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間,細心的女人,你會發現,除了會有腹部墜脹的現象外,經期體溫會升高,這讓很多女孩子不解,問過醫生才明白。 月經期間體溫會升高因為啥 因為卵巢除排卵外,還分泌激素,主要為雌激素和孕激素。排卵前主要為卵泡的生長、成熟,此時以分泌雌激素為主。排卵後的卵泡形成黃體,而黃體能產生兩種激素,即雌激素和孕激素,而孕激素能刺激體溫中樞,使體溫略為上升,正常婦女在排卵後體溫可升高0.3-0.5攝氏度。 月經期間體溫變化有什麼意義 人們通過檢查基礎體溫可測出體溫的變化,方法是在較長時間睡眠6-15小時以上,醒來,尚未進行任何活動之前,由自己測得的體溫,起床後將所測體溫記錄於基礎體溫單上,逐日進行,畫成曲線。 正常曲線是排卵前稍低,排卵期最低;而排卵後由於孕激素的致熱作用,體溫高於卵泡期。因此正常曲線呈雙相型,無排卵性月經周期缺乏孕激素無上述規律性變化,體溫前後一致呈單相型。體溫變化的意義: 1、雙相型體溫可作為排卵的重要指標,排卵時間在雙相體溫轉變前2-3天內,單相體溫可肯定無排卵及黃體形成。 2、雙相型體溫高溫階段(黃體期)如超過16天以上,即有受孕可能,對於治療中的不孕症患者是喜兆,對於有習慣性流產史者,此時應採取保護措施。 3、一般認為體溫曲線高溫期不應少於12天,上升幅度不宜低於0.3-0.5攝氏度,否則即為黃體功能不足。 觀察基礎體溫的周期性變化,以了解排卵與否,是最簡單、經濟、而且可靠的方法。體溫調節中樞對孕酮作用極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體溫升高。由於排卵後黃體分泌孕酮,使體溫升高0.5℃左右,並持續14日左右。BBT上升前1~2日即為排卵時間。有些人排卵期的基礎體溫可以下降0.3℃,這是因為高水平雌激素促使乙醯膽鹼增加多引起血管擴張,增加散熱之故。臨床依據BBT的變化,判斷有無排卵和黃體功能。你第一天測得的基礎體溫為36.6度,為正常基礎體溫,一般波動不超過0.2℃,你可以繼續測基礎體溫。 基礎體溫測定有以下幾點需引起注意: 1.堅持每日測量和記錄,至少3個月。 2.熟睡時間不應少於此。 3.如有不適或其他病發,應在表上註明。 4.標出月經期(在體溫點處以「×」表示)和性交日(在體溫點外畫圈)。 溫馨提示:一般從月經第一天起,體溫就下降為正常體溫,具體溫度因人而異,一般是在36.5度左右,這個溫度一直會持續到排卵,排卵體溫上升0.3-0.5度,即會升到37度左右,升溫後一直持續到下次月經來降溫。
更多精彩推薦:???????愛生悶氣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小葉增生。昨天,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了解到,到該院普外科看乳房脹痛的患者,在詢診中,醫生發現往往情緒憂鬱、精神緊張、愛生悶氣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小葉增生,且發作頻繁。 王女士在某外企公司工作,一直擔任重要職務,但是兩年前來了一位年輕的女同事,有活力和幹勁,很快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認可,去年被破格提拔,位居王女士之上。王女士心理很不平衡,常常有危機感,寢食不安,而與該同事相處也極不融洽,工作上經常發生爭吵,天天生氣。工作上不順心,健康問題也找上門。王女士這一年總感到左側乳房脹痛,前兩天用手一摸還有腫塊。王女士擔心自己患上乳癌,到醫院一檢查原是患上了乳腺小葉增生。該院普外科陳衛東副主任醫師給王女士開了一張心理處方:要想不乳痛首先莫生氣。 陳衛東指出,引起乳腺小葉增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與內分泌失調或精神情緒有密切關係。女性乳腺增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情緒不穩定、精神緊張,愛生氣。當女性總是處於怒、愁、憂、慮等不良情緒狀態,就會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現孕酮減少,使雌激素相對增高,導致乳腺增生。目前隨著受教育程度增高、工作壓力加大、情緒易波動的「白領」女性的發病率正日趨增高。 專家提醒,保持心情的舒暢、情緒的樂觀是乳腺增生的最好防禦武器。每位女性首先要學會自我調節,緩解心理壓力,消除各種不良的心理刺激,特別是學會宣洩,不要將悶氣積壓在心裡,學會向家人、朋友傾訴以排解心理壓力,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應該學會忘記和放棄。????????
更多精彩推薦: 作為一個與不孕症打了10年交道的婦科醫生,小劉經常懷疑上帝是不是在搞惡作劇:有些並不想要孩子的女人,一次又一次意外懷孕;又有些一心一意渴望做母親的女人,卻要經歷許多挫折和考驗。 許多時候,看到身邊一些聰明又可愛的女子,享受著愛情,追逐著成功,因為懷孕計劃還比較遙遠,她們並沒有對此投入太多關注,她們會在極度疲倦時點起一支香菸,一閃念:「懷孕前提前半年戒掉它!」殊不知,她們已在渾然不覺地透支著女人最重要的一項天賦——生育能力。 真想大聲地提醒她們:「也許將來有一天,你會很想做母親的啊!」???????12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