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遭中年危機 欲跨界做日化多元化戰略待考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旺旺欲跨界做日化 多元化戰略待考

  時代周報記者 梁耀丹 發自廣州

  賣仙貝和牛奶出名的旺旺要賣日化品了?

  3月30日,旺旺突然在官方微博上曬出了印著旺仔Logo的洗面奶、牙膏和面膜產品圖片。配文是:「今天也要做個牛奶味的小可愛!旺仔童顏護膚日化系列,奶一下嗎?」一時之間,朋友圈被這組圖片刷屏。

  雖然旺旺後來在微博澄清,之前的新品發布只是一次愚人節活動。但在近日,旺旺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確認,旺旺的確在「考慮未來開發一些日化類產品,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計劃和定論。」

  旺旺並非第一次嘗試多元化。此前,旺旺曾推出許多「腦洞大開」的新品:美元造型的魚燒、芥末辣椒味的牛奶糖、裝在茶包裡的壓片糖果、比臉大的雪冰仙貝、預調酒「莎娃」等等,卻無一不以慘澹收場。這令人不得不想到,跨界日化的旺旺能成功嗎?

  嘗試跨界

  由於近些年米果產品增長乏力,旺旺開啟了多品牌戰略,將飲料、乳製品、休閒食品等作為發展重點,推出了方便麵、嬰幼兒輔食、鮮食產品流通等一系列新品。

  除了仙貝、大米餅、雪餅、小小酥之外,旺旺在米果系列增加了黑皮、米太郎和大師兄三個副品牌。糖果系列裡也出現了「黑妞」、豆類除了「挑豆」和「煎豆」之外,還做了「麻辣花生」等等。

  在原有產品線中挖掘副品牌之外,旺旺也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比如推出「雪姬」梅酒、「哎喲」燕麥粥、方便麵等。去年6月,旺旺發布了哎呦米麵系列蕎麥麵和年輪蛋糕系列產品。

  旺旺還推出預調雞尾酒「莎娃酒」。「我是美女,我只喝莎娃酒」等廣告語曾經洗腦般讓人印象深刻。在剛剛過去的成都春季糖酒會,旺旺又一口氣推出新的「莎娃酒」。也許是為了挽回之前被網友詬病的莎娃酒廣告形象,同一個月,旺旺聯手餓了麼在上海南豐城落地了名叫「少女酒館」的快閃店,嘗試以一種城市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構建莎娃酒的粉色少女心形象。

  旺旺集團的多元化觸角一度還伸到了消毒液領域。2016年,該集團推出名為「水神」品牌的消毒液。

  然而,市場對這些新品似乎並不買帳。從旺旺最新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三大品類業務(米果產品、乳品及飲料、休閒食品)皆全線下滑0.7%-2%不等。數據顯示,旺旺的米果產品實現營收29.5億元,同比下滑1.63%;乳品及飲料板塊實現營收67.96億元,同比下滑0.63%;休閒食品板塊實現營收37.98億元,同比下滑1.94%。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旺旺之所以走多元化路線,是已經意識到其品牌和產品已經老化了,然而由於沒能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加上市場上米果類產品的可替代者越來越多,導致旺旺整個產品線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他認為,旺旺的多元化成效不大的另一個癥結在於渠道老化,隨著年輕消費者更傾向電商,原本旺旺在線下推廣的強項反而成為了其發展的桎梏。

  中年危機

  多元化和年輕化戰略背後,成立30年的旺旺正面臨著「中年危機」的考驗。

  公開資料顯示,旺旺集團的前身為一家中國臺灣的罐頭食品公司,從父親那裡接手生意的蔡衍明創立了「旺仔」品牌,並在隨後日本米果大廠巖琢制果合作,推出「旺旺仙貝」大獲成功。

