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上學前班?這是我見過最專業的回答!

2021-02-20 mom看世界

相信很多姐妹和我一樣,糾結過要不要送孩子上學前班

上吧,覺得硬生生改變了他原來的成長步調。童年很短暫,想多留一點玩耍的時間給他。

不上吧。他上的是公立幼兒園,沒有任何提前學習內容,擔心他跟不上學習節奏,積極性被打擊,不喜歡上學了。

咱們今天分享北京史家小學的終生名譽校長卓立先生關於孩子要不要上學前班的文章,看完了,也許你就不糾結了。

每年的招生季都是在前一年的寒假就開始了,這個時候,我往往會接到來自各個渠道的父母提問,其中頻率很高的一個問題是:孩子需不需要上學前班?

雖然我想說:不需要。

但是,結合我們一年級課堂的實際情況,我還是會答:需要。

在東亞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孩子是在5歲開始上一年級。那麼,5歲的孩子嘗試課堂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開學以後能夠理解課堂的規則、在教室裡坐得住,進入學前班這個練習場所體驗一下還是有價值的。

需要注意的是:學前班是為了預先感受即將到來的課堂學習方式,而不是去接受小學一二年級知識的提前灌輸。

遇到以教會孩子多少算數題目、多少英文對話、多少古詩詞為賣點的學前班都要敬而遠之,除非在你細緻的觀察中,發現你的孩子感知覺和行為能力都已經發展到了需要學習這些知識的階段。

學前班是開啟小學學習的前哨,我們現在在學校裡也開這樣的班級。在他們的教學中,我就一再強調:要因需施教,每一個孩子需要多少、能接受多少,我們就給多少;不能全班一鍋燴,更不能做一刀切的標準要求;不考試不評判,只觀察只建議。

學前班最重要的工作是讓孩子們漸進地適應課堂學習這個形式,並且爭取能在其中找到樂趣——做到這一點,就很了不起了,學前班的任務就完成了。千萬不要反其道而行之,浪費孩子的精力,也消磨了他學習的興趣。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幼兒園或者校外機構開設的學前班,他們教授知識的方法是和小學老師不一樣的。你別小看「1+1=2」,小學老師教的是不一樣的。

在這裡,1的概念可能是一個具體的,也可能是抽象的東西。為什麼「1+1」老師能講一節課呢?恨不得講好幾天呢。同樣一個加法,小學老師教與幼兒園和家長教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學前班,不僅帶孩子學習加減法,還學「1×1」「1÷1」,恨不得把這些全部告訴孩子。

其實這樣沒用,你速度越快越深入不了,當真正教他「1+1」的時候,他說我會了,他就以為真會了,這個意思不一樣。

提前教的孩子可能剛開始什麼都會,但我們過一兩個月之後再問他,3是由什麼組成的,不知道了,因為那個時候教的時候就是「1+2=3」,沒有學過別的,他當然就不知道了。 

我聽說最近在學前班的課程裡,還出現了初中的化學知識,真是嚇了一跳。那是關於銅鋅的置換實驗,就是將鋅片放在硫酸銅溶液裡,鋅片會由於置換出溶液裡的銅而變黑。孩子或許在學齡前能夠被動地記得這個現象,但是其背後的原理不在孩子的理解範圍內。

等到上到中學,再接觸到這個現象的時候,往往會下意識地反應,喔,這有什麼奇怪的,我上學以前就知道了,化學也不過如此嘛——由此而懈怠於探究現象背後的原理

學前班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將孩子在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中的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表現了出來,可以給父母一個即時的提醒,以便更早找到對策

最常見的表現是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在課堂上旁若無人。孩子沉浸在自己的遊戲當中;玩自己的手或者衣服;試圖和同學搭訕或者邀請同學一起玩遊戲;站起來在教室裡走來走去,或者乾脆走到老師附近,近距離觀察老師的行為……

發生這種情況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年齡偏小,或者行為能力還沒有發展到和課堂學習匹配的階段。適應課堂學習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先不要在掌握知識或者技能上做過多的要求,陪他慢慢來就好。

第二種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孩子,在進入學前班以後,每天早上都說:「我不想去上學」「我太困了,不想去上學」「我肚子疼不想去上學」「我的小水壺摔破了,我不想去上學」……

