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這本書印刷千本只賣一本,日本卻視為寶貝,從此崛起領先中國

2020-12-11 萌寵笑園

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寫了一本《四洲志》,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後來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整理改編出一本《海國圖志》,不得不說的是也就是這本書,從此改變了日本與中國近代史以來的地位和水平。

其實在近代東亞歷史上,日本和大清王朝一樣實行的閉關鎖國,無論德川幕府還是貧民百姓都是很排斥外來文化的,而且也都面臨外來侵略。

大清在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不斷受到侵略,日本從1853年美國黑船事件開始,也不斷面臨西方國家的侵略,為此,不斷的開放口岸貿易,籤訂不平等條約。

但是,為何封建思想同樣頑固的日本突然能夠在1868年全面學習西方,師夷長技以制夷,領先中國近百年,突然暴起呢?這主要得益於一本書,一本中國人看不上,遭到拋棄的書。這本書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寫的《海國圖志》,主要介紹了西方各國的經濟、文化、地理、軍事、科技等全方位的內容。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於,讓民眾開眼看世界,讓統治階層看到,我們與西方的差距,不能再妄自尊大,要師夷長技以制夷,才能強盛國家。但是,這本書自從面市開始就沒能受到清朝國人的關注,就第一期印刷了1050本,一年時間只沒賣出去一本,自此再也沒有再次印刷。而當時流行的書都是儒家經典,忠義廉恥等。

但是,恰在此時,一名在大清的日本商人看到此書,如獲至寶。當即帶回日本,開始印刷發行,而從1851年開始,《海國圖志》在日本開始盛行,在5年內重新印刷了20多次,而且每次印刷量都十分巨大,尤其是在面臨侵略的日本,魏源那句「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被日本朝野,民眾廣泛接受,這位後來的明治維新創造了開眼看世界的基礎。

一位日本專家總結,日本之所以能在短期開始維新,主要在於《海國圖志》在日本的流行,它比教科書還珍貴。梁啓超當年也評價,「《海國圖志》直接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

有了民意、朝野基礎後,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師夷長技以制夷,很快國力暴漲。在1894年甲午戰爭大敗大清,籤訂了《馬關條約》,自此日本領先中國近百年時間。