  1989年,蔡衍明在中國大陸註冊了「旺旺」商標,為第一個在大陸註冊商標的臺灣廠商,並在1992年到湖南長沙設廠。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米果廠商,旺旺通過廣鋪渠道、壓低成本、擴品類等方式逼退跟進者,一度以高達85%的市場佔有率稱霸大陸。

  2008年在香港上市後,依靠旺仔牛奶的推動,旺旺的股價走勢更是氣勢如虹。

  然而從2014年開始,旺旺就陷入了業績下滑的泥沼。旺旺2016年年報顯示,2016年營收19.71億元,同比減少7.9%。這是繼2014年、2015年之後,旺旺營收創下三連跌。如果從2013年算起,旺旺營收累計減少約16.6%,市值縮水超千億港元。

  最新的財報顯示,旺旺2017年1-9月收益約為135.85億元,同比下降1.1%;毛利約為59.85億元,同比下降8.8%;毛利率約為44.1%,同比下降3.6%,所有的財務指標均呈現下降趨勢。

  「任何品類都有生命周期,旺旺的產品也不例外。」著名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認為,旺旺旗下主要品類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產品很難再有增量,而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生活和食品安全,旺旺業績下滑在所難免。

  多元化難題

  早在2010年,想要打破瓜子業務一家獨大局面的洽洽食品便開始涉足薯片,隨後又相繼進軍調味品以及果凍行業。洽洽食品更是一度把瓜子以外的業務收入佔比目標定為50%。不過,洽洽食品多元化的步伐似乎並不順利,據2016年年報顯示,洽洽葵花子的營業收入為35.13億元;薯片和其他產品的營業收入僅分別為2.12億元、7.65億元。截至2016年,洽洽食品瓜子以外的業務收入仍佔27%左右,距離50%的目標依然遙遠。同一時期,洽洽食品營收淨利雙降。

  朱丹蓬曾表示,洽洽食品淨利潤下滑與企業本身的多元化有很大關係,在多元化發展後,企業的資金、資源、經歷都被分散,因此利潤的下滑在此階段是必然的。洽洽食品由於多元化的發展,在主業上並沒有認真經營,雖然在瓜子業務方面是行業老大,但在該產品的業績提升方面沒有發力,多元化方面也並不成功,因此為企業的運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徐雄俊認為,旺旺多元化的關鍵在於必須採用多品牌戰略,避免使用單一品牌上做多元化產品;其次企業要尋找新型的、有發展前景的品類進行開發。他認為,日化行業的競爭本身已經很激烈,旺旺想要分得一杯羹也許很難。

  眼下,這家公司的現金流還算充裕。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旺旺集團銀行存款還有103億元人民幣,旺旺顯然還有試錯的機會。然而,分析人士認為,市場留給它的時間並不多了。在競品林立、消費者需求變化多端的線下,如果不能儘早把握趨勢,旺旺將越來越難破局。

(責任編輯:蔡情)

