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行業可以說得上飽受爭議:一方面工作穩定、有假期、有一定社會地位;另一方面大部分工資薪水也並不盡如人意,而且對教師要求逐漸提高,需要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壓力還是很大的。但不管怎樣都架不住畢業生們報考教師的熱情。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不止師範生在考,非師範生也在考!這兩類考生究竟有什麼區別?是不是進了師範類學校就是師範生?如果以後想當老師如何選擇優勢更大?筆者接下來就為大家簡單的做一下區分。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叫做師範生,一語簡單地概括就是師範類專業的畢業生,主要以培養教師為目標,而且也能夠直接在畢業證上體現出來,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比如漢語言文學(師範類)就是師範類專業,而單單漢語言文學並不是師範專業,一般都會帶有師範和教育字眼。
由此可見如果你進入了師範學校但是選擇了非師範類專業同樣不是師範生。
如果我以後畢業想當老師,我應該如何選擇優勢更大
選擇師範類院校為主。如果選擇往老師方向去走,儘量選擇去以師範類為特色的師範院校,比如國內的眾多師範大學和師範學院,還有部分以師範聞名的院校,雖然不帶有「師範」二字,但是認可度同樣不差,比如南京曉莊學院、保定學院等等。
許多綜合大學雖然同樣開設了相關師範專業,但是在專業精確度和專業設置課程方面和這些師範類院校還是有所差距的。
選擇師範類專業為主。選好師範類高校後還要儘量選擇師範類專業,比如我以後想要往教語文,那麼就選擇漢語言文學(師範)、想要教英語,就選擇英語(師範),想要教歷史就是歷史(師範)等等。
當然並不是意味著我是一所綜合大學的師範生及非師範生,或者我是師範大學的非師範專業學生就考不了教師,考取教師資格證只要達到學歷相關要求就可以報考,通過並不是問題,關鍵是在考教師編制的時候越好的學校可能會有所限制學歷和院校專業!
考取教師資格證是當老師考編的必要前提。現在師範生和非師範生都是同場競技,並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在訓練培養方面師範生會更有優勢。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學教師資格證除了任教中學相應科目外也可以任教小學,而小學則做不到。
師範生和非師範生的差距
有人會說師範生和非師範生難道有差距嗎?總體來說眾多師範名校出來的大部分師範生確實在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上比非師範生高出一籌,在認可度方面也是勝出一籌。
為什麼會這樣呢?師範類學校師範專業的培養方式和普通院校非師範生培養方式有所區分,在專業設置和課程目標等方面差距較大。
是不是非師範生一定不如師範生,自然不是絕對的,筆者所在的學校也有很多都是非師範生背景的老師,但是他們同樣優秀,許多非師範專業畢業或者非名校畢業的老師並不遜色於名牌師範畢業出來的老師,同樣也獲得很多教師榮譽和得到家長學生的信賴。
結語
由此可見師範類高校的師範學生雖然擁有一個不錯的平臺機會和前提優勢,但是如果沒有對教學能力的深耕,也會逐漸喪失掉,而非師範生如果能夠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也能夠在教師領域走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