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考試丨學完《正信的佛教》,來測測你到底有多正信!

2021-02-07 那一座廟


丨結業考試&結業證書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參加結業考試,領取結業證書!



你們喜歡的、刺激的、驚喜不斷的共讀結業考試又來啦!(此處應該有掌聲)


本次共讀,我們學習的是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一書,這本書,學習時間也是歷次共讀最長的20天。20天的時間過去了,你還記得書中的多少內容?又是否樹立起了對佛教、佛法的正知正見和正信呢?


學習,特別是對經典的學習,需要不斷的重複,就像修行一樣。


還是那句老話:「溫故而知新」,如果您還沒來得及溫習一遍《正信的佛教》,建議您還是溫習後再來考試(點擊這裡開始溫習:《正信的佛教》課程回顧),不僅僅是為了考試的好成績,更是對自己負責。



本次結業考試,從《正信的佛教》一書中,整理出了26道單選題,大家的考題會從這26道題中隨機選擇10道。


每道題答題時間為2分鐘,時間很充足大家仔細看清楚了再答題。同時,根據大家的建議,取消了倒計時顯示,讓大家不至於太過緊張。


選擇選項後,會出現一個是否確認的提示,以防止大家誤點而選錯選項。


每道題,若您回答正確,則進入下一題;若回答錯誤,會有正確答案的提示,以及查看正確答案的解讀。


當然,明天也會公布全部26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像平時打卡那樣,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參加結業考試,檢驗這段時間以來的學習成果!考試完成後,即可領取本次共讀的結業證書~


