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行為會嚴重損耗手機壽命和洩露個人隱私,你都中了多少?

2020-12-20 鹹蛋看世界

如今智慧型手機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世界範圍迅速普及,很多人都有了屬於自己的一部手機。雖然我們都認為自己很在乎自己的手機,視它為至寶。但事實證明,我們可能並沒有對我們的設備進行最好的照顧。在無意間,我們常常會做出許多損害手機壽命和洩露個人隱私的事情,而下面這些壞習慣你是否曾做過?

1.經常延遲更新應用程式

我們在使用手機時常常會突然收到通知,提示某些應用需要更新。而對於這類通知,我們往往會選擇性忽略,或是很久之後才更新應用。但是你知道嗎?其實應用更新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更新應用不僅能增強手機安全性,還可以幫助開發人員了解我們的應用程式之外的用戶。所以當你的應用程式需要更新時,請不要拖延,儘早更新!

2.經常關閉未使用的應用程式

我們都喜歡關閉所有當前沒有使用的應用程式,認為這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手機卡頓問題,還有助於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然而科學研究表明,關閉後臺應用程式並不能幫助我們節省電池電量,而且只有當應用程式當前在後臺運行時才會對電池壽命產生影響。

3.長期不處理手機中的郵件

一個充滿了幾千封電子郵件的郵箱似乎並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它可能會導致我們的手機電池電量不足!保留未讀電子郵件意味著手機儲存更多郵件,而這會加快損耗電池的壽命。所以,當你收到電子郵件時請仔儘快查收,以便讓電池休息一下!

4.經常將手機使用至自動關機

日常生活中,將手機使用到完全沒電,讓它自動關機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習慣,他們認為這並不會對手機造成任何損害。殊不知,這對保養手機來說是最糟糕的!經常讓手機電池電量達到0%會嚴重損害電池的整體壽命。

5.將手機的亮度調到最低

怎麼才能延長手機的使用壽命?可能有人告訴過你,調暗手機屏幕的亮度可以提高電池壽命,因此有人便將亮度降至最低,但這可能是一種誤區。研究人員表示,所有最新的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仍然使用液晶顯示屏進行操作,該液晶顯示屏使用背光燈使屏幕亮起。而屏幕調暗時,黑色像素依舊在努力工作,因此調暗屏幕對於節省電池壽命沒有任何幫助。

6.使用非原裝的充電器給手機充電

如果你為了節省了一些錢而購買了更便宜的充電器,那麼下次你可能還會想再買一部手機!一般非原裝充電器的電流、電壓值都在一個很大的範圍,因為它要適應非常多型號的手機,屬於通用型充電器。而且這對電池有很大的影響,可能會導致電池充電不滿,損壞點電池電極,導致電池鼓包膨脹,從而影響電池壽命。

7.在公共場所使用未加密的Wi-Fi

隨著網絡的快速普及和上網費用的降低,如今我們每走到一處地方都能夠輕易地搜索到無線網絡,但這裡面卻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Wi-Fi不需要密碼,我們可能需要重新考慮是否連接。因為任何人都可以訪問我們連上的網絡,而他們可以通過僅使用公共Wi-Fi就獲取到我們的個人信息,所以我們應該避免連接未加密的網絡。

8.拒絕使用手機套

對於每個人來說,購買手機外殼都是必要的。因為它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手機掉落在地板上屏幕碎裂的可能性。

為了讓我們心愛的手機能夠繼續陪伴我們度過更長的時間,上面這些事項能避免就避免吧!