相關焦點

  • 中國扔掉的一件寶貝,卻造就了日本的崛起,果然多年後被狠打!
    然而,日本方面早就是蓄謀已久,清朝對日本的態度卻是低估的。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中國扔掉的一件寶貝,卻造就了日本的崛起,果然多年後被狠打!
  • 中國有一寶貝沒有珍惜,被日本人撿走嗎,日本隨之崛起
    日本雖然只是一個島國,但是他們卻非常的團結,當時日本決定建立海上艦隊的時候,其實國庫裡並沒有多少錢,但是全國人民一起捐款為日軍購買了比北洋水師更加先進的艦隊,這支艦隊讓日軍在甲午戰爭中勝利,獲得了大量的賠款,從此日本真正的崛起了。那麼為什麼日軍這麼的團結呢?
  • 中國:什麼寶貝?誰要誰拿走,一國:你不要我就拿走了,迅速崛起
    假如有人說,一本書成就了一個國家,你會不會覺得有些誇大其詞?其實,歷史上還真有一本這樣的書,這本書雖然是中國人寫的,但它成就的不是我們中國,而是另一個國家,因為中國棄之如敝。這本書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海國圖志"。
  • 面積不到15平米,一周只賣1本書,卻成了日本最火的書店!
    在日本東京,寸土寸金的銀座,就有這樣一家書店,面積不到15平米,一天只開6個小時,一周只賣1本書,卻在大批實體書店倒閉之際逆襲而上,只用了半年就開始盈利,成了日本最火的書店!這讓森岡開始重新思考,與其把全世界放在讀者們面前,給他們無數個選擇,不如每周只為他們精選一本好書,在信息洪流的時代
  • 劉慈欣《三體》在日本搶脫銷!5天8次印刷,網友:真正的文化輸出
    劉慈欣《三體》在日本搶脫銷!5天8次印刷,網友:真正的文化輸出2019年,中國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的成功,讓劉慈欣這個人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從此這個一直在幕後的科幻小說作者,走到了臺前。緊接著就是他《三體》的爆火!而《三體》這本書也代表了中國科幻的水準,甚至是已經達到了世界級的水準!
  • 這本書,被許多人視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
    其中多數詩歌的主題為「四季」和「戀歌」,表現對四季的觀察與欣賞,四季流逝的感悟,以及對愛情之複雜的細膩刻畫,在主題和意趣上奠定了此後日本文學的基調,影響甚遠,「至今許多評論者仍視此書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
  • 日本稻荷神社以「千本鳥居」聞名,也是《元氣少女緣結神》靈感地
    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是日本全國約四萬多所的稻荷神社的總本山(日本宗教用語,意為總社),它以神社內的「千本鳥居」而聞名。位於本殿後方的稻荷山是神聖的場所,據說祭神就坐鎮此地。稻荷山又稱「御山」,如果體力足夠巡遊參拜稻荷山的三座山峰被稱為「巡御山」了。
  • 日本歷史上最為首都最長的城市,這裡的千本鳥居真的有一千座嗎?
    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乃是遍布日本全國3萬餘座稻荷神社的總社本宮。也是京都市內最古老的神社之一。這個神社是日本最美麗,最神聖的神社,日本人非常崇敬他,因為神社就是人們祈福的地方。日本自中世紀開始將狐狸視為稻荷神的使者,全國的稻荷神社也都幾乎都以狐狸代替狛犬。稻荷神與狐狸的關係,是出自於倉稻魂命的別名「御饌津神」(みけつのかみ)。狐狸的古名為「けつ」,因此「みけつのかみ」便以諧音被解釋為「三狐狸神」了。
  • 任性只賣一本書?探訪東京「一室一冊」書店
    偶然路過的日本婦人客氣地進來探問:「打擾了,請問這裡是畫廊嗎?」  老闆森崗督行回答:「您好,這是書店。只賣一本書的書店。」  只賣一本書,大概要算世上藏書量最小的書店了吧。  【「多數讀者並不知自己需要什麼」】  敢在寸土寸金的銀座如此「任性」的,就是近來日益受到關注的日本森岡書店。
  • 日本京都最受外國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 千本鳥居
    伏見稻荷大社,是一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內的神社,是遍及日本全國各地約四萬多所的稻荷神社之總本社,以「千本鳥居」而聞名,也成為遊客最喜歡去的景點之一。伏見稻荷大社位於稻荷山的山麓,在傳統上整個稻荷山的範圍都被視為是神域(聖地)的範圍。伏見稻荷大社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自古以來就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除此之外也配祀包括佐田彥大神、大宮能賣大神、田中大神與四大神等其他的神明。
  • 日本最美建築:千本鳥居,有人認為起源中國,也有說是印度
    鳥居,是日本神社的附屬建築,雖為附屬建築,但顏值非常高。它類似我國的牌坊,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最有名氣的鳥居要屬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如圖)。有人認為它源自神話《古事記》,有人認為它源自某種建築,除了中國牌坊,還有日本本土冠木門起源說,更有甚者認為是與印度牌坊有關。但個人覺得,日本鳥居很像我國牌坊。鳥居的主要結構由兩根柱、柱上的笠木和島木、插入兩柱間的貫三部分組成,有的上面還掛有題字牌匾。材質一般為木質,也有鋼鐵水泥築成,通常塗有朱紅色漆(也有認為是橘紅色)。
