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圍棋會讓頭腦變好嗎?
在許多家長的心裡,讓孩子學圍棋似乎並無那些具體的諸如提升計算能力、鍛鍊個人素養、加強個人社交等目的,相反是在他們略微了解圍棋並聽人講解之後,家長心裡得出這樣一個概念:圍棋很不錯,下圍棋肯定對孩子有好處!
但是下圍棋究竟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已經在國外的三項試驗研究之下得出了結論!
影響大腦結構發展
韓國在跟蹤研究一年的17名平均年齡在17歲的職業棋手後,通過核磁共振成像,發現長期進行圍棋運動對大腦的結構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職業棋手與普通人相比,大腦領域之間的連接更緊密,信息傳遞更發達!
通過圍棋訓練增加了額葉、顳葉、丘腦的連續性,有助於提高腦功能。尤其在負責記憶的顳葉上,職業棋手神經連接比一般人更發達。
除此之外,對於注意力、工作記憶、執行協調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認知能力發揮重要作用的大腦額葉和邊緣系統、組成大腦皮質下部的下丘腦等,職業棋手比普通人也更加集中發達。
7個月圍棋學習測評
曾經,一篇名為《圍棋教育課程對兒童的智商、課題集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滿足能力產生的影響》的論文發布,試著解答了圍棋的教育成果的疑問。
此次研究對象為5周歲兒童,第一批為學習圍棋約7個月(84次)的兒童36名,第二批為沒有學習接觸過圍棋的兒童36名。分別對他們的智商(動作性IQ/語言性IQ)、課題集中持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延遲滿足能力進行測評。
最終結果是:學習了圍棋的兒童的動作性IQ、課題集中持續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延遲滿足能力都呈現了積極的趨勢!
兒童通過圍棋來鍛鍊不斷思考的能力,並且要解決每一步給予的問題。這樣的過程會刺激智力能力。由此而來的經驗如果適用於其他情況下的問題解決,從結果來看就可以提高智力能力。
幼兒學圍棋的各項發展
此外,專家們還就幼兒圍棋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語言、認知、社會、情緒)和人性方面是否有幫助進行了研究。
這一研究從2015年3月開始至2015年11月結束,在孩子們經歷了8個月圍棋教育後,對其發展(語言、認知、社會、情緒)、自我調節能力(認知調節、行動調節、情緒調節),及相對於同齡人的才能性(社交性、親社會性、主導型)受到的影響進行了檢驗:
看過這篇文章,家長們一定更加了解圍棋對幼兒大腦發展的益處,更加明白圍棋不單是作為一種競技運動,更是一種難能對人具有積極影響的可貴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