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抹淚坦言:直到今天,我仍舊極度自卑,但我選擇跟自己和解

2020-12-15 身價百倍研究局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阿德勒

董卿,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她是央視的一姐,曾主持過《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熒幕前詩句信手拈來,憑藉深厚的文學底蘊,獲得一眾粉絲的支持、贏得在座嘉賓的熱贊,就連擁有「毒舌」稱號的金星都評價董卿:「她準確地向我們描述了一個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古典美人」。

但是你們知道嗎,在鏡頭前自信滿滿意氣風發的董卿,竟然也會自卑。

曾在老友麥家 《人生海海》的新書發布會上,董卿提及了自己的童年往事,回想起父親對自己的種種嚴格,原本語氣溫和平靜的她,講到當時的情景時,情緒激動了起來,坦言:

「他對我的嚴厲和苛刻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她說自己一度很不能理解,為什麼父親會這樣?父親是一個知識分子,為什麼對自己的獨生女兒這麼苛刻?

極度自卑的童年

因為童年時期缺少認可和讚譽,她的心底至今缺少安全感,缺乏自信。

董卿父親的嚴厲,不只體現在打工上,還體現在生活細節中:「不要照鏡子,不要買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文體活動。每個寒暑假做兼職,幹賓館的清潔工,一天一塊錢,30天30塊錢。」

他嚴禁董卿照鏡子,有一句名言是:「馬鈴薯再打扮還是土豆,你還能照出什麼來?」

董卿一度落淚,坦言:

「我要比別人做得好很多很多,我才會有安全感。如果我跟別人差不多,或者說只好那麼一丁點兒,我就會非常不踏實,就覺得自己不行,所以我要比別人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我要拿命去搏,要把事情做好,才會覺得我很踏實,我很安全。」

雖然後來的董卿懂了,這是父親愛她的方式,同時也是一份錯位的愛,這份陰影永遠無法磨滅,是童年在她身上留下的「後遺症」:自卑情結。

從來沒想過,「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卿,在鏡頭前完美從容的董卿,竟然也會自卑,但就是這種自卑的情節,不斷地鞭策自己,才促使她能有如今的成就。

就像《自卑與超越》深刻論述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自卑感的存在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它激勵了人不斷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礙,在有限的生命空間內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選擇與自己和解《朗讀者》後,她將《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讀了一遍又一遍,深受觸動,還在書頁上貼滿讀書標記。

坦言《自卑與超越》中所說的:「真正的自信需要來源於內在,認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才能夠給別人、給社會帶來的價值,這種基於自身的自信才是長久穩定的。」

自卑會影響我們構建自信自強的健康心理,還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威脅自己的生命。

這裡再講個例子:阿德勒醫生他在幼年時期患上了佝僂病,看上去又矮又醜,又曾在5歲那年患上肺炎險些喪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們之間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並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超越自己,後來他便決心要當醫師。

而他上學的時候成績非常的差,內心也自卑過,在父親的鼓勵下他才努力學習,成為班級成績優秀的學生。1895年,他獲得了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成為一名醫生。

阿德勒醫生正是以自身為素材,通過大量自卑案例寫出了經典的《自卑與超越》一書,日本的「經營之神」稻盛和夫拜讀後也表示:不要同自卑感格鬥,而是坦然接受它,這樣反而會覺得輕鬆,這種態度是努力進步的起點。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是中國數一數二的企業家!他也曾因容貌醜陋被群嘲,當他超越自卑用真正的實力去證明自己時,別人對他剩下的只有崇拜。

由此可見:「人們對自卑感的態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它會重塑我們、助我們成功」。

所以有自卑心理的人不用發愁,我們都可以參照《自卑與超越》這本書,找到自己自卑的原因,用樂觀的心態改善現狀,控制自己的情緒建立自信心,要尋求合作夥伴,找到優越目標去一步步實現理想並超越自己,終會迎來自己的藍天麗日!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去看看」,本書價格僅僅一頓飯錢,就能助你克服自卑情緒找回自信,肯定會讓你的人生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焦點

