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形式主義既勞民傷財,又浪費時間精力、收不到實效,中央就解決形式主義問題多次發文,但仍未能將其根除。形式主義儼然已經形成一個周而復始、無限循環的「怪圈」,亟待我們從源頭上找「病灶」,抓「要害」。
第一,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性原則。形式主義歸根到底是理想信念不堅定,沒有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沒有真正做到「兩個務必」。要從根本上破除形式主義,就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做工作自覺從人民利益出發,真正把人民群眾擺到第一位,轉變觀念、改進作風,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永葆黨的青春活力。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經常對照檢查、檢視剖析、反躬自省,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第二,樹立正確政績觀,求真務實、敢於擔當。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不急躁冒進,不推諉扯皮,求真務實,崇尚實幹,不說假話、報假情、瞞上瞞下。求真務實,首先體現在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能空喊口號、流於形式,不能「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貫徹落實中央精神不能只體現在學習、宣讀文件上,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其次,在脫貧攻堅和基層調研中,不能搞「數字脫貧」,走馬觀花式的調研,要做到真脫貧、脫真貧,聽實話、察實情,勇於對形式主義說「不」。敢於擔當,根本上還是從人民利益出發,摒棄懶政怠政等不作為行為,拒絕「混日子」,要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發揚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撲下身子、下沉一線,深入到工作中去,才不致停留在表面思考問題、作出不切實際的決策,從而給形式主義又築造了一張張「溫床」。
第三,精簡程序、精簡會議,推動基層減負。辦事流程複雜,開具證明五花八門,形式主義曾一度甚囂塵上。精簡程序,減少中間環節,取消不必要的證明,讓老百姓「少跑一趟腿」,是便民、利民的具體體現,也是破除形式主義的又一成果。「文山會海」一直飽受基層工作者的詬病,會議開了一場又一場,文件發了一件又一件,最後工作上進展不大,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精力,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基層工作有時落入填表「怪圈」,幹部都忙著填表格、報數據、搞評比,沒有時間和精力抓落實,成了「紙上談兵」「表格脫貧」,有時還會遇到「層層加碼」的急躁冒進指示,更是亟待解決的形式主義問題。基層需要工作成績,更需要減負前行。
第四,創新機制,改進督查檢查考核方式方法。督查檢查工作自然有其必要性,但實踐中存在的名目繁多、頻率過高、多頭重複等問題不得不令人重視。有時督查檢查只是看看材料、交交表格,並未深入開展,這樣的督查檢查既沒有看到真實情況,也浪費了地方和幹部的時間精力,有的還對幹部造成了額外負擔。有鑑於此,要對督查檢查考核方式進行科學設計、有效規劃、統籌安排,不能盲目開展、看完就走,要堅決破除空泛式表態、應景式過場、運動式造勢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對於能利用現有數據的,就不需要基層反覆提供,更有甚者,同樣的材料反覆要、次次要、年年要,基層因此常常深陷於提供材料的忙亂之中,這種督查檢查方式自然不得人心。
第五,建章立制,將形式主義關進位度的籠子。只靠發文對形式主義進行糾正具有不確定性,且形式主義一直屢禁不止,實有必要對其加以制度性約束。應當探索建立形式主義懲戒機制,嘗試對常見的形式主義問題進行基本分類,提出問責辦法討論研究,並可考慮視情況與黨章黨規及有關法規進行對照銜接,以制度形式根治形式主義,切實將形式主義關進位度的籠子,更好指導實際工作、提升效率,有利於黨員幹部進一步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更好剎住形式主義的歪風,從而為破除形式主義「怪圈」再添利器。
(來源:黨建網;作者單位:《黨建》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