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晚年都怎麼樣了?3個老人說了實話

2020-09-16 小染情感

導語:

在許多人看來,父母應該平等地對待孩子。即使你沒有精力給幾個孩子同樣的愛和關懷,至少你也不能太偏心,然後給孩子留下不同的陰影。但是可悲的是,這種現象在許多家庭中一直存在。自己一直告訴自己要把水端平了。所說的和所做的基本上是不同的,甚至以各種理由為藉口。那麼這些偏心的父母最後過得還好嗎?


王女士:

我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當我生下女兒時,整個家庭都沒有給我一個好看的表情。每個人都覺得我連續生了兩個女兒,因為我無法生一個兒子。所以家人各種排擠我。

後來,第三個孩子終於生了一個兒子。我終於在丈夫和婆婆的面前站起來了。我非常喜歡我的兒子。我一直偏愛兒子。我認為我兒子的出生,我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我認為兒子是我一生中的幸運星,我非常喜歡他。家務勞動我都不需要兒子幹預。他就像被我愛著的小王子。

被我慣著小王子變得傲慢自大,沉迷於遊戲,甚至沒有一份認真的工作。我兒子長大後,他甚至不能養活自己,更不用說給我養老了。我一生都偏愛兒子,但兒子卻最沒用。

我的兩個女兒結婚後進展順利。鑑於我晚年無助,他們每個人每月給我600元。通常,女兒有空時會帶我去購物和吃飯陪我散散心。

幸運的是,我的兩個女兒並不是那種記仇的人。他們從不怪母親偏愛她的弟弟。她們也很體貼我。

擁有這麼一個懂事,有愛心的女兒是我上輩子的福氣,不在乎我以前這麼對她的。


黃女士:

我有兩個兒子,長子長相甜美,小兒子不太會說話,從小我就更喜歡聰明的大兒子。長得好看還會說話,但性格堅強,不會被欺負。小兒子不太會說話,而且競爭能力較弱。

我喜歡長子。我認為長子的嘴巴甜美,性格堅強,將來肯定會脫穎而出。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甚至是您的親生兒子,但他們一定會偏愛健談,能力強和個性化的孩子。

長子確實長大了,這證明了我的想法沒有錯,但是長子沒有我想像的那樣孝順我。

從我小時候起我就一直偏愛他,但是當他長大後,他只想到飛黃騰達,而把我當成了負擔。在晚年,他不願意接我,照顧我,因為擔心我不會和兒媳婦相處,所以他送我進了養老院。

我不想去療養院,我想住在家裡。大兒子不想接我,所以我去找小兒子,但是由於他從小就偏愛大兒子,所以對小兒子的待遇不高,小兒子不願意接我照顧我。小兒子說,哥哥決定的事情,那就按哥哥決定的來。如果你被送往療養院,那我也要付一部分錢。您可以安心地住在療養院。當我聽到小兒子這樣說時,我真的非常生氣,但是也沒辦法,孩子多了一定要把這碗水端平了。

劉女士:

我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我非常偏愛長子。對我女兒不太好。小時候,我會兒子買新衣服穿,但是女兒的衣服已經基本都是別人給的,我把錢都花在了兒子身上了。我就是偏心我的兒子,我就要把最好的給他,至於女兒我就不這麼在乎她。

從小時候起,我就對兒子和女兒進行了不同的對待。我不怕虐待我的女兒,她只是一個女人,我怕她。

過去,我的女兒指責我偏愛兒子並錯誤地對待她。我沒有認真對待她。也許是因為我太古怪,所以我的女兒從小就不喜歡我。

女兒結婚時我沒有哭。我們母女之間的關係是如此薄弱。我晚年與長子和兒媳婦住在一起。儘管我偏愛長子,但在長子找到妻子後,兒媳婦就成了家裡的管事情的人了,而不是大兒子。我經常看著兒媳婦的臉色做事情 。

在家兒媳婦說的話就是命令,在家中用一隻手遮天。我的女兒不太在乎我,所以我的偏愛結果是我的老年並不令人滿意。


結語:

實際上,無論您有兒子還是女兒,你都要把水端平了 ,在這麼說他們都是你自己的血肉,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明白父母做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記住了「水端平了」對誰都好,不要偏心,偏心的結果一定是不盡人意的。