  • 董卿含淚誦讀,談原生家庭令她自卑,《人生海海》讓她跟過去和解
    這是屬於董卿的童年,看不到任何認可,只有責罵。在與老友麥家的新書發布會上,原本語氣溫和平靜的董卿,聊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回憶起了那些痛苦,略顯激動地說到:「他對我的嚴厲和苛刻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很多人難以想像,一個知識分子可以對自己的獨生女兒這麼樣的苛刻。
  • 姜文、董卿:「優秀的自卑者」,不被父母認可的黑洞要如何填補?
    這造成了姜文從小內心有著嚴重的自卑情結,他極力討好母親,希望得到她的認可。然而,直到母親去世,兩人依然沒有和解。他想要的那句肯定,這輩子都得不到了。這種遺憾,可能成為他一輩子的桎梏。編劇廖一梅曾經這樣評價姜文:&34;不知道,姜文內心那個自卑的「小男孩」,還有沒有機會長大,與自己和解。
  • 董卿:不幸的人用自己的一生去治癒童年,嚴格教育下的悲哀
    因為董父堅定的認為,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所以在有了女兒董卿以後,董父從來不覺得他是個女孩子就要嬌生慣養,所以對董卿的教育也是及其的嚴格。從小到大為了鍛鍊董卿的能力,每到過節放假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想著今天吃什麼好吃的,或者去哪裡遊玩。
  • 董卿:自卑感,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她也說過一句話:她說:「我是一個特別沒有安全感的人,我做的每一件工作,必須要比其他人做得好很多才會有安全感,我才能安心。如果只是跟別人一樣,我做不到。」為什麼會這樣?她說:「可能我內心一直都有一種自卑感,覺得自己不如比人,所以我要很努力,很努力,才可以。」
  • 5年創業經歷,極度自負與自卑充斥了我的內心
    創業者只有兩種極端狀態:要麼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站在人生頂峰;要麼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全盤否定。這種極度的自負與自卑一直充斥著我的內心,一刻不能安寧。我們這類人從來沒有中間的狀態,普通人的平滑狀態和心理自我創業後就沒有過了,太安逸的狀態會折磨死我。 5年的創業經歷讓我失去了很多,但也收穫了認知或行業資源。5年時間很短,回顧一下就像在昨天,5年時間很長,過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最終,我用了5年的時間換來了與世界的和解、與自己內心的和解。
  • 我承認我自卑,但我不怕黑
    要儘量考的好一點,給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也讓你的星辰大海,更能接近現實。人生的路很長,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當時大家很激動,雖然不明白他講的話有多麼深的含義,但依然感動的不得了。有人忍不住抹淚,有人低頭不語。我看著窗外的藍天,心想,這就要飛了?
  • 自己外表優秀,內心卻極度自卑,如何提升自愛力?
    【案例分享】內心極度自卑,沒有安全感。從小學習很好,年級前幾。到了初中,心理素質差,對環境變化不適應學習成績下降,老師父母都不理解不信任。母親性格暴躁,惡言相向,說極端的話,對我內心創傷極大,給我一種不配生而為人的感覺。
  • 「我極度敏感,總覺得別人對我很挑剔」,別讓高敏感阻礙職場發展
    本以為對於8年前剛入職的我來說,這種情緒是本能性的,是職場新人應對陌生環境的自然反應。但是,8年後的今天,我依然飽受它帶來的精神折磨。 但奇怪的是,我留意到辦公室的劉姐,也是一個高敏感的人,她接觸領導的機會也很多,自然也會有犯下小錯的時候,但她並沒有像我一樣胡思亂想,陷入自責中不能自拔。相反,雖然她會十分在意別人的評價,但她更多的是把焦點放在如何做得更好上。
  • 麥家《致父信》令無數人落淚:人生終究要與不完美的父母和解
    但聊起自己的父親,他們又表現得和大多數人一樣,有些自卑,有些怨恨,又有些愧疚。這也是很多中國父母的「通病」所致:他們對孩子的愛,卻常常讓孩子受到了傷害。麥家的父親就是如此。他是位普通農民,家裡成分不好,還要養活一家老小,脾氣也格外暴躁。而年少的麥家非常叛逆,經常跟別人打架,為此沒少挨父親的打。因為父親的毒打,父子之間產生隔閡。
  • 「我的愛人,我愛你」57歲的張定宇|董卿面前朗讀情書落下英雄淚