總之,他有一萬個充分的理由,不想去上學——是課堂的紀律,還是老師教學的內容給孩子帶來了壓力?還是兩者都有?這是孩子最初接觸和產生與學習相關的壓力感,也意味著孩子還沒有成熟到能夠毫無障礙地進入課堂學習。

第三種是,真的生病了。平時很健康的孩子,忽然變得時不時就感冒了;看見喜歡的食物沒有以前貪吃了;流鼻涕或者咳嗽,一直也不好;偶爾,大小便也控制不好了。

這種狀態是第二種狀態的升級版,不知道該如何釋放的壓力通過身體真實地表現出來了。讓孩子在家稍作休整,保證健康的同時,孩子會在距離感中,重新感受自己的學校生活。同時了解孩子的壓力源,幫助孩子及時釋放。如果還是都沒有用,那就考慮換一個學前班吧,畢竟沒有孩子是刻意要抗拒新的環境的。

說到這裡,關於到底要不要上學前班,還有一個我們國家的特有情況,也可以說一下。就是有很多的媽媽來問:「我大概打聽了一下,我家小孩馬上要去讀的那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都是上過學前班的,那些小孩都會好多東西,聽說老師講課的時候,有些基礎的算術、拼音等都會直接跳過去不講的。」

即便是這種情況,如果你不想強制孩子在學齡前就開始學習,還是可以應對的。

一是在孩子入學前一年,父母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遊戲中帶入一些一年級的知識概念

二是在開學後,及時和老師報備自家孩子的情況,了解全班的整體情況,如果有落後於大部分同學的地方,聽聽老師的建議,抓緊補上就好。一些父母會感到被動和焦慮,往往就是對這種情況沒有心理預期。有準備就會有方法,也就能有選擇。

學前班,上的話意味著什麼,不上的話需要如何應對。有選擇,就是好選擇。 


摘自卓立先生的《歡迎來到一年級——幼小銜接家長手冊》

mom看世界整理

最後,容我再叨叨幾句。

一定不要刻板地看待卓立校長的建議。他建議孩子上學前班,有個隱含的假設前提——孩子對課堂學習方式比較陌生,可能不適應、不接受。

鄰居有個孩子,沒上學前班,也幾乎沒有興趣班的經歷。剛上小學時,花了整整一個學期的時候來適應課堂,從最簡單的「坐得住」開始,學著遵守規則和紀律。有段時間,孩子情緒很低落、甚至想方設法不去上學。

但對於有些孩子,通過父母的教導或興趣班的經歷,對課堂學習方式很適應,上學前班的必要性相對就比較低。

我很贊成卓立校長的觀點,不要純粹為了提前灌輸一二年級的知識去上學前班。相對知識獲取,型塑孩子的基本學習習慣重要的多。

特別喜歡卓立校長的最後一句話:有選擇,就是好選擇。當我們想著去選擇時,說明我們真的理性思考過這個問題,並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具體分析。這樣就是好的。

記得以前有一次和幾個媽媽朋友交流經驗時,共同發現了盡心負責的父母的一大特點。他們從不盲目跟風,為孩子做的任何決策,都基於詳盡的一手資料,都仔細斟酌過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所以,我們認真思考過的選擇,就會是好選擇。

推薦閱讀

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他們的爸媽都做到了這三點

北京史家小學校長:孩子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爸媽需要做好這些準備

曾經的女博士,現在的大學老師。飄過美國、澳洲,目前坐標北京。

養娃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我想在這個小小公眾號上和孩子們和姐妹們共同在書中和路上發現更好的自己。

