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記憶力差?巧用「7±2」效應,組成記憶模塊,娃記得又快又牢

2020-12-13 敖爸聊教育

引子

受疫情影響,開學延遲,我們家孩子這段時間都宅在家中學習,除了上上網課、做做練習、看看書之外,還有一個學習任務就是要背誦老師布置的文言文,這對孩子的大腦記憶來說,不啻於是個挑戰。孩子在忙,同在一個班級的老母親們自然也沒能閒著。這不,在前段時間,「老母親」們又在線上聚在一起「八卦」了,不過不是在「八卦」網購和美容等話題,而是在「八卦」自家孩子怎麼背書都不會背的苦衷。

從微信聊天截圖中,明顯能感受到當好「老母親」之不易,字裡行間也透出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我們似乎看到了各家孩子苦於背不出、記不住的絕望淚水。不過,孩子們的一把眼淚並不能讓老母親們收起「緊箍咒」,誰叫現實壓力擺在面前呢,現在不努力去學習,開學後肯定要掉隊。

看看,「老母親」們都被不爭氣的娃們虐成了啥樣?而娃們的不爭氣,說到底還是腦子太不爭氣,搖頭晃腦背半天書,卻記不住所要學的東西,或者是剛背下過後不久就忘,這才是孩子們被虐哭、老母親們被氣壞的根本原因。

在我們印象當中,孩子的記憶力通常應該是很不錯的,可為什麼老母親和孩子都在抱怨記不住東西,這裡面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家由於對兒童短時記憶容量的特點還不夠了解,沒有科學掌握好記憶技巧。

我們不禁要問,兒童是怎樣記憶和解決問題的?兒童短時記憶容量又有什麼特點?兒童記憶策略發展過程是怎樣的?兒童記憶和遺忘有什麼規律可循?為什麼會出現遺忘?等等。當然,受限於篇幅,這裡有不少問題是無法在一篇文章中能予以全部涵蓋和解答的,但儘管如此,本文仍試圖從兒童短時記憶容量的角度和兒童記憶策略發展過程去分析兒童記憶的「奧秘」,揭開能為我們所利用的記憶真相,去幫助那些希望能幫孩子提高記憶效果的家長。

下面,我們就先來剖析一下兒童短時記憶容量的特點,這有助於幫助我們家長指導孩子如何科學記憶,提高記憶效果。

01 兒童短時記憶容量的特點

人腦的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種。其中,短時記憶是個體對刺激信息進行加工、編碼、短暫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記憶,保持時間在1分鐘以內,因此,有人把短時記憶比作「電話號碼式記憶」。

這裡重點探討兒童短時記憶容量的特點。和成年人不同,兒童在短時記憶容量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信息容量的有限性」「相對固定性」這兩點上,與成人相比,兒童的短時記憶容量要相對小一些。

擁有能夠準確表徵語音信息的短時記憶,是兒童學習記憶必不可少的。有研究證實,短時記憶容量的缺陷是造成記憶力不好等學習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可以記住的東西越來越多,短時記憶容量的發展趨勢也是呈上升趨勢,逐漸接近成人記憶的水平。

02 神奇的7±2效應

認知兒童短時記憶的規律無疑有著現實意義,有助於我們科學幫助孩子提高記憶。

眾所周知,記憶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重要方面。孩子記憶力差是很多父母在早期養育中經常抱怨的問題。對兒童短時記憶容量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是每個父母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痛點。

而要解決這種普遍性問題,就不得不從一個被很多人忽略的現象說起:對大多數人來說,在短時間內一般能記住7個單位以內的內容,卻對超出7個單位以外的內容難以記住。比如我們可以比較容易記住固話號碼,卻難以記住只不過增加了三四個位數的手機號。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早以前,就被不少人關注到了。早在19世紀中葉,愛爾蘭哲學家威廉·漢密爾頓曾經在實驗中發現,如果將一把彈子撒在地板上,人們很難一下子看到7粒以上的彈子;發現遺忘曲線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也說過:人在閱讀一次後,可記住約7個字母、音節、字詞等。

美國心理學家米勒教授在1956年進一步闡述了這一理論現象:短時記憶的容量為7±2 ,即一般為7 ,並在5-9之間波動。這就是神奇的7±2效應。這種效應是由我們的記憶容量(又稱記憶廣度)的有限性所決定的。