    不說央視一姐董卿漫步冬日武漢街頭,背書的是:姐怎麼會辭職?央視依然有我的舞臺。要說的是在新版《朗讀者》武漢站,朗讀內容的不同。行文到此,引用董卿在她往日主持《朗讀者》某期節目中的金句,切入本篇小文的主題吧:我記得在阿拉曼大英國協士兵墓地上有這樣一條墓志銘,它說,對於世界你是一名戰士,但是對於我,你是整個世界。
  • 《人生海海》,用愛和解!麥家沉寂8年的力作,董卿看後落淚
    關於這本《人生海海》,關於每個人面對的海海人生,還得先從麥家自己的經歷說起。少年麥家,叛逆離家麥家因為家庭成分的問題,在村裡和學校一直受欺負,12歲那年,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三個人打他一個,老師還拉偏架,打得鼻青臉腫。
  • 陶陽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郭麒麟坦言:他讓我感覺到自卑
    陶陽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郭麒麟坦言:他讓我感覺到自卑 別人家的孩子,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娛樂圈當中,其實也有不少「別人家的孩子」。
  • 從小自卑的孩子通常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趁早發現,及時糾正
    ​沒想到當孩子來到年會現場時,一直躲在朋友背後不敢說話,並且看到其他叔叔阿姨也不敢說話,不打招呼,在其他叔叔阿姨來跟他打招呼,取笑他的時候,他也會躲在背後,不會主動叫叔叔阿姨這讓小何很尷尬,因為其他同事的孩子都很活潑,而自己的孩子就像個「悶葫蘆」,這樣小何頭疼不已。
  • 12歲因打架被父親當眾扇耳光,20年後想和解,父親卻已不記得自己
    十二歲那年,自己的同學辱罵自己的父親,他當時勢單力薄,沒有打過。後來他打算去堵一戶同學家的門口,跟他再打一架。這個少年的父親知情之後,沒有什麼為兒子報仇的舉動或者是勸兒子放下的大道理。有的只是當著同學父母的面, 被狠狠扇了兩巴掌。他憎惡鄉音,憎惡故鄉的一草一木,甚至憎惡把他打到鼻青臉腫的父親。
  • 一個極度自卑的人,該如何面對不夠優秀的恐懼
    我們要做的只是接納這種自卑,與它好好相處,受它激勵,更加向上。【長久性】的自卑卻嚴重到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就必須開刀割除這個腫瘤了。研究表明極度自卑的人在職場上敏感多疑,多注重自己內心的感受,糾結常忽視問題的本質,事情處理的方法。
  • 麥家17年不叫爸爸,27年不回老家,寫小說《人生海海》與父親和解
    正是風光無限的時候,他卻選擇了沉寂。直到8年後,他帶來了這部打磨了5年的小說《人生海海》,而且這一看就跟諜戰沒有什麼關係。麥家說,這本書是為了和父親和故鄉和解而寫。父親、童年和故鄉,一直是麥家的傷疤,是他不願回憶的過往。1964年出生的麥家,出身成分不算好,外公是地主,父親被打成Y派。
  • 大人物:私生子的敏感,極度自卑所以極度自負
    下面就來說一說我的幾個感悟吧~第一個感悟是毒品誤事。你看趙泰吸毒後的變化,極度興奮,追求刺激,將生命安全置之度外。當然這也說明包貝爾對趙泰的演繹非常成功。拒絕毒品,珍愛生命。第二個感悟是極度自卑所以極度自負。
  • 楊迪下跪,賈玲淚崩: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在節目《少年說》中,有一個女孩大聲控訴母親:「孩子不只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打壓式教育給你帶來哪些影響?有人回答,「自卑卻要強,內心脆弱,自我否定,做任何事都有無力感。半途而廢的事情數不勝數。什麼人都比我強,我永遠是最爛的那一個」。
  • 央視一姐董卿推薦:逼自己讀書,讓你有趣又有才,自卑的我又行了
    其實不是,真正情商高的表現是,這個人走到人面前,被人無限的信任,也善於把自己的好東西,友情跟人分享。」那當時的廉頗自然心中心不服氣,覺得自己身為大將,是有攻城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耍嘴皮子,就位居於他之上,所以處處也是想藉機羞辱藺相如的。反之,藺相如對廉頗卻處處忍讓,更沒有正面起衝突,而是對別人說:廉將軍是我國的戍邊大將,我非常尊重他。但我並不是怕廉將軍,而是怕我和廉將軍相鬥,讓秦國得利,使國家吃虧。
  • 《人生海海》最深入人心的一句,直戳成年人的痛點,董卿淚流不止
    "後來麥家想通了,他想要回到故鄉與自己的父親和童年進行和解,可是,回去後卻發現父親得了阿爾茲海默症,這時的父親已經忘記了他。3年後,麥家的父親去世,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麥家都無法面對父親的離開,也無法面對自己,他變的沉默寡言。