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六十大壽,放生鳥卻不飛,他的一句話,救了多少人性命

2020-12-19 騰訊網

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前夕,北京城內沒有任何的緊張氣息,相反,對所有的官員而言,處處都透露著一股喜慶,尤其是大太監李蓮英和寵臣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這兩人一個是慈禧身邊人,一個是慈禧60大壽的慶典總辦,按說他們的權力已經接近頂點,幾乎不會再有任何晉升的機會,偏偏就此迎來了老佛爺的六十大壽,所謂上天眷顧,就是哄一個老太太高興之後,這些所有正值青壯之年的老爺們就能加官進爵。

尤其是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為了討慈禧高興,他甚至準備仿照當年乾隆大壽的標準,在慈禧由西華門前往熙和園的幾十裡大道兩旁,準備全部擺上經壇,戲臺,牌樓,彩殿,然後當慈禧從這經過的時候,所有的戲子,僧侶,民眾全部賣力演出,歌頌慈禧盛德。然而,後來有人上書,說甲午戰爭已經開始,如果這時候大為鋪張,未免有礙慈禧聲譽。不得已,這一主張方才作罷。

在六十大壽到來前夕,朝廷已經給所有的官員夫人下達命令,讓她們練習日常禮儀,以免到時和慈禧一起看戲的時候出醜。而到那一天真的到來的時候,當慈禧一進入熙和園,前面是光緒皇帝,後面是后妃公主,隨後再是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的夫人,所有人一起跪拜,山呼萬歲。然後在李蓮英的主持下,上來了一群小太監,提著一萬隻等待放生的鳥,等待慈禧一生令下,全部放飛。

當然,需要放生的第一籠,象徵性的交給了慈禧。慈禧打開了籠子,念念叨叨的說道:願你們今生不要再被人類抓住,願你們來生託化為人。然後,詭異的一陣沉默來襲,因為眾目睽睽之下,所有的鳥都依然懶洋洋的呆在籠子裡,沒有一隻飛起,慈禧感到了一陣眩暈。李蓮英腦海奔過了一萬頭羊駝,像這些鳥都讓小太監已經訓練了很久,平常也算聽話,現在怎麼都好像變傻了。他靈機一動,趕緊上前對慈禧說:這些鳥有靈性,都被佛爺慈悲感化,不願意飛走了。慈禧這才找到個臺階,不然,還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就在慈禧六十大壽進行之時,其實早已傳來了甲午戰爭的消息,但除了李鴻章有限幾人知道真正的勝負情況外,全國上下,尤其北京城內的官員民眾都在為「中國女皇帝」六十歲的大壽而感到歡欣鼓舞。此時,距離大清的滅亡還有18年。