  • 日本賣到脫銷的《三體》,在韓國才賣400本,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2019年7月,《三體》日文版正式發售,發售後引發了熱潮,大批量的畢本粉絲瘋狂購買日文版《三體》,書剛開賣一周就多次增加印刷。發售當天就臨時加印了2批,第二天又加印2批,現在已經印刷到第10批了,累計的印刷量達到了86000本。但是,在韓國《三體》卻遭受到了冷落。
  • 世界上最有價值的3本書,一本出自中國,一本被比爾蓋茨買走
    世界上最有價值的3本書,一本出自中國,一本被比爾蓋茨買走世界歷史經過長時間的沉澱與流傳,許多記載歷史的古書也是慢慢的浮出水面。但是這類古典書籍本身的價值只有那些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發掘,因為它們是有同樣智慧的古人寫出來的書籍,用金錢來衡量它們就是庸俗了,他們本身所蘊含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但是這麼多古書勢必會有一些更加精益求精的典籍。其中小編所知道的就有三本有著無可比擬的價值的古典書籍,被稱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3本書,其中一本出自中國,還有一本被比爾蓋茨買走!
  • 又一日本家電巨頭崛起,「隱藏」在中國42年,領先格力、美的!
    又一日本家電巨頭崛起,「隱藏」在中國42年,領先格力、美的!在以前,我們國內的整個家電市場幾乎被很多的日本品牌壟斷,比如說東芝、夏普等品牌。到後來,我們國家的自主品牌開始發力之後,憑藉著產品性價比更高的優勢獲得了新一輪洗牌成為了市場主導者,打敗了很多的日本知名品牌。不過,在這些日本品牌中並不包括「日本松下」。松下電器在1918年的時候成立,到現在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最開始的時候,松下並不是做電器的,而是做的燈泡插座。
  • 這九本書提升你的品位和格局
    本書向讀者展示了一位兩千年前擁有獨立人格,理想主義和奮鬥精神的無畏勇士。如果家裡只保留十本書,這本書必須是其中一本。錢穆先生的這本小書對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的政治制度變遷進行了深刻的解釋和闡述,回答了上述問題。一本薄到只要2小時就能讀完的書,卻參透了2000年來中國政治運作的核心,國運在得與失間的轉移,解除國人對中國文化的過度批判和自卑心理。
  • 15本書只賣99元還包郵,他們沒瘋,但怎麼掙錢
    喜歡看視頻的網友,最近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廣告——10本書或15本書,只賣99元還包郵。平均下來,1本書9.9元或6.5元。做生意的人,沒有一個是傻瓜,那麼這些人是怎麼掙錢的?第二類,廣告語通常是「窮人從不看,富人熬夜看」,或者「窮人從不看,富人只看不說」,或者「放下手機,認真讀完這15本書,再也沒有人可以小看你」,或者「放下手機,看完這15本書,你會變得越來越優秀」。廣告語也不錯,目標定位是低收入群體或者希望改變命運的「窮人」。
  • 編輯詳解一本書的誕生:看書只挑出版社的才是山炮!
    如果不是為了收藏或倒賣舊籍秘本的話,一本書的價值只與它所承載的抽象內容的品質有關。但對出版方或者編輯而言,圖書首先也是商品。選題論證是做書的第一個環節,出版方無論是準備策劃一本全新的圖書,還是決定去引進或競價一本外文書、重版一本老書,選擇背後都有被放棄的「累累屍骨」。
  • 科技崛起!實業崛起!中國崛起!
    在中國民族工業最落魄的時候,他扛起了實業救國這面大旗!他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為中國的紡織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張謇的人生,是一代有民族情懷的實業家真實寫照,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實業!記得那首歌怎麼唱嗎?
  • 中國有本書,曾禁止讓國人看,傳到日本,日本人看後:寫得太好了
    雖然書中說的是宋朝的事,但是這本書面世後,當時的崇禎皇帝就非常生氣。他怕老百姓讀了這本書,都去學宋江、晁蓋造反,所以就把這本書給「禁」了。到了清朝,「文字獄」更加恐怖了。乾隆就曾經下令,把凡是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書籍全部給銷毀了,只留下「乾乾淨淨」的四庫全書,給老百姓看。
  • 這本書只記錄了一個數,卻賣脫銷了!真相是……
    嗯,整本書除了密密麻麻的數字還是密密麻麻的數字。  就這樣一本書,在網上賣到了脫銷,還一舉躥上了數學相關暢銷書排行榜第一位。  下單的朋友們,你們買了真的會看嗎?生活中,我們其實有很多人買了很多「閒置書」,隨便問問身邊人,萬千圖書真是有萬千個閒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