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孩子(網絡)成癮問題

2021-03-05 七裡河教育

——敦煌路小學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教育講座

為進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樹立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意識,加強小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營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秉持堅持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的要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敦煌路小學及時開展了以《如何解決孩子(網絡)成癮問題》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面臨青春期的孩子們是形成健康心理構建的關鍵期,在對自我的評價上,他們開始不再完全依賴他人的評價,而是逐漸獨立的對自己進行評價,且開始偏重對內心品質的評價。幫助孩子認識網絡安全熱點問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網絡不良信息對自己身心成長的危害,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意識,做到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將網絡安全教育深入每一位學生的心中,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刻不容緩的問題。

主題講座以孩子們熟悉的「抖音現象」為開篇,帶入感極強,通過生動的抖音情節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故事講完後,教師提問的切入點較為細緻,緊抓孩子們的回答中與對網絡認識相關的內容進行拓展,以此來引入主題。

通過解讀「成癮」、即時滿足感、「成癮」解惑三個環節,幫助孩子們了解網絡成癮問題的「起因、經過、結果」及如何有效避免網絡成癮。讓孩子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幫助我們的學習生活,豐富我們的課餘文化。

本節輔導講座的宗旨是在輕鬆、和諧、積極的活動氛圍中促成學生自我意識的統一和個性的良好發展,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看待網絡成癮問題,倡導未成年人從自身做起,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防護意識。

今後,敦煌路小學將繼續創新形式,不斷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維度、層次和形式,使未成年人積極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幫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長。

(供稿:敦煌路小學     審核:局辦公室)

