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套家庭教育:如何解決孩子不懂禮貌的問題(講座稿)

2020-11-08 暖巢君


如何解決孩子不懂禮貌的問題


(主持人部分)


各位家長,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微課堂的題目是《如何解決孩子不懂禮貌的問題》,課程將會在晚上20:00準時開始!


各位家長,我們的微課堂將會在1分鐘後正式開始,請各位家長準備好紙和筆,做好聽課準備!


各位家長,讓我們一起倒數十個數,來開啟今天的微課堂,10、9、8、7、6、5、4、3、2、1!


各位家長,掌聲、鮮花送給我們的今天講課的老師:


老師介紹:


接下來,有請XX老師帶來精彩的講座內容


(主講老師部分)


各位家長,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講課的X老師,今天和家長們共同分享的主題《如何解決孩子不懂禮貌的問題》


媽媽的煩惱

寶寶咋這麼沒禮貌?

京京媽:最怕帶小東西出去吃飯。又蹦又跳,還喊叫個不停。小聲和他說,這是很不禮貌、很不好的行為,他最多好個10秒鐘。之後,又恢復原狀,吵鬧個不停,讓我們尷尬得不行。

萱萱媽:小丫頭好像一下子變得沒禮貌了,不僅會罵人,還會動手打人。在家時,光著小腳丫就踩在爸爸臉上。還和奶奶發脾氣,打罵奶奶。

軒軒媽:剛學會講話時,他逢人便叫,那才叫個乖巧。如今,除了人家手上有糖,無論怎麼勸他,都不會叫人,甚至連正眼都不瞧一下。如果哪個阿姨或者叔叔喜歡他,一抱他,他就哭著踢人家。

真真爸:小傢伙現在說發火就發火,一不高興就說"放屁,滾開"。在家裡,爺爺、奶奶、我和他媽都能原諒他。可帶他到遊樂場、商場時,冷不丁地會向人家工作人員或者相仿的小朋友冒這麼一句出來,把我們幾個大人糗死了。

科學的解答

宣洩情緒 引起注意

豁然心理諮詢中心首席諮詢師朱佳認為,人的是非觀不是生而有之,是後天教育引導的結果。幼兒並不能清楚地分辨出行為的好壞,他們作出無禮行為的原因通常有兩種,一是宣洩情緒,二是引起注意,成人先加以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施教。

"孩子不懂禮貌的行為不是天生的。"揚大二幼園長印雲也表示,當寶寶用光腳丫踩在爸爸臉上或對奶奶發脾氣時,家長是否及時給予了制止?或者成人覺得寶寶用光腳丫踩在爸爸臉上是一件很可愛的事情,是否在成人的默許中反而強化了孩子的這種不禮貌行為?她說,3-6歲是兒童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關係到孩子長大以後的性格、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於孩子這些無意識的"不禮貌行為"要加以正確引導。

專家的建議

父母須知:言傳不如身教

朱佳認為,兩歲是幼兒成長的分水嶺。"兩歲之前遵循以自我為中心的'快樂原則',發生無禮行為,父母要以話語和身體語言堅決地表示'不可以',不用太多說理或責罵。"朱佳說,兩歲之後逐漸學會遵守"現實原則",也開始能領會父母的用意,此時則需要和孩子進行簡單的討論,同時強調好的行為才會獲得他人的歡迎。

最後,父母要明白言傳不如身教——孩子擁有模仿的天性,當孩子行為不良時,不妨先檢查自身言行是否恰當,再作出良好的示範。 記者 張慶萍

教你4招 對付"無禮"寶寶

年輕的爸爸媽媽如何應對寶寶的不禮貌,作為一名幼教專家,印雲列出以下幾點具體做法:

一、隔離冷靜情緒過激的寶寶

面對正在生氣口不擇言的寶寶,家長可以讓他先單獨冷靜一下,等到情緒穩定後再與孩子進行交流,讓他了解自己剛才的行為是不禮貌的,會讓對方感覺不舒服。爸爸媽媽切不可自己先發一頓脾氣,最後不了了之,讓孩子不清楚自己錯在哪兒,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

二、父母做個好榜樣。

孩子有沒有禮貌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歡模仿別人,所以爸爸媽媽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意講禮貌,尊敬老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三、耐心引導,合理利用期望效應

平時,家長可以用諸如"寶寶會成為一個懂禮貌的孩子"的話語激勵寶寶,給寶寶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發展。

四、巧用獎懲制度,多給寶寶足夠的鍛鍊機會

父母可以多帶寶寶外出,讓寶寶一同參與各種成人的社交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模仿成人的各種禮儀行為。如果孩子在適當的場合表現得體,或者展現出有禮貌的良好舉止,就獎勵一張貼畫;如果表現粗魯無禮,就拿走一張貼畫。當貼畫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可以讓孩子選一件

