巴被糖黏住了,嘴巴也變甜了,上天就只會說好話了。我老家的土灶裡常常住著一種蟋蟀,就是供灶王爺騎行的「灶馬」。
  • 春節有哪些習俗正在消失?又有什麼習俗在出現?來領略春節的變化
    春節的傳統習俗在中國過年歷史悠久傳承,在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如辦年貨、掃塵《年夜飯》圖片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拜祭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
  • 【春節習俗】中國人春節習俗完整版,終於找全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小編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春節的知識,家長們可以講給孩子聽哦!
  • 【福滿園食府推薦】關於春節的習俗(初一到十五),太全了!
    春節習俗:大年初一  串門走親戚 春節習俗:大年初二 媳婦回娘家 春節習俗:大年初四 迎接灶王爺 春節習俗:大年初五 開市接財神 春節習俗:大年初七 人日撈魚生
  • 春節來歷及習俗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日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 新年來臨之際,不妨帶著孩子一起閱讀這個繪本,感受節日文化
    書中藏著奇妙的翻翻、拉拉、信袋、立體等多種新巧的互動形式,小朋友不但能夠了解從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的各種春節儀式,還可以自己動手,開紅包、看舞龍、貼全家福,一直到大紅燈籠高高掛,親身體驗春節帶給人們的無盡歡樂。《過年啦》很好地幫助父母給孩子普及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知識,也是孩子學習和了解傳統習俗的平臺。
  • 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每到春節時,在外的遊子紛紛回家和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春節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春節的由來春節這一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有很多神話故事來說明春節的來歷,不過一般認為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傳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年的風俗,現在也是我國重要節日。
  • [兩岸春節]臺灣人的春節習俗
    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過年寫春聯、貼春聯,是兩岸中國人共有的習俗。春節前後,島內人士上至書法名家下至小學生紛紛揮毫,用一副副紅色春聯迎春納福。  春節前夕,80位書法名家會聚臺北圓山大飯店大廳,現場潑墨,書寫春聯。每套春聯包括對聯、橫批、吉祥句等,紅紙翰墨充滿年節味道。書法家們的精湛技藝,讓參觀者們駐足讚嘆。
  • 祭祖拜神守歲 超九成受訪者依然遵循春節習俗
    88.0%的受訪者有興趣參與春節習俗活動。民俗專家艾君說,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是炎黃子孫全年最重要的民間節日,它標誌著新一年的到來,預示著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我們可以簡單通俗地把春節習俗理解為春節期間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和禮節。
  • 那些不合時宜的春節習俗
    新華網太原2月5日電(記者王井懷 孫亮全)寫春聯、貼門神、包餃子、舞獅子……這些傳承千年的春節習俗,烘託出濃濃的節日氣氛,傳遞著春節特有的溫情。然而記者發現,還有一些過年老習俗並不能增添年味兒,反而徒增煩惱。專家認為,像女兒不準回娘家過除夕、初五不許走親戚、正月裡不能理髮、農村賭博等以前很多地區春節的「傳統習俗」,顯得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節拍,也應早日「辭舊迎新」。
  • 大手拉小手,齊心來戰「疫」:愛心繪本故事推薦《不能溜達的春節》
    大手拉小手,齊心來戰「疫」:愛心繪本故事推薦《不能溜達的春節》 2020-02-03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