相關焦點

  • 慈禧慶祝60大壽準備放生,為何鳥不飛、魚不遊?只因李蓮英這樣做
    慈禧一生驕奢淫逸,過著難以想像的高質生活,她的吃喝住行以「浪費」二字形容最適合了。清政府在她的管理下糜爛不堪,地方官員貪汙盛行,導致民間百姓痛不欲生。在列強入侵時,慈禧扔不惜使用大量軍費籌辦她的六十大壽,光是這點,就足以說明清朝的滅亡與她有很大的關係。
  • 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為何放鳥鳥不飛,放魚魚不走?李蓮英很用心
    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是在1894年的十月初十,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一年不僅有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更有甲午中日戰爭。但即便是天要塌下來,在塌下來之前,慈禧太后也不能不過自己的六十大壽,往小了說,這是慈禧太后的私事,往大了說,古代封建社會,如同慈禧太后這般地位的人物的六十大壽其實也是政治需要的一部分。
  • 慈禧過60大壽,眾人禮物皆不能讓其滿意,為何她獨誇李蓮英
    群臣聽到後隨即效仿,並稱慈禧仁慈,是天下百姓的老佛爺,所以請她繼續垂簾聽政。實際上這一切,都是李蓮英提前安排好的。由此可見,李蓮英受到慈禧的重視,是一點都不奇怪。而就在慈禧過60大壽時,眾人紛紛為其獻上禮物。可眾人的禮物皆不能讓其滿意,唯獨李蓮英獻上的禮物,令慈禧眉開眼笑。
  • 慈禧的六十大壽過的有多奢侈?你絕對想像不到!
    慈禧太后為了精心準備自己的「六十大壽」,就單單是為了置辦壽宴新衣,就令江南、杭州、蘇州三大紡織製造府來承擔。因為是慈禧太后親自點名,所以他們不敢輕視,於是就選用各種奢侈高檔的面料,來製作各式「繡緞龍袍」數量達到了百件之多,消耗(浪費)白銀231000多兩。
  • 慈禧大辦六十大壽,企圖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結果事與願違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的生活極度奢侈、鋪張;她六十大壽時,場面的豪華程度超過了清朝所有的皇太后;她如此顯擺除了自己強大的虛榮心,還有陰險狡詐的政治目的;然而慈禧這樣大費周章卻起到了反效果,整個朝廷都被攪得不太平;事情的經過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 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說打仗不吉利,離譜到為了過壽不打仗
    清朝晚清甲午年間,這一年也剛剛好是慈禧太后六十歲的生日,由於慈禧太后對養生這方面尤為注重,當然也不會放過這麼好的延壽機會,手握大權的慈禧開始準備為自己的大壽,舉辦一場隆重的盛會,慈禧太后也想要一場和乾隆皇帝那樣風風光光的一場大慶典。
  • 真實的慈禧甲午六十大壽:能低調就低調,跟普通宴席無差
    每個人都忙碌著自己的事,但都有些憂心忡忡的,尤其是正襟危坐的慈禧太后,更是滿臉愁容。她在看戲,心緒卻已經飄得無影無蹤。按照原計劃,這一天應該是普天同慶,萬民歡呼的日子。因為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慶典,這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也是慈禧準備退休,安享天年的國家政治大事。早在一年前,慈禧就興致勃勃地安排了這一天滿滿當當的計劃。
  • 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有哪些籌辦工作?真是一人慶賀,全國遭殃
    根據清朝史料的記載,慈禧太后在過六十歲生日的時候,三織造為其置辦的袍子還有褂子有四百多件,還有緞匹五千九百多件,這些緞匹當然有宮內其他人用的,但是慈禧是非常揮霍無度的,他賞賜大臣,自己浪費,很多緞匹被慈禧浪費掉了。
  • 慈禧60歲大壽時,宮中發生兩件怪事,為何李蓮英知道真相卻不說?
    而慈禧有多麼敏感呢?她生肖屬羊,上位後十分忌諱羊這個字。普通人在她面前提羊都會被其治以重罪,而當時宮裡御膳房做羊肉時,端上來也不敢叫本命,只能稱之為福肉或是壽肉。
  • 慈禧過六十大壽,手下官員送上的禮物,看似吉利實則暗含詛咒!
    1861年,鹹豐皇帝駕崩,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奪取了清朝的掌控權,一直到去世時才放手,長達48年。慈禧太后作為大清最高權力的持有者,平日裡作威作福,掛在嘴邊,無比瘮人的一句話是:誰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誰一世不痛快。1894年陰曆十月初十,這是重要且不平常的一天,因為慈禧太后要過60大壽了。
  • 慈禧七十大壽收到一禮物,英國女王說自己很羨慕慈禧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清宮秘史》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但是,雖然國庫非常吃力,老百姓們連度日都很困難,可為了巴結慈禧,各個官員還是使出渾身解數,把最好最珍貴的寶貝獻給慈禧,想借著討慈禧歡心賞賜點自己什麼。對於很多官員來說,慈禧的七十大壽就是一個不能放掉的好機會,如果這次能給慈禧送個令她心怡的壽禮,那以後的官路可就不是一般的好走了。於是,在慈禧過壽之前各級官員都是絞盡腦汁。