需要說明的是,本次考試只有一次機會,請大家準備好後再開始答題。


最後,不管考得好壞、得分高低,都要勇敢的把結業證書秀出來喔~因為,不論是展示優秀的一面,還是面對真實的自己,都是改變的第一步~


現在開始

加入全國首個佛學經典共讀社區

和十萬師兄一起

組隊對抗惰性

▼▼▼


點擊閱讀原文,開始結業考試!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最成功佛教組織,六萬會員,享譽世界丨漢口佛教正信會
    佛教正信會以太虛大師為精神導師,成立了正信佛教演講所,定期禮請武昌佛學院的法師和武漢地區各大叢林寺院的高僧大德演講佛法,太虛大師每年都來正信會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極大地提高了武漢地區佛教四眾弟子的佛法知識、文化素質和道德情操,為佛教的傳播提供了正能量。
  • 《正信的佛教》第16講丨佛經真的很難讀懂嗎?我們應該以怎樣的順序讀經?
    佛教的正法,應向佛經之中探求,對於佛經的記載,卻可保留各自的審察態度(是指如有審察能力的話)。但從大致上說,流行於現世且有史實可考的佛經,都是值得人們去信受奉行的,因為各經的主要思想都是正確的,偶或有些名相數位見解及傳說等的出入,也是枝節問題,而非根本問題,故對一般的人來說,不得懷疑佛經的可靠性與真實性。
  • 廈門市佛教人士研修班在中國人民大學圓滿結業
    廈門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廈門梵天寺住持仁慈法師作為學員代表在開班儀式上發言中說道:廈門佛教各寺院、部門的負責人難得有機會一同走進中國最高學府,會聚一堂,來進行集中學習。因緣殊勝,機會難得。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培訓學習。不僅僅是豐富自己的知識,更是一次自我反思,一次充電,一次自我提升。將把學到的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 2018佛教英語培訓班圓滿結業
    頒髮結業證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珠海普陀寺) 傳燈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珠海普陀寺) 2018年7月17日,中國佛教英語交流基地——珠海普陀寺隆重舉行「2018佛教英語培訓班」結業儀式暨圓滿傳燈法會。
  • 廣東韶關南華禪寺第二屆「曹溪正信」禪修班招生簡章
    「曹溪正信」禪修班是在南華禪寺方丈傳正法師的慈悲倡導下,由南華禪寺曹溪佛學院舉辦,旨在為在家居士提高佛學素養。禪修班以學修般若經典為宗旨,貴在啟發學員悟入心中清淨覺性,彰顯佛性「覺、正、淨」之妙用,契入微妙「曹溪禪心」。走進南華,親近六祖,踐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之妙理。為在家居士樹立正見、正信與正行之培養,及佛學實踐平臺,提升心靈智慧,成就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煩惱。完善自我,構建和諧。望廣大佛教在家二眾、有緣信士踴躍報名,同成佛道。
  • 基督徒信仰的歸正與復興「正信、正知、正火、正德、正工」
  • 正信佛教,詳解什麼是外道——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
    外道有四種:(一)真實外道第一種是真實外道。比如說道教,它不說它是佛教;基督教,它也不說它是佛教;伊斯蘭教,它也不說它是佛教,這就是真實外道。這個同佛教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因為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那你要去天堂,或蒙神接引,那是其他宗教的歸宿,那是各有因緣,不能混為一談!雖然可以互相尊重欣賞!
  • 佛教信仰的十種正信抉擇
    它一定是寬坦可行,而絕不是特別陡峭、特別嚴峻、而讓大家覺得沒有接受餘地的。第一種正見:皈依是目的,而不是起點。我們要把皈依佛教當成一個結果,而不要把皈依當成了一個信仰的起點,不要設定這麼高的一個門檻,讓別人有一些選擇的餘地。第二種正見:佛教信仰是具備理性的實踐。
  • 佛教四種最好的「護身符」,你有嗎?
    在佛教裡,常常聽有「護身符」一說,能夠幫助人們逢兇化吉、消災解難,化解流年不利等等,真的有這種「護身符」嗎?我們要知道,佛教裡其實並沒有什麼外在的事物能夠幫助人消災,如果認為有外在存在的事物具有某些神秘力量,這種思想是愚痴的。
  • 2018講經法師佛教英語培訓班圓滿結業
    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杭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黨組書記、局長邵根松,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主任、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等三人先後在結業儀式上致辭。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一處處長吳夢寶、副處長樓躍文,杭州市民宗局宗教處處長胡勝軍、杭州市佛教協會秘書長錢儉忠、杭州靈隱寺監院覺恆法師、義廣法師、智光法師等以及培訓班師生60多人出席了結業儀式。
  • 高僧語錄:太虛大師說佛教對人類有五層積極意義
    一代高僧太虛大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太虛大師全集》:「佛教與吾人之關係:一者,佛法是人人好覺悟、好平等、好自由、好普濟之共通本性。二者,人人不好迷信、邪信,好正信、悟信,惟佛教能令人人悟自心之佛而信自心之佛教,絕無一點迷信、邪信而得極圓滿之正信、悟信。三者,佛教能滿足人心之宗教上要求。四者,佛教能滿人心學理上之要求。五者,人人皆欲於世界人生兩問題得究竟之解決,惟佛教能得究竟之解決。」註:太虛大師(1890—1947),近代著名高僧,法名唯心,字太虛,號昧庵。
  • 正信「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即是佛、法即是道
    世間上很多人都是屬於初信、屬於一種民間的信仰,只是在事上信,沒有在理上紮根。怎麼樣才是正信?假使信仰觀音,要了解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所以自己也要學習這個精神。觀世音菩薩久遠劫前修耳根圓通,成就三十二應身,名「正法明如來」。所以真正的觀音就是耳根圓通、如來自性、安住正念、安住正定、大慈悲心。
  • 整個佛教的精髓,就是這四句話,一定要牢記!
    任何人學佛最開始,都需要先去了解佛教,不了解就開始盲目修學,那不是正信,很多人因為對佛教不了解,學佛之後,越學離佛越遠。很多人都把佛教當成了神教,其實真正的佛教,並不是求佛拜神,而是要依照佛法,來修行自己。
  • 人格魅力測試:測測你在別人眼中有多迷人?
    他們身上像是有一種魔力,能輕易地俘獲別人的好感和信任,和他們相處,會讓你感覺如沐春風。或許,你還曾在心底幻想過能夠成為跟他們一樣的人。就像是《想見你》中的陳韻如,想要努力變成黃雨萱那樣。17歲的女高中生陳韻如,性格孤僻內向,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學校,她都是最沒有存在感的那一個。
  • 《金剛經》第6品《正信希有分》
    《金剛經》(第6品《正信希有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 "第一期全國佛教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在文殊院結業
    宏度法師祝賀學員們結業(圖片來源:鳳凰佛教)學員們領取結業證書(圖片來源:鳳凰佛教)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宏度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教育培訓部妙戒法師、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王紅蕾,以及培訓班授課法師出席結業式,並為學員們頒髮結業證書。結業式上還同時舉行了學員成果——裝裱修復作品展示。本次培訓班於8月29日在文殊院開班,是在文化部、國家宗教事務局的指導下,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和中國佛教協會聯合主辦,成都文殊院承辦。
  • 微信測測你的聲音有多撩人怎麼玩?微信測測你的聲音有多撩人玩法分享
    微信測測你的聲音有多撩人怎麼玩?微信測測你的聲音有多撩人玩法分享 微信測測你的聲音有多撩人怎麼玩?這個小測試是最近微信剛推出的一個非常特別的小玩法,大家都在問這個測試是怎麼玩的?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這個活動的具體玩法,還不清楚的小夥伴還在等什麼呢?
  • 學佛需正信,在家修行的7條假禁忌,你中了幾條?
    佛法裡面講信、解、行、證:信,就是要對三寶具有正信;解,就是對佛法義理獲得正解;行,意思要依法修行;證,通過修行而求得證果。擺在第一位的就是要信自,而後再信他。只有把佛所教你的這些智慧和教誨統統都落實這才叫信佛。否則,盲目講求一些真真假假的儀式,那都不是信佛。佛陀說,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在家裡禮佛,一些規矩需認真恪守,一些禁忌不必強求,只有帶著一顆赤誠之心,才能修得善良心、修得慈悲心、修得功德圓滿心。
  • 仰信、智信、證信,是佛子信仰的相繼次第
    ▲蕅益大師以「六信」原理,講說信仰的境界漢傳佛教歷史上,明代高僧蕅益大師曾以「六信」的原理,開示了信仰三寶的次第,即理即信、名字信、觀行信、相似信、分證信、究竟信。「理即信」指眾生從未聽聞佛法,但卻具足佛性,在理性上具足信仰的可能。
  • 佛教:考試求神拜佛到底有沒有用?
    很多父母每逢孩子有大型考試,比如說中考、高考、考研究生等,都會到寺廟裡去拜拜菩薩,上上香,特別虔誠,希望佛菩薩能夠保佑自己家孩子考試順利,能夠高中。甚至會在佛菩薩面前發願,若孩子能夠考上,自己會兌現當初的諾言來還願。還有些家長會請寺廟裡出家人做佛事,有超度、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