03 如何改善孩子的記憶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短時記憶的最大容量為7±2,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巧用「7±2效應」,揚長避短,以此解決孩子學習記憶差的問題,最大程度地幫助孩子增大記憶容量,記住更多的東西。

具體來說,針對短時記憶容量有限的特點,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把要記憶的內容通過科學分組,變成由7個以內單位信息組成的組塊(模塊)。然後再通過改變組塊(模塊)的容量來增加孩子短時記憶的容量。

簡單來說,這個巧用「7±2效應」的訣竅就是「組塊」。而所謂的組塊,一言以蔽之,就是將若干較小單位組合而成我們所熟悉的、較大的單位。

比如我們想記住手機號碼時,一般不會「傻傻地」將11位手機號一口氣從頭到尾背下,這很難做到,而是會將11位手機號分成3個或4個一組來幫助記憶。

這裡以手機號碼12345678999為例,為了方便記住並保持長久記憶,我們通常習慣於把這11個阿拉伯數字分成三個組塊,即123;4567;8999。當然,也有人採取其它方法,如分成1234;5678;999這三個組塊。但不管採取何種方式,從本質上來說,都遵循於「7±2效應」的組塊規律。

回到「老母親」們所關注的孩子記憶差問題,根據「7±2效應」特點,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幫孩子提高記憶效果。

一是根據兒童的短時記憶容量特點,對孩子提出適度的記憶要求

已有研究發現,兒童年齡越小,記憶容量越小。因此,父母和老師應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記憶容量來提供相應數量的記憶材料,並提出適度的記憶要求,如對記憶內容進行合理組塊,減輕孩子的記憶負擔。

年幼兒童的記憶容量無法承載和負荷過多的記憶材料和過高的記憶要求,如果提出過高的記憶要求,不僅無法取得良好的記憶效果,而且會挫傷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成人要在孩子能力範圍內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的記憶力,而不是強迫孩子去死記硬背。

有些家長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應該讓孩子多學一點,甚至把小學內容提前到幼兒階段學習,無視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這不僅無助於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是激發孩子的記憶興趣

思想家歌德說過:「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興趣是孩子求知慾的體現,孩子對感興趣的東西往往會表現出很強的記憶力。從孩子的學習興趣出發,基於興趣而學習,會增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記憶效果也會更加理想。

因此,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有意識地激發孩子的記憶興趣,鼓勵孩子在興趣的指引下,輕鬆快樂地去記憶,這樣不僅記得快,而且記得牢。

反之,父母如果一味強迫壓制孩子學習、記憶,而不考慮孩子對記憶的學習內容是不是感興趣,不僅記憶效果不理想,還容易使孩子產生厭煩心理。不過,我們也要避免另外一種極端做法,就是以尊重孩子興趣發展為名,卻不進行任何的正向引導,而是放任孩子的興趣「野蠻」生長,這樣孩子的興趣很有可能會自動轉到手機遊戲、網癮等,這樣的教訓並不少見。可以明確的是,孩子的興趣是可以得到有目的的培養和引導的。

三是利用豐富的知識經驗提升組塊容量,從而擴大孩子童的短時記憶容量

短時記憶的容量有限,一般為7±2個組塊。一個組塊可以是一個數字、字母、音節,也可以是一個單詞、短語或句子。

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可通過改變組塊的容量來增加短時記憶的容量。組塊受到個體知識經驗和材料性質的影響,孩子如果知識經驗越豐富,組塊中包含的信息就越多,就越有助於幫助孩子記憶。

比如,我們要記住數字1900 1895 1949101時,可以將其分成三個組塊,即1840、1911和1949101。這樣我們就可將這三組數字和在中國發生的三大歷史事件,即「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日本籤訂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緊密聯繫起來,可使記憶變得簡單快捷。

為了使組塊中包含的信息更多一些,父母可引導孩子將已有知識和新知識相聯繫,搭建起知識網絡,幫助孩子擴大短時記憶容量。

04 兒童短時記憶7±2容量的實際應用

我們這幫老母親深知,「坐以待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主動出擊,迎難而上,才能幫娃化解成長路上的障礙。為此,這幫「老母親」也是群策群力,教孩子使用組塊記憶策略學習詞彙。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發現效果還真是不錯。這裡以二年級語文學科生字詞為例,相應的訓練策略步驟如下:

