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教材四上古詩課例《出塞》

2021-03-03 企石鎮黃映娥名教師工作室

教學目標:

1. 認識「塞、秦、徵」3個生字,重點指導寫「塞」字。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藉助注釋和資料理解詩句的意思,想像畫面,體會守關將士們堅守邊塞的「悲苦」與保家衛國的「壯志」。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想像畫面,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體會守關將士們堅守邊塞的「悲苦」與保家衛國的「壯志」。

教學準備:微課、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PPT出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師:同學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句子。

師: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這句話是說國家的興盛和滅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這也是我們本單元的主題。

師:唐朝愛國詩人王昌齡來到西域遊歷,見證了邊塞的金戈鐵馬,壯懷激烈,於是,他揮筆寫下了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這首詩歌。(點擊課件,板書課題:出塞)

2. 指導書寫「塞」字

師範寫,生書空,並寫兩個。

師:課題中的「塞」字是個多音字,在這讀——sài,「塞」指的是什麼?

(預設:邊塞、邊關等)

3.簡介《出塞》的詩題,了解邊塞詩。(微課)

邊塞和詩又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個小視頻,了解一下。(微課)

二、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1. 讀準字音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大聲朗讀這首詩兩遍,注意讀準字音,圈畫出難讀易讀錯的字多讀幾遍,把詩讀正確,讀流利。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2. 指名讀詩,隨機正音。

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誰願意讀一讀這首古詩。

指3名學生讀,第一名讀完,馬上評價,隨即展開多音字教學,PPT出示多音字,齊讀,然後再請3名學生讀。)

3.讀出節奏

讀詩還應該讀出它的節奏感。七言詩一般按二二三劃分節奏,PPT出示劃分了節奏的《出塞》,你能按著這個節奏讀一讀這首詩嗎?

指名讀——男女讀——齊讀

三、讀明詩意,想像畫面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想像畫面。

師:每一首古詩就是一幅畫,讀古詩時,如果我們能想像出詩的畫面,那你就很了不起啊。下面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的朗讀,你想像到怎樣的畫面?(配樂《涼州曲》)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師:把眼睛睜開,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預設:明月,邊關,師板書:明月 邊關  預設:生答不上來時,你看到哪些景物?多指幾名學生回想)

2.以詩解第一二句詩,讀中促悟。

師:提起明月,我們就會想起中國古典詩歌中描寫明月的詩句,誰知道?(生回想)

PPT出示詩句,生齊讀(配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靜夜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師:這一系列描寫明月的詩句,大家仔細觀察,詩人寫明月想表達什麼?

(預設:思鄉、思念家鄉 , 思念親人)

3. 是啊,駐守邊關的將士們把思鄉之苦都寄托在天上的明月,同樣,他們的家人也在(預設:思念他們),如此想念著家人、故鄉,他們能回去嗎?又有多少人回去呢?(預設:不能,很少人)

那他們人呢,駐守邊關的人呢?

(預設:戰爭開始,將士們在打仗;將士們犧牲了)

4.  師引讀:

是千百年來,不計其數的守關將士苦守邊關,望著明月,不由地發出悲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守關將士的父母遙望明月、邊關,呼喊——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守關將士的妻子遙望明月、邊關,一聲聲哀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從秦朝到漢朝再到唐朝,將近一千年過去了,明月、邊關依然存在,時光穿越千年,明月、邊關沒有變,在遙遠的邊塞,還有這些情景沒變。(PPT出示)

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  

——  [唐]李白《關山月》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  [唐]杜甫《兵車行》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唐]陳陶《隴西行》

師:獨自在家的妻子夢裡想到了遠在邊關的丈夫,現實卻是邊關的將士已成為河邊的一堆白骨。

所以詩人王昌齡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齊讀)——PPT出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5.  理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出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師:你從這裡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悲慘、殘酷、可憐 板書:悲)

師:這一切是什麼造成的?

(預設:戰爭。這裡可以先提一個學生,再說大家一起說——戰爭)PPT出示:

在戰爭中,我們需要傑出的將領,強悍的軍隊,此時詩人王昌齡想起了誰?

(1)指名說。(李廣)

(2)你們知道李廣將軍嗎?指名說,師補充介紹李廣的事跡。

李廣是漢武帝時期的大將軍,人稱飛將軍,不僅武藝高強,行兵布陣也很厲害,匈奴對他是聞風喪膽,由他駐守的邊關,匈奴多年不敢來侵犯。(PPT指名學生讀)

師:如果李廣將軍在的話,匈奴還敢入侵我們的國家嗎?

(預設:不敢!)

6.朗讀感悟將士們的壯志

師:要是有李廣將軍在,胡人就不敢越過陰山,就不用打仗了,所以守關的將士們都希望:(齊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可是當時朝廷腐敗,不能啟用良將,他們只能失望地吶喊:(齊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師:將士們對戰爭是什麼樣的態度?

