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32年過去,那個孩子現狀如何

2020-10-22 歷史文社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種能解決不孕不育群體的技術——試管嬰兒。它是指人工讓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受精並進行早期胚胎發育,到一定時間後再將受精卵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該技術是由英國的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與產科醫生派屈克·斯特普託共同研究出來的,全球首例試管嬰兒於1978年7月25日誕生在英國。而我國第一例試管嬰兒於1988年誕生,32年過去了,當初那個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甘肅禮縣鹽關鎮有一對夫妻,男的叫左長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話不多。女的叫鄭桂珍,是一名鄉村教師。倆人結婚10多年了,一直沒有愛情的結晶,他們很著急。這些年來,他們看了不少醫生,吃了不少藥,甚至試了很多偏方都沒有用,鄭桂珍依然沒有懷孕。醫生檢查的結果是,她雙側的輸卵管不通,所以婚後肚子長年沒有動靜。隨著年齡的增大,夫妻倆越來越著急。雖然可能希望很渺小,但38歲的她沒有放棄,仍然相信將來能有寶寶。

一天,鄭桂珍正在聽廣播,聽見廣播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在做有關試管嬰兒的研究,可以幫助像自己一樣的輸卵管不通的患者懷上孩子。即使不知道試管嬰兒是什麼,她也願意去嘗試,因為她想成為母親。於是,夫妻倆幾經周折找到三院的教授張麗珠,她是我國輔助生殖技術的權威專家,向其說明了情況,張教授答應試一試。

當時的醫療條件和技術比較落後,無法很好地取出卵細胞,張教授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開腹取卵」。醫院裡只有一根取卵針,針頭不鋒利了,便拿到鐘錶鋪去磨一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困難,她都想辦法克服了,團隊成功從鄭桂珍的體內找到了卵細胞,完成了體外受精。過了一段時間,張教授把受精卵移植到了鄭桂珍的子宮裡。鄭桂珍和左長林非常高興,終於要有孩子了。懷孕期間,夫妻倆又激動又擔心,各方面都非常注意,生怕出什麼差錯。

1988年3月10日,鄭桂珍在張麗珠教授的幫助下,生下了一個女孩兒。她給孩子取名鄭萌珠,「萌」是萌芽的意思,「珠」是取自張麗珠教授的名字,以表達感謝之情。鄭萌珠生下來的時候,體重接近8斤,身高52釐米。她的到來,給家裡增添了很多喜悅。她八個月時就會叫爸爸媽媽,可把夫妻倆樂壞了,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在父母精心養育之下,鄭萌珠健康成長,很少生病,活潑好動,長得很像鄭桂珍。2009年,她考上了西安西京醫院,畢業後回到了她出生的北醫三院工作,是生殖醫學中心的一名工作者,負責檔案管理。後來,鄭萌珠結婚了。2019年4月15日,她在三院產下了一名男嬰。如今,一家人過著平凡但很幸福的日子。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如今32年過去了,她現狀如何?
    左長林夫婦曾經就是其中的一員,但是在他們身上,「奇蹟發生了」——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如今32年過去了,她現狀如何?雖然當時社會對試管嬰兒多有微詞,但是鄭桂珍實在太渴望有自己的孩子了,即使只有一絲絲希望她也要把握住,於是她答應了張麗珠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
  • 32年過去了,國內首例試管嬰兒現狀如何?不少人要「失望」了
    「真不公平啊,為什麼懷孕對於你們來說那麼輕鬆」這是一個備孕5年都沒能懷上孩子的麗麗發出的感慨麗麗從小就非常喜歡孩子,在沒結婚之後就幻想著要生個雙胞胎,最好是一兒一女,但是命運卻如此的不公,麗麗艱難備孕了5年身體都沒有任何反應,最近有朋友建議麗麗去做試管但是麗麗卻說:
  • 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已降生32年,她現在過得怎樣?網友:成才了
    」已降生32年在32年前,國內首例試管嬰兒誕生,這件新鮮事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那時候人們除了在民間採用其他方法來來受孕,成功率都不容樂觀,然而這項技術讓那些不孕不育的人們看到了希望。當時重重困難也難不倒中國向前探索的精神,在張麗珠帶領的團隊下,1988年3月10日最終成功誕生了國內首例試管嬰兒
  • 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已32歲,如今她怎麼樣
    結婚之後,多數家庭都希望孕育自己的孩子。這個孩子被很多人視為血脈的延續,夢想的起點。可是少數人由於身體原因,無法孕育自己的骨肉。在沒有「試管嬰兒」生殖輔助技術之前,這成為很多人一生的遺憾。「試管嬰兒」成了很多家庭的福音。 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已32歲,如今她怎麼樣了?
