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中)

2020-08-27 童書育兒法創始人苗苗

那麼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故事,叫做《「請」字當頭》,這是《孩子的美德書》中的這個故事,一聽就是跟這個請字兒有關的,其實孩子不愛說請字,也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像我們家老二,三歲多了,經常不說請字,動不動就說給我拿一塊兒餅乾,給我拿一杯牛奶,跟命令似的,這個時候,我就會目光很堅定,但也比較溫柔的跟他說,你忘了一個字兒啊,他就很不好意思的把小嘴兒給捂上,但是最近,我也在跟他看一些相關的繪本。《請字當頭》講的是,在一個家裡面有兄弟兩個,是一個多子女家庭,這個弟弟就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不講禮貌的孩子,他有一些行為,我覺得跟我們家老二現在特別像,早上爸爸媽媽做完早飯,這個弟弟就說給我拿杯果汁兒,吆三喝四的,從來都不說請字。而這個故事講得特別有意思,接著就進行了很多這種擬人化,把「請」想像成一個有生命的事物了,這個「請」就像一個小精靈,住在這個弟弟的嘴裡,因為弟弟老不說請字兒,所以這個小精靈在他嘴裡簡直就是呆不下去了,不說請字它就出不來,他就沒法兒呼吸新鮮空氣,於是,這個弟弟嘴裡的「請」小精靈,是越來越虛弱了,快要不行了,身體也不健康。

有一天,這個弟弟嘴裡的「請」小精靈就想,我再也不能在這個弟弟嘴裡待著了,總是不說請字兒,我去他哥哥嘴裡待著。哥哥喜歡說請字,那麼有一天,他就找到一個機會跑到這個哥哥的嘴裡了,那哥哥呢,原本就特別喜歡說請字,每天早晨就會跟媽媽說,請幫我拿一片兒麵包片兒啊,請幫我拿一張紙巾。現在好了,弟弟嘴裡的小精靈請也跑到哥哥嘴裡去了,那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第二天早上,哥哥在吃早飯的時候,他要跟媽媽說,請幫我拿一張餐巾紙,結果說出來的就是「請,請幫我拿張餐巾紙」,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嘴裡來了兩個「請」小精靈,對不對?兩個請字小精靈都在他嘴裡,所以他一開口的時候,就兩個請字都嘣嘣的往外蹦出來了。他這樣講話,爸爸媽媽覺得挺奇怪的,心想說,這是不是噎著啦?要喝點兒水什麼之類的,但是跟哥哥不同的,這個弟弟就更怪了,這個弟弟嘴裡頭沒有這個請字小精靈了,結果他也沒有辦法很好的說話了。後來,那個請字小精靈,覺得也不忍心看到弟弟變成這樣,再加上在哥哥的嘴裡,每天都被哥哥給說出來,呼吸了很多新鮮空氣,身體變得越來越健康了,他就回到弟弟嘴裡了。

那弟弟呢,就再也不是以前那個不說請的孩子了,開始很好的去說請字。這個就是《請字當頭》這樣的一個故事,容易讓孩子印象非常深刻,尤其對於學前兒童來講,它把請字給生命化了,我們以前也跟大家分享過,對於學前階段的孩子來講,處在於一個泛靈思維階段,什麼是泛靈思維?就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會把一切無生命的事物,想像成有生命的,我們成年人知道請是一個很好的字,但是很難去把它想像成它是有生命的,它是一個小精靈。可是在繪本裡面,它針對三到六歲的學前階段兒童的特點,把請字想像成一個小精靈,必須得出來呼吸點兒新鮮空氣才能變得更茁壯、更健康,那孩子看到因為弟弟經常不說請字,最後導致自己都已經結巴了,說話都說不出來,所以他就會看到不講禮貌的後果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對孩子就產生了一種他律效應,我們剛才講過,孩子很難在這個年齡階段達到自律,因為自律一般到了十歲左右才開始由他律到自律慢慢的去過渡。那這個年齡階段處在他律階段,孩子需要看到一些不好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除了這本,我們再給大家分享鼠小弟系列裡面的一本。鼠小弟系列是日本非常經典的繪本,其中可愛的鼠小弟中有一本叫《鼠小弟蕩鞦韆》,這個繪本把一個不講禮貌的形象展示給兒童看,還看到了這種行為呀帶來的這種壞後果,使孩子能夠意識到,哎呀,我可不能這樣,如果我這樣兒了,也會有壞的後果的體驗。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當然是鼠小弟了,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好朋友小鳥兒,小鳥兒的爸爸媽媽幫小鳥兒做了一個玩具鞦韆,特別好玩兒,因為小鳥兒的爸爸媽媽是給小鳥做鞦韆,可想而知,這個鞦韆一定是非常非常的輕,確實那個鞦韆架的座位就是一根兒非常小的小樹杈,但是,小鳥兒在上面蕩鞦韆是絕對沒問題的,因為小鳥身體輕。然後小鳥兒蕩鞦韆的時候,就來了很多的朋友,比如說大象來了,然後獅子也來了,猴子也來了,很多大的動物都來了,他們來問問說,小鳥兒,我能蕩這個鞦韆嗎?那小鳥很有禮貌的說,大象先生,你太重了,這個不能當。

