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之後,多數家庭都希望孕育自己的孩子。這個孩子被很多人視為血脈的延續,夢想的起點。可是少數人由於身體原因,無法孕育自己的骨肉。在沒有「試管嬰兒」生殖輔助技術之前,這成為很多人一生的遺憾。「試管嬰兒」成了很多家庭的福音。
國內首例"試管嬰兒"已32歲,如今她怎麼樣了?
鄭萌珠是國內首個試管寶寶,她出生於1988年,名字是鄭桂珍夫婦取的,寓意著像萌芽一般茁壯成長和掌上明珠一般珍貴無比。
當年38歲的鄭桂珍想要一個自己孕育的孩子,她響應了北京三醫院的號召,主動去參加"試管嬰兒"的實驗。醫院根據鄭桂珍的身體情況定製了一套全面的方案,最終鄭桂珍成功地生了一個女孩。鄭桂珍就是國內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的母親。
如今鄭萌珠已經32歲,她的成長過程與普通孩子沒有什麼差異,她考進了醫學院,成為了一名醫生。
2019年4月份,她在網上發布了自己成功分娩的信息,在正常受孕的情況下成功生下了一個男孩。鄭萌珠如今的情況,有自己的家庭孩子、有工作,生活是十分如意,現狀令人欣慰。
提起試管嬰兒,就想到這兩天熱議的單身女性凍卵問題
人大代表建議: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我發了一條評論,沒想到留言點讚的人數挺多的,當然反對的人也很多:
單身女性選擇凍卵確實沒必要,傷害身體健康得不償失。既然選擇單身,就不要考慮孩子這個問題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單親媽媽
作為已婚已育的過來人來說,真心不建議單身女性年輕時候凍卵老了生孩子。
首先,取卵的過程相當痛苦,對卵巢是不可逆的傷害。卵巢好不好關係到女性的健康。這點不言而喻了。有些女性是因為身體原因才不得已才選擇試管嬰兒,畢竟誰都知道一個母親孕育試管嬰兒過程的艱辛和付出。
其次,高齡產子風險很大,不管是對母體還是胎兒來說,都不是明智的選擇。有些人說,年輕的時候沒有遇到愛情,就想先把卵子凍起來,等遇到愛情了再生孩子。這想法情有可原,可是不現實。年輕美貌遇不到真愛,青絲變白雪,到還能如願以償了?選擇單身,就享受當下的快樂,多好!
最後,如果不想結婚,單純想生孩子,那更不要這麼做了。喪偶式育兒的家庭爸爸負責賺錢,媽媽負責育兒,就已經讓人相當難受了。單身女性生孩子既要賺錢養家還要養育孩子,難度可想而知!不想結婚害怕婚姻的人,能養育好孩子,能應付育兒的艱辛?婚姻關係都不敢不想經營的人,能處理好親子關係?
說完凍卵生子問題,我們來聊一聊父母持證上崗這個話題
人大代表許洪玲提出"父母應該持證上崗",此建議一出瞬間引起了大眾的討論。
在成為子女時孩子是第一次成為子女,同樣的,作為父母,他們也是第一次給別人當父母。大家都是第一次難免驚慌失措,手忙腳亂,甚至做得不好的地方。這些都非常正常,沒有人天生會當父母。
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不為孩子考慮的藉口,比如上文中單身女性選擇凍卵生孩子這事就很自私,沒有問過孩子願不願意被生出來。單親家庭、父愛缺失這會給孩子的成長蒙上陰影。父親這個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有一定作用的。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嘴上嚷嚷著喪偶式育兒,但是不可否認爸爸仍然是孩子愛的那個人。
電影《何以為家》裡那個小男孩贊恩,最終將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這話咋一聽大逆不道,可是相當令人震撼!是啊,怎麼就沒有人問一問孩子願不願意被生出來呢?
生養孩子之前,需要考慮好自己能不能勝任爸爸媽媽這樣的角色,不要稀裡糊塗地生孩子。願每個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