(預設:討厭、厭惡、憎恨)

師:既然如此憎恨戰爭,他們為什麼不放棄邊關,回到自己家呢?

(預設:保家衛國,敵人入侵。)

所以當敵人入侵時,當我們的家園受到威脅時,我們該怎麼辦?

(預設:抗戰、奮勇反擊)

這也是守關將士們的壯志。(板書:壯)現在國難當頭啊,好男兒都勇敢地奔赴戰場,正所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再次出示 )

於是,王昌齡揮筆寫下了這首《出塞》(出全詩,全班讀,配樂讀):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出塞》,那就是「悲壯」(師指板書,生答)

四、背誦積累

你們讀的真有感情,那你能背下來麼?

1.填空背誦。

秦時明月           ,      

             人未還。

但使             在,

    度陰山。

(1)指名背

(2)全班背

5.去掉空格,一起背。

6.總結學法

我們今天學習《出塞》用了哪些方法?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想像畫面,理解詩意(副板書)

五、遷移學法,拓展延伸

過渡:我們可以藉助這些方法來學習其他古詩,現在大家拿起閱讀單,和同桌交流完成上面的要求,開始吧。

1.學習《出塞》第二首。

      出塞

唐王昌齡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1)學生遷移學法,合作完成閱讀單。

(2)指名讀。

(3)想像畫面。

(4)齊讀。

2.讀一讀兩首邊塞詩。《從軍行其四》《涼州詞其一》

六、作業

課後請同學們搜集其他邊塞詩讀一讀。

板書設計:

