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給付財物的處理

2020-12-18 中國法院網

婚前給付財物的處理

—兼談《婚姻法》解釋(二)(徵求意見稿)第七條

2003-09-08 16:08:40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劉向遠

  婚前給付是指在婚姻締結前,一方給付對方財物。在離婚訴訟中,對婚前給付財物的處理因無法律規定,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觀點。2003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徵求意見稿(以下稱徵求意見稿)首次對離婚訴訟中婚前給付進行了規定。筆者就此問題略陳管見。  根據實際情形,筆者將婚前給付行為劃分為以下幾種情形,並根據不同情形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婚前一方自願給另一方錢物男女雙方相處,隨感情加深,兩情相悅,互贈錢物,無可厚非,亦是雙方感情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而然,完全自願的,即便是一般朋友之間、鄰裡之間、親屬之間關係融洽時,也會互送財物,以表達感情,這種行為應為贈與行為,自然離婚時對於婚前一方贈與另一方的財物,要求返還,不論數額大小一般應不予支持。當然受贈方自願返還,則另當別論。

  二、學者稱為附條件贈與行為,即以達到結婚或婚姻存續而在婚前一方給付給對方財物,一般數額較大。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附條件贈與,如果條件不成或條件消失,給付方可請求返還,筆者對此持不同看法。一方為達到與對方結婚或保持關係情況下,給付另一方財物,其真實意思無非是想用財物打動或收買對方,以成全自己達到自己的目的。筆者主張,這種情形下,給付一方要求返還財物,應不予支持。用經濟學角度分析,給付一方在婚前給付另一方財物可視為一方與另一方結婚發生的成本,兩者發生婚變,應為投資風險。投資者應自負這種風險。從另一角度考慮,婚前因接受對方的較大數額財物,往往使接受方陷入錯誤認識,而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與對方結婚。當有一天發現一切並非如此美麗時,便會提出離婚,這種情況下,接受方並無過錯,對方無權要求返還。

  三、一方以結婚為名義向對方索取、騙取財物。這種行為很好理解,處理起來也較簡單,審判實踐中,通常對主張要求對方返還的,人民法院都不予支持。

  四、在農村特別是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農村,按著風俗,在結婚前或當天男方迎娶女方時,男方應給付女方一定不小金額的彩禮。這種按舊俗或風俗男方給女方財物,在經濟不發達地方來說,對任一方都是不小的數目,通常是因舊俗所累,並非自願。當兩人離婚時,男方要求女方返還,法院一般應予支持,也真正符合「公平」的法律理念和民間的風谷習慣,有效的平爭息訴。

  五、婚前一方給付另一方財物,用於購買家庭共同財產的,在財產分割時,對給付方適當多分。除第一種給付情形,對給付方來說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後幾種情形意思表示存在瑕疵,並非完全出於自願,因此離婚訴訟中,給付方要求返還財物時,應根據給付行為當時的實際情形區別處理。

  徵求意見稿第七條規定:「一方婚前給付對方財物數額較大,結婚後一年內起訴要求離婚的,人民法院判決離婚時,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綜合考慮給付財物方有無過錯及雙方其他實際情況等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判決接受財物一方予以部分或全部返還。」筆者對這一規定有以下不同看法:

  一、不應規定「一年內」。這種規定容易導致當事人規避法律,一年後再起訴離婚。

  二、不應「考慮給付財物方有無過錯」。對給付方有無過錯,不應作為評價是還返給付的因素,婚前行為與婚後過錯是不同階段的行為,給付方過錯行為不能使給付方喪失返還請求權。