對於其他的動物,小鳥兒也是很有禮貌的去拒絕,並說清楚了原因。後來鼠小弟也來了,這個小鳥兒一看說,鼠小弟,挺輕的,挺小的,應該可以兩個人一起蕩。這個時候,有一個不講禮貌的傢伙來了,誰呢,就是不講禮貌的貓,貓來了之後,就很霸道的說:「給我蕩」,請字兒也不說,後來發現小鳥兒拒絕了自己,不讓自己蕩,覺得自己個頭有點兒大,結果這個小貓怎麼做的呢?乾脆就把這個鼠小弟和小鳥都給推下去了,特別沒有禮貌強人所難,又霸佔別人的東西,可以說是做了一系列的沒有禮貌的行為。我們跟孩子讀到這兒的時候,就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這隻小貓懂不懂禮貌,這貓哪兒不懂禮貌啊?讓孩子跟我們來說一說,這貓哪不懂禮貌啊,如果要懂禮貌,應該怎麼去做呢?那這只不懂禮貌的貓接下來會遇到什麼事兒呢?就是它霸佔了這個小鳥兒的鞦韆,上去蕩,而且還特別得意,之前搶鞦韆的時候還手插著腰兒。其實這些都可以給孩子說這些都不是有禮貌的,孩子應該做的行為是什麼?吹鬍子瞪眼睛的都屬於表情管理,剛才我們說都在禮貌教育的範圍之內。


再往下看這個畫面,孩子們就會發現,這貓蕩鞦韆,越來越升到天空中了,這怎麼回事兒呢?這鞦韆一般越蕩越高,但這貓不是一般的高,已經是直升到空中了,再往下看幾頁就發現,天吶,原來是小鳥兒的爸爸媽媽看到有人欺負我們家小鳥兒,就把這個鞦韆用嘴叼起來,叼到半空中,這小貓當然是嚇壞了,最後就被一下子放下來,跌在地上摔了個大屁股蹲兒,但這一下兒給了小貓一記警鐘,同時也給看故事的孩子一個警鐘,這是什麼呢?就是如果你不懂得講禮貌,不去做有禮貌的一些行為,可能就會遇到這樣的結果。這是符合兒童心理學很重要的一個理論,就是他律階段,學前階段,七歲以前的孩子正處在這樣的一個需要看到一些壞行為所帶來的懲罰,於是他才能夠提醒自己去重視這樣的一個問題,他正處在這樣的一個年齡階段,所以有一些禮貌繪本兒特別特別的注意,把一些壞行為所帶來的壞後果給展現出來,讓孩子能夠呢產生警醒意識,讓孩子能夠自己發自內心的去記住這些事情的後果,進而呢慢慢的變得自律。那除了這個理論,剛才我們還介紹還有一個理論就是模仿理論,那孩子在觀察中學習,他要模仿的話,就需要這個模仿的對象,我們再給大家介紹兩個繪本,這些繪本裡面,是有模仿對象的,比如說,有一些繪本還把正反對象都放在一起,前面的一些反面的對象可以讓我們能夠有他律,後面的這個正面對象又能夠讓孩子有觀察模仿的一些機會,正反都在一起,他律和模仿都在一起,就變得是一個非常完善的,非常立體豐富的禮儀教育的課程,所以說好的繪本,往往都是非常好的課程。大家可以講給孩子聽,甚至走路的時候,跟孩子在一起,無論是散步啊吃飯呀,都可以講給孩子來聽一聽,加深他對這個問題的思索,久而久之呢,這些好故事就會種在孩子心裡,他不斷地咀嚼,不斷的反思,就會慢慢的去塑造他的行為,他的人格,就像我們剛開始跟大家說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是處在這種潮溼的水泥期,有很大的塑造空間。