1、由「新」聯想「舊」。引導孩子分析新舊詞之間的內在關係,展開聯想,在大腦中形成新的組塊,從而記住新詞。例如,學習新詞「千層糕」,就可以引導孩子找出已學過的舊詞,展開聯想,如聯想到「蛋糕」「米糕」「雪糕」「糕點」等等,從而在新舊詞彙之間搭建起橋梁,達到舉一反三的記憶效果。

2、意義相近詞彙的聯想。漢語詞彙中有許多詞彙的意思相近,故在學習新詞時,父母可引導孩子通過意思相近詞彙的聯想,將這些詞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大的組塊。例如,學習新詞「河堤」時,可以擴展聯想到「海堤」「堤岸」「沙堤」等等;學習「泥濘」時可以想到「泥淖、汙泥、爛泥」等等。這樣,既學習了新詞,又掌握了它的用法,使記憶的組塊擴大。

3、設想情境法。設想情境法也是一種幫助記憶的方法,例如,我們把上面幾個生字詞串在一起,設想出一個有畫面感的情境:有一群學生穿過一條泥濘的小路,來到河堤邊,他們準備在這裡野餐,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糕點,比如千層糕、蛋糕、米糕等等。這樣有利於幫助孩子記憶相關的詞彙。

4、進行語義聯想。不同詞彙可以按照不同類別組成一個相互間有關聯的整體,比如要記憶「吃驚」這個詞彙,既可聯想到意思相近的詞彙,如聯想到「驚訝、驚異、驚奇、受驚、驚詫、驚訝、驚愕 、詫異」等;還可聯想到意思相反的詞彙,如聯想到「冷靜、鎮定」等。這樣做的好處是,通過語義聯想,不僅僅只是記住一個「吃驚」詞彙,還能通過近義詞和反義詞等的聯想來記住更多更豐富的詞彙,形成一個特殊的記憶組塊,和「以點帶面」頗有異曲同工之處。

當然,以上所舉的例子都很簡單,只是一個拋磚引玉。家長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舉一反三。

05 其它輔助提升孩子記憶力的方法

如果僅對信息進行組塊記憶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對這些組塊進行快速地聯想,比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對組塊信息圖像化、遊戲化、故事化等,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記憶水平。

1、圖像形象法。看圖像是一種最直觀形象的記憶方法。形象、直觀的圖像有助於幫助孩子理解所要記憶的內容,並保持長久的記憶。

2、音樂輔助法。對一些陌生的、識記有難度的內容,父母有條件的可以將之編成歌謠,讓孩子在輕鬆的音樂中反覆聽或誦讀,從而有效識記;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上網搜索,一般也能找到相關的內容幫助「組塊」記憶。

3、策略歸納法。父母有意識地教給孩子歸納、分類、聯想、比較等有效的記憶策略,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記憶力。

4、遊戲參與法。兒童的特點就是愛玩遊戲,父母通過引導孩子參與玩遊戲的方式,可以讓記憶內容既有趣好玩又好記,而且也記得牢,不容易被遺忘。

5、故事表演法。以故事表演的方式能夠幫助記憶某些知識性的內容。表演時讓孩子儘可能動用多個感官共同參與,這樣有助於提高記憶效果,很長時間都不會被遺忘。

總之,父母要利用各種場合與時機,潛移默化地教給孩子記憶策略,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結語

「7±2效應」給我們最直接的啟示就是:兒童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父母要充分考慮這一特點,合理地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利用短時記憶容量有限這一特點,採用科學方法,將大量的信息內容組成少量的組塊(一般在7±2之內),使孩子能又快又牢地記住所學的內容。