  三、公平作為民法的一項重要基本原則,可以作為處理任何民事法律行為的原則。徵求意見稿規定:「根據公平原則判決接受財物一方予以部分或全部返還」不當。公平原則是一種補充原則,應優先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處理婚前給付行為時,可以根據給付行為時給付是否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求來確定部分或全部返還,只有無從考察當事人行為時的真實意思表示時,才可以採用公平原則處理。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陽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婚前給付的婚約彩禮,結婚後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那麼婚前給付的彩禮,結婚後算夫妻共同財產嗎?實際上「彩禮」的表述並非是一個專業的法律術語,人民法院在受理有關彩禮糾紛的案件時一般都將其認定為婚約財產糾紛,目前婚前給付彩禮的現象在我國已經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實踐中男女在交往期間男方為追求女方為女方或者其近親屬所做的支出並不屬於彩禮的範疇,應與彩禮注意加以區分。
  • 離婚時一方能否要求對方退還婚前給付彩禮
    【分歧】本案雙方訴爭的焦點是:離婚時,一方能否要求對方退還婚前給付的彩禮?一種意見認為:女方不應返還男方婚前給付的彩禮,因為雙方已經登記結婚,彩禮便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只要依法分割即可。一種意見認為:女方應返還男方婚前給付的彩禮,因為雖然雙方已經登記結婚,但是婚後並沒有共同生活,且因為給付彩禮而造成了男方家庭困難。
  • 「套路嫖」詐騙案:行為人基於嫖娼目的給付的財物,不受法律保護
    但對於「套路嫖」中他人基於「嫖娼」這一不法原因給付的財物處置,存在爭議。4件,佔比13.33%;對被告人違法所得的處理未作表述的有2件,佔比6.67%。二、從刑事角度分析:「套路嫖」詐騙所得的財物系「犯罪收益」,如何處理,關鍵要看它的屬性「犯罪收益」是指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我國對 「犯罪收益」的追繳依據源自《刑法》第64條: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律師團隊:婚後才給付的彩禮,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我國以結婚登記作為婚姻關係建立的時間節點,登記前為結婚而給付財物叫彩禮,那登記後給付的財物是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是否需要返還?」因此在登記結婚以後才給付的彩禮,在沒有特別約定屬於其中一方的情況下,應屬夫妻雙方共同財產,夫妻共同所有共同支配。這種觀點主要是考慮到夫妻關係建立的時間,登記後夫妻之間的行為就產生我國法律上的效果,就應當被認定為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的受贈;第二種,認為彩禮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給付的,都屬於女方個人所有。
  • 婚前購房婚後還貸增值部分折價給付離異妻子
    可離婚後,蕙小姐又討要曉偉婚前購買,婚後繼續還貸房屋的增值部分。雙方協商未果訴至法院。近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對蕙小姐要求獲房屋增值部分50%價款5萬元,判決由曉偉給付蕙小姐3萬元。  2009年8月,蕙小姐與曉偉登記結婚,婚後未育。而性格不合小夫妻僅過了幾個月安寧生活,家庭矛盾則顯露無疑,曾四次為離婚起訴到法院,最終在去年8月兩人在法庭上「分手」。
  • 訂婚時給付的彩禮是否可以要回?
    ——火箭軍某部士官小陳專家解答■彭 剛作為我國傳統婚姻禮儀文化,婚前給付彩禮的習俗比較常見,彩禮糾紛也成為一種常見的民事糾紛。「彩禮」並不是規範性的法律用語,人民法院受理彩禮糾紛案件的案由,按照有關規定被定為「婚約財產糾紛」。《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 不法原因給付下侵財行為如何處理
    其中,「不法原因」,是指違反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的原因;「給付」是指財物轉移層面的給予或支付。不法原因給付在民法上的後果是返還請求權的喪失,但在刑法上的後果,即侵財犯罪的成立與否,在理論界存在爭議。關於非法佔有不法原因給付財物是否構成犯罪,以及不法原因給付行為下侵佔罪與詐騙罪如何認定,是刑法理論與司法實踐面臨的棘手難題。