對了,想私下交流的姐妹,可以加我的個人微信cmksj001。

相關焦點

  •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學前班?
    跟不上這怎麼辦啊?從今天起,本號會選發一些舊文,希望對家有小一娃的爸爸媽媽有所幫助。老讀者們,如果您覺得本文有益,可否麻煩您幫我點讚、在看、轉發?身邊的朋友經常問我這個問題:從幼兒園升小學,要不要上學前班?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上百度搜了一下,有很多這樣的問答和文章,我也學習了一下,下面談談我的看法。先給出答案:孔子說「因材施教」,要不要上學前班,沒有一個唯一的答案,要根據自己家和孩子的情況做決定。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 這是我見過最棒的回答
    文|酷媽其實很多媽媽會被孩子問道這樣的問題:我為什麼要學習?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有什麼用?前段時間去朋友家裡玩,孩子就問了這個問題,而我朋友的回答讓我目瞪口呆。我覺得這是我見過最棒的回答,孩子也能欣然接受。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孩子馬上要上一年級,到底要不要上學前班?
    對於上不上學前班,來自家長的困惑有哪些?1.上小學一年級之前到底要不要上學前班?2.不上學前班孩子是不是一定會跟不上老師所講的內容?4.孩子這麼小就上學前班,有壓力,會降低孩子繼續學習的興趣,怎麼辦?5.朋友的孩子就沒上學前班,上一年級後一直跟不上,當媽的快操碎了心,我該不該讓孩子上學前班?假如你還是沒想好到底讓不讓孩子上學前班,請看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的作者在書中對於孩子要不要上學前班的闡述。
  • 那些在邱老師班上上學的日子
    其中,最重要的、最長久的當然是我們上學時候的那段時光。今天,上街複印完資料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小學時的班主任邱老師,已經過去五六年了,邱老師已經認不到我了。見到久別的老師,我當然欣喜不已,隔著老遠便叫了一聲老師好。
  • 要不要讓孩子上學前班?看完這些再做決定,不然小學會讓你後悔!
    要不要上學前班?相信很多家長也是都非常的糾結。去年的這個時候我也是和大家一樣的,為女兒要不要上學前班問了好多老師和有經驗的家長。幼兒園是以玩為主的,而小學是以學習為主的,學前班的出現,很多家長以為就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其實也不盡然。
  • 我們為什麼要生孩子?這是我見過特別暖心的回答
    在某社交平臺上,有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生孩子?為什麼要傳宗接代 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就是了嗎?被很多網友關注,其中有個回答,獲2萬人點讚。這個回答借用了紀伯倫的一段小詩:紀伯倫的詩句: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 媽媽,為什麼我要上幼兒園?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導讀:媽媽,為什麼我要上幼兒園?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為什麼我要上幼兒園?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我見過最認可的答案
    "孩子要讀書學習"是公認的觀念,但懵懂的孩子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面對"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這樣的問題,家長的回答其實很關鍵,你的回覆,決定著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董卿的回答,是我見過最認可的答案
  • 8月份的孩子要不要多讀一年幼兒園晚一年上學?這是最真實的答案...
    我們幼兒園是要配合幫助家長提前了解所在片區每年的幼升小報名政策,同時提醒家長一定在規定時間進行網上報名。每年的幼升小報名,有一部分家長是最糾結和難受的。這一部分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困惑:孩子都是8月份出生的,要不要多讀一年幼兒園晚一年上學?
  • 小孩要不要上學前班?直接上小學會有什麼弊端嗎?看完驚訝
    小孩要不要上學前班?直接上小學會有什麼弊端嗎?看完驚訝我想這個問題一定給很多父母帶來了困擾,我想這個問題是由孩子的情況決定的,分析如下第一是沒有上過幼兒園的人,或者老人帶著大的人在社交圈固定的孩子,必須考慮上一個班,因為如果孩子直接上小學的話,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有問題,另外,害怕不適應學校的行動習慣,如果不習慣學校的氛圍,孩子的心可能會產生自卑感。
  • 7歲孩子:爸爸,我為什麼要上學?《爸爸說》教爸爸怎麼回答孩子