相關焦點

  • 孩子為什麼會網絡成癮?
    關於「網癮」,在眾多搜索工具中,「孩子網癮怎麼辦」、「怎樣戒掉孩子網癮」、「如何戒掉孩子網癮」、「孩子網癮嚴重怎麼治療」等等一系列搜索詞條層出不窮。但總的來看,都是集中於「如何戒除掉孩子的網癮」。然而,家長們在苦苦找尋解決孩子網癮問題的方法的時候,有曾想過孩子形成網癮背後的真正原因嗎?
  • 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網絡成癮」?
    愛玩兒手機、愛打遊戲的孩子不一定就是「網癮」患者「網癮」是「網絡成癮症」的簡稱,我國將「網絡成癮」界定為「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對網際網路使用衝動的失控行為,表現為過度使用網際網路後導致明顯的學業、職業和社會功能損傷。」
  • 當網絡成癮被列為一種病
    編者的話: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版《國際疾病分類》,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網路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實際上,遊戲成癮是網絡成癮的最常見和最主要問題,除了遊戲成癮,其他類型的網絡成癮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那麼網絡成癮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發病狀況如何?有哪些危害?是否可以防控?近日,記者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進行了對話。
  • 如何正確面對孩子手機網絡成癮問題?
    據一項調查顯示,不少的小學生成了小"網蟲",沉湎於網上,將90%的時間用到網路遊戲上,做了網絡的俘虜,為網絡所累,痴迷於手機網絡不能自拔。不僅耽誤了學習,導致了孩子身心發展方面諸多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走向犯罪。
  • 孩子網絡成癮?家長互助會報名
    本報訊(記者盧文潔通訊員王為佳)孩子網絡成癮是目前困擾家長的一個突出問題,為給家長提供這方面幫助,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計劃成立「網絡成癮家長互助會」,活動全部免費,即日起接受報名。  孩子網絡成癮後家長應如何面對自己和孩子?
  • 「網絡成癮」官方版定義來了!專家告訴你孩子沉迷網絡該咋辦?
    雖然,這項標準的建立在一些精神衛生專家看來仍有不同意見,但世衛組織的初衷是好的,在中國,我們也一直是重視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的!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中,就對網絡成癮的定義及其診斷標準進行了明確界定。
  • 家庭教育:有這幾個症狀,說明「網絡成癮」已經傷害了孩子
    一、家長詢問:孩子玩手機「上癮」怎麼辦?有學生家長很揪心,向曉雲詢問孩子網絡成癮方面的問題:她家孩子五歲之前活潑開朗,見了人總是主動打招呼,幼兒園周末了還會吵著讓家長逛街。有一個周末孩子爸爸身體不舒服,沒有帶孩子出門,為了安撫他的情緒,孩子爸爸打開了手機抖音,讓孩子自顧自去看。
  • 青少年為什麼會網絡成癮?網絡成癮危害有哪些?
    「網絡成癮」是伴隨網際網路的迅勐發展而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是由網絡引發的一種心理疾病。它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發展,甚至成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誘因。那青少年為什麼會「網絡成癮」?二.喜歡上網不等於網絡成癮網絡成癮是由網絡引發的一種心理疾病。首先,青少年在使用網絡時產生滿足,感到心情愉快、情緒高漲。離開網絡就無精打採,情緒低落,愛發火、脾氣暴躁,有的甚至心神不寧、坐立不安,需要不斷地增加上網時間。玩起來往往通宵達旦,很難控制好時間。
  • 什麼是網絡成癮?它又分哪些種類呢?
    網絡成癮近年來成為很多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孩子上學都要帶手機,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機,起床第一件事是找手機,睡前最後一件事還是看手機,孩子好像被網絡綁架。B型:情感性網絡成癮症:此類成癮者把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到交友和兩性的偷情中,把在線的朋友看得比家庭的成員更為重要,甚至導致婚姻和家庭的破裂。C型:網路遊戲性成癮症:此類成癮者將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花費在網路遊戲等活動中,使家庭不和,財力喪失。
  • 《孩子手機遊戲「成癮」怎麼辦?》
    疫情期間,因為居家學習的特點,孩子使用手機上網課和使用手機接收老師布置的作業,因此使用手機的頻次增加,也造成許多孩子使用手機失控,手機遊戲成癮。雖然4、5月份,孩子們陸續復學,使用手機過度現象有所減少,但也有不少孩子身在課堂,心在遊戲,己經無法回到規律的作息狀態。暑假期間,那些原本蠢蠢預動的心又開始活絡了,手機遊戲失控的問題又出現了。
  • 是網癮還是心癮 | 你的孩子真的是「網絡成癮」嗎?
    發洩情緒,放鬆自我5、有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將上網作為緩解焦慮、抑鬱的手段6、父母自身也上網成癮,給孩子做了一個反面榜樣......「戒網癮」的人中不乏有只是青春期叛逆與父母唱反調的,以及真心喜歡遊戲想成為電競選手的孩子。當年,臨沂第四人民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的「13號室」,就是臭名昭著的電擊治療場所。幾千個孩子被父母送進這裡,電到昏厥,直到「承認錯誤」。
  • 網絡成癮有了診斷標準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明確界定了網絡成癮的定義及診斷標準,同時網絡成癮治療規範正在制定,很快將正式發布。  什麼樣的行為是網絡成癮?青少年如何避免過度依賴網絡?10月8日,記者就此進行了相關採訪。
  • 《網絡成癮》:孩子網絡成癮怎麼辦?丨佐心家長
    網絡時代,很多同學都面臨著社交網絡成癮的困擾。有些情況比較嚴重的同學,看電影每五分鐘就要停下來一次,走路吃飯時也盯著微博刷個不停……就這樣,網絡成為了當代人的鴉片。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根治網絡成癮?那會給個體、社會、生理和心理功能帶來很嚴重的損害或者痛苦,比如說,如果這個個體他因為長時間過度地上網,然後導致睡眠問題,導致飲食一些問題,然後可能他跟周圍的這種人際關係都非常的不好,然後包括他自己的一些心理狀態也出現問題,大體上,最初的時候網絡成癮是這樣的一個定義。
  • 宅在家一個月如何防止孩子對手機、電視、網絡成癮?
    現在,大部分地區都開始有序復工,孩子一直待在家裡,可能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玩電子遊戲,看動畫片,刷短視頻等,由此則可能導致其上癮。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正確認識所謂的「成癮」 對手機、電視、網絡等內容成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精神疾病。
  • 網路遊戲成癮=精神疾病?
    造成網絡成癮的原因,一般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即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包括網吧的出現,網路遊戲的流行等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家長忙於工作沒時間管理孩子,導致他們對網絡產生依賴等。外因只是被動因素,是形成網癮的誘因。
  • 網絡成癮兒童的心理問題:健康輔導
    臨床發現,患有網絡成癮症的孩子性格上都存在一定的同樣問題,比如孤獨、壓抑感強、強迫感強等,這些不良的性格因素跟家長平時的教育方式有關,因此孩子有網癮,家長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專家認為,在對待有網癮的孩子,家長需注意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 成年人網絡成癮怎麼辦?兒子沉迷網絡怎麼辦?
    報告指出,「網絡中毒」的人群佔有如此大的比重,已成為危害公眾身心健康的一大社會痼疾。實際上,在歐美諸國,成年人上網成癮的問題遠比未成年人嚴重。 一對年輕夫妻痴迷網路遊戲,疏於照顧女兒,導致半歲大親生女兒活活餓死!這個悲劇使我們看到了成年人沉迷於網路遊戲的可怕,己引起全社會的警惕。
  • 北京安定醫院網絡成癮門診開診:確診為遊戲成癮比例低
    盛利霞告訴南都記者,「平時門診中遇到很多人過來諮詢網絡成癮問題,但醫院接診醫生不都是成癮專業人員,給出的建議參差不齊。這樣不便於家屬和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所以就組織了專業人員開設了這麼一個門診。」 據公開資料顯示,盛利霞擅長精神科常見疾病,特別是藥物依賴的診治。
  • 網絡成癮 是一種精神病? 專家:國內未將網絡成癮認定為疾病
    原標題:   網絡成癮 是一種精神病? 專家:國內未將網絡成癮認定為疾病   華龍網訊 (記者李珩)日前,美國精神病協會將網癮認定為精神病新病種,其中九條標準全部採納中國醫學教授陶然制定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5月29日,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還未將網絡成癮認定為疾病。
  • 文化部心理學家銀娟專訪:這三類孩子,更容易網絡成癮
    銀娟:如果咱們要歸納起來,簡單來講咱們說三點,容易上網的孩子或者容易沉迷的孩子,簡單說三低,低自我,這個很好理解。第二比較低的情緒,這個孩子在現實中真的不太快樂,他也許是出現困難了,比如家庭關係出現變故,父母親的情感出現問題,家庭關係不太牢靠。另外成績下降、朋友不搭理他了或者轉學,這樣一些環境適宜方面的問題。第三是比較低的生活品質,比較低的現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