  • 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已經32歲了,現狀如何?讓不少人「失望」了
    中國第一位試管嬰兒已經32歲了,她的現狀打臉了無數人1988年3月10日,對於所有的媽媽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中國第一位試管嬰兒的出生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震驚了無數的媽媽。如今距離國內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的出生已經過去了32年,這位在當時人眼中是「怪胎」的孩子健康地生活著,甚至去年還順利自然分娩,產下自己的寶寶。鄭萌珠用自己的美滿生活打臉了當初「不看好」她的人。
  • 「試管二代」誕生記:32年,成就兩代母親的孕育人生
    1988年3月10日8時56分,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在北京誕生。出生時體重3900克,身長52釐米。 當這個出生後就貼著「試管嬰兒」標籤的女孩漸漸長大,戀愛、結婚、懷胎、分娩、終為人母,她知道,母親曾經為她咬牙付出的堅持是多麼的不容易。 鄭萌珠是中國大陸第一例試管嬰兒。生於1988年3月10日的她,31歲時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出生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母子平順。
  • 試管嬰兒壽命短、智商低?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如今31歲,她現狀如何
    他們太想要一個孩子,不惜一切代價,只求能得來一個希望。不過,國內做試管嬰兒的還不是特別多,因此相當一部分的朋友不了解有關試管嬰兒的知識。農村的婦女們想要去嘗試試管嬰兒,但總是前怕虎後怕狼,一聽傳言說試管嬰兒壽命短,智商低,立刻就消除了想法。
  • 中國第一位「試管嬰兒」是女孩 如今32歲的她令不少人「失望」
    「試管嬰兒」在當今社會已近成為了常態,人們把它當作生病的一種治療方式去看待,不過還是有一些迷信觀念存在。中國的封建傳統思想影響下,老一輩的人認為非自然孕育是「不光彩」的行為。每每遇到「試管嬰兒」出生的孩子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認為孩子會出現什麼怪異行為。尤其是我國第一位做「試管嬰兒」的母親,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孩子生下來就會有惡疾、不健全等等,32年過去了結局令不少人「失望」了。
  • 中國大陸第一例「試管嬰兒」,如今現狀如何?答案或許令你生疑
    其實如今我們醫學科技也是發展得很快,為此也沒必要過於的擔心,現在不是有了試管嬰兒技術了嗎?相信許多人應該聽說過試管嬰兒吧?簡單的解釋就說採取人工的辦法讓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然後開始早期發育,最後轉移到母體子宮內進行發育而生出來的孩子。
  • 有種「打臉」叫鄭萌珠,32年前成中國首例試管嬰兒,現狀讓人感慨
    文/晨媽說試管嬰兒的出現,讓很多無法生育的父母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們可以通過試管嬰兒的手段讓自己重新擁有寶寶,體會到膝下有子的歡樂。但是有利也有弊,試管嬰兒的出現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反對意見。畢竟沒有過時一樣,很多人不知道試管嬰兒到底是如何運行,以及是否會出現一些難以控制的情況。所以對於試管嬰兒還是持懷疑態度的人比較多一些。
  • 1轉眼32年,當初鬨動華夏的首例試管嬰兒現在變怎樣了?