自己喜歡的小玩具或書籍,進一步強化寶寶的禮貌行為。

媽媽講述:孩子不懂禮貌讓人憂

兒子小立6歲了,也還算乖巧,學習一些知識也特別快,平時大家都誇獎他,我們也覺得臉上有光。但就是有一點,孩子特別不懂禮貌,不喜歡叫人,平時在家連"爸爸媽媽"都很少叫。家裡來個客人或是在路上遇見熟人,要讓他打招呼喊"叔叔"、"阿姨"簡直太難了。至於"請"、"謝謝"這些字眼,他好像就不知道。而且有好多不禮貌的行為舉止:往沙發上一坐,襪子一脫,就把腿擱到茶几上;時大人還沒上桌,他已經把菜翻得一塌糊塗;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喜歡人家的,搶了就走……

  上周末,小立父母帶著小立去參加親戚的婚宴。吃飯時,別人都還沒入席,他先一屁股坐在正中間;菜一上桌,也不管別人吃沒吃,就伸筷子去夾;等到上龍蝦這道菜時,因為是小立最愛吃的,他居然把整盤菜端到自己面前,自顧自地吃起來。雖然一旁的親戚朋友都說"沒關係,小孩子嘛",但是我真的很難堪,感覺很丟臉!孩子怎麼會這樣呢?

孩子講述:不懂禮貌有原因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不懂禮貌的呢?

  1、家長對"我"管教不嚴。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有著責無旁貸的責任。孩子從呱呱墜地,眼前面對的就是人生的一張白紙,如何走好每一步,需要父母精心進行引導。但中國父母多數關注的只是孩子的健康和成績,對於那些最基本的與人友好,關心他人,自己的事自己做,見到他人主動打招呼,見到長輩主動問好等樸素的道德準則,從不向孩子提起,甚至放縱孩子的錯誤。孩子是無辜的,父母沒有盡到自己的教育職責。對於道德準則父母不但要自己做到,而且要反覆教育、教導孩子熟記於心,因為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同時,作為父母還要教育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分清對錯,不能信奉"樹大自然直"的古訓,這其實是一件錯誤的事情,也是一種失職和逃避。

  2、家長沒做好對"我"的引導。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到道德的重要性,明確告訴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不能眼睛光盯著孩子學習的進步,應認識到培養孩子成人更重要。要從日常生活中加強孩子熱愛他人,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有責任感,不歧視弱勢群體的教育。家長要引導孩子明辨是非,愛憎分明,見到長輩、老師主動問好;把關心他人當作每一個社會人的責任和美德。

  3、社會的責任。

  人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的薰陶和影響,特別是對於年齡小、未懂世事的孩子影響更大,作為每一個公民都應該承擔起教育、引導孩子成人的責任。因為我們都是家長或會成為家長,不能抱有"不是我的孩子,與我無關"的想法。孩子是看著成人的一舉一動長大的,大人的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只要我們舉止文明,講究公德,關心他人,愛護公物,孩子也會變得有修養。全社會聯起手來,為了孩子的未來讓我們共同擔當,把教育孩子當作一件重要的大事,盡其所能,從自身做起。

  爸媽可以這樣做:

  要想讓孩子懂得文明禮貌,父母必須要從自身做起,對孩子進行,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給孩子做出文明禮貌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與教育會對孩子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因此,要想讓孩子懂得文明禮貌,就必須從自身做起,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這樣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父母與別人談話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提高自身的修養,無論孩子是否在場,都要儘量避免自己粗魯的行為和不文明的用語。

  2、及時糾正孩子不文明的言語。

  孩子會隨著接觸面的增大,交往人的增多,沾染上一些不良的習氣,學會一些罵人的話語,父母發現後要及時進行糾正,這樣孩子就能學會有效地控制不良言行。

  3、制定規矩讓孩子遵守。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父母的最好有言在先,讓孩子有規可循。每個家庭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一些基本的規矩,徵得家庭成員的同意後就要遵守,如果有不文明的言語和行為,就要受到懲罰。

  4、教孩子學會說各種文明用語。

  父母應該在孩子懂事的時候,就利用各種場合教孩子學說各種文明,並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對孩子進行強化記憶,讓孩子養成使用文明用語的習慣,這樣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

  5、強化孩子的自尊意識。

  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尊意識就會我行我素,無動於衷於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從而達到自尊,明白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會遭到別人的厭惡。只有使孩子建立了,並且不斷地強化它,孩子就會在意自己的形象,從而改正自己的不良言語和行為。