    如果有一天,孩子問你為什麼別人都闖紅燈,我們卻要等著?為什麼餐廳裡別人吃飯那麼大聲說話,我們卻總是很小聲?一個人是不是越有錢就越了不起?到底什麼叫做內在美?讀書究竟有沒有用?到底什麼樣子才叫愛國?……這篇文章,值得給所有家長看看!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圈裡「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育兒博主和公號也會給出自己對於「幼小銜接/學前班該不該上」的建議,比如:不要上。「只有我家孩子不會,一上學就受打擊怎麼辦?」所以針對這個現實問題,非黑即白地站隊講大道理,常爸覺得意義不大。而小馬君今天的這篇文章,我覺得是特別落地且實用的。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圈裡「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育兒博主和公號也會給出自己對於「幼小銜接/學前班該不該上」的建議,比如: 不要上。 「只有我家孩子不會,一上學就受打擊怎麼辦?」 所以針對這個現實問題,非黑即白地站隊講大道理,常爸覺得意義不大。 而小馬君今天的這篇文章,我覺得是特別落地且實用的。
  • 關於要不要選擇做銷售,這是我見過最客觀的回答【1】
    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情況,這個行業,有人很痛苦、有人痛並快樂著、有人很開心,行業、崗位從來都是因人而異,只有適合不適合,沒有好壞之分。所以,我想以一種相對客觀、中立的角度給出這個行業的全貌。好多年前認識一個小夥,就是幹服務導購的,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句區域督導,不得不說發展空間還是很小的;酒託妹還可以靠自己的姿色來吸引男人,不過這與本人努力沒啥關係,吃的是天賦的飯;賣化妝品的小妹,還是要點專業度滴,畢竟女生對皮膚管理還是很敏感的,專業知識的服務所形成的專業形象,會對客戶有一定的影響力;對於高端消費品,像奢侈品啥的,終於人本身的價值更大了
  • 關於要不要選擇做銷售,這是我見過最客觀的回答【2】
    前文:2、 教育教育產業很大,市場與產品形態,營銷方法也就不一樣。同樣是郵箱服務,你的個人郵箱確實不收錢,對功能要求更高的企業郵箱服務,是要收取費用的。從這部分開始,銷售的價值就越來越大了。關於這部分,我們在銷售的技能認知的部分會和大家更詳細地聊。04為什麼一定要具備銷售能力——銷售能力是一個底層作業系統級的能力很多人會覺得,我又不是幹銷售的,我根本沒必要學習銷售。其實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銷售,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銷售能力。
  • 這是我見過最走心的回答
    這句話可不是危言聳聽。小編有個特好的姐們兒婷婷,她就因為一時心癢查了,結果悲催了。事情還要從一對特別甜的明星夫婦說起,婷婷偶然看到了這對知名CP秀恩愛,男明星的備忘錄裡,密密麻麻全是女朋友的喜好,以及他需要為愛人做到的一些暖心事。婷婷羨慕死了,腦洞大開猜想,自家男朋友會不會也是這樣?
  • 這是我見過最有力的三個回答!
    大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下面是三個大佬分別當此問題的回答,也有小編見過最有力的回答!開摩託車的蝸牛:《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這種就是給小孩子看的,這種叫動畫片,而我們看的是動漫,動漫是全年齡的!已經完結的《火影忍者》教會了我們不要黑化,而是努力去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即便改變不了別人的看法,也可以使自己更美好!已經完結的《死神》教會了我們友情,守護家人,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還有很多很多,比三次元的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更有教育意義,憑什麼不能看動漫?
  • 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讓孩子學羽毛球?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導讀: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讓孩子學羽毛球?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讓孩子學羽毛球?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今天教大家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我為什麼要上學」
    可是偏有一些孩子不懂父母的用心良苦,從不把學習文化當回事,甚至不愛上學,不愛讀書。比如一個孩子問媽媽為什麼非要讓我上學讀書?聰明的媽媽的回答,會讓孩子產生堅定上學的意識,能讓媽媽從此不再擔心孩子不愛上學了,我們一起聽聽媽媽的回答。兒子不想上學,就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一定要上學呀?」媽媽帶著一絲安慰的語氣說:「孩子,媽媽讓你上學,第一,為的是你將來吃飯點餐的時候,可以不用看價格,想吃什麼點什麼。第二,你工作累的時候可以隨意打車回家。第三,你外出旅行的時候住的是酒店,而不是賓館。
  • 原創 | 刑事案件為什麼要請專業律師?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回答
    我是七年前拿到的律師執業證的,老天好像對我這個剛入行的新人特別眷顧,當天就陸續來了四撥客戶,我就把這四撥客戶分別介紹給了我們律所相對應較專業的律師接待,當天就籤了二單,一單民事案件一單刑事案件,這樣我就有機會參與到我不同客戶不同種類案件的代理中,這是我執業生涯也可以說真正接觸法律實務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