相關焦點

  • 你的手機號碼註冊了多少App?隱私又被洩露多少?
    在我們使用手機時,很多時候都是需要下載不同類型的App進而完成某些功能和任務。但在使用App的時候就會發現,基本都需要我們使用手機號碼進行註冊,但為什麼會需要用到我們的手機號碼進行註冊?你又註冊過多少個App?你知道誰又在販賣你的手機號碼信息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談談。為何要用手機號碼註冊App?
  • 【保密微課】你的隱私是如何被手機APP洩露的
    坐火車經過哪個城市,手機APP馬上推薦相關城市的衣食住行;跟朋友談到喜歡的明星,打開APP就收到了演唱會門票推薦廣告。對于越來越懂你的APP,你了解它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起底手機APP是如何洩露用戶隱私的。
  • 舊手機是如何一步步洩露你的個人隱私的?保護隱私請這樣做!
    舊手機是如何一步步洩露你的個人信息的?時下,各種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少手機用戶在更換新手機後都會選擇把「退休」的閒置手機賣給二手手機回收市場。這樣安全嗎?「恢復出廠設置」能否一了百了?手機中一般都保存了我們大量的私人信息,你能確保不被洩漏嗎?舊手機裡面的數據信息應該怎麼處理?
  • 手機定位洩露隱私 你的位置被追蹤了嗎?
    蘋果和谷歌都因為收集手機用戶的地理位置而陷入是非之中,如果地理位置數據洩露會給手機用戶帶來哪些威脅呢?還有哪些手機服務可能會洩露地理位置呢?  洩露地理位置帶來的後果  如果不小心,你的地理位置洩露,會帶來哪些潛在的威脅呢?
  • 徹底刪除手機內的微信聊天記錄?個人隱私信息不再被洩露!
    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手機裡刪除的數據真的可以被恢復嗎?
  • 手機這樣充電嚴重洩露隱私 1秒操控你的銀行帳戶
    手機這樣充電嚴重洩露隱私 1秒操控你的銀行帳戶 2017-04-17但是,出門在外手機沒電怎麼辦呢?現在很多公共場合配備手機充電樁,只要把手機跟提供的數據線相連,便能輕輕鬆鬆充電。但你要小心了,如果不謹慎,一秒就可能控制你的銀行帳戶!
  •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
  • 個人隱私如何洩露的,會產生危害嗎?法律如何規定
    個人信息洩露會用於貸款嗎?如果你的個人信息被洩露了,也請放心是不會那麼容易被拿去申請貸款的,因為要申請貸款需要身份證,個人籤名等一些列證明材料,所以只單純的擁有你的個人信息是不可能拿到貸款的。目前來說,個人信息的洩露大致可以歸類為三個途徑。1、個人在無意識間洩漏了自己的隱私信息。2、那些具有大量用戶數據的企業或者個人,故意洩露隱私信息,使其進入黑產鏈。
  • 手機不能隨便給應用權限,特別是這3個!一不小心會洩露個人隱私
    每個人的手機裡都有很多有趣實用的APP應用,我們在下載這些應用前會籤訂一個協議。主要就是講:如果你想使用此應用,須得讓它獲取你手機裡的某些權限。不少人為了儘快使用這個應用,會看都不看直接就同意了。但其實手機是不能隨便給應用權限的,特別是這3個!因為一不小心會洩露個人隱私。話不多說,趕緊往下看吧!為什麼應用需要手機給權限?
  • 手機攝像頭和話筒成隱私洩露「重災區」
    網絡隱私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要議題,什麼軟體會獲取我們的隱私信息?哪些獲取行為屬于越界獲取?我們該如何防範隱私洩漏和網絡欺詐?日前,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網際網路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1144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顯示,目前幾乎所有手機APP都在獲取用戶隱私信息,但大多數都能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進行獲取,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比例持續大幅降低,2018年上半年安卓APP越界獲取比例降低到5.1%。
  • 成都女孩遭「網暴」,個人信息被公開,是誰洩露了你的隱私?
    或許公布趙某信息的網友自認為是「正義之士」行正義之舉,但其行為已經在違法犯罪的邊緣。而對於那些網暴者來說,這更是這些人躲在屏幕後的一場狂歡。對於此事,央視評論道:個人生活不該是公眾話題,防疫才是。央視還表示,若是一個人感染後,因為去過某些地方便受到網絡暴力,那此後有類似事件,還有多少人會第一時間如實坦白?
  • 到底是誰洩露了我們的隱私?
    新增確診患者成都女孩,在活動軌跡被通報後,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個人信息陸續被洩漏,遭到了一些網民關於其私生活和長相的言論攻擊。這給當事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害和損失。此類隱私洩露和人肉事件已發生多起,因為輿論有的丟了工作,有的無法面對親戚朋友,更有甚者精神異常。
  • 個人信息洩露事件頻頻出現 個人信息還是隱私嗎?
    「雙十一」熱度還未完全褪去,「雙十二」的商家推銷簡訊又開始「轟炸」我們的手機。我們時常感到疑惑,考試剛報名就接到輔導機構電話,證券帳戶剛開通就有自稱理財經理的人前來「指點」,甚至剛與人談論起某商品,打開手機購物應用程式(APP)就能看見首頁「精準」推薦。
  • 手機安全新隱患:微信算命遊戲要防隱私洩露
    手機安全新隱患:微信算命遊戲要防隱私洩露【TechWeb報導】5月18日消息,近日,網上關於手機安全的各種傳言層出不窮,手機常用軟體存在惡意吸費的病毒,手機存儲容量存在「缺斤少兩」現象,微信算命遊戲可能洩露使用者個人信息
  • 手機銀行時代到來,這三大「隱私信息」注意保護!洩露後果很嚴重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發布的《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中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手機銀行活躍用戶規模為3.5億戶,環比增長6.1%。而截至2019年末,我國農村地區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開通數累計8.2億戶和7.1億戶,同比分別增長21.9%和16.4%。
  • 手機不能亂給「軟體權限」,特別是這3個!不然個人隱私容易洩露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信號時代,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是由於「實名制」的普及,各種社交、支付和遊戲APP,都會獲取我們的個人信息,因此個人信息安全,基本上都如同「形容虛設」,甚至是很多網民每天都會接收到很多垃圾簡訊、騷擾電話等,最嚴重的後果還可能影響自己的財產安全問題。
  • 個人隱私信息洩露存隱患 eID應用推廣迫在眉睫
    如果你在中國工商銀行申領新的金融IC借記卡,會發現卡背面多了一個兩環相扣的圖標,圖案顯示出「eID」三個字母。  eID是英文「Electronic Identity」的英文簡稱,國際上通常定義為「由政府頒發給公民的用於線上和線下識別身份的證件」。
  • 怎麼防止手機隱私信息被洩露?徹底刪除微信記錄首當其衝!
    你身邊最「親密」的夥伴,可能會扒掉你的「數據底褲」。手機隱私洩露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老生常談不等於問題已經解決,反而隱私洩露問題愈演愈烈,而且方式五花八門,令人防不勝防。
  • 「個人隱私」洩露他人隱私信息怎麼處罰?
    洩露買家信息的處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洩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 如何保護安卓手機個人隱私
    他們藉助智慧型手機肆無忌憚地獲取用戶敏感信息,無情地將這些信息收集至伺服器或其他渠道。說到智慧型手機隱私安全問題,或許很多人並不知曉嚴重性何在,在安卓系統平臺,這一隱私問題是亟需解決的問題,當然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下面小付就淺談如何更安全的使用安卓手機,儘可能的保護個人隱私安全。合理選擇下載渠道移動生態圈與PC端不同,各大應用市場紛紛爭搶移動端入口,通過應用下載期望從中獲取一杯美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