相關焦點

  • 那些偏心的父母,晚年都怎麼樣了?3個老人說了實話
    導語:明明都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可父母就總會偏心,父母的偏心是無法理解的,有時孩子沒有做錯什麼,他們也會偏心。父母的偏心無疑會讓孩子受到傷害,那麼這些一碗水沒端平,偏心的父母晚年都怎麼樣了?這個被我寵愛著長大的小太子爺,成年之後卻驕縱,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我的兒子長大後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別談晚年給我養老了,我一輩子都在偏心我這個兒子,可我這個兒子是最沒用的。我的兩個女兒反而嫁人之後都過得不錯,見我晚年無依無靠,她們兩個各自每月給我600塊錢。平常有空她們也會帶我去逛街,帶我去吃飯。
  • 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晚年過得如何?逃不過這3種結局,心酸又現實
    對於兩個孩子的家庭,很多時候家長都能做到對於孩子的公平,畢竟都是自己的娃,但是也有的父母,可能是有意的或者是無意識的偏心於一個娃,其實不管是哪種偏心,對於孩子的內心都會留下一定的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過得如何?大多逃不過這3種結局。
  • 那些過於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過得怎樣?說出來心裡真不是滋味
    儘管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對每個孩子都是公平的,然而偏心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著。有些父母本身也無法意識到或控制自己的偏心。如果對其中一個孩子過於偏心,另一個孩子的心裡就會留下心理陰影。有些家長在要二胎之前就告訴自己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等二胎出生之後卻忘了自己曾經說的話,有時候還經常會讓大寶讓著二寶點。心裡不樂意,但法律道德要求在小時候被父母偏心對待的孩子。其中也有比較孝順的,因為這些人內心比較善良。雖然在生活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他們覺得父母有生養之恩。
  • 兒子娶個什麼樣的媳婦,父母晚年才能過得幸福?一位老人說了實話
    看到這條留言之後,有位婆婆的見解很是獨到,她說:「無論你的前半生多麼辛苦無助,都不要在兒媳面前倚老賣老,因為你養的是兒子,兒媳並不虧欠你,所以說話客氣一點,對人家好點,晚年就會幸福很多。」但關係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改變而變化,如果父母能夠開明,就需要兒媳的配合,那兒子娶個什麼樣的媳婦,父母晚年才能過得幸福呢?一位老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了實話。
  • 強勢的老人晚年生活更悽涼?兒女說了大實話,讓人心寒
    文|好孕姐都說強勢的人,不吃虧。我鄰居張阿姨年輕時強勢,處處爭先,在外工作是一把好手,在內持家也是一家之主的做派。但是,到了晚年,她日子過得相當悽涼。三個子女,沒一個願意接她同住,雖然也都給她很多生活費,但卻很少回來看她。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真心話
    導語:那些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什麼想法?和老二相處的時間多了,我就比較偏心老二。因為老二就是要向著他,就是要多寵他,他才會聽話。為了讓老二聽話,為了讓老二不那麼胡鬧,所以我分了更多的愛給老二,我更偏心老二。林女士:兩個孩子我也沒辦法做到一視同仁,一個個性比較乖巧,一個脾氣比較壞。
  • 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會如何?三種結局,現實又心酸
    文 | 幸孕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弗蘭克·蘇洛威曾經在《天生反叛》一書中曾經用達爾文主義解釋「偏心」這一問題:他認為父母偏心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後代,是因為這些孩子最可能獲得成功,最可能將家族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 那些對兒媳婦好的婆婆,晚年過得怎麼樣?兩位奔七老人說了實話
    很多人都覺得,婆媳關係是天底下最難處的關係,但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婆婆和兒媳都是如此,就比如以下這兩位婆婆,她們在年輕的時候是出了名的好婆婆,那她們現在的生活過得怎麼樣呢?我們不妨來看看。曹女士曹女士今年67歲,當年她兒子兒媳結婚的時候她就說過:「兒媳婦也是她家的寶貝,人家父母把她養這麼大,不是為了讓她將來受氣的,我當然得對人家好一點。」所以他們小兩口結婚後,曹女士和兒媳的關係一直很好,而且曹女士還叮囑兒子:「平時也要做一些家務,老婆娶回家是為了跟你過日子的,不是為了伺候你的。」
  • 獨寵一個孩子的父母,晚年都怎樣了?聽聽2位老人怎麼說?
    「一碗水端不平」這個話題一直都備受大家關注和熱議。父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真的很難,只能要求不做那麼明顯,因為會傷了孩子的心。手心手背都是肉,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性格上有所不同,也會有所偏愛另一個多一點。