  6、鼓勵孩子的禮貌言行。

  家長看到孩子的禮貌言行後,要及時地給予鼓勵。我們可以在每次孩子作客或待客後,對他的表現做一個小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哪些言行是有禮貌的,哪些言行還需要改進。這樣,孩子對於禮貌的認識會更加具體、明白。同時,家長要結合具體情境,讓孩子知道禮貌不只是一種形式,禮貌可以使自己和別人都愉快。

  懂禮貌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可以因些得到朋友的尊重和喜愛,可以在人際交往方面得到幫助。所以,家長要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並在生活中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培養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小孩子不懂禮貌,父母們不要一味的去埋怨孩子,孩子不懂禮貌也許只是因為其不懂得如何交流,所以媽媽們要了解更多孩子的心理,敬請關注更多來自紫玫瑰的小窩日誌吧!

最後,X老師再次感謝你能夠耐心聆聽,相信此刻您更加了解孩子不懂禮貌及改變之法。XXX學校會不遺餘力的針對孩子的問題、家長的困惑,提供更完善的微課堂,歡迎您每周五晚20:00—21:00準時聆聽!


各位家長,再見,晚安!

相關焦點

  • 120套家庭教育:孩子挑食怎麼辦?(演講稿)
    各位家長,掌聲、鮮花送給我們的今天講課的老師:老師介紹:接下來,有請XX老師帶來精彩的講座內容——(主講老師部分)各位家長,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講課的X老師,今天和家長們共同分享的主題《孩子挑食怎麼辦?》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下)
    那接下來我們再跟大家介紹的這個繪本《你別想讓河馬走開》,這也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繪本,一提到禮貌教育,這個繪本呢也是名列前茅,其實也教孩子學會了說請字。那怎麼教會的呢?所以在這個裡面,通過我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幾個繪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觸,就是呢,懂禮貌,很需要一些畫面和情境來告訴孩子什麼是不對的行為,不對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壞的後果;那什麼樣是好行為?我們需要如何去模仿?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上)
    正巧,我身邊有很多幼兒園的園長,還有一些幼兒園的老師朋友們,大家經常在一起,就會探討現在的一些孩子在幼兒園裡面的一些表現情況等等,那經常會探討的一個問題是什麼呢?就有老師說現在的孩子有點兒不愛說「謝謝」。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父母要懂得教育,從說「謝謝」開始
    常言道"禮多人不怪",但是孩子如果不懂禮貌,就經常會被貼上沒有教養,父母沒有教育好等等標籤。確實,懂禮貌一個人素養的表現,孩子懂禮貌更是對他人尊重的表現,於是從小培養孩子懂禮貌的習慣不管對於家長還是孩子本身是非常重要的的。
  • 開州區關工委聯合區婦聯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本報訊(記者 餘清英)自今年11月中旬以來,區關工委聯合區婦聯組成家教輔導團,走進城區各中小學校、區人民醫院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提高家庭教育、家風建設意識,培養子女優良品質和健康人格,培育新一代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
  • 桑植:【隔代家庭教育專題講座走進校園】隔代家庭教育專題講座走進...
    桑植融媒12月4日訊(通訊員 向秀春 劉忠林)為關愛留守兒童,關心下一代成長,12月4日,按照縣教育局關工委工作部署要求,沙塔坪中學及小學開展隔代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本次活動由縣家庭教育講師團專家鍾培生和楊金元主講,吸引了全鄉共三百多名家長到現場學習。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中)
    《請字當頭》講的是,在一個家裡面有兄弟兩個,是一個多子女家庭,這個弟弟就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不講禮貌的孩子,他有一些行為,我覺得跟我們家老二現在特別像,早上爸爸媽媽做完早飯,這個弟弟就說給我拿杯果汁兒,吆三喝四的,從來都不說請字。
  • 李玫瑾育兒講座課程全集(52期完整)
    ),涵蓋李老師多個場合育兒講座的長視頻,希望能幫到各位家長朋友。有疑問請在評論去留言:李玫瑾教授育兒講座視頻全集目錄:第01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第02課:孩子的任何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第03課:要積累孩子依戀自己的心理資本
  • 廣平縣第一實驗小學參加(傳承優良家風構建和諧家庭)教育講座!
    河北新聞出版網(徐小軍、葛俊建,通訊員:張娜、王文章)  孩子是家庭的寶貴財富,是父母的希望和未來,也是國家的棟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8月21日,廣平縣第一實驗小學部分老師有幸參加了縣教體局組織的由張家口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家庭教育專家白薇老師做得家庭教育講座—《傳承優良家風 構建和諧家庭》。
  • 新化十四中舉辦家庭親子教育講座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肖紅德) 11月27日晚,寒風凜冽,可新化十四中多媒體會議室內卻暖意融融,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親子教育專題講座在此舉行,新化十四中部分行政人員、七年級家長代表共120餘人參加。講座期間,全國知名親子教育專家孫中偉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談起,通過大量生動形象、極富感染力的典型案例,向家長們傳授了家庭教育的寶貴經驗,讓家長們走出了家庭親子教育的誤區,使家長們找到了開啟家庭親子教育的金鑰匙。孫教授的演講贏得了家長們的一次又一次掌聲。