    但是隨著經濟的接續發展,醫療高科技水準也接續的進步,現在少許懷不上小孩的夫婦可以或許經過做試管嬰兒得到新的生命,這也處理了好多夫婦的懷胎問題。我們今日要說的便是,1轉眼32年,當初鬨動華夏的首例試管嬰兒現在變怎樣了?
  • 中國首例"試管嬰兒"迎來20歲生日 已是大學生
    中國首例"試管嬰兒"迎來20歲生日 已是大學生 2008年02月25日 09:44 來源:北京晨報網-北京晨報 發表評論   20年前,我國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在北醫三院誕生
  • 我國首例「試管嬰兒」,如今已經32歲了,和普通人有什麼區別?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命,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好家長》 隨著科技的發展,帶給了人們更好的生活的同時,也造福著我們人類的健康。在1988年3月份,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了,這是一項科技和醫療水平的重大突破
  • 中國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曾被質疑活不過40歲,如今怎樣?
    文/小雨社會論孩子,是父母手中的寶,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更是感情上的寄託,能夠為人父母,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和驕傲的一件事情,不過有些家長因為年紀或者身體的原因,而導致無法正常生育,對於他們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煎熬,尤其是在1978年之前,那個時候的醫療水平並沒有現在發達,更沒有「試管嬰兒」。
  • 31年過去了,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接受試管嬰兒標籤
    我國第一列試管嬰兒發生在1988年,一位健康的女嬰在北京誕生,這意味著醫學水平的又一次進步。母親因為輸卵管兩次堵塞,被判定永遠不可能懷孕,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正在做試管嬰兒研究,抱著試試的心態成為了試管嬰兒的研究對象,沒想到真的夢想成真,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嬰,取名鄭萌珠。
  • 美刊解析「試管嬰兒一代」 32年400萬人爭議中誕生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 據美國《大西洋月刊》10月7日報導,英國「試管嬰兒之父」羅伯特•愛德華茲本周終於捧得諾貝爾醫學獎,他的革命性成就顛覆了自然繁衍的一般秩序,使實驗室裡誕生嬰兒成為可能。諷刺的是,諾貝爾獎委員會花了32年時間才最終承認了這項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成就。
  • 中國試管嬰兒技術的先行者!|發在張麗珠教授百年誕辰!
    試管嬰兒,並不是在試管中長大的嬰兒,只是使原本發生在人體內輸卵管處的自然受精過程改由在體外試管環境中進行,因此得名「試管嬰兒」。從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第一個體外受精研究中心成立,到1988年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再到如今越來越多的夫婦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出他們自己的寶寶,一路走來,試管嬰兒技術發展的背後是無數科學家們的艱辛付出。
  • 醫學史上的1月16日:我國首例人工授精嬰兒在長沙誕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83年1月16日,我國首例冷凍精液人工體內授精嬰兒在長沙誕生,此項工作由中國遺傳學與生殖醫學專家、中南大學生殖與幹細胞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生殖工程的創始人之一、同樣有「試管嬰兒之母」之稱的盧光琇教授指導完成。
  • 從試管嬰兒到當媽媽 中國輔助生殖技術發展如何?
    原標題:從試管嬰兒到當媽媽 中國輔助生殖技術發展如何? 4月15日,一個新生命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手術室內降生,這個男孩是「試管嬰兒二代寶寶」,他的媽媽曾是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31年前,她因試管嬰兒技術獲得生命。
  • 18年過去,中國首例「五胞胎」家庭的現狀如何?前路漫漫苦自知
    18年前,中國首例自然受孕的五胞胎成功出生,創造了奇蹟早在18年前的2002年,電視報導了一則牽掛人心的消息,河北有一位姓王的孕婦,肚子裡竟然壞了5個孩子,肚子大得就像要「破肚而出」,讓全國上下的人都大吃一驚,極為關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