相關焦點

  • 旺旺開醫院了?跨界營銷的「救市」策略
    旺旺還可以上天入海,開酒店開醫院辦電視臺,無所不能!旺旺還開過酒店,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有旺仔的logo,這不禁讓英大我想起了迪士尼裡的酒店。而且據說,裡面還會提供免費的旺旺零食噢!02旺旺身陷「中年危機」這種熱銷背後,是旺旺想通過跨界營銷重振食品和飲料銷售的雄心壯志。
  • 中國旺旺(00151)中年危機?為什麼旺仔牛奶賣不動了?
    公司 中國旺旺(00151)中年危機?為什麼旺仔牛奶賣不動了?但在進入大陸20年後,產品逐步與新世代消費者脫節,明星單品處境堪憂,新品推廣乏力,行業入局者不斷增加,旺旺不得不直面自己的中年危機。中年旺旺,增長乏力危機在2013年開始顯現。回頭看,這一年是旺旺的巔峰,公司營收超230億元,市值超1600億港元。但緊接著便是連續3年的業績下滑,從2013年的236億元跌到2016年的197億元。
  • 短暫回春後業績再度下滑,「中年危機」的旺旺如何扭轉頹勢?
    來源:藍鯨財經在經歷連續兩年的增長後,中國旺旺(00151.HK,下稱:旺旺)2019財年的業績再度縮水。與此同時,旺旺的工廠線也在縮減。截至2019年3月31日,旺旺旗下的工廠已經由2016年底的91間下降為85間。
  • 跨界日化 碧生源欲借面膜「增肥」
    主打減肥產品的碧生源正在試圖進入日化領域緩解業績帶來的壓力。8月8日,碧生源宣布將推出碧生源牌重組膠原蛋白面膜,後續將在天貓、京東旗艦店上線。自2016年主打產品被迫停產更名後,碧生源一直在虧損邊緣徘徊。過去兩年,碧生源通過出售旗下資產維持業績,但這並非長久之計,碧生源亟待找到新利潤點提升公司業績。
  • 旺旺集團押寶多元化前途未卜 沒有選擇的選擇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分析認為,「旺旺米果類和飲料兩大業務的收益下滑,使其感受到了市場的發展瓶頸,而多元化發展,以及未來業務尋找新的增長點顯得至關重要。」在他看來,旺旺根據市場的發展推出新品無非是為業績、股價有進一步的提升而做打算。此外,藉此產品線更多元也有助於拉開其與競爭者的距離。
  • 藍海轉型戰略:解決企業「中年危機」的特效藥
    本文來自「遠讀重洋」,作者 吳顯昆 在朋友圈裡,「中年危機」恐怕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光年近半百的「真中年人」憂心忡忡地轉發有關文章,連「90 後中年危機」都成為了年度熱文。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中年危機」不一定和年齡有關,它指的是人在身體上逐漸老化的同時,知識、技能結構也變得陳舊,和時代脫軌。
  • 這家疫情定點醫院「火」了,旺旺不只有雪餅,還有個懟臺獨的老闆
    ,一直以為它只做仙貝、雪餅、QQ糖這些小零食,誰成想人家還開醫院!一是學者黃國昌反對中嘉被併購,隨後因其在抗議現場亂丟菸頭遭中時與中天等媒體大篇幅炮轟。 二是蔡衍明與死對頭黎智英的公開開戰。黎智英先開炮,旗下《蘋果日報》刊發一系列抨擊蔡衍明的報導。蔡衍明怒而反擊。兩人率各自媒體陣營互爆黑料,你來我往長達半月之久。
  • 旺旺集團與遊族網絡跨界合作 傳遞新世代旺文化
    海外網1月20日電 大陸最大休閒食品集團-旺旺集團19日與全球遊戲前三大發行商-遊族網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年將開啟全新與全方位的跨界合作。不單在品牌文化的傳遞上進行合作,更盼望創造更多的話題,讓大家認識到新世代的旺仔與旺文化。
  • 從必勝客到狗不理,深陷中年危機的餐飲品牌要學會跟年輕人對話
    1 餐飲品牌「中年危機」頻發, 難道是「後浪效應」? 同店業績持續下滑的問題亟待解決,為了走出「中年危機」和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
  • 中國旺旺(00151)業績滯漲,下沉、出海、多元化誰才是最優解?
    以良品鋪子為例,這家公司利用零食行業「衝動性、及時性、高頻性」的消費屬性,採取全品類發展戰略。目前,良品鋪子已形成覆蓋肉類零食、堅果炒貨、糖果糕點、果乾果脯、素食山珍 等多個品類、1000餘種的產品組合,有效地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群體在不同場景下的多元化休閒食品需求。