出塞

王昌齡                  

明月  邊關

悲 壯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想像畫面,理解詩意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精研統編教材,彰顯文道一體;變革學習方式,實現高階思維」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
    統編課例:《王戎不取道旁李》+說課2.王鐵青(紹興市上虞區陽光學校校長助理,浙江省教壇新秀。曾獲全國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教學觀摩活動一等獎。)統編課例:《書戴嵩畫牛》+說課3.崔  巒(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專家組核心成員,教育部中小學繼續教育教材評審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原理事長。)
  • 新學期全市中小學語文統一為「統編」教材|古詩文比重增加,文言文...
    今年九月,全國中小學語文學科將全面啟用統編新教材,哈市中小學學生將統一學習「統編教材」,尤其是目前在讀的小學四、五、六年級將原來學習的「人教版」教材改為「統編」教材,兩種教材有何差異,如何過度學習,通過教材的改變可以看出未來學生需要掌握哪些語文知識,30日,記者採訪了南崗區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研員劉軍,詳細介紹了小學語文統編教材。
  • 教學課例在線看!2020年統編歷史教材線上優秀教學課例展示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教育部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各省啟動了「停課不停學」工作,每位教師積極開展線上教學。為及時遴選、推廣各省各校「停課不停學」期間線上教學方面的有益經驗和有效模式,積極推動中學歷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升歷史教師教學水平,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歷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主辦了「2020年統編歷史教材線上優秀教學課例徵集活動」。自5月開始,向使用統編歷史教材的地區徵集了共292個教學課例,感謝各位老師的熱情參與!
  • 山東省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單元整體教學課例展示活動在日照隆重召開
    半島記者 郝春梅為挖掘統編教材的特點,落實統編版教材單元學習目標,引導教師從單元整體上把握教材、做好設計,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關注學情發展、選擇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組織前後關聯的課堂系列教學活動,山東省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單元整體教學課例展示活動於2019年11月12日在日照隆重召開。
  • 統編教材改了什麼?課怎麼上?( 小學語文)
    2019年秋季開始,全國所有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教材統一更換為統編教科書。統編語文教科書受到專家學者、教研人員和一線教師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一線語文老師來說,教材改了什麼,如何用好新教材,課要怎麼上,才能凸顯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重要課題。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引爭議:古詩文增多加重學生背誦負擔?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組有六十多人,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學科專家,包括一些大學教授、作家和詩人;教研員和一線教師;人民教育出版社研究人員和專職編輯。此外,還有很多專家以不同形式參與了編寫工作,比如專題諮詢、教材審讀、問題討論、試教試用、徵求意見等。
  • 統編教材1-6年級(下冊)古詩文網上公開課:7-9講
    按照每天3首的進度,還要20天,我們就可以把統編教材1-6年級(下冊)的68篇古詩文全部學完,背完。1-6年級(下冊)課文中的120位作家早知道統編教材1-6年級(上冊)課文中的85位知名作家統編教材2020年寒假「項目式」超級綜合菜單統編教材1-6(上冊)「口語交際」大匯總及範文示例統編教材
  • 全國統編教材主編溫儒敏:語文統編教材專治不讀書
    全國統編教材主編溫儒敏:語文統編教材專治不讀書 李潤文 孔德淇 戴雲/中青在線 2018-07-15 16:41
  • 惠濟區舉行上學期小學中段語文統編教材培訓
    (教研室)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教育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更好地幫助教師了解統編教材,有效實施課堂教學,優化教學與教研方式,9月16日,惠濟區組織三、四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參加小學中段語文教材教法培訓活動,活動採用分散學習和集中研討的形式進行。
  • 六省市高中9月啟用統編教材 語文一半課文是古詩文
    北京等六省市高中9月啟用統編教材共涉及三科 語文一半課文是古詩文 歷史加入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 思想政治增加國家安全相關內容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的國家統編教材將於今年秋季學期即9月份起,率先在北京、上海、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
    這是統編《語文》教材的重要變化,即編排順序是先識字再學拼音。這麼多年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為什麼統編《語文》教材要改變慣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陳先雲解釋,語文學習的目的在於學習語言和漢字,而不是拼音。這種變化非常清楚地定位了拼音與識字的關係,即識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
  • 中小學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
    這麼多年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為什麼統編《語文》教材要改變慣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陳先雲解釋,語文學習的目的在於學習語言和漢字,而不是拼音。這種變化非常清楚地定位了拼音與識字的關係,即識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 從多年的實踐經驗來看,小學生先學拼音再學漢字的教學有一些問題。
  • 走進新版統編教材 感受本真語文魅力——記嘉善縣小學語文統編教材...
    2019年秋季,全國各地中小學開始使用統編教材,主要涉及中小學語文、中小學道德和法治、初中歷史。2016年秋季,我省小學語文一年級開始使用統編教材,至今已三年。今年起,嘉善縣六個年級的小學生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其中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將要從人教版過渡到統編版教材。為了實施好這套新教材,幫助教師學習教材滲透的國家意志和民族文化精神,把握教材的編排意圖,小學語文學科已於8月22、24日兩天分六個年級、五個場所進行了教材理論培訓。
  • 上海市高一年級啟用教育部統編教材
    新學期開始,上海市高一年級將啟用由教育部統編的全新語文、歷史和思想政治教材。在這三科統編教材中,語文教材尤其引發廣大師生和家長關注:一是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二是教材提出了整本書閱讀等全新教學要求。  可以說,全新語文教材正在傳遞出語文教學的新信號——語文不再只是「掰開了揉碎了」的字詞句學習,在豐富的閱讀和社會體驗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將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記者了解到,今年暑假期間,滬上高中語文教師已接受了全新統編教材的培訓。古詩文佔比高?
  • 義務段三科教材用上統編版教材 語文特別擅長講"中國故事"
    &nbsp&nbsp&nbsp&nbsp今年秋季學期開始,義務段三科教材發生變化,小學、初中全部用上了統一部編版教材。拿到新課本的小學生們格外高興,相關任課教師則提早開始「攻讀」。
  • 滎陽六小舉行語文統編教材教法培訓
    為幫助教師全面理解、深入領會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快、更好、更高效地投入新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9月9日下午,在滎陽六小教導處的精心籌備下,各教研組六十多位語文教師分年級組集中在一年級各個教室,進行了語文學科統編教材培訓活動。
  • 統編教材9月啟用 拼音晚學一個月
    還有認寫分流、多用少寫、多元識字,總目標是希望到二年級下學期,學生可以大致上獨立閱讀。  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此次統編語文教材增加古詩文內容,其中,小學語文古詩文有129篇,初中有132篇,以古詩詞為主,還有一些文言文,並增設專題欄目,安排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
  • 研讀統編教材,探究閱讀策略——記濂溪區第一小學語文組教研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聶璐/文 羅阿蕾/攝)自2019年9月起,小學語文學科一至六年級全面鋪開使用統編教材,面對全新的教材,課堂教學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為深入推進統編教材的規範使用,幫助老師們進一步了解統編教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語文教研組選取了統編教材中的「閱讀策略單元」開展專項教研活動。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理論培訓,第二階段是現場課例研討,幫助老師們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準確把握和實施教材。
  • 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  題: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編語文教材出爐引關注  教育部介紹,根據統編統用、3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針對新編語文教材,因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讓大家倍感期待。
  • 成都市完成22個區縣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銜接「送培到區縣」活動
    5月7日,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銜接「送培到區縣」活動走進第22站蒲江,完成了全域成都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銜接培訓。羅良建說,今年九月,全國包括成都22個區(市)縣每一個年級、每一個班級,都將統一使用統編版語文教材,這意味著包括現在使用北師大版教材的三、四、五年級的班級,下學期也將換成使用統編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