  • 李蓮英自從跟了慈禧後,慈禧為何對他一直寵幸不斷,從不厭倦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蓮英想辦法出了宮,下功夫學會了梳頭後,才讓沈蘭玉把他推薦給了慈禧。慈禧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他展示一番,沒想到他梳得特別合心,從此李蓮英就跟著慈禧了。李蓮英梳頭小心仔細,且他還很會說段子逗慈禧高興,久而久之,給慈禧梳頭這事就再也沒有換過別人了。
  • 海濤法師【放生就是改命,就是還債】
    所以我們要救他,這就是放生的定義。一切男人、女人都是我的爸爸媽媽,一切的生命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今天我們討論放生,不是說哪一個生命可以救,哪一個生命不要救。今天我們討論放生,不是所謂的生態問題。臺灣種的生命可以活,外來種的生命就要死。今天我們討論放生,並不是說今天有一隻鳥被捉了,您們不要去放他。各位您要想想看,那隻鳥如果是你的兒子。我們今天講到法律,該處罰的是誰?
  • 神奇:1200元買下大龜放生,夢見小女孩來道謝!放生前,了知此理,讓放生功德更圓滿!
    然後司機說,沒事我也要給你200元錢,你去醫院檢查下,我不要,他扔在地上就開車走了,還連說對不起。到家時我感覺腳有點痛,第二天一覺醒來卻一點也不痛了,還是去醫院檢查下,結果什麼事也沒有。我想可能是佛菩薩護法在加持護佑我,也和救下那隻大龜有關係吧!放生確實能夠消災免難,讓人身心健康,一切都平平安安的。
  • 毛主席,六十大壽不做壽,原來是這個原因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六十大壽生日。按中國百姓的習慣,人到六十為老年時期的開始。但是,對毛澤東說,似乎還像青年、中年時期一樣,他雄心勃勃地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戰。不管什麼人都無法抗拒,毛澤東也不例外。毛澤東在一生中不為自己做壽,也一貫地反對黨內外同志為他做壽。1953年12月26日,是他六十大壽。按中國的傳統習慣,六十花甲應當做壽。在老革命家吳玉章六十大壽時,毛澤東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向他祝壽。文章高度頌揚了吳老的思想、品格,號召全黨學習他一輩子做好事的精神。然而,毛澤東自己的六十大壽,沒有一點做壽的意思。
  • 46歲的慈禧太后竟然懷孕,2位太醫因此喪命,唯獨他因一句話苟活
    若非生活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封建王朝風雨飄搖的時間裡,用我們傳統的政治眼光去看,慈禧太后可謂一個合格、甚至說優秀的政治家。她有著過人的手段、機變百出,善用權謀又不失涵養。慈禧於一八五二年進宮,被鹹豐賜號蘭貴人。四年後,也就是一八五六年,生下同治皇帝。46歲的慈禧太后竟然懷孕,2位太醫因此喪命,唯獨他因一句話苟活。
  • 慈禧母親70壽誕,為表孝心慈禧寫了首祝壽詩,最後一句成千古名句
    只是這麼個稱謂其實極不符實,慈禧不但不慈悲反倒是心腸狠毒,為了自己的權力地位就是身邊的親人也能照殺不誤。同治皇帝是慈禧與鹹豐皇帝生的兒子,繼位之初,由東西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八大顧命大臣輔政,三方勢力相互制衡。可是慈禧的權力欲太強,她殺伐果斷髮動了一系列的政變,最後大權獨攬。
  • 為什麼你的放生沒有功德?因為方法不對(內附玄門放生咒)
    道教的理念是仙道貴生,主張慈愛一切,不傷物命,因而強調"慈心於物"方面,對動植物予以較多的關注。道教把動植物看作是有靈性的,就像對待人那樣去對待動植物。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彼。口腹樂甘肥,殺戮充飲食。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懼。故當不忍食,以證慈悲行。"道教認為,對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應當懷有對待人的生命所具有的那種惻隱之心。
  • 慈禧太后普通一天的生活在當下,需要多少人民幣維持?
    根據史料記載和滿清最後一任太監總管小德張回憶,慈禧每天有兩頓主餐和飯後點心,看似不多,實則花費驚人。為了滿足太后的飲食需求,專門負責慈禧做飯的壽膳房有108間,光廚師就有一百多人,再加上服務人員,規模龐大!再比如,慈禧喜歡水果,尤其是蘋果,但她喜歡蘋果不是去吃,而是喜歡聞蘋果的味道,而且要是最好最新鮮的,為此她就命人在屋子裡擺滿了蘋果,等散發出的味道沒了便換新的,一年這就要消耗15萬個蘋果。
  • 慈禧過66大壽,有人送給她一件「特殊」禮物,現在已經增值50倍
    66大壽時,袁、世、凱為討慈禧太后的歡心,送給她一件清國誰也沒玩過,誰也沒有用過,甚至誰都不敢用的禮物,這件禮物價值不菲,可是慈禧只用了一次,便徹底放棄了,這件禮物被丟棄在倉庫了,一晃眼睛,過了100多年,如今被找了出來,竟然升值了50倍,您想要知道它是什麼,那就讓小編給您揭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