如果家長能掌握並運用好這一規律,就自然不會再遇到孩子記不住東西的煩惱了。

相關焦點

  • 孩子記憶力差?巧用「7±2」效應,組成記憶模塊,記得又快又牢
    記憶力好的人最多能回憶起九個數字或字,這就是著名的「7±2」模塊。5,7,或9,這些數字在說明著什麼呢?兒童短時記憶容量的特點人腦的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種。其中,短時記憶也被稱為工作記憶、操作記憶或者電話號碼記憶,它是指信息在短暫的、一次性的呈現之後,保持在一分鐘以內的記憶。
  • 家長巧抓3個記憶力黃金期,讓娃記得又快又牢
    1)根據有關研究表示,如果人不停地從事看電視看手機這樣的行為,會從一定的程度上造成孩子記憶力的下降,因為孩子在用電子產品的時候,大腦會一直處於運行的狀態,會造成孩子的頭腦被過度使用的情況。2)電子產品中的畫面大多是比較精彩刺激的,相對比起來學習就是一種相對枯燥的事情,當孩子看多了電子產品再進行學習時,就難再滿足與學習帶來的刺激,而影響學習的專注度。
  • 心理學:想記得牢記得快?想說話好聽?試試「自我參照效應」
    我們偶爾可能會發現,和自己有關的事情,會記得特別快,特別牢。或者,當我們剛買了一部手機,就會發現滿大街都是這種手機。這是怎麼回事呢?-2-自我參照效應已經為許多實驗所證實。對於這種效應的解釋,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精細加工說:在記憶過程中,這些事物在頭腦中被進行了精細加工,與頭腦中的已有知識之間建立了更多的聯繫,因此回憶時的提示線索更多,回憶效果更好。
  • 寶媽親測,孩子不洗澡,巧用「讓步效應」,讓娃愛上「洗刷刷」
    這裡,為大家介紹一個親歷過非常有效的調節方法,即巧用「讓步效應」,讓孩子零哭鬧完成「洗刷刷」。「讓步效應」又稱「得寸讓尺效應」或「先大後小效應」,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提出了一個大要求後再提出一個同類性質的小要求,這一小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輕易地接受的現象稱為「讓步效應」。
  • 孩子背誦能力差,家長可巧用7±2法則提供幫助,增強記憶效率
    最讓他沮喪的是,他們班的一些同學總是能又快又好的背會,可他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怎麼也記不住,我聽了這件事也很為他心急。那怎麼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背誦呢?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吧!2、認為長時間的閱讀能讓孩子記得更牢當孩子記不住的時候,很多家長就讓孩子坐在那使勁看、使勁背,他們覺得孩子只要花的時間足夠長就肯定能記住,但其實這種方式並不會有很大的效果。
  • 孩子記憶力需要訓練,用對3個方法,孩子記得又牢又快
    對於記憶能力差的孩子來說,雖然也在反覆的讀詩句,但是往往需要花費別的孩子幾倍的時間才能完整地把詩句背下來。孩子記得越多,學得越快,記憶力培養需要家長用對方法1、遊戲訓練法顧名思義,這種方法就是通過遊戲的方式來訓練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 我發現了一個讓娃記憶力翻倍的小秘密……
    1、串聯記憶——諧音編碼看著數字0、1、2、3、4、5、6、7、8、9,看娃對每個數字能想到什麼呢?比如:0:鈴鐺,1:大姨,2:愛心,3:傘,4:寺廟,5:跳舞,6:柳樹,7:騎馬,8:爸爸,9:救命。我和娃在練習的時候,有的數字說的都是不一樣的,這都沒關係,可以按娃喜歡和熟悉的來。
  • 3個簡單方法培養寶寶記憶力,讓他記得牢、學得快,腦袋變靈光
    2.形象記憶佔優勢幼兒園的老師在教孩子們認識數字時,如果老師說這是「1」,孩子們記起來就比較費勁,但是如果老師說數字1像鉛筆細又長,孩子們可能一下子就記住了,因為孩子們對什麼是鉛筆有一個很鮮明、生動的感知,這比單純的告訴他這就是「1」要容易記得多。
  • 3-6歲是孩子拼音認知敏感期,3種趣味方法,讓娃學得快記得牢
    3種趣味方法,讓娃學得快記得牢1、分類學習字母,尋找發音的規律我們都知道漢語拼音一共有很多種類型,比如聲母、韻母、鼻韻母、複韻母,之所以這樣分類,就是因為能夠方便人們記憶,讓孩子根據發音的規律和類別來學習,效率更好、記得更牢固。
  • 5個提升記憶力的小技巧,每天堅持,孩子學東西快,記得牢
    記憶力可以說是一種舉足輕重的能力,孩子的學習離不開背單詞、課文和公式。記憶力差的孩子,剛背完的單詞和課文沒多久就忘了,在學習上很受拖累。縱觀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擁有超強記憶力。學界泰鬥錢鍾書擁有「照相機式記憶」,書只需要看一遍就能成誦;哪怕是幾十年前看過的舊書,也可以用英文大段大段地背誦、翻譯出來。
  • 提高記憶力有3個「高效時段」,孩子利用好,背得快記得牢
    提高記憶力有3個「高效時段」,孩子利用好,背得快記得牢老師經常安排作業——背書。 對一些孩子說,這兩個簡單的詞很困難,怎麼著都背不會,所以父母很擔心,總是在想怎麼能幫助寶寶很快記住呢?2、起床後一小時如果能在晚上做背書,起床後一小時繼續背書,會很輕鬆自然地背誦完整內容,休息一晚後,早上的精神狀態會特別好,記憶效率會特別高。 而當天的計劃是早上背書,這意味著在一天的起跑線上獲勝,一天的學習都會輕鬆愉快。
