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諾曼第登陸戰的英美盟軍的總人數是86個師,總計287.64萬人。但是實際上決定登陸的總人數遠遠沒有這麼多,這場登陸戰實際上是有一批軍隊先進行搶灘登陸,然後剩下的盟軍部隊在搶灘登陸成功後,陸續坐船來到法國,而不是287.64萬人一股腦的全部跟進。
選擇搶灘登陸的大軍,選擇的時間是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第,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
到了7月份初期,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盟軍士兵相繼登陸擴大登陸區,形成了正面150km,縱深13km到35千米的登陸區域。到了7月底,諾曼第登陸戰結束,盟軍傷亡12.2萬餘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4萬餘人。
實際上諾曼第登陸之前,英美盟軍的力量已經遠超德國。德軍對於美軍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所以在登陸時很快就被擊潰,這使得盟軍可以快速登陸。
諾曼第登陸戰的盟軍士兵有:86個師,第一波登陸作戰的就有40個師,5000多艘船,1.5萬多架飛機。在登陸作戰前幾個月,盟軍對於德軍佔領的法國境內進行了大轟炸,登陸前3周,諾曼第的機場就被盟軍飛機摧毀。在登陸前的6月5號,有2500架飛機轟炸登陸區域,並且投下近1萬多噸的炸藥。
德國軍隊的勢力就小得多:德軍當時在西海岸只有58個師,而且這些戰鬥部隊普遍減員嚴重,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在盟軍選擇登陸的諾曼第地區,只有6個師,其中3個師是海防師,只是負責沿海防守的軍隊,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而且船隻只有500多艘,飛機多架。
並不是說德國不重視西海岸的防線,相反德國非常重視,在1941年德國控制西歐之後,德國就曾經修建過一條「大西洋壁壘」。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未曾成型。
大西洋壁壘稱大西洋鐵壁、大西洋長城、大西洋防線,德國計劃把這條防線從挪威沿海岸北部一直修建到法國和西班牙的邊界,總長度達2700公裡,由一系列1.5萬個堅固支撐點組成的防線,還有野戰工事和水雷等等。
但是這條防線並沒有修建成功,主要原因在於德國當時選擇攻打蘇聯,本來計劃是一舉攻下蘇聯,結果深陷蘇聯戰場,這使得大西洋防線根本沒有及時修建,大量的部隊被派到了蘇聯戰場,所以大西洋防線的修建根本不到位。
其實二戰打到後期,德國的失敗已經是必然,納粹德國的人裡都清楚,大量的一線作戰部隊深陷蘇聯戰場,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正是看準了這一時機,發動諾曼第登陸,準確和蘇聯分享大敗納粹德國之後的勝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