  • 旺旺,不旺了
    在食品行業成為一方霸主後,他開始將更多精力放在跨界投資上。 從醫院、媒體、保險、酒店,到美妝、家居、育兒,旺旺均有所涉獵。 營銷上,旺旺也不忘將跨界進行到底。
  • 旺旺集團跨界布局養老,能否持續旺下去
    文 / 和君康養事業部高級諮詢師 李佳楠 近年來,跨界發展成為大量綜合型集團企業謀求新發展與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對於養老產業而言,長期以來,僅僅是房地產企業、保險企業、醫療企業、家政或物業企業等高度業務高端相關企業跨界的主要方向,其他產業企業涉及較少。
  • 宗馥莉進軍氣泡水,娃哈哈中年危機如何破解?
    在新興品牌風起雲湧之下,老牌娃哈哈也不得不面臨中年危機。創新8月中旬,飲料品牌KellyOne推出了一款新國潮氣泡水——生氣啵啵蘇打氣泡水。據了解,目前,生氣啵啵蘇打氣泡水包含白桃、青梅、西瓜三種口味,主打0糖0卡0脂概念,核心人群是30歲以下的學生、年輕白領。
  • 旺旺集團玩「跨界」 布局大陸綠色消毒市場
    日前,知名臺資企業旺旺集團旗下神旺控股與大陸相關科研機構舉辦研討會,研究推動微酸性次氯酸水的應用標準化進程。  據了解,微酸性次氯酸水又名微酸性電解水,主要應用於家庭日常清潔消毒、工廠原料清洗、食品保鮮、空間環境消毒、除臭、降低空氣中的甲醛等,已成為食品加工、餐飲、醫療、學校等領域綠色清潔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 橙心優選與旺旺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來源:中國經濟網10月26日,滴滴旗下社區電商平臺橙心優選與國內零食巨頭企業旺旺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渠道融合、產品供應及物流售後等方面開展多項深度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更為便捷的購物體驗,助力社區電商營銷模式的進步與發展,推動國內經濟社會的進一步轉型升級。
  • 旺旺董事長的「魔性」帝國:敗光一億翻身做首富,辦醫院、建酒店跨界
    果真如此的話,旺旺公子也算是很好地繼承了他爹蔡衍明「耐撕」這一特質。不懟天不懟地專懟臺獨,傳媒、醫院、酒店……跨界跨得不亦樂乎,63歲前「臺灣首富」親身說明,魔性旺仔,非一日玩成。富N代與首富的距離有多遠?一筆1億多的「學費」吧去臺灣富豪榜數一數,蔡姓實屬第一大熱。
  • 旺旺,突然不「旺」了!
    旺仔牛奶好喝我們都知道,做洗腦廣告、搞營銷,旺旺一直也很會玩,而且還猜不出他會怎麼玩。洗腦廣告做得一流「怎麼一直在看我?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旺仔標誌性的無辜斜眼笑,是不是在看你這不好說,但你真的可以用來做藉口喝幾瓶。
  • 快銷品企業跨界玩新潮 不要丟了品牌定位
    來源:證券日報大白兔的唇膏,旺旺的衛衣,可口可樂、娃哈哈的眼影盤,瀘州老窖的香水、農夫山泉的面膜…… 一時間,似乎所有的老牌快消品牌都在向日化、服飾等領域進行探索。事實上,說到跨界,不得不提的就是可口可樂。可以說,無論是在服飾領域還是在日化行業,可口可樂在跨界領域都可以稱得上「風生水起」。 在服飾領域領域,可口可樂先後與太平鳥、fingercroxx、KITH、GU、 PINKO、Chris by Christopher Bu等多個國內外品牌合作,彰顯品牌元素。
  • 中國旺旺(00151.HK)陷入「中年危機」 進軍健身飲食市場尋求新的...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旺旺公布的業績利潤顯示,旺仔牛奶利潤為29.52億元,雪餅利潤為12.01億元,合計41.53億元,2018財年公司毛利潤合計為94億元。這也從側面顯示出賣了20多年的旺仔牛奶和旺旺雪餅仍是公司實現營收和利潤的主要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