  • 那些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如何?大多逃不過這三種結局,心酸又現實
    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多數的父母在養育子女的時候都會做到一碗水端平,愛著家裡的每一個孩子。但還有一些父母對子女出現偏心的情況,有的是無意識的偏心,有的是刻意偏心。但不管是那種偏心,都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
  • 晚年時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往往都有這3個行為,要怨只能怨自己
    一般來說,晚年時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往往都有這3種行為,要怨也怨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 晚年時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往往都有這3個行為,要怨也只能怨自己: 1. 偏心嚴重,不平等對待孩子 對於家中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來說,家長是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的。
  • 多子女家庭,為何父母總會偏心某一個?這幾種原因迴避不了
    多子女家庭,尤其是兄弟兩個或者三個的家庭,有不少父母都存在更偏心某一個的問題。而這也成為不少兒媳們吐槽的點,她們不知道為什麼公婆對自己老公就是很冷淡,問題是即便如此,自己的老公卻還對公婆的事情各種上心。這就讓兒媳們更加不懂了。多子女家庭,為何父母總會偏心某一個?
  • 幾類老人晚年容易遭罪,兒女不孝順,多是因為父母年輕時太荒唐
    生兒育女是很多人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但是有些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是生命中的陽光,有些父母帶給孩子的卻是無盡的磨難,如果做父母要經過考試的話,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不合格的父母。父母對孩子如何孩子,孩子日後便會回報父母什麼,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絕對不能夠,心存僥倖,總是放任孩子野草般生長,孩子的成長自然也會受影響,不僅日後行為容易出現不端,而且也很難糾正。
  • 偏心父母,老了會怎麼樣?
    偏心父母大兒子當兵退伍有十幾萬退伍費。父母說,把錢拿給我們給你存下,以後娶老婆。老大心想也是這樣,自己的父母肯定信得過。老大在外打工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女孩,感覺不錯就回來給父母說準備結婚了,想用存款交個首付按揭套房子。這父母就開始哭天搶地,「我們辛苦養你這麼大,你不該養我們老呀,居然還要把錢要回去,這麼點孝心都沒有?早知道生下你,就該不要。」
  • 68歲老人哭訴:父母對兒女別厚此薄彼,傷了感情,晚年不好過
    意思說,人們常常在意的不是自己得到的少,而是分配不均。這句話講透了人性,在家庭關係中同樣適用。許多家庭中,面對兩個以上的子女時,大多數老人都會有所偏愛,也有老人從小就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家中有什麼好的總偏向兒子,忽略女兒,在財產分配上也是如此。但這樣做,極容易造成兒女間的矛盾,也會讓老人自己的晚年面臨困境。
  • 父母從小就偏心,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父母從小就偏心,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我公婆就偏心小兒子,前幾年公公生病做手術,我們都在外地工作,我跟老公知道後第二天就回來了出錢給他做手術照顧一個月!小兒子知道後一分錢不出也不回來看望還把手機關機了怎麼都找不到他!
  • 老人拒絕幫忙帶娃,晚年過得好嗎?常見的3個結局,最後一個圓滿
    曉麗生完二胎3個月了,眼看馬上就要回去上班了,就想讓婆婆來幫忙帶帶孩子,因為大寶是外婆帶的,一個老人看兩個娃不太現實。婆婆常年住在農村,也不常往城裡跑,曉麗就和老公商量,讓他和婆婆說說來搭把手。原以為婆婆會很願意來帶孫子,想著隔代親,卻不料婆婆說自己住不慣城市的房子,自己鄉下還有好多農活也要做,拒絕了曉麗。
  • 那些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如何?3種結局現實又戳心
    雖然法律上並沒有規定老人有撫養孫輩的義務,但出於對子女的幫扶,很多老人都會犧牲自己的自由,主動上門帶孫子。在這種大勢所趨下,那些不願意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就成了眾矢之的,很多寶媽認為如果婆婆不幫忙帶娃,那麼晚年必將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
  • 那些一碗水沒端平的父母,老來都怎樣了?聽聽3位當事人怎麼說?
    雖然說人的心,本來就是偏的,但那些做得太明顯,太過分的父母,還是讓子女不堪回首,以至心生怨恨。那麼,那些年輕時嚴重沒把一碗水端平的父母,年老都怎麼樣了呢?為此清水特地採訪了三位當事人,聽聽他們怎麼說的。
  • 老人幫子女帶娃,晚年真的幸福嗎?3位老人的現狀,既現實又心酸
    普遍的家庭條件,還沒有優渥到能長期請保姆的地步,因此,絕大多數家庭的選擇就是,要求雙方父母給帶孩子。許多老人,美其名曰幫子女減輕負擔、享受帶孩子的幸福和樂趣,但其實,背後的心酸與艱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