  • 孩子記憶力最佳的三個黃金階段,背書效率高,讓娃抓住學習不發愁
    家長們,別發愁,其實孩子的記憶力強弱也是分階段的,不是一味熟讀就一定會背誦,就算會背誦了也不一定記得牢。所以,家長要明白:孩子在記憶力最佳的三個黃金階段,背書效率高,讓娃抓住學習才不發愁。早上孩子醒來,身體經過一夜的休整,狀態達到了最佳,大腦思維也更加清晰,所以此時如果背誦東西的話,記憶力會非常好。所以,很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早起背古詩、背單詞,這樣確實效果更好。畢竟,孩子的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疲勞感消失,沒有了新的記憶幹擾,記憶能力自然最佳。因此,家長們可以讓孩子抓住早起後的一個小時,用來背誦他們覺得最難記憶的東西。
  • 巧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幫娃提高記憶力,五次滾動複習法好用
    艾賓浩斯在研究實驗中發現,首次學習後,過20分鐘之後,記憶的內容很快就會被遺忘,保持下來的僅剩58.2%;過1小時之後,剩44.2%;再過1個月之後,還能記得21.1%。這說明,人類的遺忘遵循著「先快後慢」的原則。
  • 科學用腦增強記憶必要看這裡,提高記憶力的9個訣竅
    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鍊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從現在開始,保持良好的心態,克服遺忘,我們一起去尋找打開記憶之門的鑰匙!
  • 孩子記得快忘得也快?短期記憶如何變成長期記憶?試試這三種方法
    對於孩子的學習,許多家長都煞費苦心,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會發現,孩子們的記憶力似乎十分的差。明明是學過一遍的知識,沒過多久就忘了,這一點也讓許多家長感到苦惱。柳小姐是一個非常在乎孩子成績的家長,再加上孩子現在正處於學習的關鍵時期,所以柳小姐對孩子的學習格外關注。
  • 3-6歲是孩子拼音認知敏感期,3種趣味方法,讓娃學得快記得牢
    3種趣味方法,讓娃學得快記得牢1、分類學習字母,尋找發音的規律我們都知道漢語拼音一共有很多種類型,比如聲母、韻母、鼻韻母、複韻母,之所以這樣分類,就是因為能夠方便人們記憶,讓孩子根據發音的規律和類別來學習,效率更好、記得更牢固。
  • 九個方法增強記憶力, 過目不忘記憶力訓練!
    1增強記憶力的九大方法1.注意集中增強記憶力: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幹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 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2.興趣濃厚增強記憶力: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對象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得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4.及時複習增強記憶力: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
  • 記憶力衰退?以下幾種高效提高記憶力方法快收藏起來吧、
    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記憶的,分為兩種能力:①儲存能力指的是我們記得有多牢只會加強,不會變弱②提取能力指的是我們能多快找到對應的記憶,如果不經常使用就會減弱。 如今現代社會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年輕人的生活狀態也越來越差,日常生活品質不高,睡眠日夜顛倒,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工作壓力加大,等等。
  • 孩子記得快忘得也快,短期記憶如何變成長期?教你三個方法改善
    孩子的記憶是有規律的,有些娃雖然學得快,可忘性也很大。他們前一天學習的東西,第二天就會全忘光。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會很抓狂,但生氣也沒用。大家應了解孩子的記憶規律,幫助他們把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使學到的知識更牢固。
  • 年齡越大,記憶力越差?都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這一點
    我想說,強大的記憶力並不靠天賦,普通人也完全可以訓練成「最強大腦」。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正在吃「記性差」的虧,特別想提升學習和工作效率的話。不妨花5分鐘看看,我是怎樣靠科學的記憶方法,從成績一般的農村娃逆襲成《最強大腦》節目組金牌教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