寒門和貴子之間只差一個懂童書的好媽媽,

我們希望通過「童書育兒法」的推廣和實踐,

實現「打破階級固化,填平教育鴻溝、美育未來人生」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下)
    所以在這個裡面,通過我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幾個繪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觸,就是呢,懂禮貌,很需要一些畫面和情境來告訴孩子什麼是不對的行為,不對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壞的後果;那什麼樣是好行為?我們需要如何去模仿?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上)
    其實也不是忽視,有的時候,是因為真的不知道怎麼把我們家裡的這個孩子弄的特別的懂禮貌,比如經常有媽媽們跟我來聊說,孩子的這個禮貌問題,真是操碎心啦,然後羅列了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禮貌的行為,大家來聽聽看,這些不禮貌的行為都有哪些。
  • 120套家庭教育:如何解決孩子不懂禮貌的問題(講座稿)
    如何解決孩子不懂禮貌的問題(主持人部分)各位家長,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微課堂的題目是《如何解決孩子不懂禮貌的問題》,課程將會在晚上20:00準時開始!各位家長,掌聲、鮮花送給我們的今天講課的老師:老師介紹:接下來,有請XX老師帶來精彩的講座內容(主講老師部分)各位家長,大家晚上好!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父母要懂得教育,從說「謝謝」開始
    常言道"禮多人不怪",但是孩子如果不懂禮貌,就經常會被貼上沒有教養,父母沒有教育好等等標籤。確實,懂禮貌一個人素養的表現,孩子懂禮貌更是對他人尊重的表現,於是從小培養孩子懂禮貌的習慣不管對於家長還是孩子本身是非常重要的的。
  • 沒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不懂禮貌
    沒有人會不喜歡懂禮貌的孩子。孩子懂禮貌是家教好的體現,而這需要家長對孩子從小就開始培養,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呢?,腦袋想到什麼就脫口而出,但是家長出於對TA禮貌習慣的培養,不能一味的縱容哦~要告訴孩子,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打斷別人說話是不禮貌的行為。
  • 家長怎麼應對不懂禮貌的小寶寶?
    現在的孩子很多在飯店吃飯大喊大叫、說髒話,故意踩爸爸的臉,還打罵奶奶爺爺,這些都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那麼家長怎麼應對不懂禮貌的小寶寶?寶寶很不懂禮貌,家長要冷卻他一會兒。如果寶寶情緒不穩定,做一些不禮貌的舉動,比如打別的小孩子、在外就餐大喊大叫的,家長可以先不要搭理他,冷卻一會,讓孩子自己感到沒趣。
  • 孩子不懂禮貌,家長是否想著改變,讓孩子成為懂禮貌的孩子
    相信很多家長遇到過孩子不懂禮貌,見到熟人或長輩不說話。看到長輩孩子不知道怎麼怎麼開口。長輩們會說這孩子不愛說話,內向。問一句說一句,不問了就不說話。給人感覺不好,會覺得是怎麼教育孩子。家長們是否用了好多方法讓孩子改變,是否打也打了,罵也罵了。
  • 孩子沒有時間管理能力怎麼辦?(中)
    其實這套託馬斯繪本,是現有託馬斯小火車這個玩具作為整個產業鏈的帶頭人,所以孩子對託馬斯的形象接受起來是比較容易的,而且很多小朋友本身就很喜歡這個小火車。託馬斯系列中有一套十本都是跟時間管理能力相關的,它對應的是時間管理的諸多問題。
  • 沒有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不懂禮貌
    這麼多年,其實我們都會見到很多不禮貌的孩子。自家孩子尚能教導,但是鄰家孩子只能由他。關於禮儀,文明古國的經典故事多了去了,比如程門立雪、孔融讓梨,都是。1、幾乎沒有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不懂禮貌有個表姐的孩子上初中,見人從不搭理,本以為是內向,但其實即便別人跟他親近,也依然是愛答不理,完全是無視對方。
  • 你一定要告訴孩子:這世界,更喜歡懂禮貌的人!
    原來,在一次家長會後,孩子的班主任委婉地告訴她:你家孩子不懂禮貌。我對朋友說:讓孩子從心底接納、喜歡並尊重這個世界,是他以禮相待的前提。但是,禮貌為何物,卻是跟大人學的。家長若是高冷範,孩子自然不會滿面春風。等來日察覺孩子很孤傲,你再來責備,他也許會將你一軍:你不也是整天板著面孔,從不跟人打招呼嗎?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出門邂逅鄰家老人遇見小區保安,都要問聲好。有空就聊兩句,沒空笑一笑。讓孩子記住: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證,即便遇到三九寒冬,也能收穫幾縷春風。
  • 孩子上課走神怎麼辦(2)
    我們在上一篇文字裡,說到利用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孩子上課走神,一個是注意力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孩子聽不懂,才慢慢走神。提高孩子上課效率那麼,我們可以利用以下幾個遊戲,來幫助孩子。1、玩幹擾遊戲讓孩子把桌球放在球拍上,繞桌子行走一圈,要求桌球不能掉下來。家長在旁邊進行搗亂,但不能碰到他的身體。一會兒拍手跺腳,一邊大喊大叫,還一邊說「掉了!掉了!」
