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新型的公立、民辦大學科研機構頻頻映入我們的眼帘。比如在深圳創建的南方科技大學,在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是確定了中國高校改革的新方向,還有最近比較熱的西湖大學,也是非常的吸引人們的目光。
這些大學最核心的特點就是新,不是各種設備、校圓新,而是辦學制度、辦學理念比較新,這些大學往往以新理念成為中國改革高校改革的「領頭羊」。
而在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在河南也有一所高等教育改革的「領頭羊」,但是這個「領頭羊」卻沒過幾年就夭折了,結局也非常令人唏噓,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所大學。
這所大學是中國第一所中外聯辦的綜合性高等學府,定名為黃河大學,位於中國鄭州,這所大學正式成立於1985年五月份,它在成立之後曾得到很多海外華人和有識之士的慷慨捐助。
黃河大學是「三個面向」的產物,也是中美合辦、中外合辦的第一所現代化大學,在當時也被稱為是新體制的大學。
新體制「新」在它是和河南人民政府與美籍華裔聯合創辦的一所大學,當時它收到了海外華人的高度關注,比如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就賣到了自己在夏威夷的寫字樓捐贈了十萬美元。
事實上,之所以選擇在河南建立,也是因為河南高等教育跟不上社會的發展,當時全國確立了80多所重點大學,但是河南卻沒有一所,於是,著名的美籍華人教育家程君復,在訪問中國之後,提出了建立黃河大學的設想。河南省政府也是非常的重視,成立了以省長帶頭的國內籌建委員會。
學校成立之後,由兩院院士、兩彈功勳科學家秦元勳擔任校長。而且,還有一大批海外的學者紛紛前往黃河大學任教支援祖國的高等教育建設。
而黃河大學的辦學定位也是非常的高,當時它是先招收的研究生,後來猜逐步地開始招收本科專業,並且一直保持著小而精的辦學規模,這一模式和當前的西湖大學差不多。
但遺憾的是,這所優秀的大學,卻沒能存在太長時間,由於當時改革開放的時間不長,對於新體制的學校有種種的限制,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秦元勳校長迫不得已離校,學校內部困難重重,人才流失嚴重。
後來,黃河大學於1991年,整體併入到鄭州大學,原校址恢復為黃河迎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