  • 婚前送的彩禮可以返還嗎?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婚前的彩禮可以要求返還嗎? 彩禮是指以結婚為目的,男方或其家庭成員給女方的禮金及貴重財物。給付彩禮後,如果沒有結婚或者結婚後離婚能否要回彩禮呢?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農民工小張打工期間,認識小王姑娘,兩人戀愛,小張經常給小王發紅包,買包包和衣服,訂婚又給4萬元彩禮,後雙方感覺性格不和,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小張要求小王退還4萬彩禮和平常給的紅包和購買衣物款5000元。法院如何判決呢?
  • 【順法一分鐘】婚前購買的房產、給付的彩禮,離婚時怎麼分?
    【順法一分鐘】婚前購買的房產、給付的彩禮,離婚時怎麼分?這道數學題你會嗎[暈]2005年,李某和張某經人介紹結婚,婚後居住在由丈夫李某婚前購買的房屋。2014年雙方離婚,雙方爭議的焦點是房產歸屬。該房產系婚前李某籤的購房合同,10萬元首付款亦由李某支付,但該房子在銀行貸款,婚後雙方共同歸還了30萬元貸款,仍有少部分餘款未還。當年40萬元購買的房子如今已經增值到130萬了。#順法一分鐘# #離婚#
  • 民營企業給付「回扣」行為如何處理?
    問:如何處理民營企業為開展正常經營活動而給付「回扣」、「好處費」的行為?答:企業為開展正常經營活動而給付「回扣」、「好處費」的行為涉嫌行賄犯罪的,要區分個人犯罪和單位犯罪,要從起因目的、行賄數額、次數、時間、對象、謀利性質及用途等方面綜合考慮其社會危害性。
  • 丈夫婚內給「小三」的財物,配偶可否要回?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那麼,丈夫婚姻期間內給「小三」財物的行為在法律上應該怎麼定性?配偶能否主張要回?法律規定是怎樣的?司法實踐中法院又是怎麼處理的?本文,筆者將就此問題進行討論。一、丈夫婚內給付「小三」財物行為的法律屬性如何?我們這裡主要討論婚姻期間內丈夫無償給付「小三」財物的行為,雙方之間其他方面的資金往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 青島小夥婚前給女友買房 分手後要房款被拒:這是贈與
    此外,小劉未提交證據證明購房款是小李借婚姻之名而索取的,也沒有證據證明房屋是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因此,房屋很可能是分手時對小李的贈與。鑑於購房款已支付完畢,房屋也一直登記在小李名下,小劉的贈與行為自其作出贈與的意思表示之時已履行完畢,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後不得任意撤銷,小劉主張返還房屋購置款於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 青島小夥婚前給女友買房,分手後要房款被拒!法院:這是贈與
    此外,小劉未提交證據證明購房款是小李借婚姻之名而索取的,也沒有證據證明房屋是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因此,房屋很可能是分手時對小李的贈與。鑑於購房款已支付完畢,房屋也一直登記在小李名下,小劉的贈與行為自其作出贈與的意思表示之時已履行完畢,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後不得任意撤銷,小劉主張返還房屋購置款於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 給付彩禮並非單純贈與 雙方婚約解除應當酌情退還
    給付彩禮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婚俗,是訂婚時,男方贈送給女方象徵喜慶的財物。法院審理後認為,當事人雙方具有明確的結婚意願而建立戀愛關係,一方以締結婚姻為目的向另一方給付彩禮,如果結婚目的沒有實現,支付一方可以要求另一方返還。本案中,王某某與徐某通過網絡認識後戀愛,其間王某某先後給予徐某路費、彩禮等,徐某收到財物後卻不同意與王某某登記結婚,提出分手,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徐某應返還王某某給付的財物。
  • 法官: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大洋網訊 離婚案件中,給子女的撫養費一般定期給付。但也有當事人基於各種理由請求對方一次性給付子女至18周歲時止的撫養費用,少數情況下,法院也會支持。今天的案例就是這種情況。男方服刑 女方要求一次性付撫養費莫小姐和吳先生於2007年結婚,婚後生育女兒小吳。
  • 婚前買房婚後加名,夫妻共同財產≠一人一半!
    無論是婚前買房還是婚後買房加名,對雙方均有重大影響。與婚姻有關的房產問題,一直是媒體熱議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那麼,婚前買房婚後加名,夫妻共同財產就真的是一人一半嗎?案例一:父母在婚前全額給女方買了一套房子,婚後男方要求在房產證上加上名字,女方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