  • 迎江區華中路三小舉辦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這位年輕的家長,你平時在家是怎樣教育孩子的......」「這位家長,你是怎樣和自己孩子交流的,你有什麼樣的教育預期......」,為提高社區、學校家長學校的家庭教育水平,進一步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8月7日上午,迎江區華中路三小聯合龍獅橋社居委特邀市全人社工發展中心「太陽傘兒童友好社區計劃——愛與管教」親子溝通體驗坊社工師為一年級新生家長帶來了一次生動有趣的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 如何解決孩子(網絡)成癮問題
    營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秉持堅持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的要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敦煌路小學及時開展了以《如何解決孩子(網絡)成癮問題》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幫助孩子認識網絡安全熱點問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網絡不良信息對自己身心成長的危害,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意識,做到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將網絡安全教育深入每一位學生的心中,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刻不容緩的問題。
  • 教育始於家庭——縣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講座
    (記者 梁爽 文/圖)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課堂家庭影響力是孩子最重要的力量父母不但要做好孩子的啟蒙教育更要成為家庭教育的推動者為更好的促進家園共育,形成家庭、幼兒園、社會的教育合力,10月21日,瀘定縣幼兒園召集家長代表和學校老師,開展了「瀘定縣幼兒園家庭講座」活動。
  • 家長學校講師團「家庭教育」系列講座(三)家長如何對小學高年級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2015〕10號),直面家校共育的新趨勢和新問題,聚焦學生和家長實際需求,豐富指導內容,優化指導方式,聚焦問題解決,提升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聯合合肥項娟名班主任工作室,組織了一批精英團隊,製作了「家庭教育」系列講座,供家長們借鑑和參考。
  •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探討與如何做家長(一)
    我家有一處於青春叛逆初期的女兒,一處於幼兒叛逆初期的兒子,我這個當人母親的,在如何與他們和睦親密相處的問題上動足了腦筋,費勁了心思,可是,眼瞅著與女兒交流時用惡劣語氣導致互相生氣的頻率越來越高,對兒子時常動用獅吼功後導致功力越來越深厚,在孩子教育上跟先生的想法越來越多的差異導致家庭時有不睦的現況,頗具無奈與心酸。
  • 莊榮輝:教育的核心技術 │ 深圖講座
    莊教授以傳播親子教育文化,打造中國好家庭為使命,致力於親子教育事業,擁有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曾對六十四個單親家庭長達5年的跟蹤輔導。莊教授也一再告誡我們,做為一個合格的家長,要鼓勵孩子編故事和幻想,要去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的所在,並且引導他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每件事情都包辦,一味的去挑孩子的毛病。「親子教育需要智慧,時代在變,觀念和方法也要革新,這樣才符合現代孩子的需要。」
  • 莊榮輝:教育的定位 │ 深圖講座
    莊教授以傳播親子教育文化,打造中國好家庭為使命,致力於親子教育事業,擁有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曾對六十四個單親家庭長達5年的跟蹤輔導。莊教授也一再告誡我們,作為一個合格的家長,要鼓勵孩子編故事和幻想,要去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的所在,並且引導他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每件事情都包辦,一味的去挑孩子的毛病。
  • 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壽安鎮婦聯開展「學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長」講座
    ,由於未成年人心理活動狀態具有不穩定性,家庭叛逆及依賴的衝突,導致他們焦慮情緒較重,抗挫能力較低,更易產生心理障礙。8月20日,溫江區婦聯、壽安鎮婦聯聯合開展「學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長」講座,邀請到四川大學研究生導師、家庭教育學講師任紅任紅教授給孩子們和家長上課。
  • 家長學校講師團「家庭教育」系列講座(八)《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2015〕10號),直面家校共育的新趨勢和新問題,聚焦學生和家長實際需求,豐富指導內容,優化指導方式,聚焦問題解決,提升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聯合合肥項娟名班主任工作室,組織了一批精英團隊,製作了「家庭教育」系列講座,供家長們借鑑和參考。
  • 江北新區泰山街道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為了引導幼兒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泰山街道誠邀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傅深燕於11月21日上午向全街幼兒園的家長朋友們開展主題為《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傅深燕:廣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全國雲腦學習研究院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