  • 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 培養一個懂禮貌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附禮貌用語)
    「不學禮,無以立。」必要的禮儀能夠幫助孩子獲得良好的社交關係。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懂禮貌的孩子都有以下幾個特點:善於問候、懂得道謝、懂得認錯。作為家長,我們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培養一個懂禮貌的孩子。圖自丨Pexels1、讓孩子學會「問候」家長們常常因為孩子不願意和人打招呼而責備孩子,卻很少探究孩子不愛打招呼的原因
  • 幼兒園實習小記1(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那時候除了工作的疲憊、孩子的吵鬧聲、一雙雙亮晶晶的大眼睛、甜甜地「老師,我愛你」還記憶猶新,其他的也沒記住太多。幼兒園剛開學,小班的新生剛報到,我剛入園就聽到一大片「哇哇哇」的哭聲,有的要媽媽,有的要婆婆……幼兒老師們都在努力的去吸引著幼兒的注意,有趣的是有的幼兒不哭了,嘴裡還在嗡嗡叫。說實話,這個聲音真讓人頭疼。見過了園長,分好了實習所在班級,我來到了中一班,開始了我的為期三個月多的實習生涯。第一天,中班的小朋友已經適應了幼兒的生活,只是開學第一天,有一兩個在報到時哭鬧,而後情緒也就平息了下來。
  • 演講稿範文:孩子不上學該怎麼辦(每日觀察0406)
    演講稿範文:孩子不上學該怎麼辦(每日觀察0406)文/樊榮強我的一個學生,有一天早上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有一事相求他的兒子在上小學六年級,最近突然鬧著不去上學了。他與孩子他媽幾年前就離婚了,孩子跟著他過,一直也都還挺正常,孩子也挺乖,成績中上水平,自己可以接受——沒有指望孩子是個天才學霸。
  • 兒童心理30個怎麼辦(2)「孩子怕黑,怎麼辦」
    有一天晚上,媽媽講完故事,發現小新睡著了,就把燈關上,小新立刻就醒了,並且不讓媽媽關燈。這時,媽媽才知道孩子怕黑,怕關燈睡覺會做噩夢,怕故事裡面的壞人會出現在房間裡。媽媽向小新解釋故事是虛構的,小新不聽;媽媽說在旁邊陪著小新,他還是需要開著燈。小新的爸爸媽媽聽說夜間的燈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非常苦惱,該怎麼辦,才能讓孩子不怕黑呢?
  • 繪本推薦 |《大肚子河馬》讓孩子從小講文明懂禮貌
    今天格子醬給大家推薦的是經典繪本《大肚子河馬》,我們身邊的一些孩子,很多都像今天故事中的小主角。喜愛新奇的玩具,想要擁有快樂,不小心闖禍···可是從故事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小河馬並非真的壞心腸,它只是不知道如何與夥伴相處、分享。故事的最後,小河馬深陷困境,那麼身為夥伴應該怎樣做呢?
  • 兒童心理30個怎麼辦(1)「孩子對家長的話充耳不聞,怎麼辦」
    媽媽從小聲說,一直到大聲喊,小新才不情願地答應一聲,然後依然我行我素, 惹得媽媽常常失去耐心,恨不得拎起來打一頓。「小新,起床啦,不然遲到啦。」(很溫柔,對不對)「小新,起床啦,不然來不及吃飯啦。」(有點著急了)「小新,起床啦!!!」(快要發火了-)家有學童的家長,聽到這樣的「臺詞」,是不是感覺非常熟悉呢?
  • 孩子壞習慣多怎麼辦?(1)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
    大家好,如果你現在已經為人父母,並且呢,你經常感覺到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啊,孩子總是不聽話呀,不愛學習呀,等等,讓你感覺教育起來特別特別勞累,那麼我們會詳細地和大家探討,孩子身上可能會經常出現的一些壞習慣,足足有10多條,比如說孩子這個愛哭鼻子呀,孩子喜歡撒謊呀,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啊,孩子總是不喜歡做家務呀,甚至還有孩子不愛學習啊,等等,這樣的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都來一起進行問題分析,以及幫助大家一起改掉孩子的這些壞習慣
  • 孩子沒有時間管理能力怎麼辦?(下)
    其實這個就是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方法,理念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去做時間的主人,讓他去管理時間,而不是我們來管理孩子的時間,如果我們來管理孩子的時間就會變的孩子不知道這個時間是怎麼流失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幹了一件事花了多少時間,他完全是蒙的。 所以我們今天在讓孩子時間管理能力提升這樣的一個大前提下,首先樹立的一個理念就是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那麼怎麼做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